这是继《流浪地球2》后,首部在国际影坛上有如此影响力的华语电影。
在此之前,它已经登上过《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如今它又在海外爆了。

其实近年来,国内类似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层出不穷,
无论是《中国机长》,还是《万里归途》、《红海行动》等,讲述的几乎都是主人公的职责和使命。
在上映之前,就已经有网友给《长空之王》下了定义:千篇一律的“中国式浪漫”的励志大片。

要知道,随着电影市场逐渐饱和,主旋律片类型化已经成为了观众对于此类电影最大的诟病。
然而,《长空之王》在上映后却用实际成绩证明了自己,虽然题材常见,但该片从独特视角出发刻画了有血有肉的试飞员群体。

不仅立意崇高,就连特效也让无数网友直呼媲美好莱坞大片。
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能够对标好莱坞无疑不是一种肯定。

原本以为外国人无法欣赏“中国式浪漫”的励志大片,没想到许多国外观众都在接受采访时大大称赞了该部影片。
有观众表示该片的特效带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无论是场景还是画面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

而这,要归功于《长空之王》为了真实还原试飞员所面临的危险处境,特意邀请专业试飞员和飞行专家背书,甚至有顶尖科研专家做顾问。
除此之外,该影片还得到了中国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鼎力支持,不仅同意片方到试飞基地实拍,工作人员还能切实接触到国产列装战机。

所以影片中那些发动机骤停、失火,导致飞机失去控制的场面几乎与真实场景相差无异。

也有海外观众表示,除了震撼的特效部份外,电影本身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力量。
从一开始的兴奋到之后的紧张,他们时时刻刻被剧中的人物牵扯着情绪。

对于漂泊在外的外籍华人来说,这部电影更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情感寄托,他们将泪水肆意挥洒在电影院里,他们甚至比国内观众对于电影细节更有感触。

然而,随着对于《长空之王》的爆火,国外媒体对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
前有韩国媒体的冷嘲热讽,后有英国媒体的“阴谋论”,甚至还有美国媒体的花样夸赞。
翻阅整个中国电影史,很少有一部主旋律电影能够像它一样,在海外媒体中掀起如此惊天巨浪。
习惯性地酸其他国家,暗戳戳地讽刺别的国家,这是韩媒一贯的作风,而这次他们也不例外。
在mbc播放过《长空之王》预告片后,韩国网友就开始拿着放大镜在其中挑刺了。

不仅指责细节有瑕疵,甚至还批评《长空之王》抄袭了同题材的《壮志凌云》。
他们直接在网上开喷,怒骂片方太过卑鄙,更是将电影名称调侃为“假货版《壮志凌云》”。

仅仅因为预告片中的回首一幕就判定抄袭并大肆嘲讽,韩媒的作风实在令人不齿。

而国内网友也分析出来泡菜国为什么会这么酸,其真实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击这部电影。炮轰《长空之王》、辱骂国产电影只是因为眼红我国歼20而进行的无脑宣泄行为。
与韩国网友不同的是,《英国卫报》也发表了一篇有关《长空之王》的影评,在题目中它将这部电影定义为“中国版的《壮志凌云》”。
虽然文中观点有失偏颇,但英媒也在文中阐述了中国宣布该电影的目的就是将科技宣传置于前线的观点。

简单理解来看,英媒认为《长空之王》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先进科技的影片,通过这种方式来宣传国力以期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而韩国、英国媒体的做法也恰恰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全世界都看到了《长空之王》的成功之处。
除了以上两个国家,美国则对《长空之王》表示高度认可,imdb评分更是一度高达8.0分。

一般来说,imdb评分比国内的豆瓣评分标准更为严苛,评分达到7分以上就代表影片值得关注,8分以上可以称之为神片,如果达到9分以上那就是超神了,
国产电影imdb评分达到8分以上的有《我不是药神》、《霸王别姬》、《花样年华》、《无间道》等。
单从imdb评分这一项,就足以看出美国媒体对《长空之王》的认可。

而更让泡菜国酸的是,美国著名电影网站movie web发布了2023年迄今为止发布的10部最佳国际电影榜单。
第一名就是《长空之王》。

其中一些美国影迷都忍不住为该电影点赞,他们甚至还坦言亚洲电影正在赢得他们应得的认可。

总结来看,海外影迷对于《长空之王》的评价主要是感人、热血、精彩。

近日,第7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中影集团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下,在电影节设立了“中国电影联合展台”。
而五一档大火的《长空之王》则是代表“国际上很受欢迎的中国电影”出现在该展台上。
此举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的最新发展成就,还让国际同行关注到了这部广受海外观众好评的影片。

就连美国the hollywood reporter(好莱坞日报)都报道《长空之王》是戛纳中国电影馆代表作。

上一次华语电影在海外引发争议还是《流浪地球2》,没想到《浪球2》2.0版本来得这么快。
有看点,有泪点,也有燃点,亲情、梦想、职业三者相互交融,这部电影虽然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但绝对不会让观众失望。
不做中国版的《壮志凌云》,要做世界的《长空之王》。
这是广大影迷对该影片的期许,同时也彰显了大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可。
愿越来越多像《长空之王》这样的好片上映,愿国产电影越来越好。
文稿|小雨前言美国早期移民史是指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大规模欧洲移民开始抵达北美洲大陆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见证了从不同欧洲国家来到美洲的移民,主要为英国、荷兰、法国等。移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资源的开发和与原住民的互动。移民的动机多种多样,既有追求宗教自由和政治机会的,也有寻求经济繁荣的。这一时期的移民潮不仅对美洲的人口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奠定了美国多元文化和社会体系的基础。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世界上最为严格和独特的,它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地位和待遇。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但是中国的户籍制度却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那么,外国人能加入中国户籍吗?为什么中国的户籍是最难申请的?是否有外国人加入中国户籍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主要的发达国家就那么些地方:美国、加拿大、澳洲、欧陆、日本、韩国、英国等,以及一些小国家。如果难度上做个简单的排序,我会如下:美国澳洲欧陆(北欧南欧、西欧)加拿大>亚洲及东南亚国家。(从难到易)这个排序是主观的,头条上各国的网友都很多,我也不敢说这是正确的,顶多是抛砖引玉。加拿大肯定应该放在首位的,移民政策多样、灵活、友好,难点仅仅在于如何获得第一张签证,一旦入境加拿大,就会有各种办法可以留下来,总结的说,想留都可以留下来。
2023年8月美国移民排期的更新,小助表示真的的离大谱了!美国亲属移民f2a的表a竟然倒退了1066天,再次倒退近三年!f2a的a表重回6年排期的年代!其他,除了亲属类f1、f3的a表有前进,职业类eb2,eb3双表前进之外,其他类别均全部原地踏步!?f2绿卡持有者申请配偶和不满21岁的未婚子女,a表倒退至2017年10月8日,倒退1066天;b表持续无排期;
上周三(当地时间),美国国务院(dos)签证办公室正式更新了2023年7月份的各类移民排期表。对于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而言,职业移民绿卡排期没有变化!与6月份的排期公告相比,eb-1、eb-2、eb-3和eb-5直投、区域中心非预留签证项目排期全部停滞。与此同时,2022年3月15日eb-5区域中心预留签证项目“横空出世”,拜登总统正式签署《2022年eb-5改革与诚信法案》,每个财年预留3,200张签证名额给三类项目的eb-5投资人。
众所周知,美国疾控中心规定,18岁以上的申请人,必须要接种2针美国认可的疫苗,比如北京科兴或北京生物,而对于18岁以下的移民申请人则没有强制要求一定要接种新冠疫苗。在美国驻广州领事馆进行移民面签之前,是必须要进行移民体检并获得体检报告的。而在移民体检14天之前,必须要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温馨提示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申请人,一定要尽早完成至少2针新冠疫苗接种,不要拖到快要面签了,再去接种新冠疫苗,这样很可能会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而导致无法接种美国移民要求的疫苗、无法出体检报告和无法面谈。
有人说,曹德旺宁愿去美国投资,却不愿意在国内建厂。为什么曹德旺宁愿去人工、地价昂贵的美国建厂,而不愿意留在国内建厂呢,从曹德旺自叙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不愿在国内建厂的深度原因。首先,国内扣税太厉害。在中国建厂房,虽然地价、人工便宜,但是在中国建厂,税收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可能一百万的收入,税就去掉了58万,辛辛苦苦挣的钱,一大半进不了自己的口袋,这换谁都不愿意干吧,虽然情怀有时候会影响企业家的投资选择,但是民营企业最终还是靠利润才能活得下去的,这点无可厚非。
在脱欧+疫情的双重影响下,英国的劳动力流失还是很严重的,最近英国政府放宽了签证政策,以应对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苏格兰地区。那么英国目前签证政策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利还是弊呢?留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会不会更容易?此次签证政策放宽,主要有2方面的变化:一是苏格兰政府宣布出资400万英镑来帮助企业承担担保费,以留下更多人才。
根据加拿大 ircc 统计的数据,2022年共有10,400 名美国人申请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在加拿大去年新增移民中占比 2.3%。事实上,美国连续多年稳居加拿大新移民来源国的前10位。作为希望移民加拿大的美国居民,您追求的选择将取决于您的个人情况和目标。实现您的加拿大移民目标将需要美国居民满足与他们申请的计划相一致的特定标准。
如果你翻开代表着世界学术最高水平的诺贝尔奖,会发现美国人似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足足拥有376人。想必在这之前,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建立短短300余年的国家,不仅成为当今世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亦是顶尖科技和学术的聚集地。难道是美国人天生就比别人强么?答案显然不是,当我们再去回顾那些曾为美国做过卓越贡献的人才,会发现他们根本不是美国本土人(建国之前就定居北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