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伴随着明将吴三桂洞开山海关的大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关于清朝的这二百多年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依然存在着不少争议。
但毋庸置疑的是,单单从统治的稳定性来说,清朝一定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朝代,以至于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外部的一些压力,或许清朝远不止两百多年寿命。
其实,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缔造起来的皇朝,清朝从刚诞生开始就并不被看好。
就拿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为例,作为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了一辈子的恩科,这场由清朝主办的考试却并没有多少学子前来,甚至相较于奄奄一息的南明朝廷,都还要冷清。
显然,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清朝的统治并不见得能够长治久安,大概率会像元朝等其他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一样,很快便会陷入无尽的内忧外患之中。
然而,事实却并不如大多数人所料,满清一朝并没有像其他少数民族朝代一样“短命”,268年(或296年)的历史,跟明朝这样的汉族朝廷,几乎差不多。
因此,这也让人忍不住好奇,为什么满清能办到其他少数民族朝代没有实现的事情呢?
身为少数民族的满族,又是怎样去教化统治人数更广的汉族民众呢?
这一切的答案,还要从“世祖福临”开始说起.......
因内乱而对汉人提起的重视
其实,要探讨为什么身为少数民族的满清,可以去教化统治人数更广的汉族,首先必须得弄清楚一个东西。
那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近百年来有诸多学者都给出过自己的答案,他们虽然言辞或有不同,但都会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核心点,那就是:剥削。
即:少数特权以所有人的名义来侵占大部分人的权利。
因此,对于初来乍到的满清来讲,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封建社会的认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护了少数特权。
1643年8月,在满清皇朝即将入关之际,戎马一生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终究还是没能实现自己战死沙场的愿望,猝死在了自己位于盛京的后宫当中。
皇太极的突然离世,让本就根基不稳的盛京朝廷陷入到了内乱,为了近在眼前的皇位,各方势力开始使尽浑身解数进行明争暗夺。
其中,最为强势的两股势力,莫过于功高盖主的睿亲王多尔衮,以及身为皇太极长子的肃清王豪格。
他俩无论在朝中,还是八旗军中,都拥有着莫大的威望,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皇位给他俩莫属。
但,命运有时就是这样的神奇。
在各方势力争抢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孩”被推向了政治权力的中央。
而他,便是清世祖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这是满清皇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同样也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皇帝。
公元1643年8月26日,身为皇太极第九子的福临意外继承了大统。
或许在旁人看来,这绝对算得上是一场泼天的富贵,但只有福临自己清楚,从坐上皇位的那一刻开始,不安的情绪就一直牢牢紧伴着他。
“少主临朝,权臣势大”,毫无疑问,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皇帝,说难听点,福临几乎就是一个被各方势力扶持起来的“傀儡”,权力完全被“架空”。
特别是在福临登基之后,加冕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在满清贵族当中威望日益膨胀,福临甚至不止一次听到多尔衮想要“黄袍加身”的传闻。
而这,也让身在大位之上的福临极度不安,常常惶惶不可终日。
以至于,在正式掌权之后,福临对整个满清贵族集团,都有些心生忌惮!
身为满人的皇帝,却对满人心生忌惮。
这看起来很荒诞的一幕却是在福临的身上,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福临童年时的遭遇,那些满族官员对他的阳奉阴违,表明上十分尊敬,暗地里却对其十分不屑。
因此,长大之后的福临,一直迫切的希望扶持一股专属于自己的势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满人这边靠不住,又该启用谁呢?
福临很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投向了人口基数庞大,且英雄才俊辈出的汉族。
提拔汉臣,笼络少数特权阶级
其实,福临不是第一位启用汉臣的满清皇帝,在多尔衮,甚至太祖努尔哈赤时期,满清的政府机构里,就已经有汉臣的身影出现。
不过,在那时满清政府虽然有汉臣,但始终对他们十分提防。
例如被誉为清初第一文臣的范文程,从投靠满清开始到福临登基,这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时还身先士卒的为满清攻城拔寨,按道理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但就是接触不到满清政府的核心。
甚至在福临登基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亲弟豫郡王多铎还公然抢夺他的妻子,对其百般折辱。
都说:“士可杀,不可辱”,“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范文程都有如此遭遇,其他汉臣的情况自然不必多说。
直到福临执政,才真正改变了这一情况。
1650年,在一次狩猎当中,多尔衮意外离世,这给了福临提前执政的机会。
为了改变自己被“架空”的现状,收回被分散削弱的皇权,福临开始主动提拔一些官员亲信,其中特别以汉臣为主。
1653年,福临下令各部:“以后凡是进奏章,要满汉侍郎一起参酌公同来奏。”
在这之前,汉臣大多只有建议的权力,真正决定政策的,依然还是满臣,而福临的这一举措毫无疑问提高了汉臣的话语权。
从这时候开始,汉臣才真正被满清权力中枢所接纳。
如今,有学者认为,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满清才算真正的入主中原。
因为说白了,看似福临只是做了提高汉臣地位这一很小的举动,但本质上却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满清作为一个新兴政权,同庞大的士族之间的矛盾。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封建社会,读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在长达千年的科举历史当中,有太多人为了所谓的“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而皓首穷经。
对于他们来讲,人生除了读书做官,已经没有其他什么意思。
甚至其中不乏有人为了科举,一度陷入癫狂:“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被逼上绝路的读书人,是真能做得出来的。
因此,福临提拔汉臣的行为,实际上,就是给了这些读书人以希望。
当然,除了士族阶级,豪门世家和地主,同样是福临积极拉拢的对象。
在福临亲政之前,满清对汉人的态度都不能说是不友好,用上“残忍”二字都不为过。
像摄政王多尔衮,在面对许多不愿意投降的汉人,基本上就是直接大开屠戮。
对于这种已经有些毫无人道的做法,福临相当反感,因此在亲政后直接公开声称反对多尔衮时期的政策。
要知道:皇权政治下,政府往往知错、改错,但绝不会认错,福临的这一行为,几乎等同于打了满清皇族的脸。
可也正因为这般诚恳的态度,福临取得了豪门世家的信任。
除此之外,福临对地主也同样施以了仁政。
明末战乱纷争多年,各地不仅出现地荒丁逃的现象,还有隐匿土地及占垦明代藩王勋戚地产不报的情形,以致官府所掌握控制土地的数量很少,严重影响了国家赋税收入。
然而,面对这一情况,福临亲政后对隐匿土地者实行了宽大政策,实行“房屋应行变价,地土照旧招佃”的办法。
这毫无疑问让整个地主阶级为之感动涕零。
自此,士族、世家、地主,三个封建社会的少数特权阶级皆被满清政府笼络。
对于这些少数特权拥有着来讲,只要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说实在的,谁当皇帝并不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满清才得以被中原所接纳。
教化黎明百姓,因人制宜
解决了上层少数人的利益问题,那么对于满清政府来讲,剩下的便是要安抚下层的大多数。
毕竟,一个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来源,还是要依靠着庞大的普通百姓。
不过,与在维护少数特权时,大方的让出利益不同,对于黎明百姓,这一政策肯定无法适用。
所以,既然无法从物质方面着手,那么剩下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思想。
用文化来改变下层人的思想,再通过下层人的观念,给予上层人利益来源。
这就是满清政府维持统治的策略。
在清初,社会环境极其恶劣,由于满清为外来势力,再加上多尔衮时期一些事情做得属实不地道,各地反清斗争一浪高过一浪。
比如在福临亲政的第二年,敬谨亲王尼堪,就在衡阳遇伏身死。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民不与官斗”,几乎是所有底层百姓的共识,何况这次被杀的还是一位王爷。
显然,在彼时底层人民的眼中,满清皇权的正统性,并不能得到认同。
对此,满清政府深感问题的严重性,教化百姓,已经是迫在眉睫必须实行的事情了!
顺治九年,即公元1652年,福临亲率诸王大臣到太学隆重释奠孔子,并亲行两跪六叩礼。
毫无疑问,福临的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举国震动。
在这之前,尽管满清已然夺取神器,但在不少汉人眼里,满清依然是蛮夷,是不服教化之族。
因此福临的做法,可以说极大改变了人们的这一偏见。
不得不说,自从“独尊儒术”开始,经过数千年的改造,儒学已然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用来统治思想的良好工具。
特别是关于“忠君”的思想,完美的符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求。
对于福临来讲,之所以他会尊孔,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如此。
利用汉人的圣贤,汉人的思想,来禁锢汉人,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尊儒,还不至于实现对所有人的教化。
毕竟说到底,在知识匮乏的封建时代,真正读书的人终究还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依然目不识丁。
于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能够理解“忠君”的思想,同样是在顺治九年,福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神化了关羽的忠义。
除了“神话关羽”之外,福临还下令旌表各省的忠孝节烈之人,其中特别要求关注汉人,包括那些忠诚于前明的旧臣。
例如那些在北京被闯王攻陷之时,以死殉国之人,还有像陪伴崇祯皇帝赴死的太监王承恩。
这些倡导忠义的行为,不仅树立了满清是传统道德捍卫者的形象,而且还很好的消除了汉人对满清统治者打心眼里的隔阂。
对读书人用儒学来进行教化,对普通黎明百姓则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角色来教化,这样因人制宜的策略想要不行之有效都十分困难。
不过,做到这个地步,福临依然没有完全放心。
于是,在顺治十六年,他下令设立“乡约”制度,即公举60岁以上,有才有德的秀才,或者当地有名望的乡绅,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向老百姓宣讲经义。
至于内容则是沿袭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从而颁布出“圣谕六训”,主旨无外乎“忠君”之类的行为准则。
由此,满清政府对下层人民的思想教化政策,初步形成。
结语
对上层的少数特权阶级宽容对待,对下层的黎明百姓加以思想教化。
自此,在福临的手中,满清对汉族的统治策略初步形成。
不得不说,福临的确是一位很有才干的皇帝,也正是他的一系列促进满汉平等的政策,解决了清初极为严重的社会矛盾,使得整个社会相对稳定下来。
不过,政策终究只能是辅助,讲再多漂亮话,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依然不过是虚妄。
因此真正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说到底还是让人民幸福安乐,能够打心眼里认可朝廷。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年仅23岁的福临病逝于养心殿。
关于他的英年早逝,后世有诸多猜测,但这些都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之后,满清朝廷即将迎来一位“圣君”,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或者可以叫他康熙皇帝。
事实上,哪怕对清朝这段历史再多偏见的人,也很难对康熙皇帝有什么挑刺的地方。
毕竟,正是在康熙皇帝的统治之下,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拉开了帷幕。
自此明末的战乱纷争告一段落,人民终于难得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其实,普通老百姓,真的没有太多的欲望,对于很多质朴的中国人来讲,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被“逼上梁山”的。
因此,当社会经济复苏,进入一个相对富足的时代后,自然社会也就稳定了下来。
最后,能使得满清统治稳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者不会乱折腾。
关于这点就不得不提到满清皇室对继承人培养的重视,那种严苛到了极点的君主教育,注定着满清皇室的下限非常高。
至少比起明朝后期那几位又是斗蛐蛐,又是几十年不上朝,又是沉迷木工的奇葩皇帝,看起来正常不少。
所以,总得来讲,之所满清能够在入关以后,以300万人口,统治教化将近3亿人口的汉族,不仅仅依靠的是自己的武力,更多的还有清朝统治者的智慧,以及对中原文明的了解。
我们总讲:“师夷长技以制夷”,可“外夷”又何尝不会以我们为师呢?
遥想当年大明,怎么能想到一个关外的游牧民族,能够把自己取而代之呢?
因此,“傲慢”永远是最大的罪过,唯有看见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啊!
加拿大一直都是备受留学生追捧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因为加拿大是一个富裕国家,有开放、友好、自由的社会,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和教育。在近年来,加拿大对留学生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新的政策出台,使得留学生的移民渠道更加宽松和透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加拿大。留学生移民政策的新变化2019年2月,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宣布推出新的留学生移民政策。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01什么是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02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一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二是坚持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023年中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各地中高考移民的话题又开始热了起来。在天津市参加高考,考本科可以用简单来形容;本科录取率达到70%,211录取率接近其它省份的一本达线率,就此成为了高考移民的热点地区。2023年天津市针对中高考移民清户开始的比较早,去年在考试前一个月进行的;实际时间有点仓促,部分被清退的学生可能无法参加原籍地的中高考。
不管是已经拿到美国绿卡还是正在申请美国绿卡,美国税务都是申请人们必然要面临的难题。如果没有合理申报,会引起相关机构的“关注”,这将对在美国生活造成影响。若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您需要提前掌握美国税务制度的基本知识和流程,以便提前规划个人资产。为此环球出国特邀凤凰卫视财税专栏的资深税务专家susan刘亚娟,20年美国财税经验,帮助您从理论到实操,理解美国税务,分享美国报税的实用技巧。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移民加拿大需要什么条件?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拥有优越的教育、医疗、福利等资源,是许多人向往的移民目的地。然而,移民加拿大并非易事,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永久居民身份。移民加拿大的条件加拿大是一个发达国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优良的教育和医疗体系,是许多人移民的理想目的地。
您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圈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023年国内的移民趋势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移民方式和目的地。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一、国内移民趋势我发现了以下几个国内移民趋势:移民总量:截至到2019年,中国移民海外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23万人,移民输出总量位居世界第三。
加拿大当地时间6月7日,魁北克政府公布了魁北克所有经济移民计划的法规草案。它规定了技术工人选择计划(pstq)的创建,以及魁北克体验计划(peq)、商人计划(投资者、企业家和个体经营者)以及家庭团聚的变更类别。魁省政府希望在经济移民计划下,被选中的主申请人需要具备最低限度的法语口语知识,确保在魁北克定居的人能够交流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法语用语。
加拿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深受国内成功人士喜爱的移民大国,多伦多移民众多,48%的居民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还是著名的华人聚居地,在大多伦多地区约有70万华人。近年来,新移民涌入带来大量资金,强化了多伦多作为加经济、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别说最近加拿大移民条件大幅放宽,以至于越来越多国内的高净值人士纷纷开始准备。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国家的移民政策,让你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多么奇葩和神奇。移民政策是一个国家对于外来人口的态度和规则,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和特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移民政策,有些国家非常开放和包容,有些国家非常保守和排斥,有些国家非常灵活和创新,有些国家非常僵化和落后。
“我的感觉是,当我毕业的那一刻,我就不再是一个国际学生了,而是一个争夺工作的外来移民。”正在英国曼彻斯特找工作的小柳给第一财经记者发来这条信息。小柳的感受可能代表了一部分英国国际学生的想法。唐宁街发言人近日表示,由于移民人数增多,英国首相苏纳克正考虑限制外国学生攻读“低质量”学位和携带家属的数量。不过,英国政府没有对“低质量”学位进行定义,也尚且没有推出任何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