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户籍制度的坚冰下,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户口绑定,但不能时间久了,就觉得这种局面理所当然。
“生在河南,考去陕西”,“你决定不了你的出生地,但是可以改变你的考试地”……继高考移民之后,“回流生”的概念这两天火了,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以西安为例,所谓”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但又在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有传言称,2023年10万西安中考生中,有多达4万的回流生,这部分考生多来自河南。
面对外来的中考移民,跟自己的孩子抢机会,西安的家长们马上就不干了。西安方面也是赶紧回应,表示网传情况夸大了,回流生没那么多,实际只有3608名,占全市报名人数的3.5%。
即便如此,依然无法平息质疑。在网上,回流生被当成投机取巧,成为众矢之的。还有论者呼吁,要斩断回流生的路径。但事实真相,也许未必那么简单。
为什么西安本地的家长还不买账?
说白了,哪怕实际数字不是4万,而是3608名,对家长们来说,也意味着多了一堆竞争者。在他们看来,重要的是规则被破坏了,就算占比很少,也容易造成不公平感。
更重要的是,这些回流生,最终是奔着高考去的。他们的父母,趁着当地的低落户门槛,拿到了户口,然后给孩子报名中考,获得学籍,三年中学读下来,顺利拿到在本地高考的资格。
因为,按照当地发布的《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凡是想要在陕西参加高考的学生,除了身体状况要符合相关要求外,还需要在陕西学籍满3年。
本质上,这和高考移民运作一样,都是寻找升学的竞争洼地,只是把操作时间提前了,变成了中考移民。

而从报道来看,很多西安本地家长不满,还有另一层因素——回流生的运作,已经形成了赤裸裸的产业链。
一些机构,打着“升学规划”的旗号,帮助家长运作;还有外地学校,也把回流生当成“教学管理创新”的样本,将回流生参加西安中考取得的好成绩,当成宣传的筹码。
这一现象在陕西西安比较突出,有两个大的前提。一是,西安前些年大力抢人,落户门槛比较宽松;二是,西安乃至陕西,和回流生来源较多的河南,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存在明显落差。
后者催生了考试移民的需求,前者则创造了运作的条件。这一切当然不是巧合。
回流生的存在,根本在于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
报道提到,很多参加西安中考的回流生,都是从河南流出来的。而作为“山河四省”之一的河南,是出了名的升学难度“地狱级”的地区,中考如此,高考更不用说,全省没有985高校,一亿人只有一所211郑州大学。
对比陕西,可谓天壤之地。陕西尤其是西安,是出了名的高教重地,2所985,7所211高校。
如果回流生的目标,是冲着三年后的高考去的,那我们就站在高考这个维度评价。
回流生引发的巨大争议,主流舆论基本是对该操作嗤之以鼻,认为破坏公平。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大前提下,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呢?
在我看来,一味指责回流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对既得利益的偏袒。这种思维的背后,是理解西安考生的担忧,却没能和那些河南等地的考生共情,还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思维。
我们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现在的分布格局,不是什么市场化培育的结果,而是脱胎于新中国建国后的高校拆分重组,为了和计划经济体制适配,名校资源也基本分布在大区行政中心。
西安的广大家长们,为什么不干了?说白了,是觉得中学、大学资源是本地化的,是一种省属私产,所以才会排斥外地来的新市民抢机会。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
这种观点不能说完全错误。大部分高校目前的经费来源,确实也是地方财政的拨款,是地方的纳税人自己养着。所以为了回馈地方,在招生指标分配上,高校会优先向本地考生倾斜。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将名校布局在此,本身就是行政大手一挥的结果。以西安目前的两所985高校为例,西安交通大学,是从上海的交通大学部分西迁过来的;西北工业大学,合并前的一部分,也是从华东航空学院西迁过去的。
另外,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西安有几所名校都是教育部直属,西北工业大学则是工信部直属,它们都享受中央财政拨款,当然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省的私产,它更接近全民资源。
如果要谈公平,这些高校也应该面向外地考生公平,但事实上,它们对本地考生依然有招生指标的倾斜。作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受益者,本地人不能享受了红利,而忽视背后的不公。
现在,回流生被各种指责,被认为是抢了本地考生的升学机会,是一种不正当操作,在此基础上大谈公平,呼吁禁止,何尝不是一种选择性的失明呢?
这些回流生的操作,有没有程序问题?如果存在空挂学籍、双重学籍,或者造假违规落户等行为,那当然不合规;如果没有,那就无可厚非。
他们的父母,是合法取得的西安户口;拿到户口之后,也是正规渠道报名参加考试。参加完中考后,想报名高考,还得按照当地规定读三年高中,获得三年完整学籍。
不少人将矛头对准背后的机构,似乎这些机构经营的,是灰色不法的生意,其实也是一种过度苛责。
既然回流中考每一环,都符合现行政策规定,那它就是合法生意,甚至连钻空子都谈不上,跟政策明令禁止的高考移民,有本质的区别。
看到有网友呼吁,为了防止回流生跟本地生抢机会,应该在降低落户门槛的同时,提高参加高考的学籍年限,而不是读三年高中就可以高考了。借此,将那些为了运作回流生而落户的外地家长筛选出来,抵挡在大门外。
这同样是一种有失合理的论调。
这样操作等于提升了落户门槛,和现在的方向背道而驰。再者,落户门槛降低,本意是为了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说得残酷一些,就是让外人进来分蛋糕。
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以后享受更高的教育资源,而将户口迁到当地去,这有什么不公平正义的呢?落户还得审问动机吗?西安抢人政策吸引那么多外地人落户,教育资源丰富,不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吗?

回流生所引发的争议,是多重矛盾叠加的结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洼地民众,希望往高处走;高处的家长,长期享受红利之后,又觉得资源应该是自己专属的,不容外人染指。
一直以来,在户籍制度的坚冰下,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户口绑定,但不能时间久了,就觉得这种局面理所当然。
如果高等教育资源,是由本地财政建设的,那排外无可厚非。如果不是,或者不全是,那么对“外来户”分享本地资源的想法、操作,就不能简单贬斥为破坏公平,不求同意,至少多一份谅解。
老实说,短期内,这种矛盾基本上是无解的,因为背后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抹平。长期来看,只能寄望于高等教育资源对薄弱地区的持续投入。
其实换个角度想,为什么要推进户籍改革?不就是因为,在短期内打破教育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固化已久,而降低落户门槛,让民众自由流动,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减少资源不均造成的不公平吗?
一个河南考生,因为落户限制的整体放松,可以更容易地去高教资源更丰富的地方,去参加中考和高考,去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坏事,更谈不上什么掠夺。
希腊虽然不是一个传统的移民国家,但它有一个美丽的气候和政治稳定的优点,近年来。加上正式的购房移民法案。在希腊购房或定居的外国人数量一直在增加,在希腊投资的外国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25万欧元的项目,大约相当于200万元人民币,相对于在国内买房的成本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交易”。申请人可以选择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也可以在购买希腊房地产时把房子租出去,并获得绿卡,享受身份自由的权利。
加拿大一直都是备受留学生追捧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因为加拿大是一个富裕国家,有开放、友好、自由的社会,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和教育。在近年来,加拿大对留学生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新的政策出台,使得留学生的移民渠道更加宽松和透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加拿大。留学生移民政策的新变化2019年2月,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宣布推出新的留学生移民政策。
2022年,欧洲有一个国家的投资移民项目,在它“出道”的第十个年头里迎来了创历史新高的申请增长。这个国家正是与英国隔海相望的爱尔兰。据爱尔兰司法部部长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9月,爱尔兰共接收了812宗投资移民申请,占过去10年总申请量的27%。其中,来自中国投资者的递交的申请共有785宗,占比约96.7%
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晚,民主党在全国50个州及7个海外领地的代表团以线上投票的方式选举乔·拜登作为该党2020年总统候选人。因新冠疫情原因,拜登选择留在家乡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在他妻子吉尔曾经教过书的一所公立高中的图书馆接受提名。尽管没有了线下大会欢腾的欢呼和"气球海洋",民主党人特意安排了中学生为爷爷辈的拜登喷彩带,画面也足够温馨。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临近新西兰大选,各政党纷纷抛出政策吸引选民,华人最关心的移民政策情况如何?和父母团聚有希望吗?天维网总结了如下各政党移民政策要点:一、父母团聚移民自从去年底新西兰宣布在2年内暂时关闭父母团聚移民签证以后,“重启团聚移民”的呼声在注重家庭团聚的华社中已经越来越高。
公元1644年,伴随着明将吴三桂洞开山海关的大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关于清朝的这二百多年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依然存在着不少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单单从统治的稳定性来说,清朝一定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朝代,以至于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外部的一些压力,或许清朝远不止两百多年寿命。
在全球移民国家中,澳洲对商业投资移民的吸引力和欢迎程度一直位居前列。澳洲凭借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没有遗产税,医疗福利体系健全等优势,也一直广受中国申请人的青睐。相对于近年兴起的简单投资即可拿身份的小国护照项目,移民澳洲申请人的自身必须得具备一定的真本事,不过,横向对比几个老牌发达的移民国家不难发现,现行的澳洲商业投资移民政策依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可是事关农民进城落户以及城乡结合发展的大政策。如果说多个部门联合发布意味着政策重大,那么涉及如此大规模部门的联合发文,势必将引起新一轮的“搬迁热潮”,不少农民对此非常关心,下面我就来了解一下该《意见》,解读搬迁进城背后的内容。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10亿60岁以上人口,其中独居和空巢老人近1.2亿。身居海外的我们忙于工作或学业,往往没有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父母也已经成为“空巢”大军中的一员。然而,当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稳定后,肯定就会萌生把父母接到身边团聚的想法。那么移民澳洲后父母可以享受哪些福利,一定也是作为子女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项之一。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征地拆迁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征地拆迁不仅意味着失去生产和生活的土地,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权益不得到保障。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开始推出一系列补偿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权益,让他们能够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所获得。2023年农村征地拆迁8项补偿?
移民搬迁房是否可以自行出租(在中国房子出租给非法移民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