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陕西为雍州、梁州所在地,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五个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截至2015年年底,陕西省下辖78个县。其中,就旬邑县来说,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2500年,因名字生僻难认,从“栒邑县”改为“旬邑县”。
一
首先,旬邑县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在地理位置上,旬邑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部,东接铜川耀州区,北依甘肃正宁,南傍淳化,西临彬县。旬邑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旬邑县一带属于古雍州的范围内。旬邑县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该地区置栒邑县。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栒邑县属内史。
二
由此,对于旬邑县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500年了,成为陕西省较早建置的县之一。刘邦建立西汉后,属右扶风,仍为栒邑县。右扶风为汉代三辅之一。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刘秀建立东汉后,该地区属司隶校尉部右扶风,仍为栒邑县。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争霸,栒邑县先属魏国雍州扶风郡,后改属新平郡。到了西晋这一历史阶段,旬邑县境置有3县,均属泾州新平郡,一为三水县。
三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旬邑县一带先属北地郡,后属新平郡,为三水县。唐朝建立后,该地区属京畿道邠州,为三水县。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旬邑县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邠州,仍为三水县。北宋建立后,该地区属邠州,为三水县。金国占据中原地区后,今旬邑县一带属庆原路邠州,为三水县。公元1270年,也即元朝时期,三水县并入淳化县,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邠州。
四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邠州,初仍并归淳化县,后复置为三水县。到了清朝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属陕西省凤邠道邠州直隶州,为三水县。公元1914年1月,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复名栒邑县。1964年9月10日,因“栒”字生僻,选同音常用字,改为旬邑县。如今,作为陕西省咸阳市下辖县,旬邑县总面积达181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1万人。
点击上方“宝鸡新闻网” 可以订阅哦!陕西源自陕县以西,陕县位于今河南省。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陕西为雍州、梁州所在地,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五个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截至2015年年底,陕西省下辖78个县。
当我们打开网页,随便一搜“山西洪桐大槐树”,便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槐树移民的文章。其中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明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不断开枝散叶,其人数早已接近了2亿人,而且范围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除此之外,在河南、山东、河北的很多家庭里,都会有一本代代相传的族谱,打开族谱就能发现,这些人大都是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后代。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传统观念中的非移民国家日本,已成全球第四大移民国家。前三分别为德国、美国和西班牙。这里的移民定义,是在当地合法滞留90天以上的外国人。而在30多年前,外国人在日本只有98万人,30多年来增加了近200万人。计划移民日本并长期居住的申请人非常关注当地的生活成本、房产购买、日常饮食等信息,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些话题。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黄陵县来说,人口仅13万,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延安124千米,南距古都西安16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