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在巴黎的日子
作 者:郭 凝
张贤亮与郭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高远摄于1993年
张贤亮走得潇洒,一生精彩,抡圆了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留下作品《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中九部拍成电影。他投入二十年心血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成为国家级5a景区,已有两亿文化资产。张贤亮还捐献过两千万善款,按照他自己的信条“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挥一挥手,驾鹤西归。
01
二十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天,张贤亮作为访问学者住在巴黎国际大学城,那时已是中国著名作家,作品翻译成二十七国文字,且担任宁夏文联主席。张贤亮一到巴黎便伏案创作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还没起名,就有六个国家的出版社与他签了合同。
当时我在《欧洲时报》任职,并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攻读。中国改革开放不久,社会思想活跃,身处巴黎面对西方各种现代观念,结合中国情况思考,访谈张贤亮是极好的交流机会。
张贤亮有睡午觉的习惯,我在巴黎大学城宿舍楼门口恭候,张贤亮精神抖擞走出,风度儒雅,着装一丝不苟。
张贤亮出身大家,外交官的祖父,进士官员的外祖父,留美归国的父亲,大学毕业的母亲,家庭教育奠定他的心灵基础,富裕家境培育他的独特性格。生在南京,童年在重庆,少年在上海法租界,家中花园洋房气派,佣人园丁簇拥,母亲将佛教信仰与西方文明深深植入张贤亮心底,以至二十二年的右派反革命劳役没有动摇他的精神向往。
在宁夏荒漠劳改,张贤亮仅有的财产是一个脸盆,煮菜、洗脚也用它,就在这样的绝境中,他仍然觉得自己原本应该当总统,这种近乎狂妄的念头拯救了他。
现实残酷,他寄托于熟读《资本论》,背诵《金刚经》《心经》,幻想着青春的美梦。苦难生活对张贤亮确实是一笔无价财富,“灵”超跃“肉”,精神超跃物质,无不体现于他的作品,实践于他的人生。
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张贤亮不趋名利,不附权贵,不屑俗人。他的自信自尊,带给社会一种独立进取的风骨,谁说中国没有贵族精神?看看张贤亮吧,真诚、坦率、慈善、刚烈、坚定、探索、开拓、担当、反思、感恩、报国……
探讨中国问题,如果没有长时间在农村艰苦劳作的坎坷经历,谈不上深刻。同样,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入骨熏陶,也很难理解中西文化融合。
张贤亮的家庭影响以及蒙冤受难,成为他生命的两级,支撑他超凡脱俗成为清醒的作家。
他谈论过去,没有抱怨,将之与民族患难相连,开启反思,升华境界。谈论西方,张贤亮更注重借鉴经验,文学描写“性”,美术描绘“裸体”,这些文明创作表现人体美和人性美,从而认识人的需求和人的价值。张贤亮的作品不躲闪“性”本能需求,犹如欧洲艺术家对人的剖析,直面中世纪对人的摧残。
张贤亮反思一系列政治运动、阶级斗争,认为需要从最基本的人性开始思考,了解人性才懂得人,懂得自由平等,这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路。
张贤亮担当起作家的责任,从文学角度开拓了这条路。
张贤亮与郭凝在巴黎大学城 。1988年
我的访谈文章刊出后反响不错,张贤亮很高兴,准备了两张巴黎歌剧院的演出票,打电话到报社邀请我听歌剧。这样的答谢礼节,即便对于法国人来说也是很高规格的。
可惜,我外出跑消息,没接到电话,失去与作家欣赏交流欧洲古典音乐的机会。
五年后在北京见面重提此事仍感遗憾,那天是中国作家协会举行一个会议,我应邀出席。会后《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高远告诉我:“张贤亮请你吃饭,我们大家都作陪。”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餐厅,十多位作家编辑欢聚一堂。
席间,文人们妙语飞扬,笑声不断,尽情尽兴,这是一顿令人十分享受的朋友午餐。张贤亮照顾大家进餐,豪情满怀,大谈特谈他的西部影视城规划,决心进军了,朋友们举杯祝福“张老板”。那时候尊称“老板”是一种时尚,比叫什么什么“总”早了十年。
忽然,张贤亮望着远方,十分深情地公开了他心中的女神,告诉大家,有时候从闪过的地铁车厢玻璃窗恍惚看见她的身影,有时候从自己笔头写作的作品流出对她的怀念。
众人不解,我知道那是我的法国密友贝阿特丽丝。
张贤亮 。高远摄于1993年
02
张贤亮被读者广泛谈论着,他太丰富。有人试图为这位文革后率先突破性禁区描写的作家渲染一些绯闻,也是徒劳的,他太脱俗。
接近张贤亮的人都知道,他孤独,但很自由,从小被父母培养了国际视野,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以后,坐镇西部宁夏,朝向全世界。
90年代张贤亮主宰宁夏镇北堡影城,在那里悄悄建起了纪念博物馆,将母亲陈勤宜美丽善良的巨幅照片高悬大厅。
张母出身安徽进士名门,燕京大学高材生,30岁以后经历了中国最痛苦的几个时期:镇反丈夫坐牢死于狱中,反右儿子西北劳教二十二年。张母无依无靠,以编织为生,文革在北京遭受摧残,孤身死亡,年仅61岁。
母亲高贵的笑容永远留在张贤亮心中,他继承了母亲乐观宽容的精神。
张贤亮不谙法语,80年代在巴黎住访,工作交流倚仗翻译,法方委派贝阿特丽丝担任。这是一位年轻貌美的法国女郎,单身母亲,文学硕士,从事法国文化工作。巴黎的中国人把贝阿特丽丝这一长串名字简化为“贝阿” 两个字,念起来顺口多了。她有着惊人的语言能力,脾气温和,语气亲切,喜欢咯咯笑,尤具感染力,说中文流畅到了毫无障碍的地步,我听她说出 “尿尿儿” 这个北京皇城根儿老百姓的词,感到贝阿特丽丝真是绝了,中国没有她搞不懂的事儿。
张贤亮在巴黎,吸引着汉学界和众多法国读者,贝阿特丽丝为自己能够担任张贤亮的翻译感到荣幸。演讲会、座谈会以及各种场合的交流,贝阿特丽丝承担着繁重的沟通工作。
贝阿特丽丝善良如圣母,可爱如天使,舞跳得极好,在朋友们的聚会场所,音乐中她随意跳起rock,轻松活力从她身上迸发出来,魅力溢满全室。我专门学过rock舞,每周六都要狂舞一晚,自认为精通此道,可在贝阿特丽丝面前,我认输,她的那种灵性从骨子里溢出,学不来。
我和贝阿特丽丝之间无话不谈,讨论社会,分析人生,研究男人与女人。贝阿特丽丝兴趣广泛,文学、哲学、心理学、音乐、舞蹈、美术。有一次我俩在餐馆吃午饭,各自点菜后闲聊起来。一会儿,服务员小伙端上满满一盘,笑问:“这是你俩谁的?” 贝阿特丽丝冲着英俊小伙调皮一笑:“你看我俩谁更漂亮就是谁的。”那法国小伙儿没被难住,把盘子往中轴线一放,笑说:“我给你俩放在中间!”
贝阿特丽丝咯咯笑起来。
张贤亮与巴黎朋友们。1988年
苦难中涅槃的作家,对人性的体会最深刻。在他的书中,母性高尚,母爱温暖,女性是救助苦难的女神象征,带来自由的希望。贝阿特丽丝的出现,无疑激活了张母留在张贤亮心底的光辉。
贝阿特丽丝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富裕的大酒商家庭,蔚蓝的地中海赋予她浪漫天性,醉人的葡萄园带给她宽阔胸怀。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开着一辆满是鲜花的汽车,去学校接她和两个妹妹,回到故乡才知母亲患病突然去世。
贝阿特丽丝一下成熟了。为了排除悲痛,她做了一件对于法国人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学习汉语。
她怀念亲爱的母亲,独立坚强,把母亲的善良带给朋友们。张贤亮的作品深深打动了她,女性,母爱,很难有一位读者能够像贝阿特丽丝那样深切理解作家。
张贤亮看着她援助朋友,化解危难,宽慰人心,进取努力,一次又一次尽心尽力帮助中国留法学生。我听着贝阿特丽丝无数次兴奋地讲着张贤亮,感动而又担心,但愿不会发生什么。
贝阿特丽丝与张贤亮,翻译与作家。性解放时代的法国女郎,与突破性禁区描写的中国第一人,互相仰慕敬佩,升华的情感永远定格在理性的黄金尺度,我的担心多余了。
1993年7月我与张贤亮意外重逢,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作家编辑朋友聚会,餐桌上张贤亮面对挚友们说出深藏多年的怀恋。巴黎,由于有了贝阿特丽丝,在张贤亮心中更加神圣。
郭凝重返巴黎大学城,追忆昔日时光。摄于2022年
作者简介:郭凝,出生于上海。1968年赴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插队。1983年留学法国,1988年获法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与文明”深入研究文凭。在《人民文学》刊出报告文学、散文,在上海及台湾出版专著。曾任《欧洲时报》记者、《星岛日报》驻巴黎记者、《环球企业家》杂志驻巴黎记者。现任巴黎法中友协执行主席。
注:文章选自“新三届”公众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某部大热的韩剧在互联网上掀起不小的轰动。在其剧情引发大众关注讨论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发现韩剧当中的一些角色人物,不管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总是喜欢喝上一杯冰美式。很多韩国留学生也表示韩国人几乎一年四季都喝冰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总会看到许多离谱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有韩国人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居然冒充中国人。这不仅让人惊讶,甚至有些啼笑皆非。这件趣事被一位日本网友佐藤惠琪在美版知乎上提出,引起了全球网友的热议。"韩国人装扮成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享受免费的待遇,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像是戏剧的开头。我们在美版知乎上找了许多评论,首先来看看许多日本网友怎么评论这件事的呢?
#外国人创业##韩国人在中国##韩国风俗##四川地震##打麻将#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400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90后韩国人。读大学时,我就身兼多职,因为认识了一位中国朋友,竟疯狂地跑来中国生活。到四川没多久,我就遇上地震,因为之前从未经历过这样强烈的地震,所以差点以为没命,结果大家很淡定。
如果论及中国最会经商的团体,潮汕人肯定是绕不开的一个群体。 李嘉诚、马化腾、刘銮雄、黄光裕等人,祖籍都在粤东的潮揭汕三市。 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州籍华商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在海外也同样创造着财富神话。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泰国首富、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 然而相比于谢家在泰国的树大根深,另一位东南亚国家的潮汕籍首富的创业经历,则显得更加传奇。
越?南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邻国,近年来,越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和工作者。其中,中国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么,中国人在越南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他们为什么选择在越南工作,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人在越南工作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贡献。其中,美国是一个吸引了大量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国家。那么,现在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美国呢?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口。
如果最近你有机会去美国旅游,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童工”。不少的酒吧里的服务员都长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与酒吧成熟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1、早个十多年就听闻美国的小孩,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能早当家。都知道“劳动制服”,靠自己的双手赚取零花钱。这是有孩子自己跑来酒吧打工了么?现实的情况,可能对想象有一些小差距。
巴基斯坦将自家的瓜达尔港租给我国43年,但我国光是建设就耗费了14年,这个瓜达尔港有何特殊之处,能让基建狂魔的我国耗费如此长的工期,换来短暂的43年租期真的值得吗?瓜达尔港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的西南沿岸,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个天然的深水不冻港,可以停泊数万吨的货轮,再加上巴基斯坦的最大港口卡拉奇港,与印度边界只有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消息,受新冠疫情影响,驻日本使馆暂停对外办公以来积压了一批已在网上预约但尚未办理的护照、旅行证申请。使馆自11月2日恢复对外办公后,将优先受理此类人员申请。为避免人员集中来馆,导致交叉感染,现对上述人员办证作出如下安排。请符合上述情况的申请人注意查收邮件或接听电话,并按指定日期和原预约时段来使馆办理。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移民哥了解中国的文化,不会喜欢吃中国菜,不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任何的好感!”你敢相信吗?这段发言,竟然是从一个中国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的!当年他不惜卖掉在北京的房子,也要移民美国,如今却沦落到送外卖和洗盘子的地步。然而,他却认为造成自己如今悲惨现状的一切源头,都是中国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