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81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华宝小知识,福建永安人,在印尼教中文16年。
2006年大学毕业,我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印尼泗水,开启海外支教之旅,而且这一待就是16年。
这里的华侨非常富有,他们开办汉语学习中心,不是为了赚钱,只想让他们的子孙学好中文。印尼华文教育有着特殊的历史,我在这里感受到了神圣的使命感。
在这里,我也见识到了很多奇葩风俗。这里一夫多妻,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娶第二任老婆是需要第一任同意的,而且大部分家庭是女人赚钱养家。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我有了两个孩子,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是中国人。他们知道中国有条龙,名字叫长城,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在印尼工作之余的生活照)
1985年,我出生在福建永安,这是一座山城,也是中国著名的笋竹之乡,永安小吃口味独特,像拌面,粿条,芋包等美食都非常受欢迎。
我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我有一个小两岁的弟弟,还有一个小四岁的妹妹,弟弟妹妹都已成家,他们有可爱的孩子,也有着稳定的工作。
爸爸在镇上的一家竹制厂上班,生产的竹制产品精美,富有特色。平日里,爸爸少言寡语,喜欢安静,妈妈性格开朗,喜欢热闹,现在在上老年学校。

(初到印尼时和当地人合影)
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在乡下开了一家煤矿厂,妈妈开了一家杂货店,刚开始生活还算安逸。但好景不长,爸爸开的煤矿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欠下了很多外债,妈妈的小店也关了。
为了还债务,全家搬到镇上,爸妈每天辛苦打工,任劳任怨。作为长女的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那几年,家里生活非常拮据,有时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还得靠舅舅接济。
因为那几年的辛苦生活,看到了父母不易,我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努力改变命运。
不知是性格原因,还是因为家里变故的关系,我从小就早熟懂事,上进心极强,深知唯有读书能改变命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有要考全班第一名的想法。

(天真烂漫的孩子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父母因为忙于生计,没有过问我的学习,功课全靠我自己。从一年级开始,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回家后自己复习功课写作业,连等公交车、上厕所都看书。
由于我长时间看书学习,加上坐姿不对,造成颈椎曲度变形,压迫神经痛。在上中学那三年,每天因为偏头痛、神经痛,我经常去看医生,去针灸,做牵引。那是非常痛苦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我们的结婚照)
因为头痛难忍,影响了学习,我最终没有考上重点中学,而是上了职业中专学校。好在职业中专学校有综合高中班,我庆幸还有可以有上大学的机会和希望。
在永安职专上学那三年,我除了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压力,因为学习压力一大就会头疼,还要学会更加有效地学习,抓住这唯一的机会考上理想大学。最终,我以高职考672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考进了师范大学。
在大学求学期间,我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我深知学习机会不易,更加珍惜在大学的每一天,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复习功课,泡图书馆,每天过得很充实。

(和妈妈妹妹在门口合影)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是我的座右铭。那几年,我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每次的考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获得奖学金。2006年,我获得了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网上曾有一句话说:“苦难不值得歌颂,但和苦难抗争到底的人,永远值得钦佩。”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读大学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替父母分担压力,我每天中午和放学后都会去兼职打工。
从教学楼回宿舍的路上都是各种小餐厅,这些餐厅的食物种类丰富,好吃又便宜,同学们喜欢在这些餐厅吃饭。我每天都会去小餐厅帮忙打饭打菜,洗碗拖地。这样,我不但可以免费吃饭,每个月还可以拿到工资。

(先生2018年回国参加驻外领保培训)
虽然刚开始会很不好意思,特别是看到同班同学,但是我觉得自食其力更重要,这有助于养成我吃苦耐劳的性格。
转眼间就到了毕业季,2006年夏天,同学们都在忙着找实习学校的时候,学校发布了一个通知,说有个去印尼教中文的机会,当时有很多同学都报了名。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心想有这么个机会可以走出国门,到国外去锻炼自己,而且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觉得挺好的,再加上我当时报名去国内西部地区支教没被选上。

(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
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跟着报了名并参加了面试。没想到,我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加上我又被评为大学06届优秀毕业生,综合评估后我被学校推荐到印尼进行汉语推广工作。
说实话,我当时对印尼不是特别了解,只希望自己和另一个同学能平平安安去,一年之后能平平安安回来。
学校老师给我们买好了机票,给我们交代一番,告诉我们怎么过海关,上飞机。
我们两个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没出过福建,没出过远门,带上简单的行李就这么走出国门,来到了异国他乡,开始了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之旅。

(一家四口过春节)
我们首先来到印尼的泗水市,这里是印尼东爪哇省省会和最大城市,是印尼的第二大海港、第二大城市。早在中世纪开始就成为爪洼的对外贸易港口。拥有三百五十万人口,其中华人占五十万。
来到泗水汉语学习中心,我们才知道这里的创办人是几个60至80岁的华人爷爷奶奶,他们都可以说中文,但都不是太标准。他们非常重视中文的推广,因为他们的孩子和孙子都已经不会说中文了。
他们迫切希望可以从国内请中国老师来帮助更多的华人后代学习中文。他们都非常富有,开办汉语学习中心不是为了赚钱,其实一直是亏钱的状态,但他们最主要是想让中国文化可以在他们的子孙辈传承下去。

(初到印尼的工作照)
来到印尼之后,才知道我们大学的一栋教学楼,是我们其中一个创办人的父亲捐建的。教学楼的名字就是用她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她的父亲在世前,在祖籍福建省福清市捐建了好几所华侨小学,修建公路等。
知道这些后,我才明白大学老师们在我们出国前的殷切期待。也是来到印尼之后,才知道我们的工作原来有着更神圣的使命感,才知道印尼华文教育有着特殊的历史。
由于特殊原因,印尼华文教育曾断层了30多年,除了老一辈的华人会说一点中文,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孙辈几乎都不会说中文了。

(我的女儿和儿子,妥妥的“小红军”战士)
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沉重,深知这片华文贫瘠的土地,需要播撒热情、播种的希望。在这过程中,自己也在努力地克服水土不服和语言沟通障碍,努力去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
我在泗水汉语学习中心工作了六年,教了很多不同的学生,有幼儿班的小朋友,小学班的学生,中学班的学生,甚至成人班的中文课。课余时间,我跟当地华人老师合作编写了九套汉语口语教材供汉语补习中心使用。

(2015年中国驻泗水总领事参观我校,学生表演了弟子规并送上中文手抄报)
在印尼这十六年间,我教这些外国学生说中文、写汉字、唱中文歌、跳中国舞,教他们认识京剧脸谱,学习剪纸折纸,带他们了解中国节日,比如中国新年、中秋节等。
我还带学生参加各种中文比赛,比如中文写作比赛、中文歌曲比赛,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在教过的学生当中,有一些现在也成为了汉语老师。
在这里,我不只是陈老师,还有个更响亮的称呼——中国老师。
我们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维护自己的国家,当在公共场合没看到中国国旗,我去跟他们理论要求挂上中国国旗。

(受到学生家长的喜爱)
在印尼上课,最大的感触就是网速不好,疫情期间上网课过程中经常掉线,有时一次课60分钟会掉线很多次。让学生开麦克风回答问题时,可以听到各种声音,比如小狗声,家长说话声,小孩哭闹声等。
还有就是中小学上直播课时的课堂情况相差太大。我教小学三年级和中学三年级,上中学生的直播课时,学生们都不愿开摄像头和麦克风,我需要多次要求学生把摄像头和麦克风打开,上课时安静得像我在对着空气说话。
印尼的很多风俗也很奇葩,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在印尼一夫多妻制也是合法的,但娶第二任妻子是需要第一任同意的。
当然在印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娶得了四个妻子的,其实能娶这么多妻子的大多都是那些富人、土著、官僚、商人。一旦老婆多了就会经常忘记,记不得还有个老婆在哪里,所以得准备四个住所,每个老婆一处。
不过在现实中,印尼的农村一夫多妻反而会比城市多,而且大部分家庭都是女人赚钱养家,有些男人会拿大老婆赚的钱去养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简直不可想象。甚至网上还有机构专门培训教你如何快速娶到四个老婆的。

(在印尼出生长大的女儿学包粽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想做个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国内的人才特别多,优秀的老师也特别多,我如果在国内也许就是平凡普通的一个幼儿园或是小学老师。
可是,在这里似乎更能体现我的价值,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里待了这么多年的原因。同时,在这里,我也遇到了生命的另一半,幸福降临了。

(印尼孩子过春节)
我的先生也是中国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他2005年来印尼上学后留在这里工作,现在在做酒店管理,同时,他也是泗水领事馆联络员。
他除了向在玛琅的中国同胞们传达一些重要信息外,还热心地帮助在这里的中国人,尽全力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会组织在玛琅的中国同胞们一起庆祝中秋和春节。

(我指导的学生写作文获奖)
我们俩是通过好友介绍认识的。他的自立自强,吃苦耐劳,懂事孝顺吸引了我。因为都身处异国他乡,可以互相照顾,加上出身背景和三观都一样,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相恋一年后,2011年9月,我们一起回国结婚了。举行完简单的婚礼,我们先后来到印尼玛琅,在玛琅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

(印尼服装风格艺术照)
网上有一段话很火:“如果你的志向是一只雄鹰,就不要和鸡窝里的群体一样,每天在庭前院后的一亩三分地转悠。要记得你的梦想是展翅高飞,在云层里穿梭,你要去的地方是江河湖海,天涯海角。”
婚后的我,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清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婚后,我来到玛琅的一所国际学校教中文。这所学校是一所新加坡体系的三语学校。
学校一共有六个校区,老师们都来自不同国家,中文老师们大都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学校领导特别重视中文,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家长大都不会说中文。

(学生唱中文歌曲比赛获得二等奖)
家里没有中文环境,中文对这里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是非常难学的一门语言。作为中文老师的我们,除了好好教学生说中文,写汉字,唱中文歌,还要努力弘扬中国文化,带学生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祖国。
除了教学生学中文,我还要努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除了要教他们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也要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国的中国娃。
过中秋节和春节,教她们包粽子、包饺子、穿旗袍、唱爱国歌曲。大女儿朗诵《我眼中的中国》获得全校六个校区演讲比赛第一名。
大女儿九岁,小儿子五岁,虽然他俩出生于印尼,但是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是中国人,当他们听到有同学说中国不好的时候,他们会去维护自己的国家,会大声地告诉对方:“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中国非常强大。”
当他们外出游玩的时候,会因为看到中国国旗而激动地惊叫。

(女儿和国旗)
他们也知道中国的首都在哪里,知道中国的国旗国徽是什么,知道中国有条龙,它的名字叫长城,会唱中国的国歌。
因为对海外汉语教育工作的热爱,我们都远离祖国,来到印尼这个陌生的国家,除了要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克服语言沟通障碍,还要努力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
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是我是华宝小知识,喜欢学习新的技能,不断地挑战自己。工作之余,我自学了游泳,葫芦丝和吉他。

(和中学部学生合影)
我从小特喜欢乐器,特别是中国传统乐器。但是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没有机会学任何乐器,幸运的是大学期间因为有钢琴课,我接触到了钢琴,学会了弹钢琴。
目前,我在自学古筝,自己看书看视频学习,可以弹奏简单的曲目。我非常希望自己可以学好古筝,以后可以在辅助活动课上向学生展示中国乐器之美。
在印尼教中文16年来,有很多受挫的时候,其中让我最有挫败感的是当学生说讨厌上中文课的时候。虽然很受挫,但是自己会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慢慢让学生们爱上中文,喜欢中文。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有一种爱国之情,只有走出国门才更能体会。在国外,我们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国人。我们为祖国的快速发展而高兴,为祖国如此快速控制疫情而骄傲。
出了国视野更开阔,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祖国和家乡更有归属感。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16年代表培民学校玛琅校区去天津培训)
未来的日子里,我还是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做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尽一份力!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前言出演无数优秀作品的老演员孙思瀚移民后生活怡然自得,大肆安利美国的环境及建筑,按理说明星如此做法定会引来网友的抵制,但孙思瀚的社交平台下却一片祥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孙思瀚移民是有难言之隐?不再活跃在荧幕前的实力派老演员孙思瀚开始转战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日常生活,眼尖的网友发现他的ip地址一直稳定在美国,从而引起众人对孙思瀚移民的讨论。
文 | 影中纪实编辑 | 影中纪实近年来大量的乌克兰美女涌入中国东莞,在这里她们体验到赚钱容易之后,个个都不愿意回国了!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经济太过于落后。曾经的乌克兰不管在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是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他们国家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分之二都是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四分之一,所以乌克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意大利裔美国人马意骏,在中国已经生活了23年。在这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马意骏看到了怎样的中国? “意,意大利的意,骏,骏马的骏。” 在中国的23年间,马意骏在不少地方生活过:一开始在成都,后来去了上海,结婚后与妻子到海南生活了几年,之后再到上海和杭州,现在定居沈阳……走遍中国的马意骏,每天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
在非洲当酋长是什么体验?最近,浙江台州侨商赖剑峰火了他在非洲尼日利亚被加冕酋长有封地100多平方公里这事儿还喜提热搜!不少网友表示“羡慕”台州小伙是怎么当上非洲酋长的?今天,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了远在非洲的赖剑峰听听他在那边当酋长的故事浙江商人只身闯非洲办起了两家工厂1987年出生的赖剑峰是一位典型的浙商
泰国人的审美一直备受争议,但近期,一份“中国十大最美女星”新鲜出炉,让很多网友感到惊讶。惊讶是因为此次泰国评选的最美女星全都是国人的“心头好”,不仅是气质还是才华都十分出众,令人难忘。除此之外,她们在中国娱乐圈的地位也不容小觑,受到很多粉丝的追捧和仰慕。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这十位明星,看看谁才是实至名归。
烤鸡(grilled chicken),是一道中餐菜肴。主要原料有鸡肉、盐、味精等。制作者可依据自己的口味添加不同的调料制作各种口味的烤鸡。但烤鸡较为油腻,食用宜适量。即使不会做菜的你,也一定不会介意多学一个压身手艺。在你老公,老爸老妈或者亲戚朋友面前,不露声与色,秀下好手艺,收下赞叹与好评,谦虚深藏功与名...............
我们在拍摄环球旅行纪录片《我去看世界》第九季时,选择的目的地是非洲国家马拉维,这个国家很落后,gdp全球倒数。我们很幸运认识当地的福清小伙阿杰,中国人就是热情好客,他让我们在他家住下,我们也因此更近距离的看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这里的供电非常不给力,七天停五天电是常事,有时候给手机或其他设备充电,需要把握来电的时机。
提到蜗牛时大家率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童年那首《蜗牛与黄鹂鸟》,还是法国的名菜法式焗蜗牛。但是不论是哪一种,都没咱们今天说的这种蜗牛“恐怖”,毕竟它的个头甚至比成年男性的手掌还要大,这种长得像“变异种”的蜗牛正是非洲大蜗牛。比成年人手掌还要大的非洲大蜗牛那么,什么是非洲大蜗牛?为什么它能长这么大?这种蜗牛也是一种食材吗?
一直以来,东亚中日韩三国因为地缘位置接近,有相同的历史文化习俗,经济与人文往来密切,因此时常成为各方关注的对象。对于另外两方真实的评价,一直都是三国民间最具热度的话题。最近,韩国媒体公布一项民调显示,在整个东亚大环境中,中国成为大多数韩国人讨厌的国家,有高达82%的韩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近代史上殖民过韩国,且与韩国有主权领土争端的日本,也只收获了69%韩国受访者的负面评价。
泰国网报道,日前,泰国暖武里府邦广中央监狱向存放“食人魔细伟”(黄利辉)干尸的诗里叻医院递交了申请文件,请求7月23日将细伟干尸火化并举行葬礼,随后诗里叻医院同意该请求。得知该消息后,曾经带领当地50多位村民一起联名要求为细伟伸冤的巴蜀府thabsakee县thabsakee镇9村(细伟居住务农并作案的地方)村民普莱萨迪表示,他们没想到细伟火化的事能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