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刘欢)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突破。这一年,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等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回首这一年,我们在天上解锁了哪些成就?
6次飞行任务,6名航天员,中国空间站拼图完成
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揭开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序幕。
随后,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7月、10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陆续发射,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的9天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发射,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时间仅用2小时,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交会对接历时最短的新纪录。
11月29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迎来收官之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并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

自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我们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
“再来一次”
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之后,被称为“最忙乘组”的神舟十四号乘务组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
神十四乘组是空间站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乘组。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十年前,她曾搭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任务。
在即将返回轨道舱时,刘洋在舱门口停了下来,转身向天宫一号敬礼。当时,她心中约定,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再回来,“没想到这个‘不久’就是十年”。
2019年,刘洋被确定为神十四乘组航天员。空间站中很多任务要求航天员具备足够的上肢力量,这对刘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尽快达标,刘洋与体育教员商量了专门的训练计划,刻苦训练两年多之后,她终于可以乘舟而行,实现了十年前的约定。

如果说神舟十四号乘务组的关键词是“最忙”,那么神舟十五号乘务组就是“圆梦”。航天员邓清明为这一个航天梦,等了近25年。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航天员大队的其中一员,但几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当年与他并肩进入大队的航天员中,8人圆梦太空,5人早已停航离队。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训练。24年后,他终于迎来圆梦的机会。
神舟十五号任务繁重,太空出舱的次数超过以往,邓清明为此加大训练强度和次数。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再来一次”。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对于不熟练的地方,他会要求自己“再来一次”练习,直到操作成熟。“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邓清明说。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11月30日,两乘组在空间站内合影,一起高喊“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中国空间站是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梦工场”,不仅支持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而且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
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曾表示,未来十年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特别是明年,我们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中国空间站建设亦受到国外的关注。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表示,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相关报道援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莫莉·斯克的话说,中国空间站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远见和能力完成壮举”。
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完)
                            大多数人进入公交、地铁等公众场合后都比较自觉,不高声喧哗。但也有例,近日,在广东广州就出现了一件令全车人愤怒的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广州一地铁,列车停靠站点后,上来一个穿着很奇怪的女子,她身穿绿色衣服,戴着一顶同色的帽子,手里还拿着一个手提包。车上人很多,很多人都站在车厢里握着扶手。女子大概三四十岁的样子,看上去还比较年轻,所以进入车厢后并没有人为其让座。
                            在特靠谱的时代,灯塔国的中下层白人们是敢于攻击黑人和拉丁裔的。因为谁都知道当时的总统是个白人至上主义者。在民主党的拜登上台后,在种族平等的“政治正确”下,灯塔国的中下层白人公开攻击黑人和拉丁裔的行为近乎绝迹。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消停,华裔再次成为他们无差别攻击的目标。3月16日,亚特兰大市内及周边地区接连发生三起枪击事件,致死8人,其中6人是亚裔女性,包括1名华人、1名中国公民。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贡献。其中,美国是一个吸引了大量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国家。那么,现在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美国呢?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口。
                            在非洲如果你路过一个营地有菜地,就直接走进去,肯定是中国人的驻地。中国人在非洲都会在营地附近开辟出一片地来种菜。 而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在非洲开农场种菜,变成农场主,一年净赚几百万人民币,赚得盆满钵满。种菜就是是中国人的天性。 很多非洲没有的菜都被这些农场主带到了非洲,丰富了当地的菜篮子。最初非洲当地人只会种几种蔬菜,黄瓜,土豆,西红柿,就这几种菜,摆4-5个西红柿论堆卖。
                            2019年2月20日,一场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答记者问活动正在有序进行,数位外国记者各自针对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就在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名外籍记者的提问却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见这名外籍记者问到:“近日,一名中国籍商人被非洲坦桑尼亚法院判处了15年监禁,请问中国对此事如何处理?
                            2019年9月19日,facebook硅谷总部园区,38岁的中国工程师陈勤跳楼身亡,警方认定为自杀。随后,facebook的考评机制、企业文化以及华人在整个硅谷的生存状况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在此后的两个月中,我们先后采访了多位在硅谷工作的华人,试图在陈勤事件的背后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一个中国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硅谷立足?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很多中国人了解清迈大多是因为一代歌后邓丽君,清迈是她生前最钟爱的小城,那里气候冬暖夏凉,名胜古迹众多,盛产玫瑰花和美女。很多去过清迈的中国人都对它赞口不绝,萌生了在清迈买房的想法。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在泰国清迈买房的数量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讲一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移民哥”。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主持人的豪宅都有多牛?董卿海外豪宅堪比皇宫,倪萍海外豪宅价值 3000 万,这些主持人为何都喜欢在海外买房?董卿海外 6000 万豪宅去年 5 月份的时候,有网友晒出董卿将自己在海外的豪宅售出,这个消息顿时就刷爆了网络,晒出的豪宅的售价是 899 万美金,折合人民币下来有将近 6200 万元。
                            #海外打拼##迪拜##泰国##非洲生活##赚钱##非洲打工#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69位真人故事我叫柳芬,今年33岁还没结婚。自从高中毕业走入社会,我便踏上了打工之路。国内辛苦打拼十年,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还负债十几万。2020年春,我冒着严峻的疫情风险第一次出国,随后便迷上国外闯荡,经历非常刺激。
                            非洲小谢直播中非洲小谢,虎牙第一非洲网红主播。在非洲卢旺达,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办床垫家具厂。闲暇时间,直播非洲,使国内老铁足不出国,即可了解认识非洲的社会百态、风土人情。切菜在工厂附近的农村,为工人们租了一套房子。管吃管住,绝对是卢旺达的中国好老板。切菜黑珍珠美女,叫lady gaga。小谢是黑人经纪人,她也是旗下的签约艺人,为老铁们表演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