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刘欢)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突破。这一年,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等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回首这一年,我们在天上解锁了哪些成就?
6次飞行任务,6名航天员,中国空间站拼图完成
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揭开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序幕。
随后,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7月、10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陆续发射,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的9天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发射,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时间仅用2小时,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交会对接历时最短的新纪录。
11月29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迎来收官之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并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
自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我们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
“再来一次”
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之后,被称为“最忙乘组”的神舟十四号乘务组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
神十四乘组是空间站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乘组。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十年前,她曾搭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任务。
在即将返回轨道舱时,刘洋在舱门口停了下来,转身向天宫一号敬礼。当时,她心中约定,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再回来,“没想到这个‘不久’就是十年”。
2019年,刘洋被确定为神十四乘组航天员。空间站中很多任务要求航天员具备足够的上肢力量,这对刘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尽快达标,刘洋与体育教员商量了专门的训练计划,刻苦训练两年多之后,她终于可以乘舟而行,实现了十年前的约定。
如果说神舟十四号乘务组的关键词是“最忙”,那么神舟十五号乘务组就是“圆梦”。航天员邓清明为这一个航天梦,等了近25年。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航天员大队的其中一员,但几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当年与他并肩进入大队的航天员中,8人圆梦太空,5人早已停航离队。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训练。24年后,他终于迎来圆梦的机会。
神舟十五号任务繁重,太空出舱的次数超过以往,邓清明为此加大训练强度和次数。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再来一次”。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对于不熟练的地方,他会要求自己“再来一次”练习,直到操作成熟。“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邓清明说。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11月30日,两乘组在空间站内合影,一起高喊“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中国空间站是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梦工场”,不仅支持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而且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
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曾表示,未来十年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特别是明年,我们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中国空间站建设亦受到国外的关注。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表示,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相关报道援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莫莉·斯克的话说,中国空间站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远见和能力完成壮举”。
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完)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社会结构。从最早的欧洲殖民者到后来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每个移民携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共同构建了美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很多人对美国抱有特别的向往。美国相比中国的发达生活条件相比于中国,美国拥有着更为发达的经济和生活条件。
张贤亮在巴黎的日子作 者:郭 凝张贤亮与郭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高远摄于1993年张贤亮走得潇洒,一生精彩,抡圆了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留下作品《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中九部拍成电影。他投入二十年心血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成为国家级5a景区,已有两亿文化资产。
如果要问你,男人和女人有区别吗?你肯定会说区别大了,而且中医不是常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嘛,一阴一阳能一样吗?可是中医大家郭生白老先生却经常说,男人和女人我看都一样,别说男人女人了,中国人和外国人也都一样。那么他为什么这样说呢?郭老在大医传承讲座中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发现了生命本能,才有了生命系统的医学。
在荷兰,有这么一群令人钦佩的华人女性,2009年,她们注册成立了一个女性的民间团体,称为欧洲侨爱基金会。十多年来,这个基金会以为中国大陆扶贫济困为目标的慈善捐款为主要的活动,用她们的辛勤劳动所得,在祖(籍)国人民有困难的时候,一共捐出了70多万欧元。她们中的大多数,主要是餐饮业和有关行业的普通劳动者,和丈夫一起打拼,因此,在她们的慈善活动背后,也有她们另一半的鼎力支持。
中国移民去美国的人数数量惊人!李瑞华,美国国际联合创始人,累计服务超1000位移民客户。很难想象,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中国在美国的定居人数竟然高达55万人,相当于太原市的总人口数。如此众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美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有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中国人历来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许多家长都会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出国。
一波又一波,今年对于泰国旅游的热议就没有停歇过。年初时,泰国力排众议欢迎中国游客回归,博得了不少好感。不过待中国游客纷至沓来之时,负面的话题也随之而起,从贵到“玩不起”,到如今就连赴泰旅游人身安全能否保障,也成为了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第一财经记者向多位近日赴泰的中国游客询问,大家纷纷表示后疫情时代的泰国,安全形势并无明显变化。
首先我们来捋一下丫丫旅美的时间线。2003年,雌性大熊猫“丫丫”与雄性大熊猫“乐乐”一起抵达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开始旅美生涯。2013年,两只熊猫为期10年的租借期结束后,孟菲斯动物园与中国动物园协会签订协议,将租借期再延长10年。2022年12月21日,孟菲斯动物园宣布,将把旅美大熊猫丫丫和乐乐归还中国,结束20年的租借期。
世界闻名的碎片大厦英国创新者签证英国创新者签证2023年4月13日起,英国政府终止了备受欢迎的初创者签证(start-up visa).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发布了最新的创新者签证(innovator founder visa)。创作者签证有望成为最受中国留学生,尤其是最受创业创新型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欢迎。
今天这篇关于移民加拿大行前准备的干货内容,是专门针对广大客户以及申请人而罗列的清单,从而帮助大家更高效、顺利地实现在加拿大安居乐业的梦想。移居加拿大,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整理好所有必要文件移民是一个非常严肃、正式的过程。需要向移民局、海关等机构出示或提交许多申请者的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者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海关申报表和护照等。
#跨国婚姻##嫁给老外##老外在中国##闪婚##零彩礼#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37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北京人,现在与俄罗斯老公一起在北京生活。因父母离异,我一直对感情比较慢热,30多岁都没有正经谈过一次恋爱。没想到,有次偶遇一位小5岁的俄罗斯帅小伙,认识仅3个月,在双方父母没见过面、没有彩礼、没有婚礼的情况下,我就把自己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