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17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移民哥,山东妹子,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
27岁,我双一流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北京户口开始北漂生活。然而,收入太低,常常入不敷出的靠父母接济。无奈,我只得接受公司外派迪拜的现实,原本只是想体验一下,没想到一呆就是5年,还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现在,我和老公在迪拜直播带货,把更多的中国产品卖到阿拉伯世界。

(我和老公在迪拜坐游艇)
1988年,我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小康之家,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我宠爱有加。我小时候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不错,读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父母和其他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都有着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我从小学习钢琴,一直到高三课业繁重无暇顾及,才中断了学习。
本以为我会一直顺风顺水,顺利进入重点大学。但没想到在高考上,我栽了跟头。我高考发挥失利,分数只够上二本学校。心灰意冷之际,我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山东本地一所大学的电视编导专业。

(我梦想中电视编导的样子)
本科读的是普通学校,而且还是刚新增的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三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因为以我们学校的知名度,想要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还是不太容易的。
选择研究生院校的时候,我就决定报考业内顶尖学校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已经很普通了,研究生一定要报数一数二的学校。在一流院校里,我也能接触到更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行业资源。
但没想到,第一次考研,笔试差了3分,我无缘面试。这次失败没有打击到我,反而让我更加坚定要继续考研。

(考研不容易,我坚持了两次)
但是父母觉得我没必要折腾,女孩子大学毕业找个班上,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万一第二次还考不上,就白白浪费一年时间。但我坚持要考研,如果以本科学校的毕业证书,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我不想一辈子都会在将就中度过,更想为自己的人生搏一个可能性。父母见我坚持,也就支持我继续读书深造。
为了更好地备考,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去北京参加了补习班。当时因为没有参加工作,也不好意思要太多钱,在补习期间就住在北京几平米的地下室里,夏天的时候满墙都是蚊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第二次顺利上岸了。我这个专业招的人其实特别少,成功上岸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读研期间我收获满满,这段经历也为我日后找到好工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好学校的资源和人脉和普通学校非常不一样,中国传媒大学有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主楼)
2013年,我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申请去了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的交流实践。
南加州大学全名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大学,其中电影学院位列全美第一。学校在2019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上位列第22名,与哈弗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同名列全美学子十大梦校。
如果不是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我一生都没有机会与南加大结缘。
当时这个交换学习的项目总共有几十个学生报名,最后选出8个学生前往南加州大学交换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在南加州大学,我们和电影学院的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完成一个纪录片的拍摄。
我们小组当时就拍摄了一个香港人来美国打拼的故事。他有一个有演员梦,来到好莱坞实现梦想。有演员梦的人很多,但不是谁都能轻易实现梦想。这个小伙子为了实现梦想,一边在好莱坞跑龙套,一边在餐馆打工养活自己。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南加州大学的美景)
作为学生,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配合这次交换学习项目,学校给我们安排了相应的课程。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中,还有世界级的名师,比如《生死时速2》的制片人迈克?培瑟教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我们的知识积累也大有裨益。
2个月后,交换学习项目结束,我意犹未尽。中国传媒大学有很多类似的交换学习项目,我想着如果还有机会,一定要再次申请交换学习。
2014年,我又申请了去宝岛台湾省交换学习编剧。这次交换时间比较长,我在台湾呆了足足半年。在台湾的半年时间,除了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专业知识,我还游历了台北、高雄、垦丁等各个地方。台北夜市的美食让我这个吃货大饱口福,垦丁的美景也让我流连忘返。

(在台湾交流学习时和同学们的合影)
从台湾回来以后,我就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这两次交换学习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对我的个人成长、专业提升以及阅历的丰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我研究生毕业了,决定留在北京工作,留在大城市工作也是我一直期待的。每年都有千千万万人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但决定是否能在北京定居的就是有没有北京户口。当时我作为一个应届硕士毕业生,如果能找到一家具有北京落户指标的单位,就有机会取得北京户口。
很幸运,凭借读研期间的履历,我顺利入职了现在的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媒体销售,业务涵盖电视购物、视频购物、直播购物等,和我的专业很契合。公司有一定的国企背景,为我提供了北京户口。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只有几千块钱的工资,但那时在北京的房租差不多就要三千块。那段时间真的是入不敷出,时不时还要靠家里接济。
2017年,公司收购了迪拜的一家公司,需要派驻员工到迪拜工作。当公司征求我的意见时,由于我本身就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比较感兴趣,也向往去大城市工作生活。
而且,迪拜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富裕,非常国际化的城市,我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父母也比较支持我在年轻的时候去外面走走看看。

(在南加州大学交流学习时,和同学们的合影)
2017年10月,我来到了迪拜。我的工作是节目导演,通过录制视频或者电视节目来将中国的商品销售到阿拉伯世界。
本以为我是移民哥,没想到一呆就是5年,还在这里成了家。
刚来到迪拜的时候,我深刻体会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来自20多个国家的同事一起工作,很有挑战性。面对压力,身边也没有亲人朋友,心里烦闷的时候都不知道和谁说。
一起来迪拜的几个中国同事情况都差不多,大家抱团取暖,相互成了最好的倾诉对象。其中有一个同事,叫大葱,比我晚十天来到迪拜。
在日常的接触交流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暖心的大男孩,特别会体贴人,特别上进,做事特别认真。不知不觉中,我对他的关注就多了一点。没想到的是,我也同样引起了他的关注。

(我生日的时候,大葱带我去坐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迪拜眼”)
相处9个月后,他在2018年的7月向我表白。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我早已对他产生了好感,对于这份满心期待的爱情,欣然接受。
2020年春节前,我们请了长假回中国,打算在春节期间互相见见家长。他先到了我的山东老家,见了我的父母。在春节前他先回了贵州老家和父母过年。
原本打算年初四,我去他家,拜访他父母。但是疫情开始爆发了,出行变得不那么方便了。考虑再三,我们决定先不去他家了,初七假期一结束,我们就回了迪拜。
2021年,在恋爱了2年多后,我们俩都觉得是时候结婚了。因为疫情,回国变得特别麻烦。但是结婚必须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我们通过视频,和双方父母讲了结婚的想法,四位老人都非常支持。
我们打算先领证,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补办婚礼。大葱的父母给了我彩礼,说虽然先不办婚礼,但在彩礼这件事上,不能委屈我。

(大葱在海边和我求婚后,给我拍的一张照片)
2021年2月,带着所有亲人的祝福,我们在迪拜的中国大使馆领了结婚证。没有婚礼,也没有婚纱照,但我相信找到了一生的挚爱。
比起婚礼这些仪式,我们觉得两人在迪拜一起工作生活、相互支持更重要。婚礼后期有机会补上就好,而不是结婚必须有的流程。
刚到迪拜的时候,我们都是不会做饭的人,日常全靠外卖续命。我们住在一起生活之后,大葱主动承担起了做饭的重任。虽然他也不会做,但每当我提出要吃什么的时候,他都饶有兴致地去网上搜食谱,然后按照食谱做给我吃。在我的挑剔要求下,大葱的厨艺日益见长。
现在只要有他在,我们都会带饭到公司。迪拜的饮食习惯其实不太健康,主要以煎、炸、烤为主,多油,我来了迪拜之后都胖了10斤。自己做饭,我们就能吃到合胃口的中餐,还少油少盐、比较健康。

(葱哥做的饭,色香味俱全,营养均衡)
但是现在葱哥出差比较多,在他出差的日子里,我就只能回到点外卖的日子。不是我不想做饭,而是对厨艺真的一窍不通,而且没有天赋。
有一次聪哥出差前,怕我挨饿,特地做了水饺放在冰箱。但是,饺子有些黏在一起了,我都掰不下来,煮水饺的时候,也不知道放多少水。没有聪哥在身边,我真的不能进厨房。聪哥在的时候,我又不用进厨房。我这辈子和厨房没缘分了。
聪哥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在迪拜以及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开展直播业务,将中国的商品卖到迪拜。相比于国内比较成熟的直播市场,阿拉伯这边还刚刚起步,市场是一片蓝海。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在这边把直播这块业务做出成绩,我们的事业会上到一个新的高峰。
目前不知道会在迪拜呆多久,我们有考虑在迪拜买房。相比较于北京,迪拜的房价还算便宜。如果在北京买房,恐怕要掏空六个钱包。在迪拜买房的话,凭我们两人努努力还是可以承担的。
我们现在也在备孕,等孩子出生以后,会让母亲来迪拜照顾一段时间,后期可能会请菲佣。这边菲佣还比较便宜,只要3000块人民币一个月。
在迪拜和20多个国家的同事工作生活了四年多,也深刻感受到来自了不同国家、不同宗族的人之间的差异。

(我在迪拜的工作场景,当时正在拍摄节目)
比如说迪拜人上完厕所是不用卫生纸的,他们会在马桶边装一个高压水枪,上完厕所用水枪清洗。我刚知道的时候,特别惊讶,我一直以为那个水枪是用来清洗马桶的。我有想尝试一下使用水枪,但是过不了心里那关,也实在是掌握不了要领。
阿拉伯人是可以娶4个老婆的,但想要下一个老婆也必须获得其他老婆的同意。而且必须对4个老婆平等对待,送了其中一个老婆一个包,那另外3个也必须要有。所以,能娶4个老婆的都非富即贵,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就只能想想啦。
我一直不后悔来到迪拜工作这个决定,从一个小县城到北京,再到迪拜,开拓了不少眼界。在异国他乡有大葱陪伴在左右,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与满足。未来不管工作会如何变动,我都会回到父母身边。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317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这两天某吴姓明星的丑闻引发全民热议,甚至登上外媒头条。作者虽然不追星,也不提供娱乐法板块的法律服务,上午出门开会时,顾问单位几个小姑娘茶歇时间问我“何律师,吴某某是加拿大籍,在中国犯罪的话会是不是要被遣返回加拿大?中国法院能审判他吗?他会不会连夜逃回加拿大?等等”。对于这起可能的涉外刑事案件,下面我们从司法管辖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非洲小谢直播中非洲小谢,虎牙第一非洲网红主播。在非洲卢旺达,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办床垫家具厂。闲暇时间,直播非洲,使国内老铁足不出国,即可了解认识非洲的社会百态、风土人情。切菜在工厂附近的农村,为工人们租了一套房子。管吃管住,绝对是卢旺达的中国好老板。切菜黑珍珠美女,叫lady gaga。小谢是黑人经纪人,她也是旗下的签约艺人,为老铁们表演才艺。
                            ##心动的瞬间##最像你心中的初恋##时尚上头条#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我们国内的网红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不少颜值身材都非常不错的女生,在接着短视频的风口成功走红。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来介绍一位国内的网红,她在ins上的id是sonukeenn,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的id是孙妮可。目前孙妮可的人气不算高,在ins上有8万多粉丝,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也有几万粉丝。
                            王维平和女儿苏菲联奏琵琶。 鲁汶孔子学院供图当地时间5日晚,音乐会在鲁汶大学礼堂举行。旅法琵琶演奏家王维平携女儿苏菲(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钢琴专业学生)专程从巴黎赶来,在元宵夜一展中西方音乐交融交汇的独特魅力。王维平和女儿苏菲演绎琵琶钢琴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德永健 摄音乐会上半场以琵琶为“主角”,母女二人默契配合,时而联奏《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十面埋伏》等中国名曲,时而弹唱《但愿人长久》、《送我一枝玫瑰花》等歌曲,还以琵琶诠释了意大利歌剧选曲、巴赫创意曲等西方名曲。
                            如果最近你有机会去美国旅游,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童工”。不少的酒吧里的服务员都长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与酒吧成熟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1、早个十多年就听闻美国的小孩,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能早当家。都知道“劳动制服”,靠自己的双手赚取零花钱。这是有孩子自己跑来酒吧打工了么?现实的情况,可能对想象有一些小差距。
                            迪拜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机会的非典型“新兴市场”,拥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各种全球顶级基础设施,比如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以及每晚动辄几千美元的帆船酒店。因此,不少外国人前往迪拜淘金,其中就有中国人。迪拜是中东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市场,很多中东、非洲的批发商选择到迪拜进口中国的一些小商品,中国生产的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小玩意只卖差价就可以赚不少,部分中国人在迪拜从事这种生意,有的人租个十平米的小摊位,一年能赚150万以上。
                            揭秘!为何中国人移民塞浦路斯更具优势?2019年的移民市场,欧洲将会成为一大热点。其中,塞浦路斯这个地中海岛国的护照项目脱颖而出,备受全球企业家和高净值人群青睐。在这些移民者当中,有很多来自中国。其实,塞浦路斯一直以来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友好,也非常欢迎中国的移民者。政治上:国家建交,城市结对从建国之日起,塞浦路斯同中国的关系就非常友好,两国的互动频繁,两国有许多城市都结成了友好城市,如中国南京就和塞浦路斯的利马索结成了友好城市,中国的青岛也和塞浦路斯的尼科西亚结成了友好城市。
                            近日,有韩国人假装中国人,在巴基斯坦到处骗吃骗喝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为此,b站up主@阿布巴铁发布一条视频,特意针对这类事件对巴基斯坦人进行了街头采访,想听听他们的看法。视频中绝对大多数被骗的巴基斯坦人都表示出宽容。即使被骗,只要提到是“中国人”,他们就很开心,还是会请吃请喝,因为他们知道中巴两国的友谊很铁。
                            柬单网7月1日电 柬埔寨内政部的报告显示,根据签证延期的数据统计,目前在柬中国人已超40万。移民总局副总监高万通透露,从去年到今年3月,来柬经商的中国公民共有40万6017人,另有412名外交官。同时期申请签证续签的中国人超过29万,占比70%以上。2017年的数据显示在柬中国人有10万,到2018年已有21万。
                            巴基斯坦女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推进让很多不敢想象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对于中国的好兄弟巴基斯坦同样如此,一般而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这个定律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似乎不那么适用。有美国人觉得,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并没有表面上那般亲密,甚至有可能想美国和土耳其一样经营多年终究是塑料兄弟,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因此,有人发出疑问,当巴基斯坦人到中国会有怎样的待遇,此外住在中国又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