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35万朝鲜人,为什么生活在中亚?
no.1408-朝鲜人在中亚
中亚是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各种文明在此交流碰撞,这里的民族也如万花筒一般丰富多彩。比如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只有3100多万,民族却达130多个。
中亚民族构成会如此复杂
与苏联时代的民族迁徙、融合有很大关系
(图片来wikipedia@zeppelinxanadu2112)▼
在中亚的诸多民族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民族——朝鲜族,不过这个东北亚民族在此出现却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他们既不是哈萨克、乌兹别克这样的中亚土著,也不是俄罗斯、乌克兰这样的苏联移民,怎么会出现在相隔万里的中亚呢?
在乌兹别克斯坦众多民族中
朝鲜人占0.6%,这个比例相当高了
(图片来wikipedia——demographics of uzbekistan)▼
这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闯远东
中亚朝鲜人的先辈,其实是在近代从朝鲜来俄国远东地区讨生活的朝鲜人。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尽入沙俄之口。这使得俄国、朝鲜两国领土在图们江口接壤,此时又赶上半岛北部灾害频发,于是朝鲜农民做出了和我国农民差不多的无奈选择——山东人闯关东,朝鲜人闯远东。
虽然中国在条约上丧权辱国
但当时东北和外东北整体上人口较少
俄国人、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都在逐步向这块东北亚的空白地带移民,人口毕竟是事实占领的重要基础
关于朝鲜人迁移到远东地区的最早官方记录是在1863年,他们申请在波西耶特湾附近的棘心河流域定居下来。
波西耶特湾紧邻图们江口
离海参崴不远,离朝鲜这边则更近
(底图来自:高德地图)▼
当时俄国刚刚获得大片领土,当务之急就是增加劳动力来开发利用消化之。而此时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修建,愿意跋涉万里来远东的俄国人相当少。因此沙俄政府对朝鲜移民持欢迎态度,分给他们土地,为其建立哨所;其也受俄国法律保护,还有人加入了俄国国籍。到1906年,在滨海州定居的朝鲜移民已达4万人,这里甚至成了日韩合并后爱国朝鲜人的抗日基地。
此时的俄国已开始与日本争夺东北亚的霸权
双方也瓜分了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部分交换)
对于远东人口很少的俄国人来说,其他各种民族的效忠和助力都是需要的,甚至是紧迫的
(俄、日交换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控制权后状况)▼
然而随着朝鲜移民越聚越多,俄国的矛盾心理也逐渐显露——既希望利用朝鲜人开发远东,又怕“滨海州成为黄种人的滨海州”。这使得俄国当局时而宣扬“黄祸论”遏制朝鲜移民;时而推行“好意政策”欢迎这些建设者,经常自相矛盾。只是无论采取哪种政策,朝鲜移民数量一直有增无减。
但朝鲜人来到远东并不代表找到幸福。1910年,有3.5-5万朝鲜人一寸土地都没有,朝鲜工人的工资也只有俄国人的一半,还会因移民政策调整而失业。经济结构的脆弱和剥削的加重,使大多数朝鲜人过着半乞丐的生活。
对中国人也是类似的态度
希望你们来工作,但不希望你们真正定居
(在远东建设船坞的中国工人)▼
所以当十月革命开始时,这些外乡人很自然地站到了苏维埃这边。
1918年1月,白军支持日本干涉军闯入海参崴。在占领朝鲜村时,日军杀害几十名朝鲜人,捣毁《天钟》朝文新闻社。此后,朝鲜人游击队纷纷成立,与红军一道保卫新政权,打击白军和日军,为苏军解放远东做出了不朽贡献。
红军收复远东并不容易,战争打了很长时间
在这期间建功立业的群体,自然会被视为团结的战友▼
1923年内乱勘定,远东革命委员剥夺了帝俄地主的土地,分给贫下中农;还奖励游击队员住宅,允许他们无条件获得苏联国籍;还在海参崴成立了朝鲜民族师范大学,并帮助朝鲜人扫盲。普通朝鲜人的入籍条件也从在苏联住满8年缩短为1年。
虽然同样经历了过火的30年代农业集体化,远东朝鲜人的生活实在谈不上富裕,但相比于生活在日本占领军治下的同胞,他们在苏联还是幸福的。
从此,大家都是生活在共产主义旗帜下的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皆兄弟?
漂泊中亚
可惜好景不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远东成为苏日冲突的第一线。日本在中苏边境大量屯兵,不断派人渗透到苏联;还利用相貌相似的特点,拉拢朝鲜人从事反苏破坏活动。
毕竟连曾经的朝鲜王室也加入了日军
如果日本的战略方向是远东
利用朝鲜族宣传、渗透是肯定会用的办法
一时间,枪击投毒、破坏铁路、炸毁建筑的事件频繁发生,远东地区人心惶惶。一小撮朝奸让苏联领导层怀疑起整个远东朝鲜人群体是“托洛茨基分子”,是“日本间谍的源泉”。随后的“大清洗”中,约有2500名朝鲜人被捕处刑,于1938年5月被处死。
卢沟桥事变后,远东地区局势更加紧张。1937年8月21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共同签署了第1428-326cc号绝密文件——将边境地带的朝鲜族居民悉数迁到中亚,以彻底解决后顾之忧。一个月后,双方又签署1647-377ss号绝密文件,这次是将所有远东地区的朝鲜人驱逐到中亚。
东欧民族不放心——迁到中亚
高加索民族不放心——迁到中亚
远东民族不放心——迁到中亚
当然,不喜欢中亚,还可以去西伯利亚▼
大迁徙之前,地方当局切断了朝鲜人村庄之间的联系,挨村进行“解释”工作:包括宣布给每户补助6000卢布,用于赶路和安家;允许朝鲜人在搬迁时携带财产,带不走的房子和庄稼会按价赔偿;对愿意迁往国外的,也不加阻拦,并简化出境手续;被迁移工人也补偿给两周的误工补贴,其家属每人每天可获得5卢布食宿费。
由于斯大林要求在四个月内,即1938年1月1日前完成迁移任务,苏联的国家机器都在服务于此事高速运转。而对于朝鲜人来说,这漫漫迁移路却不免相当痛苦。
去西伯利亚还能更近点,发配中亚是真的很远
不过到了中亚确实永远不可能与日军有勾结了▼
1937年9月9日,第一列满载朝鲜人的火车出发了,他们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冷如冰窟的车厢里,很多人短衣少食,更没有医生和药物,很多人罹患风寒而病死。因为要赶节点,死去的人就草草扔在路边,没有掩埋,也没有葬礼。9月12日,火车经过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时出了事故,造成21人死亡。事后证明这是日本人的阴谋,他们想阻挠朝鲜人的迁移。
到10月25日,迁移行动基本结束——共动用专列124趟,发送171781个朝鲜人,76525人安置在乌兹别克,95256人安置在哈萨克。
虽然远东和中亚都比较艰苦
但从生产生活方式上,中亚对朝鲜人来说更加陌生
不过朝鲜农民有助于加强中亚的农业建设
这对于注重集体农业建设的苏联颇为重要
朝鲜人到达初期经历了百般磨难。当地政府提供的住房很少,许多人住在简易房子,甚至是牲畜棚里。他们的粮食和种子不足,在远东所上交财产的补偿也迟迟未到帐。
而肃反却没有停止,有许多人以“协助日本秘密警察”为名而被捕判刑,整个朝鲜族群都被“监视”起来,他们必须在定居地生活五年,不得随意迁徙。不过莫斯科也没有完全忽视朝鲜移民,成立了切尔内绍夫等七人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要在7天内制定安置措施;责成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尽快妥善安置移民,让农民加入当地农庄或另建新村,给工人安排工作。
生活无着的朝鲜人只能自力更生,用娴熟的东亚农耕技艺重新开发了中亚的土地,甚至在这里种上了水稻。
而在二战爆发后,朝鲜青年也踊跃报名参军,这些战士在前线作战英勇,不怕牺牲。如亚历山大·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战功卓著,荣获红星勋章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牺牲后被追授为苏联英雄。
他也是唯一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朝鲜人
而后方的朝鲜人则加紧生产,开垦沼泽地、盐碱地,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先锋”和“北极星”两座集体农庄在水稻和棉花产量上取得突破;金万三更是创造每公顷收获15吨水稻的世界记录,荣获劳动英雄称号。
此心安处是吾乡
战后的朝鲜人继续过着稳中有升的日子。他们革新棉花栽培方法,实现机械化生产;改良种子,提高水稻产量;还大力发展畜牧业。
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中亚朝鲜人的福利事业,农村逐渐进化成城镇,建起了学校、商店和影院。大多数家庭也都拥有了电视机、电冰箱和摩托车,朝鲜人成为中亚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同时朝鲜人也是苏联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这改变了他们的就业结构,很多人在政府、科教机构和私企工作。苏联“摇滚之父”维克多·崔也是中亚朝鲜人。
启蒙苏联摇滚的朝鲜男人...
80年代末,在中亚主体民族复兴的影响下,中亚朝鲜人也开始积极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组织。乌兹别克、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三国均设有朝鲜人联合会,以复兴民族文化和语言为主要任务。不过现实却令人唏嘘,中亚朝鲜人基本都能熟练使用俄语,也有老人会说日语,但却没多少人懂朝鲜语了。
虽然在当地是少数民族,但出人头地者也大有人在
(吉尔吉斯斯坦少将鲍里斯·尤盖-boris yugai)
苏联解体后,中亚朝鲜人陷入迷茫。失去了“苏联公民”的身份,那么他们是俄罗斯远东人?是朝鲜人?是韩国人?还是中亚公民?由于祖辈大多来自半岛北部,而且苏朝关系密切,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倾向于朝鲜。不过韩国则凭借经济优势,在朝鲜人社区设立韩国语教育院,并提供免费职业培训,鼓励赴韩就业,因此在经济上他们更“亲韩”。
在这一纽带的帮助下,韩国成为中亚多国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纠结的民族感情下,中亚朝鲜人为了表示不偏向南北任何一方,遂将民族名称定为“高丽人”。
可能语言忘了,但这个没忘,幸福的象征...
或许,他们已经用行动回答了“我是谁”。
中亚五国独立后,并没有多少朝鲜人选择离开(除了因塔吉克斯坦内战而迁出的12万人)。调查显示,中亚朝鲜人大都认为自己的祖国是出生国或者苏联,也多能接受跨族婚姻。如今整个中亚地区生活着近35万朝鲜族人,其中哈萨克斯坦10万、乌兹别克斯坦21万、吉尔吉斯斯坦2万、土库曼斯坦5000、塔吉克斯坦1000—2000。
纪念朝鲜侨民迁徙80周年的纪念碑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值得高兴的是,1991年,俄罗斯联邦制定了《关于为被镇压民族平反的法律》,为所有遭到镇压的民族进行平反;1993年,叶利钦签署《关于为俄罗斯的朝鲜人恢复名誉》总统令,至此,中亚朝鲜人半个世纪的冤案终得以昭雪。
中亚朝鲜人作为“政治移民”,虽不像“特殊移民”车臣人那般被剥夺公民身份,但他们因莫须有的怀疑,被迫离开几代人建设的家园,流放到万里之外的异乡,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蒙受巨大损失。
他们像一株草被连根拔起,又像一棵树重新扎根。
他们有着沉重的过去,但仍心向未来。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北美移民劝退3种职业申请人。美国加拿大移民三大难,医生、律师、老师。有的人或许很疑惑,这些可都是高端职业,为什么缺难移民?其实不是不能移民到美国、加拿大,而是过去以后没法做回原本的工作。这些西方国家里这几个职业都是属于限制类,从事则需要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比如想要在美国、加拿大就业就要重新学他们这套体系,而且很难匹配到相关工作。
当今娱乐圈中,不少知名艺人都选择到国外定居,带着自己攒下的积蓄到那里挥霍。相对而言,国外的生活节奏更慢,他们也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每天开着豪车住着豪宅好不自在。当然,每个明星的经济状况不同,他们的境遇也有些差别。一、田震作为内地歌坛红极一时的“老大姐”,田震的资历和唱功都毋庸置疑,她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老歌,像《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执着》等等。
据新华社报道,洪都拉斯共和国总统伊丽丝·希奥玛拉·卡斯特罗·萨缅托于6月9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洪都拉斯总统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位女总统的人生经历可不一般,47岁成“第一夫人”,51岁时流亡海外,62岁自己当总统,且上任后一直推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起来看看她的传奇人生。“第一夫人”
2016年5月,一架飞机轰鸣着缓缓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降落。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不少乘客脸上带着一丝丝疲惫。这是一架从非洲埃塞俄比亚起飞的航班,因此有不少外国人。大家带着大包小包,眼神中充斥着对中国的向往。在这些乘客中,有一个黑人有些“与众不同”,他随身携带的行李就只有一个轻便的背包,宛如进行一场国内短途旅行。
近年来,有许多的老牌明星到了晚年都移居国外,在国外住别墅开餐厅,和儿女团聚,到处旅游,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1、夏雨近日,老戏骨夏雨晒出一则游玩视频,视频中的他戴着棒球帽,穿着普通的羽绒外套,看着精气神特别足。此时的他正化身“导游”,为大家讲解自己在瑞典维斯比小镇的所见所闻,而这只是夏雨游玩的其中一个国家,他的社交平台上还晒过去美国,英国,波兰等地方游玩的视频。
中越出国打工对比一、中越两国国际劳务输出人数和国际劳务收入对比中越两国均为国际劳务输出大国,也是侨汇收入(主要为出国务工收入)大国。1、中越两国出国务工(国际劳务输出)人数对比2022年,越南出国务工总人数为142779人,其中吸引越南劳工人数最多的是日本,67295人,其次是中国台湾58598人,韩国9968人,新加坡1822人,中国内地910人,罗马尼亚721人,匈牙利775人,俄罗斯467人,波兰494人。
当外交官变身“带货主播”,打开方式是这样的:保加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王思在浙江宁波直播间现场当起大厨,制作保加利亚美食。“买它!非常好!”王思在直播间用中文推广产品。(图片由展览主办方提供)斯洛文尼亚驻华商务参赞潘缇雅在线安利本国旅游资源,凭借超强现场感染力成功让广大网友“种草”,“去斯洛文尼亚滑雪”评论刷屏。
小时候随父母移居到港之后,获得永居身份,但现在成年又出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回内地生活,当前费女士就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她想给小孩办理内地户口,不过需要先恢复内地户口才能让孩子随自己入户内地。那么拿了永居身份之后还能恢复内地户口吗?需要怎么做呢?一、移居到港拿了永居身份恢复内地户口——放弃永居身份原内地户口人员移居到港拿了永居身份之后,可以再次申请回内地定居恢复内地户口,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及证明,并书面声明承诺放弃境外永居身份。
众所周知,亚裔在好莱坞的位置,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尴尬的,不过在近几年,或许是由于好莱坞越来越正确的缘故。亚裔的地位也肉眼可见的提升了许多,尤其是杨紫琼获得了奥斯卡影后之后,很多亚裔演员也仿佛看到了希望,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不少以亚裔为主题的作品也诞生了。好莱坞r级亚裔喜剧《兜风》讲述了通过影片简介,我们也不难发现...
近日,据澳媒报道,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公寓楼内,7名中国留澳学生违法当地防疫规定,聚会吃火锅,被邻居举报。据了解,7名留学生中,有4名是该公寓合租室友,另外3名是受邀请来聚会的朋友。由于7人的违规行为,警方给每人开出一张1652澳元的罚单,相当于7千多元人民币,7人罚款的总额竟然高达5万人民币!这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严厉的重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