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问津文化和江西移民融合诞生刘三屋刘氏正骨术
六木子 问津堂 2019-04-27 10:10
2018年11月30日,由网信办,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全国30多家媒体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上,我作了《推进中国历史进程的问津人》主题演讲。其中刘三屋刘氏正骨术笫六代传人刘楚樵,作为新洲的历史文化名人,榜上有名,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媒体的赞同。
简单的说刘三屋刘氏正骨术产生于新洲,与新洲的历史人文是分不开的。鉴于现在我们医院很多的客籍医务人员,同时也有我们新洲本地的年青人,也不见得了解新洲历史,下面讲第一节:
一、新洲的来历
按正史记载,新洲历史上有多个名称,大家走在邾城街头看见有衡州大街齐安大道等等,都是新洲历史上的名称。
俗称“一江(长江)、两湖(武湖、涨渡湖)、三河(举水河、倒水、沙河)、四岗(楼寨岗、叶顾岗、长岭岗、仓阳岗)”。
新洲历史上称邾城,因“楚宣王灭邾,俘其民、徙其君于此”而得名。秦置邾邑,汉设邾县,南北朝时先后设置西陵县、豫州、南安县、齐安郡、衡州,隋开皇年间,改衡州为黄州,改南安为黄冈,在今新洲首建黄冈县,至唐中和末,为黄州和黄冈县治地历300余年。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州、县治因战乱东移,因黄州易址,故称旧州。
二、刘三屋刘氏正骨术形成的社会背景
新洲经历的几个重大变革时期:
1.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北”
我们新洲人很多家谱牒上明白无误记着,先祖是从“瓦屑坝”这个地方出发来到黄冈县(今新洲区)的。《新洲县志·杂录》上有“瓦屑坝”的记载。《新洲县志》上还说:新洲县八成以上的现居人口是江西移民的后裔,且多来自饶州府。查阅《刘氏宗谱》,得知其先祖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于洪武年间从瓦屑坝迁到楚黄定居至今。谱载刘氏四世袓均保公为迁黄始祖。
万耀煌序
刘氏四世袓均保公与其他姓氏江西迁黄冈始祖差不多,或多或少是有点功名。比如汪集黄氏,仓埠柳氏,我们李集李氏,邾城吴氏等。
清.黄州府志
2. 明末清初“反清复明”
所谓反清复明是指:"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明朝王室。"后引申为:"推翻异族统治,拯救中华。"反清复明是明朝政权被李自成颠覆,清朝继而灭亡李自成,确立政权以后,我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汉族政权的运动。其中有在鄂东一带的"反清复明"行动。"反清复明"这一口号,几乎贯穿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为整个我国历史上所之少见。
复社是明末文社。崇祯二年(1629)成立于苏州尹山,有我们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明亡以后,一些著名的复社成员又遁迹山林,顾炎武、黄宗羲等总结明亡教训,专心著述,杨廷枢,方以智、陈贞慧等则削发为僧,隐居不出。像方高坪著诗人寓居金陵鸡鸣山。茅屋数间,梁欹栋朽,求诗者踵至,谢绝不应。不轻受人惠。晚岁,穷饥自甘。后贫益甚,往来维扬间。卒后,无以为葬。及陈鹏年知江宁府,始葬于蒋山北之梅花邨。还有隐居于涨渡湖、五湖的,如仓埠万氏万尔昌,汪集汪氏汪渏园,刘氏刘本祥等等。他们就是用这些行动,与复社提倡气节,重视操守的主张相一致的。
当然也有少数人如吴伟业、侯方域(大家知道桃花扇的故事)等入仕清朝。这也是复社活动的第二阶段,一直在鄂东传承。顺治六年二月,复社成员刘子壮居然赴京会试,并顺利通过。五月殿试,这位曾经标举“反清复明”的主要成员,竟然成为鄂东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状元。
正因为复社在鄂东特别是新洲两湖地区活动比较活跃,才有了像王一翥、魏公韩、胡承诺、顾景星以及戴金花这一类的江湖义士常常寓居湖区,也就有了刘本祥戴金花康乾结义的传奇故事,刘三屋刘氏正骨医技才有了流传。
三、刘三屋刘氏正骨术的传承
1. 医德传承
去年的8月17日,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高度赞誉。
同时强调医务工作者要修医德、行仁术,用优质的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300年来,刘三屋刘氏正骨人一代接一代,传德传医,造福乡里。从第一代刘本祥仗义疏财救助戴金花,康乾结义,感恩报德;到第六代刘楚樵光宗耀祖,德医兼修,终成一代“接骨斗隼”;笫八代刘桂庭老先生,秉承祖宗成法,创新发展,兼容并包,凭着“医不扣门” 的传统美德行世,成就刘氏正术九代传承不衰,从而有了我们今天的“武汉刘三屋中医骨伤医院”,使得祖德宗功,光被四方,刘氏正骨术发扬光大。
2. 脉络传承
……
本次新洲老干部“银发正能量宣讲团”讲座根据刘三屋刘氏正骨术的文化特点,把医德的传承和脉络的传承,结合新洲三千年文明由古黄州变新新洲,以及新洲经历的历史重大变革,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北”、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的社会背景,而逐步形成的刘三屋刘氏正骨术,作了详尽的阐述。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我始终围绕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需要有涵养有担当的明德人的中心思想,讲述刘三屋人将刘氏正骨术,九代一脉传承,做到不忘初心,用服务百姓健康的理念影响周围的人,用自己的传承技术及钻研的科学技术成果回馈父母、回馈乡里、回馈社会。
摘要:对于族谱中有关族源记载的可靠性,近些年来不断受到学者的质疑。本文将《明实录》中有关湖南与江西地区的两条记载,分别与同一地区的族谱资料进行比勘,发现族谱中的记载与《明实录》的记载基本吻合,从而证明族谱资料在记载族源时的可靠性。这样,本文也就证实了,在南方地区,明初移民也是中央政府精心组织与规划的。
江西上饶鄱阳县莲湖乡,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的一个岛乡。在该乡偏南四公里处,有一个主要有胡、朱、何、高、黄、程、邵等19个姓氏,人口3500余人的自然村,叫瓦屑坝村。这里水域辽阔,自古以来,是鄱阳湖水上交通重要枢纽。瓦屑坝村,因西汉时期,这里曾是烧窑制瓦繁华作坊区。陶瓦销往全国各地乃至皇宫,整个坝上和村庄下面全是瓦屑和瓷片(最厚的地方有3米多厚),而故名。
新洲问津文化和江西移民融合诞生刘三屋刘氏正骨术六木子问津堂2019-04-27 10:102018年11月30日,由网信办,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全国30多家媒体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上,我作了《推进中国历史进程的问津人》主题演讲。其中刘三屋刘氏正骨术笫六代传人刘楚樵,作为新洲的历史文化名人,榜上有名,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媒体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