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去非洲打工一年所挣的钱往往要比在国内挣得多,但很多人回到国内后就不愿意再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曾经在非洲打过工,我想,也只有真正去非洲打过工的人才知道真相吧!
因为职业不同,所以去非洲打工的每个中国人所挣的钱也是不一样多的,但可以确切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人去非洲打工,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万以上的工资收入,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收入,假如你的工作能力表现突出,能够混个部门主管的职位,那么一个月挣个两三万是没问题的,我总结了一下,去非洲打工的中国人,如果省吃俭用的话,一年大概可以挣个十万至五十万不等。
中国人去非洲打工最多的是干工程搞基建的,主要是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力度更大了,中国人做事讲究效率、质量,作为国家的面子工程,质量问题一定要层层把关,一点都马虎不得,如果把所有工程都交给非洲人做是不靠谱的,很多技术活还是需要中国人亲力亲为,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工程。
去非洲的中国人多了,那么就必须要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非洲人的饮食习惯和中国人完全是不一样的,比如我曾经打工过的国家乌干达,他们的主食是西玛,而中国人吃的是中餐,所以,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厅,想吃到正宗的中餐就必须是中国厨师做的菜,在非洲的中餐厅做厨师工资也是比较高的,一般每个月都有1.5-2万的工资。
在非洲打工都是按月算的,哪怕一个月只干半个月的活工资也是算一个月的,这对很多人来说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要知道,在国内,很多工地还是按天结算的,就是做一天拿一天工资,而如果一天没上班就没有工资了。
从我去非洲打工5年的经历来看,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非距离太遥远,在非洲打工压力大。
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基本上一两年才会回国一次,甚至是更长时间,主要是因为中非的距离太远了,而回国一次的费用也特别高,正是因为如此,不得不令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感到压力山大。
中国人去非洲打工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身在异国他乡,不是说想回去就回去的,如果频频回国,恐怕挣的钱还不够来回的开销,所以,想在非洲多挣点钱,就必须得耐得住寂寞,想家了只能给家里人打打电话,生病了只能自己扛着,这和在国内打工根本是无法比的,在国内想家了随时能回去,国内的航班、高铁等高速快捷,而且还不贵,十分的方便,所以,对一个去非洲打工的中国人来说,压力是特别大的。
二、非洲的传染病特别严重。
在非洲,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蚊子,一旦被咬了,就极有可能感染到病毒,如果不及时去治疗,很有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疟疾是非洲最常见的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传播,每年将近2亿的非洲人受到疟疾的感染,不少非洲儿童因为疟疾而不幸死亡,可以说疟疾是相当可怕的传染病,除了疟疾之外,非洲还有艾滋病、登格热、黄热病等传染病。
中国人去非洲打工,如果防护不当,也有可能感染到传染病的风险,曾经和我一同去乌干达打工的同事,就有好几个得了疟疾,幸好当时及时发现及时医治才没什么大碍,所以说,非洲的传染病还是比较让人感到害怕的,有些中国人回国后不愿意再去非洲,跟非洲的传染病是有很大关系的。
三、在非洲打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挣钱。
很多人认为在非洲打工一个月最少都有十几万,多的甚至有几十万,认为在非洲打工特别挣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人去非洲打工工资的确是要比国内高,但如果不省吃俭用也是很难存到钱的,首先来回的机票贵,如果一年回国几次,你就会发现在非洲打工所挣的钱也比在国内高不了多少,办各种签证也要花不少钱,除此之外,中国人在非洲吃饭、买生活用品等都要比在国内高很多,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开的餐厅客源大部分是中国人,而非洲当地人基本上是很少光顾的,所以价格差不多要比在国内贵一倍,非洲的日常用品大部分都是靠进口,在中国人开的商场里,基本上什么中国产品都能买到,但价格却比在国内贵一半以上。
很多中国人到非洲打工以后自认为自己的工资收入很高,花钱大手大脚的,结果回国时发现也存不到几个钱,所以他们自然也是不愿意再去非洲打工了。
四、国内的工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感觉去非洲打工不吃香了。
我在国内打工的时候最低工资拿过三四百元,相信很多八零后都经历过,后来工资水平不断在提升,六百、一千、一千五、两千、三千…,当我在国内工资拿到三千的时候就去非洲乌干达打工了,那时一到乌干达打工我就拿到了上万元的工资,自己特别的开心,别人也非常的羡慕,那时向我咨询怎么去非洲打工的朋友特别多。
时到今日完全不同了,如今在国内的工厂上班一个月都能拿到六至八千元的工资,有些计件的只要勤快一点也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既然在国内就能拿到和在非洲打工差不多的工资,那么谁还愿意千里迢迢跑去非洲打工呢?除非是有技术有领导能力拿高工资的人,像普通的打工族真的不会愿意再去非洲打工了。
关注“三哥话事”,每天和大家分享不同又有趣的真实故事,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吧,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中国商品在非洲有多受欢迎?这些黑人兄弟从不穿鞋,当中国制造的鞋子进入市场后,他们居然开始疯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非洲的坦桑尼亚,有一个名为卡利亚库的商业区,由于这里80%的商品都来自中国,因此也称作“小义乌”。商业区内共有30条街道,纵横相交,参差错落,店铺虽然不大,却堆得满满当当。食品、衣物、日用品等各种商品一应俱全,是全国最活跃的商业中心。
时间可真快啊,不知不觉已经在新西兰呆了三年,新西兰的生活环境和国内的不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入乡随俗很重要嘛。以下几条具有新西兰特色的生活习惯,来看看你“中招”了几个?1.喝自来水这是大多数朋友最有同感的一条!从小在国内长大的朋友都记得爸妈教导过不要喝自来水,会拉肚子等等之类的。但到了新西兰就不一样了,新西兰的自来水都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因此完全可以直接饮用而不用煮沸纳凉后再喝。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记者在印度屡屡遭受不公正、歧视性待遇。继2016年3名新华社驻印度记者因签证续签困难而被迫回国后,近期又有多名中国媒体驻印记者签证续签申请被拒、遭印方强制限期离境。新华社记者胡晓明就是此番风波亲历者之一,以下为他自述的亲身经历:2017年2月,我赴任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社长,常驻印度6年。
中国自从建国以来,与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我们也没有忘记非洲兄弟对我们的友谊,因此,国家鼓励并倡导企业赴非洲投资、兴业。非洲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落后和疾病。实际上,非洲国家经济上虽然不发达,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非洲盛产矿石和化工原材料,另外,非洲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这与其社会不发达程度息息相关。
泰国网报道,日前,泰国暖武里府邦广中央监狱向存放“食人魔细伟”(黄利辉)干尸的诗里叻医院递交了申请文件,请求7月23日将细伟干尸火化并举行葬礼,随后诗里叻医院同意该请求。得知该消息后,曾经带领当地50多位村民一起联名要求为细伟伸冤的巴蜀府thabsakee县thabsakee镇9村(细伟居住务农并作案的地方)村民普莱萨迪表示,他们没想到细伟火化的事能获得许可。
王维平和女儿苏菲联奏琵琶。 鲁汶孔子学院供图当地时间5日晚,音乐会在鲁汶大学礼堂举行。旅法琵琶演奏家王维平携女儿苏菲(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钢琴专业学生)专程从巴黎赶来,在元宵夜一展中西方音乐交融交汇的独特魅力。王维平和女儿苏菲演绎琵琶钢琴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德永健 摄音乐会上半场以琵琶为“主角”,母女二人默契配合,时而联奏《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十面埋伏》等中国名曲,时而弹唱《但愿人长久》、《送我一枝玫瑰花》等歌曲,还以琵琶诠释了意大利歌剧选曲、巴赫创意曲等西方名曲。
加拿大人有幸拥有非常强大的护照,可以免签证访问 184 个国家和地区。1、免签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国家和地区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开曼群岛、多米尼克、格鲁吉亚、韩国、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巴拿马、圣基茨和尼维斯、英国、美国2、90 天免签证的国家和地区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安圭拉、阿根廷、奥地利...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浩瀚的五洲四洋中,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食文化之一,以其深厚的饮食传统和独特的烹饪技艺,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哪些国外美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美食的神秘面纱。一、意大利披萨披萨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美食,以其松软的面饼、丰富的馅料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
穿着迪拜是一个守礼仪和传统文化的地方。在公共场所,请遵守适度保守的着装要求,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对于参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女性需盖住头部并穿着长袖长裤或长裙。礼节迪拜是一个尊重礼仪的地方,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非常重要。请尊重当地人民和宗教,避免对宗教和政治话题进行敏感讨论。禁忌在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商场和酒店等,禁止饮酒和吸烟。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就意味着自此新冠“不走了”,然而这不意味着新冠流行的结束。对于孕妈妈们这一特殊人群,“感染新冠了,这个孩子能不能要?”“孕期感染新冠了会不会对宝宝有影响?”等等问题想必是每一位孕妈妈或准孕妈妈们关心及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