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国民的血泪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鸦片战争撬开了腐朽清王朝的大门,为了维护那风雨飘摇的政权,它不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亦不惜割地赔款,让那些本来属于中国的土地为他人所占。
在那些年里,清廷签订了许许多多丧权辱国的协议,把很多固有领土割让了出去。其中就包括香港、澳门,新中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它们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可清廷送出去的土地,远不止这些,比如今天要说的缅甸的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自从元朝打败了大理国以来,云南全境皆属中原王朝管辖。近一百年后,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暴政建立明朝,又派了义子沐英镇守云南。那时候果敢地区是大明孟定府的领地,后来明成祖派兵攻打越南之际,果敢也出了些粮食和兵丁。
南明小朝廷覆灭以后,永历帝无处可藏,只得南下入缅甸的东吁王朝。在朱由榔于昆明去世后,他的旧部们跟随着杨高学辗转逃到了果敢的山区,并在那里繁衍生息。
双方打打停停相持不下,终于在雍正年间杨高学的后代接受了招安,清朝重置木邦宣慰司,并给予杨家高度自治权。杨家人在果敢威望很高,并屡次帮助清军平叛,所以在道光年间,杨国华正式成为果敢的县令,取得了合法统治权。
但好景不长,英国人很快发现了缅甸这个好地方,并顺利将其吞并,让缅甸成为印度的一个省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杨家土司也不得已接受了英国人的统治。
清朝并不想放弃果敢,在1894年与英国人划分中缅边界时,据理力争将果敢的统治权重新拿了回来。可弱国无外交,三年以后英国人又逼着清廷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自此果敢正式从清廷脱离出去,当地的汉人改为果敢人,汉语也被叫作果敢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缅甸获得独立,他们并不想接纳果敢,因此不给当地居民应有的待遇。杨振声据理力争表示:"果敢系缅甸联邦领土,果敢人民应当享受缅甸联邦的合法公民权益"。
尽管如此,70多年前的果敢人与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黄皮肤,民众仍说着流利的汉语,甚至还都用简体中文。在果敢的大街小巷,中国的商品随处可见,就连它的国门上,都用简体汉语书写着"果敢国门"四个大字。
自从进入20世纪50年代开始,缅甸政府就对果敢等北部地区愈发重视,甚至还在1959年用金钱交易让杨家退出果敢。此举虽然得到了杨家的正面回应,但收效甚微。
缅甸政府军在果敢的影响力,远远不足杨家。同时,杨家将势力范围拓展至了整个掸邦,自治权比以前还大。
吴奈温军政府上台以后雷厉风行,决心以军事手段打压当地杨家势力。虽然很多杨家人遭到逮捕缅甸军队也进驻了掸邦,但得到的却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当地的果敢人心向中华,根本不想被其统治,所以成立了民间武装来对抗政府军。
双方打打停停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五年以前爆发了决战,民间力量组成的同盟军毕竟不是缅甸政府军的对手,他们在交锋中失利,势力逐渐衰颓。而随着缅甸对果敢统治的加强,也开始着手"去汉"事宜。
现在他们努力用缅文替代汉文,让学校不得教授汉语,缅文已经成为果敢的正式官方语言。而往日国门上的那四个大字,如今也已经被更换成了缅文,现在使用缅文已成主流。在不久的将来,当地的果敢汉人很快就会被同化。
今日缅甸在果敢推行的去中国化运动,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激烈反抗。那么,它为何还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首先,摘下果敢独立的"旗帜"。说汉语写汉字是果敢地区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是他们争取独立的一个标识。缅甸已经意识到了北部地区的重要性,因此不想让他们再继续闹下去。对于缅甸政府而言,果敢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国中之国。
他们名义上归属缅甸,又拿出自己汉人的身份来谋求更大的独立权,但还不想回归中国,所以令缅甸非常头痛。而让他们说缅语写缅文,就等于是让果敢不再有独立的借口,无法再拿汉人的身份当幌子。
其次,增添认同感。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宁丢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来了个"书同文,车同轨"一方面是为了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则是让原六国的百姓忘记自己原先生活的国家叫什么名字,一心服从于秦朝的统治。
换作缅甸也是一样的,只要不让汉化继续流传下去,当地的百姓就不再对中国有那么大的民族认同。再往下几代,大家就只记得自己是缅甸人,而忘记了是华人的身份。如此他们就不会再继续闹事,不会再说什么民族自决。
其实照这么下去再过两代,果敢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就会发生改变。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生活在中国的统治之下,如今再把语言和文字都换掉,自然不会再去想念中国,追忆自己的华人身份。虽然现在缅甸推行去汉化受到极大的阻力,但尽管遇到再多的艰难都会一直推行下去。
果敢地区虽然生活着很多的汉人,但他们并不想回归祖国也不想彻底的加入缅甸,只想在这两个国家之间游走。结果就是连国门上的汉字都清除掉了,缅文已经成为主流语言。当然国人不必为此哀愁叹息。
早在1960年中缅划分领土时,中国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已经同意了果敢继续留在缅甸。
因此不论未来果敢的走向如何,是继续混乱下去还是彻底的缅甸化,都是其他国家的"家事",与国人无太大的关系。中国向来不插手他国事务,所以也不会出手干预。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始终坚定不移,以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为根基,社会稳定为国家强盛的前提。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踏上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征途。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强大实力成为我们保障安定发展的根本,每个国人都深深期盼着祖国的强大。
向往美国的生活,就要能耐得住在美国的苦,排除超富有的富人阶级,大部分移民成功的华人依旧面临着工作的难题。那么,他们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洛杉矶华人网报道,2014年,据美国主要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的华裔移民中,有80.4%都集中在私人企业,属打工族。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华裔移民中,有13.2%的美国华人在政府机构或是由政府支付薪水的机构就业,6.1%的美国华人自己开业当老板,但二者比例皆低于美国平均水平。
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美华人的数量却是不多的,总数也只是七万人不到,这跟孔夫子的故乡是有关系的,山东人讲究寻根问祖,移民的情况在山东并不是特别多。不过山东距离韩日较为近,确实有很多人迁到这两个地方的多。福建据统计有110万人赴美,根据生活中所得到的信息,福建确实是赴美人数最多的省,也见过很多河北人在美国留学的,确实有听说很多福建人在美发了财的
穿着迪拜是一个守礼仪和传统文化的地方。在公共场所,请遵守适度保守的着装要求,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对于参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女性需盖住头部并穿着长袖长裤或长裙。礼节迪拜是一个尊重礼仪的地方,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非常重要。请尊重当地人民和宗教,避免对宗教和政治话题进行敏感讨论。禁忌在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商场和酒店等,禁止饮酒和吸烟。
中国(河南)——匈牙利经贸合作论坛现场1998年,安阳滑县的王大姐(化名)下海创业,受在匈牙利卖豆腐亲戚的启发,她决定去匈牙利“赚洋钱”。从家纺小店做起,经过20多年打拼,她带领家族在匈牙利开了五家家纺公司,每年成交额约700万美金。这样的生意,是中国——匈牙利合作的一个缩影,8日下午,王大姐作为在匈中国企业代表,受邀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河南)——匈牙利经贸合作论坛”(以下简称合作论坛)。
中国人,应该是全球最喜欢购房的族群。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协会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投资者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共投入60亿美元购买美国房地产,是为全美排名第三的外国投资者。由于中美关系的敏感性,情况在变。现在美国多个州议会通过立法或提案方式,要禁止中国人在美买房购地。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日前通过南卡s576法案,将禁止中国公民购买任何新房产,也限制中国企业和政府在南卡州购置土地和房产。
这是《自拍》第292个真实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告诉我小俞/口述逍遥鱼/撰文祖一飞/编辑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美国开网约车的80后。小时候,我是移民哥,成绩平平,上学只上到中专毕业。直到进社会吃了苦头,我才开始勤奋上进。毕业后的十年,我从工厂打工仔一步步做到汽车销售公司的部门领导,在朋友圈子里也算混得不错。
我是移民哥,在头条持续更新我的游记《二十年游历分享》,介绍世界上主要景点。本篇文章共有 25 张照片(没有特殊声明的照片都是赵先生自己拍摄的), 0个音频,0个视频。赵先生写文章的目的很简单,纯粹为了记录这些年的旅游经历,文章仅在今日头条发表。如果在其他平台看到本文章,基本就能判断是抄袭。抄袭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生活中,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不过有一些国家因为在生活有一些相似之处,得到了很多人的热议,那么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把意大利称为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呢?一名意大利女孩在分析了两国的情况后,说出了一些原因。虽然意大利和中国距离非常远,不过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中国非常相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两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有家庭观念,在意大利人看来,家庭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意大利人通常会在成年以后,继续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这一点和中国人非常相似。
青年人购物的6大特性。青年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人既是市场经营的建设者,更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抓住青年人需求就抓住了未来。品牌战略专家梁广业在《dna营销》中就明确的指出,青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青年人在工作上勇于创新进取,在生活中乐于聚会和冲动消费。我的青春我做主。因此抓住青年人的需求就抓住了钱袋子,满足青年人的需求就摸到了市场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