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打工5年,期间认识了很多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有在非洲开超市的、有在非洲开饭店的、也有在非洲开酒店的等等,总之,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中国人的生意,中国人为了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非洲地区,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勇敢、敢闯敢拼、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那么,本期话题“非洲人是怎么看待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呢”?根据我在非洲5年的打工生活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下真相。
2013年那年我大学毕业,当时的我元气满满,准备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好好地找份工作,然后努力工作多挣点钱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因为父母都是农村人,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却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靠种几亩地的菜,每天早出晚归,供我们三兄弟上大学,但还是欠下了很多外债。
作为一个从大学校园出来的我,一定要找个比较体面的工作,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要让父母知道他们的钱没有白花,相信有好的知识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
正在我到处投简历的时候,二叔从非洲乌干达打来电话,希望我可以去非洲乌干达帮他,他给我开的薪资要比在国内高很多,二叔开的是电子厂,我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刚好又符合我的专业,当时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
刚到非洲时感觉非洲像极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很多工业园区在这里落地生根,不少是来自中国的企业,企业的入驻,一来增加了他们国家的税收,二来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非洲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加上当地的工资水平低,因此非洲也成为了一方投资热土,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非洲打工期间,二叔带着我认识了很多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通过交流得知,他们在非洲经商期间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总之,在非洲经商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他们辛酸的一面,提到非洲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时?答案却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非洲人认为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赚走了他们国家的钱。
非洲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不一样,中国人做生意都是讲究和平竞争的,但非洲人却不这么想,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如果生意比当地人的生意好,导致当地人的生意不好,他们就会认为是中国人抢了他们的生意,挣走他们国家的钱,所以他们常常会给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施压,征收各种税款,让你的生意做不起来,不少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最后被迫娶了一个当地媳妇,他们之所以娶了当地的媳妇,那是因为娶了当地媳妇后就能和当地人一样正常做生意了,也不用再交税,为此很多中国人在非洲把生意越做越大。
梁叔是河南人,去乌干达有十几年了,他刚开始在乌干达开超市,虽然生意很好但却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大部分都交了税,后来他听说娶个当地媳妇就不用再交税了,接近四十还单身的他,经人介绍后果断的娶了一个当地媳妇,婚后当地政府经常去他们家检查,看看他们是否真结婚,但却不敢再向他征税,就这样,梁叔在乌干达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他媳妇给他生了两个可爱的混血儿,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二、非洲人认为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都很有钱,为什么他们还要拼命赚钱?
到非洲经商的中国人都是有点钱的人,他们到非洲经商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在非洲人的眼里,中国人个个都很有钱,哪怕是打工的也很有钱,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中国人在非洲打工一个月最少都有上万的收入,而普通的非洲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块钱左右,中国人做一个月顶他们几年的工资,跟做生意的中国人就更加无法比了。
中国现在有一句响当当的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想获得更大的幸福就必须更加努力奋斗,通俗一点说就是赚更多的钱,只要有钱了,房子可以住得更大更漂亮一些,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总之好处是非常多的,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嘛:“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非洲人并不会去追求太多,他们有钱就住好点没钱住茅草屋,有钱人和没钱人从不攀比,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孩子生下来只要有吃的就行,有钱就上学,没钱只能 辍学在家,如果非洲人能够改变一下思维,像中国人一样勤奋,多多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想凭着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红利,非洲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非洲人认为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只懂得赚钱却不懂得享受。
非洲人一直搞不明白:“为啥中国人那么有钱了还在拼命赚钱,难道中国人不用享受生活的吗”?
非洲人的确比中国人懂得享受,我在乌干达打工5年多是完全可以体会到的,他们平时大多不愿意加班,每次发完工资后连人影都看不到一个,等钱花差不多了才回来上班,他们就是拿着工资享受生活去了,非洲人有钱后就“及时享乐”,我想跟他们的寿命有关吧,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四五十岁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中年人吧,可对非洲人来说就是老年人了,所以他们得“及时享乐”,否则就“来不及了”。
非洲人认为有钱的中国人其实在中国并非真的有钱,要知道在中国好一点的城市买一套房子有些人一辈子都买不起,只是非洲人不太了解当今中国人的生活罢了,还有到非洲经商的中国人大多是青年人和中年人,是最气盛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当然得努力拼搏了,而“享受生活”那是退休后才该做的事情,还记得那句古话嘛:“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心”!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四、非洲人认为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都很大方。
“饮水思源”!中国人都是特别懂得感恩的,在非洲赚到钱了,就会在非洲做很多善事,中国人的善举,非洲人认为是大方。
不说别人就说我二叔吧!在非洲乌干达投资电子厂赚到钱后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学校,解决了近1000个孩子的上学问题,还铺设了20多公里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周围村人的出行,对于那些特别困难的村民,二叔每月定期给他们送去一些粮食,像我二叔那样在非洲赚到钱后做好事的中国还是非常多的,为此非洲人认为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特别大方。每次非洲当地人看到中国人后都特别的热情,还说中国人是他们的好朋友,我听后心里总是暖暖的。
关注“三哥话事”,每天和大家分享不同又有趣的真实故事,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吧,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现在全网都在讨论唐山女生被打的案件,都在为抓到施暴者拍手称快。我们想一想,如果在澳大利亚遇到被打,怎么办?如何解决呢?首先这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在澳大利亚?完全有可能,这个只是个人行为,和国家无关。事实上,在澳大利亚发生的殴打事件很多,晚上去酒吧,ktv的就经常会碰到。万一哪天袭击不幸“砸中”你,该怎么办?
向往美国的生活,就要能耐得住在美国的苦,排除超富有的富人阶级,大部分移民成功的华人依旧面临着工作的难题。那么,他们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洛杉矶华人网报道,2014年,据美国主要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的华裔移民中,有80.4%都集中在私人企业,属打工族。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华裔移民中,有13.2%的美国华人在政府机构或是由政府支付薪水的机构就业,6.1%的美国华人自己开业当老板,但二者比例皆低于美国平均水平。
拿着高薪,在泰国做中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泰国工作3年后,胖子李调侃自己从小镇“穷屌丝”过上了中产生活。每天5点半下班,如果想看日落,开车40分钟能赶上芭提雅的海滩日落;到了周末,和女友来一次周边自驾游;每月到手的工资,除去14000元的固定开销,还能攒下一笔钱。回到2018年,如果没有做出从国企离职的决定,胖子李想象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94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1987年生于河南驻马店,是一名厨师。初中一毕业,我就踏入了社会,如今有着16年厨师从业经历。兜兜转转走过很多城市,天南地北的菜系都会做,尤其擅长川湘菜。可是在经历创业失败后,一直没有摆脱打工的命运。后来听说新加坡餐饮业火爆,为了能赚更多钱,我只身一人前往那里。
市面上推出移民项目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移民政策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这导致很多人举棋难定、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全球最热门的5个老牌移民“大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及美国的移民政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移民目的及个人背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一、英 国英国一直是热门移民地点,透过现有签证在当地投资、工作、留学,住满指定年份后,便可申请英国永久居留权。
春节将至,春节是每个中国人最期盼的节日。那远在非洲大陆上的人每年是什么时候“过新年”呢?又有哪些“新年”习俗呢?非洲大陆地域广阔,国家众多,由于季节气候、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非洲各个地区的新年时间不尽相同。此外,社会文化各种各样,民族习惯不尽相同,非洲各国过年的习俗也是丰富多彩。本文,我们从过年时间、习俗、饮食,以及过节地点等维度了解了非洲新年。
不过,也有说法称,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但南方在冬至时一般会吃汤圆、立冬炖麻油鸡等等,过节吃饺子的习俗主要存在于北方。那么,为啥北方人过节喜欢吃饺子?饺子是怎么来的?王昊阳 摄一种美食的“进化史”关于饺子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认为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这也是如今“饺子”一词的词源。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2022年12月31日报道,摩洛哥外交部当天宣布:“从2023年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员,不论国籍,皆不得入境该国,以避免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相关报道的截图摩洛哥作为一个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一直都不算高,如果不是今年在世界杯连续战胜西班牙、葡萄牙最终获得第四名,可能很多人还都分不清摩洛哥、摩纳哥谁是谁。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42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90年代出生在广州。我是移民哥,还是广州土著,却不像大多数本地人一样,安逸地继承家里的几栋楼,靠收租为生,而我更喜欢行走的感觉。这几年,我骑行重走了长征路,游历了欧洲20多个国家,行走上万公里。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开始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导语:近年来,关于外国人在中国享有同等权利而中国人在外受到歧视的讨论愈发频繁。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我们有必要以法律、道德和利益角度审视这种不合理的双重标准现象,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平等与尊重,在构建共赢的世界中迈出坚实的步伐。外国人在中国的权利与中国公民待遇我们首先回顾外国人在中国所享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