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目前全球人口数量约80亿。早在去年的“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就发布题为《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的报告,预测印度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50年,全球人口大国排名将有什么变化?印度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2050年印度将比中国多出3亿多人

根据《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2022年至2050年,全球人口一半以上的增长预计将集中在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八个国家。墨西哥和俄罗斯或将跌出前十。

其实,中国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拥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称号。根据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整理的历史数据,从公元元年至1500年,印度的人口规模都大于中国;直到1600年,中国才取得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
自1950年联合国人口数据有记录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国和印度的人口都已超过14亿,加起来占世界80亿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更高的出生率和更年轻的人口将使印度的人口自1950年左右以来首次超越中国。
印度的人口快速增长始于上世纪下半叶,每年增长近2%。而在未来,该国人口还会继续增长。据测算,到2050年,印度将达到16.7亿人,而中国人口预计将降至13.13亿,这意味着,印度将比中国多出3亿多人。
印度人口在何时赶超中国?

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普查还是在2011年,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这10多年里,又增加了多少人口。印度一医疗咨询网站就曾公布,在2022年3月4日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
根据专注于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的独立机构“世界人口评论”的估计,截至2022年底,印度人口为14.17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末,中国人口为14.1175亿人。这意味着,在2022年底印度人口超过了中国。
去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预测,印度人口规模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美媒援引人口学家预测称,印度人口数量超过中国的具体时间,大概在2023年4月中旬左右。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今年4月19日发布《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表示,根据最新获得的数据预测,到今年年中,印度的人口将为14.286亿,而中国的人口将为14.257亿,印度将超越中国人口数290万,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联合国人口事务专员莎拉·赫托格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印度可能至少要等到2024年才能重启人口普查工作,目前联合国内部只能依据粗略数据估算印度人口。
联合国人口官员表示,由于印度人口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无法确定具体超越日期。
“人口数量”=“人口红利”吗?
联合国人口基金对人口红利是这样定义的:即一个国家的人口构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当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大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时,人口红利就会出现。从历史上看,这样的人口红利对经济体整体增长贡献率约在15%。

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依据2022年7月更新的数据,《世界人口展望》课题组预估,到2050年,我国的年龄中位数将达到50.72岁,接近西班牙52.77岁的水平,而瑞典、英国、美国等国家依然才40岁出头,而全球人口最多的印度年龄中位数才不到40岁。
联合国人口基金的一份报告显示,正当世界上许多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印度却进入了一个年轻人口时期。如果印度实施了正确的政策和计划,可能会使印度在2020—2040年之间达到“黄金时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9年报告称,到2030年,至少47%的印度青年人口无法获得就业所必需的培训和技能。如果劳动人口技术能力匮乏、就业机会少,这些年轻人口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人口统计学上认为的人口红利将演变成印度的人口灾难。
更多阅读:《专访联合国人口官员:印度要实现“人口红利”,仍须大力发展经济》
中国人口对经济发展有利因素仍然较多
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但在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却变了味儿。所谓“世界‘重心’发生转移”“全球秩序出现重大变化”“人口不利因素让中国实现复兴目标更困难了”……一段时间以来,西媒抛出一连串耸人听闻的报道,潜台词是:中国的发展要碰到大麻烦了。
看待中国的“人口红利”,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

从gdp总量来看,30年前,1990年时中印两国差距并不多,当时我国gdp总量为3608.58 亿美元,印度gdp为3200亿美元。中印差距拉开不过真正拉开差距是在2001年,当时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这一年经济总量为1.3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4%,人均gdp首次破1000美元;同期印度gdp为4854亿美元,人均gdp为450美元,和中国差距拉大。到了2021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是印度的5倍。
与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表明,不管人口格局如何(譬如潜在地有利于或不利于经济增长),无论是收获人口红利还是克服人口阻力,都需要依靠一系列其他条件,包括经济体制的激励水平、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分享水平等。如果不具备这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只能成为一种负担,而不会被转化为加速经济增长的红利。

从劳动参与率方面来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35年之前均保持9亿以上,大于发达国家之和;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在十四五时期将超过中国。届时,两国都会保有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不会形成印度一家独大的局面。
此外,我国的高劳动参与率可以抵消数量上存在的差距。尽管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并不一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202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比印度高出22个百分点。在女性劳动参与率方面,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更大,相差42个百分点。因而,即便中国劳动力总量低于印度,也可以通过较高的劳动参与率部分消除数量方面同印度的差距。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中国大规模教育投资效益逐步显现。中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高于印度,缺乏超常规教育“刺激”也是印度长期徘徊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原因。
编辑 王晓琳 马浩歌
制图 许骁
近日,一则印度网友的提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中国这么害怕印度?这个问题牵扯到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成为了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印边境分界线,卡美特山自然风光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两国之间既存在合作和互惠的一面,也存在一些边界争议和竞争。
在上海地铁开通前,从杨浦坐公交到漕河泾费时又费力。等车、候车,外加多次换乘,至少要3个小时。相同的线路,现在坐地铁只需要经过1次换乘,用时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地铁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也改变了我们对两地距离的概念。目前,上海已建成轨道交通线路20条(含磁浮线),全网络运营里程达831公里,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每天混迹于各个日本本地群之中,总能看到不少人为了是拿永驻还是去归化争论起来,归化派和永驻派在一起永远会吵架。这是我们每个在日本的华人最终都要面临的问题,今天有机会也说说韩老师自己的看法。提前申明,本文话题虽然敏感,但决不涉及任何政治,一切选择都是私人的事情,谢谢理解。01、在我看来,在日华人根据未来发展的不同,大致上能分成两派:
“欢迎移民哥!在各方的推动和支持下,移民哥已于今天上午获得中国国籍,并与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见面……”中国篮球协会7月24日发布消息称,篮球运动员移民哥于当日正式加入中国国籍,他就此正式成为中国男篮归化第一人。接下来他将启程飞往斯洛文尼亚,尽快与正在那里拉练的中国男篮会合,从而备战世界杯。移民哥也更新微博向球迷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今天很高兴宣布,我将代表中国男篮出战世界杯,身披国家队战袍,是我的骄傲和荣幸,感谢球迷的支持!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移民哥,相对比较敏感,但确实是众多龟友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移民哥在圈内经常看到某些玩家聊龟、晒龟和买龟。而且买起来还真鸡血,今天要买这个,明天要买那个。只要是个龟,他们都想纳入后宫,乐此不疲!但是广大的龟友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关心过一个问题,龟龟也不是想怎么买就怎么买的,有些事啊,还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了的问题啊。
好莱坞女星克里斯滕·邓斯特,她是美国典型的德裔美国人,拥有标准的金发碧眼的德国女性长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几乎生活着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由于民族过多,美国政府早早就放弃以民族区别不同人群的做法,而选择以族裔作为公民标识。如此一来就省事多了,按这种分法,美国官方认可的族裔有欧裔、亚裔、非裔、拉丁裔、印第安原住民和夏威夷原住民
中国食品终害人害己!国外商品“歧视”明显:不买来自中国的食材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食品的质量问题不仅对国内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国外对中国食材的“歧视”现象也日益明显,许多国家都不愿购买来自中国的食品原料。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是对中国食品行业整体水平的质疑。
由郭京飞、任敏、王源等人主演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正在热播,作为一部讲述校园生活的群像戏,剧中很多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下面就盘点一下,这部剧中演技最出色的十个角色。第十名:高远高远可能算是这部剧的男二号,目前来看他的戏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他哥哥意外身亡的愧疚,一部分是与任真懵懂的青春期感情,还有一部分是与父母在未来人生规划上的分歧。
今年加拿大公布百万大赦移民计划后,移民部长marco mendicino神补刀:“如果你正在加拿大工作,那么你马上就会成为加拿大公民了!”虽然今年有疫情阻碍,但移民加拿大的人依然不少,他们未来可能会考虑入籍拿护照,难以取舍,其实对比一下永居与入籍的不同,以及二者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就明白了。永居,俗称拿到pr(permanent resident),是指可以在该国永久居住的意思,常见的说法是拿“枫叶卡”,或是拿澳洲“绿卡”等。
很多已经移民加拿大,甚至还在准备移民加拿大的朋友,可能都会考虑将来是否要入籍拿本加拿大护照,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十分纠结和难以取舍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加拿大永居和入籍有什么不同。先来帮一些朋友扫扫盲,讲讲到底什么是“永居”,什么是“入籍”。永居,就是永久居民,俗称pr(permanent resident)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