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这颗人们熟悉的类地行星,有何神秘之处?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类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实现吗?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郭文彬 摄
人类为何对火星“情有独钟”?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此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人类火星探测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实施了44次探火活动。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中,为何总显得对火星情有独钟?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答案就是“像地球”。
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朱进介绍,火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这就导致了它也像地球一样,有一年四季的变化。
2019年,有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表示,“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石坑内发现了富含矿物盐的沉积物,表明坑内曾有盐水湖,显示出气候波动使火星环境从曾经的温润、潮湿演化为如今冰冻、干燥的气候。
“综合来看,在太阳系的几大行星中,火星距离地球比较近,更容易到达,探测条件也相对好一些。”不过,朱进说,金星虽然离着地球更近一些,但环境太恶劣,并没有得到类似火星这样的关注。
一颗遥远的类地行星
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在太阳系中,类地行星按照与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火星和地球的最远距离超过4亿公里。
意大利罗马,科学家召开新闻发布会。法新社7月25日消息称,研究发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报道称,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层,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类地行星的大小尺寸都较为接近,从结构上说,最里面有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核心,中间一层是地幔,外面一层很薄的是地壳。
虽然跟地球“长得像”,但火星的环境要比地球恶劣很多。朱进说,首先是大气层,火星上虽然也有大气层,但比地球上的大气要稀薄很多,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
“这就使得火星上的温度很低。和地球比起来,它本就离着太阳更远,几种因素叠加,火星上是十分寒冷的,表面平均温度在零下60多度。”朱进解释。
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外表呈现橘红色。沙尘悬浮在大气层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其强烈程度令人胆寒。
火星上是否曾存在生命?
曾经出现过类似于地球的温暖潮湿环境、曾经存在水……这都让人们对火星充满着好奇:这里是否曾有生命存在?我们在太阳系中有“同伴”吗?
“研究结果表明,火星上以前很可能有水,这一点是比较确定的。”朱进说,也有研究称,火星上现在可能也存在液态水,依据是在火星某些斜坡上有类似水流的痕迹,而这些地方盐分含量比较大。
他解释,火星上虽然特别冷,但也有像夏季这样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而且含盐量高时水的冰点会降低,就有可能存在液态水,但这项研究发表后,马上也有新的研究质疑它,所以类似问题,一直有不同看法。
火星深测船“洞察号”预定在本周末送入轨道,而洞察号将会钻掘火星表土直至地下,植根于着陆地点并探索其周边事物。
现在的火星,看上去一片荒凉、孤寂。没有地球上常见的动植物,也看不见特别丰富的水流、风霜的冲刷、腐蚀痕迹。
“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排除或证明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测来研究。”朱进称,此外,也不能排除火星上现在仍存在生命的可能。
移民去火星?现在还不行
火星上恶劣的环境,并不妨碍人类大开脑洞,展开各种想象,“移民火星”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人类有没有短时间内移居火星的可能?
在朱进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有些人很乐观,计划在五到十年内移民火星,但我个人来看,就目前技术手段而言,这并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环境因素。地球表面有大面积海洋,可以调节温度、稳定湿度,孕育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这个条件火星上就不具备。
另外,朱进提到,火星的磁场也非常弱,无力阻挡一些强大辐射,如果人类到了火星上,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想把它的磁场改造得跟地球一样,几乎做不到。
“火星上的环境不可能像地球上这么好。”朱进称,也许随着科技进步,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建造实验室,实现室内的局部气候调节,但人类在火星上,无法像在地球上一样生活。(完)
自从上世纪老美的载人登月任务收官后,人类再也没有迈出地球大气层一步。但人类航天事业没有止步,无人探测器已经深入到太阳系每个角落,对太阳系的状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近年来,载人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话题又热火起来,火星移民计划也已经摆上了日程。但许多人很疑惑:为啥一定要闹着星际移民呢?又凭什么把火星作为第一站?
红矮星,是比太阳更小更暗的恒星,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它与太阳不一样,太阳正处于近100亿年寿命的中途,红矮星则可以为它们的行星提供光和热超过上万亿年,这要比现在宇宙的年龄还要多出数百倍。如果智慧生命可以永恒存在,他们会做些什么来拓展他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也许他们能找到宇宙开启时空隧道的方法,从而在不同的星系之间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旅行,也许他们能创造出全新的宇宙,就像是艺术或科学的实验。
1.盗梦空间影片讲述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作为诺兰的科幻三部曲,质量毋庸置疑,甚至可以与星际穿越所媲美。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集艺术审美和技术追求于一体的美国商业类型科幻大片,该片让主人公带领观众在梦境与现实间游走,如此虚实结合的设计或许会让观众产生疑惑,不清楚主人公身在梦境还是现实,所以导演为影片制造了很多元素来区分梦与非梦的状态。
近百年来,探索探索太空的步伐没有停止过,太空移民是一个宏远伟大的目标,而在太空移民计划中,火星是首选之地!在探索火星的初期,如果计算好出发时机,任务可能会持续两年半,包括去火星的6个月航程,一年半的考察以及6个月的返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知道火星是否支持生命存在。如果是的话,下一步就是如何把火星的环境地球化,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火星基地后,太空移民的下一步就是要对火星进行地球化改造。
中国古代的九大人类迁移1.秦时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总人口在70 万以上。2.秦时往移民河北,河南,内蒙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 派大将蒙恬率30 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 征伐。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 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设置34 个县,重设九原郡。
对于人类来讲,地球是近乎完美的星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但地球的完美也是暂时的,在未来某天,地球也会变得不再宜居。太阳在膨胀成红巨星的过程中,光强度会慢慢增强,地球表面温度会逐渐上升,海洋会蒸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为因素影响地球环境,比如说战胜,基因工程,可怕的病毒,环境的日益恶化等。所以,人类不可能永远呆在地球上,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寻找第二个地球,然后进行星际移民。
日前一则热搜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据报道,天文学家在金星的大气中,检测到了磷化氢。这一气体在金星大气层中被检测到,这意味着金星上可能有生命体存在。事实真是如此吗?人类幻想的“移居金星”,可能性有多大?“磷化氢”带来的可能性首先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是,这次在金星大气层中检测到磷化氢意味着啥?
虽然火星并不是理想的移民地,但在上面建立封闭式基地的话还是可以供一部分人生活的。而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将来向火星移民或将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当人类在火星上面长期生活之后,甚至经历了几代的繁衍之后,这些人类还能回到地球上生活吗?其实人类无论到哪里生存,都离不开人类需要的环境条件,将来到火星上移民生活...
自从上世纪老美的载人登月任务收官后,人类再也没有迈出地球大气层一步。但人类航天事业没有止步,无人探测器已经深入到太阳系每个角落,对太阳系的状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近年来,载人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话题又热火起来,火星移民计划也已经摆上了日程。但许多人很疑惑:为啥一定要闹着星际移民呢?又凭什么把火星作为第一站?
说起未来的世界,大家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副画面呢?在广袤无垠的银河中,人人都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空间站,每个人都可以驾驶着宇宙飞船在星际中穿梭。或许,我们还可以去“星际公司”买下一颗心仪的小行星……当然,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人类文明无疑还需要数次科学技术革命,“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如今,中国科学家的实际行动,正将其一步步地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