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矮星,是比太阳更小更暗的恒星,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它与太阳不一样,太阳正处于近100亿年寿命的中途,红矮星则可以为它们的行星提供光和热超过上万亿年,这要比现在宇宙的年龄还要多出数百倍。如果智慧生命可以永恒存在,他们会做些什么来拓展他们对于宇宙的了解?
也许他们能找到宇宙开启时空隧道的方法,从而在不同的星系之间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旅行,也许他们能创造出全新的宇宙,就像是艺术或科学的实验。但是现在,至少在地球上,没有人知道水生的人会做什么。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宇宙的年历在下一个140亿年里会是什么样子?
和过去的宇宙年历一致,未来年历上的每个月都相当于10亿年,每一天相当于4千万年。科学让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某些天文事件,即使它发生在想象不到的遥远未来,例如,太阳的死亡。
在大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将耗尽它的氢,那是它的核能来源,然后成为一颗红巨星。这听起来很让人绝望,但如果人类能够发挥出智慧,我们在那遥远未来的后代,也许早已远离了太阳系这个失落的世界,天晓得!
人类的活动带来了太多的变数,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很难做出对人类未来的科学预测。但我们依然梦想,在人类下一个黄金年代就开启于眼前的此刻,第二宇宙年的元旦!在最初的十分之一秒内,人人都关爱蓝色的地球,学习与他人一同共享这个世界。最后一台内燃机被放进了博物馆,人类对于气候的影响变小以至于消失。
在未来的宇宙年的五分之一秒内,人类不再因贫穷而死去,地球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成为一个互通有无的大家庭。半秒过后,极地的冰帽开始恢复到19世纪的水平,在下一个一分半钟里,也就是4万年,气候将会更加温和宜人。
到了人类已经开始像最近的移居星球殖民的时候,世界已经大不同了,这简短的一段已然经过了许多代人,人类将会改变,自然规律会改变我们,我们是善于适应环境的种族,不会是像我们这样的人乘坐着星际方舟抵达半人马星座或者其它的恒星星系。那应该是一个很像我们的物种,比我们更强又没有我们的缺点,更有自信,目光远大,更有能力和智慧。
虽然我们有种种弱点,缺陷和局限性,但我们人类仍然称得上伟大。有什么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实现的话,也会在我们的下一代得以成真,或者再下下一代。我们这漂泊的种族是否还要在下个世纪末或下一个千禧年时继续漫游?我们遥远的后代们也许能安逸地活在其他的星球上,遍布整个太阳系甚至更遥远的地方。他们将会团结在共同的传统之下,共同关注着他们的家园,共同分享着知识。
不管其他的生命是何种形式,宇宙中只有人类是来自地球!他们将会把目光聚集在天空中那蓝色的小点上,他们会惊叹我们拥有的潜力曾经是何等的脆弱,我们的早期是何等的险恶,我们的起源是何等的卑微,我们又跨越了多少的险阻才找到了一条大道,通往未来的大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14日发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题为《中国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2020年是执行火星任务的理想年份,因为今年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比较近。这样的机会每26个月出现一次,使我们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燃料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三个火星任务会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国“毅力”号探测器、阿联酋“希望”号探测器和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
从马斯克2002年成立spacex以来,他移民火星让人类文明称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就没变过。按照最新的马斯克火星ppt介绍,他将在2060年之前往火星移民100万人,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spacex需要准备至少1000艘星舰飞船,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间周期性的运输航班,在人类移民到达之前先运送海量设备到火星,并用机器人完成火星基地前期的搭建工作。
月球是个不毛之地,人们为啥一定要去那里鼓捣基地呢?尤其是老美,一天到晚扬言要重返月球,并建设基地。现在还有许多人连老美上世纪登月都还严重怀疑呢,谈什么“重返”?然后嗤之以鼻:哼!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建月球基地?人类终究要走出地球的,而要走出地球,月球就在家门口,是无法回避的第一站。如果这第一站都过不了,就别吹到什么深空了。
时间来到2040年,目的地,火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第一批宇航员马上就要向火星出发了,经过为期6个月的人类航天史上最长的太空旅行,他们终于要着陆了。可是要在哪儿着陆呢?理想的着陆地点是那些地质比较多样化的地方,这样在比较小的范围里就可以探索更多的东西。当然这个地方一定要挨着那些曾经有过水的地方,因为有水的地方发现生命的几率比较大,而且最好是温带或者热带。
严格来说,目前太阳系中并不存在可供人类直接移民生活的星球,如果非要挑选一个的话,那就当然是火星啦,看看目前世界各航天大国的探火热就知道了,近些年来,美国人一直筹备着登陆火星,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在火星上有任何动作,但是未来火星将一定会成为我们进行太阳系行星探索的重点。相对地球来说,火星的温度比较寒冷,如果赤道地区的中午还会有20多摄氏度的温度...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每到10月份,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能吸引无数的目光。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教授,以表彰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mayor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人类永远也不可能“逃离”地球,移居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随着2019年诺奖的揭晓,这一偏激的论调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
最近,有网友向我咨询人类是否将移居月球,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说一下~人类未来移民到外星球,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地球的资源有限,而且也受到很大的局限。而至于移民到哪里,目前来说最热门的地方就是火星和月球了。当然,等到人类的科技足够高的时候,是否还把月球放在眼里,那也未可知,我们还是只从现在的角度来说吧。
实际上按照目前我们的科学研究来看,地球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它终有一天会迎来生命的终点,而地球的寿命是取决于太阳的,但太阳并不会永远的稳定下去,根据科学家们的估算来看,太阳大概会在60亿年之后变成一颗红巨星。那么当太阳变成一颗红巨星的时候,它的体积要变大,这个时候的地球将会和现在的水星和金星一样,变成生命的禁区,所以人类必须在这之前就立刻离开,但按照目前人类对于周边星球的探索来看,我们还远未找到一个完全适合人类进行移民的星球。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火星真的是有去无回吗?宇宙中有很多被科学家认为是超级地球的行星,它们有着与地球非常相似的众多结构与元素。在这其中就有火星,它甚至还被称为是地球的孪生姐妹。那既然如此,为什么火星被评为人类有去无回的星球呢?马斯克与火星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每到10月份,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能吸引无数的目光。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教授,以表彰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mayor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人类永远也不可能“逃离”地球,移居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随着2019年诺奖的揭晓,这一偏激的论调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