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文学以及宇航技术的进步,让人们认识了太阳系空间,对我们的近邻火星也有了很多的了解,而且人类一直想登陆火星去看一看,更是一直有大规模移民火星的梦想,其实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火星的大气层是个问题,虽然火星大气层的成分和地球大气层相似,但火星的大气压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人类在上面呼吸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能改造火星的大气层吗?把它改造成地球这样子可以吗?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一个星球上制造人造大气层,首先要看这颗星球的基本条件是不是合适,就是这个星球够不够大,如果星球够大的话,大气层不用制造就有了,因为质量够大的星球可以吸附空气,自动形成大气层。如果质量不够大,就是制造大气层也没用,星球的引力不够,吸不住空气,那么就是有空气也还是会跑掉。
比如要想在月亮上制造像地球这样的大气层是不可能的,因为月亮质量太小,引力根本吸不了空气,就是放上空气也会跑掉。所以要想在一个星球上制造大气层,首先得把这个星球变大,要想制造像地球这样的大气层,就得把星球的质量变得和地球大小差不多才行。
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能吸住的空气有限,在这样的星球上制造像地球这样的大气层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给它输入空气也会被它散佚到太空里,那么在这种大气层条件下的火星也是难以创造出人类适合居住的生态环境的,因为气压太低,动植物都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也就都无法生存了。所以这个问题是个“硬伤”,基本难以解决,除非把火星质量变大,但是这样的事情更难以完成。
由此可见,火星并不适合人类进行大规模移民,只能在上面建立封闭性的科研基地,因为人类可以在小规模的科研基地中建造类似地球这样的大气和生态环境,使基地中的气压和地球相同,而其封闭性也能保温,在这样的小空间之中,生态环境和地球没什么大的区别,动植物和人类也就能在里面生存了。
这也告诉我们,虽然宇宙中的行星很多,但在其他星球上制造大气层是不现实的,因为质量够大的行星都会有它的大气层,根本不用人类去制造,而质量小的行星却无法吸附更多的空气,要在它们上面制造像地球这样的大气层,只能增加它的质量,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有些质量和地球差不多的行星其大气层中的空气成分却未必和地球上相同,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和地球差不多的星球都适合人类去生存,比如我们经常提及的金星,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非常多,因为二氧化碳相对其他空气成分比较重,所以金星表面的大气压就特别大,是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的96倍。并且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温室效应,所以金星上有几百度的高温,这样的星球当然不适合人类居住,不过科学家们认为可以改造金星的大气层,使之变成与地球的大气层成分相似,那么它的大气压就和地球差不多了,不过现在的人类还不具备这样的手段,等有了能改造金星大气层的手段之后,或许能把金星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了。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电影《星际穿越》,影片的最终就是人类掌控了引力,实现了全体进入太空,在制造的巨型空间站中生活,避免了在地球上灭亡的结局。借此想说明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移民到底是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毕竟移民的人数越多,难度自然是越大,这里除了起飞所需的火箭要越来越“给力”(也就是要能把那些人都带上宇宙),其次进入太空后,所在的空间站也需要极其庞大,并且各种基础生存系统都要准备好。
严格来说,目前太阳系中并不存在可供人类直接移民生活的星球,如果非要挑选一个的话,那就当然是火星啦,看看目前世界各航天大国的探火热就知道了,近些年来,美国人一直筹备着登陆火星,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在火星上有任何动作,但是未来火星将一定会成为我们进行太阳系行星探索的重点。相对地球来说,火星的温度比较寒冷,如果赤道地区的中午还会有20多摄氏度的温度...
北京时间9月28日晚23点30分,美国宇航局(nasa)在华盛顿总部的詹姆斯·韦伯礼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有评论认为,火星表面有流动水,可能意味着火星地下也有水,若得到确认则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移民火星都意义非凡。不过,“火星上存在流动水”在各种科幻小说中早已不新奇。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再次对宇宙中的外星生命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我们不是孤独的。” 然而,霍金警告,为了全人类着想,人类必须停止尝试联系外星人。根据霍金教授的说法,我们需要停止尝试联系那些最有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地方。霍金认为,我们正在接触我们的“宇宙邻居”的事实可能会使人类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
“人类从哪来,未来又会到哪去”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按照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人类的来历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普通,就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简单生物一步步慢慢演化而来。事实上,虽然进化论已经提出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并不认同进化论,或者说对进化论的内容并不是全部认同。反对者们认为进化论并不能解释或者适用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从马斯克2002年成立spacex以来,他移民火星让人类文明称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就没变过。按照最新的马斯克火星ppt介绍,他将在2060年之前往火星移民100万人,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spacex需要准备至少1000艘星舰飞船,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间周期性的运输航班,在人类移民到达之前先运送海量设备到火星,并用机器人完成火星基地前期的搭建工作。
各种科幻电影里,人类把火星当作移民太空的目的地。现实中,浩瀚星空,人类都争相选择火星作为探测目标。2020,火星将会很热闹,美国、中国和阿联酋都有去火星的计划。人类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火星?这或许要从人类的火星情结说起。人类的火星情结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了向往。有人说,我们的生命原本就是来自火星,也有人说,地球的现在就是火星的过去。
人类想要移居到其他星球需要多久?其实对于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地球上的各个国家比咱们普通人更加急切。因为毕竟咱们只是图一乐,但国家机器是要实打实做事的。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咱们讨论的是哪个星球。就拿比邻星b来说,其位于半人马座中的现实版“三体”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系外行星,也是已知最近的处于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距地球约有4.2光年。
如果“为什么要去外太空?”是一道多项问答题,想必答案将会非常多。地球资源会枯竭,养不活将来会像蚂蚁一样多的人类;未来某一天,人类可能像恐龙一样,因小行星碰撞而灭绝;人类自己也会毁于内乱或者崛起的ai。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不会显得那么狼狈的逃跑理由,比如人类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天生爱冒险。对于人类来说,黑漆漆的外太空一直有股不可抗拒的魔力。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每到10月份,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能吸引无数的目光。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教授,以表彰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mayor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人类永远也不可能“逃离”地球,移居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随着2019年诺奖的揭晓,这一偏激的论调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