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在世界的一片遥远之地,非洲。在这片土地上,你会看到一只独特的军队。他们的肤色是黑色,然而,他们穿的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服,用的是解放军的装备。他们的训练方法,战略和战术,甚至是阅兵式,都是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时,你会听到他们大声的口号,那是中文的“一、二”。他们中的许多高级军官,甚至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河北话。
是的,你没有听错。他们是非洲的军队,却像极了中国的解放军。你可能会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中国军队去非洲拓展业务了吗?别急,让我带你了解一下这个被称为“东非解放军”的特殊军队的历史和故事。

这个故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那个历史时期。在那个时期,全球的独立运动兴起,非洲大陆上被英法老牌帝国殖民的国家纷纷独立建国。坦噶尼喀和桑给巴也分别在1961年和1963年从英国独立,并合并成了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然而,新建立的国家在经历了帝国主义长时间的剥削后,几乎一无所有。它们的经济状况极其困难,军队几乎没有实战能力。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中国出现了。尽管那时的中国并不富裕,但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选择与非洲各个新独立的国家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在经济基础建设方面,1970年,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开始了施工,派出了大量的工程师,帮助坦桑尼亚修建铁路。在军事方面,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并且派遣了大批军官前往中国的军事学院接受培训。

中国有三所军事学院,国防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分别接收了来自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军官留学生。在这些学院里,非洲的军官们接受了和中国解放军一样的基础军事理论和单兵战术训练,他们还学习了班排进攻战术、步坦协同等,以及解放军优良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渐渐和解放军一样,他们同吃、同住,甚至学会了流利的中国话,特别是地道的河北话。
在这些前来中国学习的非洲军官中,有很多人并不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国土安全和民族尊严,选择了来中国学习。比如在1964年,35岁的纳米比亚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的主席查·萨姆·努乔马,他曾前往中国,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游击战”。他回到非洲后,迅速领导了“西南非洲解放军”,并且在后续的一系列战争中,成功领导人民建立了独立的纳米比亚共和国,并成为了纳米比亚的国父。

在中国解放军的帮助下,坦桑尼亚的军队迅速成长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他们能够熟练的组织实施步坦协同和空地协同作战,甚至掌握了解放军特有的穿插战术,这在非洲是十分罕见的。1976年,当坦桑尼亚和北方邻国乌干达发生边境战争时,坦桑尼亚在中国的支援下,成功地打赢了这场自卫战争。甚至在1979年,他们一度攻进了乌干达境内,实现了大反攻,这使得乌干达的总统阿明不得不向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求助。
从那时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非洲的地位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寻求中国的军事合作,并加入到了“非洲解放军”的队伍中。例如,2016年,南北苏丹的两个军队为了争夺边境的油田地而爆发了冲突,其中北苏丹的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支持下,成功击退了南苏丹军队的攻击。这一次的胜利,使得北苏丹军队的声望大增,他们的军事理念和装备也都受到了其他非洲国家的关注。

同时,由于长期的军事交流和合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非洲军队之间也逐渐形成了深厚的友谊。非洲军官们在中国接受训练的经历使他们对中国有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也使他们在面临军事冲突时更加倾向于寻求中国的帮助。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他们更愿意接受和学习中国的军事理念和制度。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东非解放军"也逐渐从一个单一国家的军队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非洲国家的军队组成的联盟。他们共同维护着非洲的和平与稳定,并且在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中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的存在,不仅维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也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小彭/口述韩瑞雪/撰文祖一飞/编辑我叫小彭(@非洲小彭),今年28岁,是一个在广西大山里长大的南方人。从小我就没怎么出过远门,万万没想到,长大后竟然有机会跑到非洲做生意。这一切,都源于十年前的一次打工经历。那时我刚高中毕业,跟着表姐在深圳华强北卖过两个多月山寨机,后来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个神奇的行业。
                            众所周知,中国在国际上有着“基建狂魔”的美誉,然而在种菜这件事上,中国人同样也不是盖的,中国人天生的种菜天赋,为自己开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在古代,中国人通过种菜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而在物质丰沛的现在,许多中国人也依然难释种菜的爱好,天台、阳台、空地……任何可利用的空间,许多中国人都会选择在上面种菜来打发时间。
                            在非洲尼日利亚打工,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放弃国内的工作,到非洲打工一年能赚多少钱?现在到非洲打工的中国人,大多数中国人和我一样,到非洲打工不是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我到非洲打工的目的很简单,在非洲能多挣点钱。那么,中国人在非洲打工,一年能挣到多少钱呢?不同的职业,到非洲打工的待遇也不一样。非洲很大,不同的非洲国家待遇可能也不同。
                            #国外打工##国外生活##非洲##非洲生活##人物故事#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80位真人故事我叫安德鲁,别看我只有28岁,但是截至目前,我已经在非洲工作生活5年多了。当时,我从四川成都天府之国来到非洲工作,除了开阔眼界、提高见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穷,想出来多赚点钱。我在国内大学里学的是英语,而目前在西非的尼日利亚从事国际工程行业,主要负责公路项目上的商务外联工作。
                            北京时间3月19日,中非共和国中部地区一处金矿遭武装分子袭击,目前已造成中国公民9人死亡、2人重伤。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在非洲的中国“淘金客”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3月20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几位在非洲从事矿业开采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淘金故事,那是一场豪赌,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还有人失去生命。
                            1988年9月河海大学(位于南京)为了加强学校的校园管理整肃校规校纪,出台了一系列的校规校纪,如整修留学生楼环境,修建留学生会客室,恢复会客登记制度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校园管理,无可厚非。话说在上世纪的70-80年代,我国的经济还不强大,人民生活也没有那么富裕,大多数人解决温饱问题都有些困难,在这种环境下,能到中国留学的非洲留学生却都是非富即贵,这是为什么呢?
                            #海外打拼##迪拜##泰国##非洲生活##赚钱##非洲打工#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69位真人故事我叫柳芬,今年33岁还没结婚。自从高中毕业走入社会,我便踏上了打工之路。国内辛苦打拼十年,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还负债十几万。2020年春,我冒着严峻的疫情风险第一次出国,随后便迷上国外闯荡,经历非常刺激。
                            1978年之后中国就迎来了快速发展,这离不开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这期间有大量的外国人涌入国内,我国则秉持着包容的态度友好的对待这些到中国的外国友人。这却导致一些国家的人偷渡至我国境内,非洲地区的人就非常喜爱中国。非洲黑人拿着护照进入中国旅游、生活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偷渡来的黑人并且生下黑二代就给我国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我国青年失业率过去几个月连破新高,部分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非洲。《中国青年报》星期三(7月19日)的一个报导就介绍了其中两人,都是应届毕业生,一个叫张扬的男生,在投了1600多份在线简历、50份线下简历后,终于找到一份远在非洲、年薪20万元(人民币)的工作,另一个是学会计专业的女生李薇薇,在中国国内找工作遇阻后,也下定决心找一份非洲的工作。
                            我们在拍摄环球旅行纪录片《我去看世界》第九季时,选择的目的地是非洲国家马拉维,这个国家很落后,gdp全球倒数。我们很幸运认识当地的福清小伙阿杰,中国人就是热情好客,他让我们在他家住下,我们也因此更近距离的看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这里的供电非常不给力,七天停五天电是常事,有时候给手机或其他设备充电,需要把握来电的时机。
                                
                                
                                
                                
                                非洲人在非洲和中国人结婚的比例(中国女孩嫁给非洲人大约有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