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去朝鲜,是一定会被带到平壤地铁参观的,导游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是朝鲜人民自力更生的结果,是自己设计建设的。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游客偶尔会回忆到,当年有亲戚朋友参加了朝鲜地铁的建设,更有人说,地铁就是中国建造的,就连地铁站的石英钟都是上海牌的。

那么,到底朝鲜的地铁,是不是咱们援建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没有明确出现一些报纸电视上,但在多年前的一份材料上就曾明确过。这份材料就是2011年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对外援助政策、对外援助资金、对外援助方式、对外援助分布、对外援助管理、援外国际合作。
其中明确指出,1950年,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中国的第一笔援助是对朝鲜提供的,这些援助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等一些生产领域,还包括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平壤的地铁站就是中国政府援建的。

平壤地铁始建于1968年,经过5年奋战,千里马线(cheollima line)于1973年9月6日竣工通车。地铁站位于平均100米的地下,个别地方甚至超过了200米,号称世界上最深的地铁系统,工程量巨大。
这种设计据说是兼顾了防空的功能。在1973年通车的时候,朝鲜人骄傲地向世界宣布:平壤地铁是朝鲜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建设的伟大工程。

如今朝鲜地铁除了千里马线(cheollima line)线以外,还建设了革新线(hyeoksin line),两条线路全长大约24公里,17个车站。中国游客来朝鲜,会被带来体验乘坐一站,是千里马线(cheollima line)的凯旋站和荣光站,这两个站也是仅有的被允许外国游客拍照的地方。
朝鲜唯一的最豪华地铁列车,就在这条线上运行,它被朝鲜人赞为:“像美男子一样漂亮,装饰和设备体现出现代感”。这种高级列车,实现了车门开关自动化,不再用乘务员手工关门了,车厢内还有电子显示屏,告诉你行驶到哪个站了,十分现代化。
不过,很多中国游客并没有能够体验乘坐,因为这趟车只在上午10点到12点之间限时段运行,其他的时间段,运行的还是2000年前后从德国进口的老列车。

最后,我们再回到文章的最初,或许朝鲜导游不知道历史上的具体情况,在事实是,平壤地铁的确是我们援建的。在2014年8月31日《合肥晚报》上,也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朝鲜地铁原是中国建造?》,其中很具体写到: 从1968年到1973年,中国铁道兵、数万人及大批技术人员被调往朝鲜,设备、建材经东北运往朝鲜。
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专家负责整体规划,咱们负责具体设计施工,全部结构工程、车辆、控制系统和机电设备都是我们的。为了适应特殊的运营环境,平壤地铁机车在上海专门研发,长春客车厂制造。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首先要说到美国医疗体制的特点美国没有实施全民医疗保护制度,而是遵循了医疗市场化原则。这使得美国的医疗服务主要由私有机构提供,而病人则需要通过买保险或自费来负担医疗费用。因此,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高昂,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根据报道,中国男子齐勇戈(音译yongge qi,英文名henry)持有留学生签证被欺骗至澳大利亚。他原本以为可以享受承诺的免费食宿、机票和优厚的薪资待遇,但事实却是他被当作了廉价劳动力。他被迫在一家工厂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负责着两三个人的工作量,而时薪却只有5澳元(约合人民币24元)。
根据多伦多公布8月份新房市场数据显示,无论高层公寓还是独立屋,成交同比暴跌超过80%以上,房价月环比终于开始下降,多伦多星报直言,加息后,新房买家消失了。而列治文山华人区一个豪宅楼盘本周也悄悄降价了。根据建筑业和土地开发协会(bild)日前公布的数据,大多伦多地区8 月份只售出的 533 套全新的公寓,同比下降 83%。
在非洲如果你路过一个营地有菜地,就直接走进去,肯定是中国人的驻地。中国人在非洲都会在营地附近开辟出一片地来种菜。 而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在非洲开农场种菜,变成农场主,一年净赚几百万人民币,赚得盆满钵满。种菜就是是中国人的天性。 很多非洲没有的菜都被这些农场主带到了非洲,丰富了当地的菜篮子。最初非洲当地人只会种几种蔬菜,黄瓜,土豆,西红柿,就这几种菜,摆4-5个西红柿论堆卖。
可以用护照买国内航班机票吗?酒可以带上飞机吗?近日,有旅客就乘坐飞机遇到的问题向武汉天河机场求助咨询。5月30日,天河机场对此进行了统一回复。天河机场t3航站楼是否能用护照购买国内航班机票?天河机场方面介绍,在有效期内的护照可以用来乘坐国内航班。但需要注意的是,旅客乘坐国内航班,办理购票、值机、安检手续时,应当使用同一个有效的乘机身份证件。
众所周知,大米和小麦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主粮,那么你知道大米和小麦谁才是中国人餐桌的扛把子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用数据来做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统计的水稻产量和小麦产量数据,我们来做分析,看看下图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2021年全国水稻主要产量为21284万吨,而小麦产量为13694万吨,两大主粮,小麦产量占总计的39.1%,而水稻占比约为60.9%,也就是说水稻养活了更多的中国人,大米更多地出现在了中国人的餐桌上,这个结果可能会跟很多北方的朋友的认知不太一样。
3年疫情,硬性呈现所有在柬中国人集体困境。疫情过后,所有人满怀希望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流,生意好做,可结果和现实全往反方向发展。没有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去了,生意比疫情期间更难做。近期,柬单网作者走访不同行业,与不同负责人聊聊他们的问题,才发现在柬中国人目前处于又一波“规模性”阵痛期,记者经常听到一句话:甚至比疫情还要困难。
因为韩国民众对中国无好感,所以尹锡悦对中日两国态度截然不同,结果犯下大错。尹锡悦永远不懂一个问题,涉及民族尊严的事情,不能乱来。近期,韩国总统尹锡悦因为自己的涉台不当言论,遭到中方的有力反击,颜面大为受损。倒不是说中方真的要破坏其颜面,问题是尹锡悦有错在先,而且还涉及台湾问题,中国大陆方面一步也不能退。
我是移民哥,1972年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到初三时,我因为数学成绩都不合格,放弃了上学。1988年,才16岁的我,独自来到了齐齐哈尔市,在表姐的饭店里当学徒。1991年4月,通过邻居的关系,到俄罗斯菜园做劳务工,一个月工资600元。从此,我和俄罗斯结下了深厚的情缘。*32年来,我在这个热血沸腾的国度,跟黑社会谈判,与海关官员谈笑风生,带剧组拍电视剧,把被扣留的中国人送回家。
这是《自拍》第291个真实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告诉我孙光/口述小问/撰文呱呱/编辑我是移民哥,北京人,80后。我原来在乌克兰做生意,踏踏实实过着日子,俄乌一发生冲突,我成了难民。带着全家逃出乌克兰,走了半个欧洲,仍没找到落脚地。等回到乌克兰了,也许家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能毁掉,生活被战争碾碎,难以复原,只有慢慢去粘合、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