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法国人殖民了我们132年,现在轮到我们殖民法国了。我们将终身殖民他们,直至死亡,直至时间尽头。”
在法国一穆斯林社区,被问及既然觉得法国种族主义相当严重,为何仍有数百万穆斯林移民蜂拥而至时,一名自称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男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进一步表示,全法近期因“警察射杀北非裔少年”爆发骚乱,其本质是法国种族歧视问题日趋严峻。
这段采访视频近日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当地时间8日,美国保守派媒体“每日连线”(daily wire)在报道中称这一答案“令人毛骨悚然”,并形容该男子描绘了一幅“欧洲国家里心怀怨恨的穆斯林的可怕画面”。
截图自“daily wire”
当地时间6月27日,法国警察射杀一名拒绝停车接受检查的17岁北非裔男子,此事随即引发关于反对警察暴力与种族歧视的全国性抗议示威,大规模骚乱持续多日上演。
“daily wire”报道称,对于蔓延至全法甚至临近国家的这场骚乱,包括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等诸多批评人士均将其原因归咎于法国的“制度性种族主义”。据统计,2020年以来,法国警察执行交通检查时发生21起致命枪击事件,大多数受害者是黑人或阿拉伯裔。
被警察射杀的北非裔移民后代,17岁的少年纳赫尔
该美媒报道中引用了上述视频,后者来自于持反穆斯林立场的加拿大右翼媒体“rebel news”。
根据视频内容,记者来到了法国一穆斯林社区,采访了一名自称名叫穆罕穆德、家人均住在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男子。
穆罕穆德表示,北非裔少年被警察射杀,错在法国的种族主义上,“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政府。这是警察的错,是国家的错,因为种族主义在法国已经达到了顶峰。”
被问到为何仍有如此之多的穆斯林移民来到这个在他们看来存在严重种族歧视问题的国家时,“daily wire”称男子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回答,“他们(法国)殖民了我们132年,现在该轮到我们了。我该怎么解释呢,他们殖民了我们132年,现在我们将终身殖民他们,直至死亡,直至时间尽头。”
记者接着问,是否未来法国会出现一条通往正义的解决之路。穆罕穆德露出了一个古怪的表情,仿佛对方说了什么很荒谬的言论:“正义?法国永远不会有正义,只要种族主义者在,就不会有正义可言。”
他的回答中略带怒意,“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我们需要平等,需要尊重宗教。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尊重穆斯林。穆斯林在这里不被尊重,他们把我们当成恐怖分子,我们不是恐怖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穆罕穆德还坚称,虽然他人在法国,但他仍首先认为并将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阿尔及利亚人。
记者继而追问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你不愿意说你是一个法国人,这是否也是一种种族歧视?”
男子则反驳道:“我们不是种族主义者,世界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在任何他们想要的地方,这没有问题。”
穆罕穆德还说,他不会对那些暴力示威的穆斯林年轻人表示谴责,但补充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对于法国总统马克龙,他也表示对其无话可说,“我只有这句话(想对他说):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就这样!”
据法媒《巴黎人报》当地时间6日报道,法国总理博尔内当天称,眼下国内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政府在逐渐减少安全措施的同时,仍要保持高度警惕。
但法内政部部长达尔马宁近日一番有关骚乱和移民之间关联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再掀波澜。
在出席参议院法律委员会会议时,被问及被捕人员的身份背景构成,以及移民问题与城市暴力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时,达尔马宁给予了否认和反驳。
他表示,仅仅将此事基于身份的解释是“大错特错”,又提到自己在4个晚上走访了15个警察局后,发现被捕人员名单中确实很多名字显示其有移民背景,“但被捕者9成是法国人,只有10%是外国人。”
截图自法国《费加罗报》
7日,法国电视台bfmtv公布了在上周的骚乱中被捕者中最常见的20个名字,一名嘉宾称这些名字体现了“法国文化多样性”:“有北非人、法国人、欧洲裔移民……”
截图自bfmtv
早些时候,旅法二十多年的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法国外来移民主要来源于法国前殖民地,绝大部分集中在北非和阿拉伯地区,也就是黑人和阿拉伯人,他们信仰的是伊斯兰教。
他介绍道,种族问题在法国属于一种禁忌,法国官方严禁在种族方面做任何调查和统计,“在法国不能直接称呼移民子弟为‘黑人青年’或‘阿拉伯青年’,这是绝对‘政治不正确’的。这些移民后裔大多居住在贫困加剧、治安恶化的大城市郊区(banlieues),于是一个代言词就出现了——郊区青年(jeunes de banlieues)。现在法国任何人说起‘郊区青年’,人人都知道指的就是‘黑人’或‘阿拉伯’青年。”
郑若麟表示,一名移民后裔的死亡成为近期法国社会激烈动荡的诱因,从侧面说明法国的种族危机已经达到极其危险的程度。但今天的法国,其社会各类危机都有潜在爆发的可能性,并不仅仅限于种族危机。
近三十年,法国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和国家债务双双高涨,社会生活水准不升反降,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长,阶级斗争等各类社会矛盾均趋于激化过程之中。
“正是由于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就业危机等一系列危机的存在,再加上种族带来的种种危机,使外来移民后裔面临的社会冲突更激烈,结果使得种族问题在法国似乎比其他问题都要更为敏感。但这只是深陷危机中的法国的一个方面而已。如果是另外一桩经济危机或其他因素导致社会矛盾突发,其激烈程度应该同样会类似这次危机的。”
华侨定居国外,持有外国“绿卡”,应注销国内户口,不仅是注销国籍……不伦不类,前言不搭后语的一条“新闻”,跑遍全球中文网络。行业消息,今年世界美容业第一流量是丰臀。而男人自古以来对女性丰臀的追求,据说是因为人类在大多数时间里,安全感是第一需求。虽然我理解不了安全感与丰臀之间的联系,但理解了为什么注销国籍会引起关注:安全感。
据环球网8月4日报道,7月29日,5名中国公民拟驾车自哈萨克斯坦经阿斯特拉罕州卡拉乌泽克口岸入境俄罗斯时遇阻,被注销旅游签证、拒绝入境。8月2日,使馆了解到,俄边防人员对其进行长达4小时反复审查。根据使馆领导部署,使馆相关部门分别约见俄罗斯外交部、联邦边防总局、联邦安全总局等部门提出交涉,明确指出俄方在此次事件中出现的野蛮执法、过度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与当前中俄关系友好大局不符,与两国日益密切的人员友好交流趋势不符,要求俄方立刻查明事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消除恶劣影响,并保证此后不再发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2月2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德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获悉,2月22日起,从中国内地及中国澳门到德国的旅行者无需在入境德国前履行检测义务,入境后也不再需要进行毒株抽样检测。飞猪数据显示,2月22日当天,平台上的德国签证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2倍。目前,中国直飞德国的航班较少,不是每天都有固定航班。
提到蜗牛时大家率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童年那首《蜗牛与黄鹂鸟》,还是法国的名菜法式焗蜗牛。但是不论是哪一种,都没咱们今天说的这种蜗牛“恐怖”,毕竟它的个头甚至比成年男性的手掌还要大,这种长得像“变异种”的蜗牛正是非洲大蜗牛。比成年人手掌还要大的非洲大蜗牛那么,什么是非洲大蜗牛?为什么它能长这么大?这种蜗牛也是一种食材吗?
中国人,应该是全球最喜欢购房的族群。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协会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投资者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共投入60亿美元购买美国房地产,是为全美排名第三的外国投资者。由于中美关系的敏感性,情况在变。现在美国多个州议会通过立法或提案方式,要禁止中国人在美买房购地。南卡罗来纳州参议院日前通过南卡s576法案,将禁止中国公民购买任何新房产,也限制中国企业和政府在南卡州购置土地和房产。
北京时间3月19日,中非共和国中部地区一处金矿遭武装分子袭击,目前已造成中国公民9人死亡、2人重伤。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在非洲的中国“淘金客”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3月20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几位在非洲从事矿业开采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淘金故事,那是一场豪赌,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还有人失去生命。
欧洲国家,大部分是美国的盟友,在国际事务中经常和美国保持一致。近些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让美国有了危机感。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威胁其霸主地位,美国开始打压、制裁我国。美国的欧洲盟友,也跟随美国一直遏制我国,但是这6个欧洲国家,对中国却很友好。一、希腊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欧盟成员国和北约成员国,货真价实的美国盟友,但他对中国很友好。
最近美国又“乱”出了新高度,一股“零元购”的灾风席卷了多个地区,仅在11月23日被曝光的就有多起,分别发生在11月19日、20日、21日、22日,频率高间隔短,危害极大。(动图)据美媒报道,类似的事件早在17日就已经发生过,当时14名劫匪闯入芝加哥的一家路易·威登专卖店,抢走了至少价值10万美元的商品。
我是移民哥,在头条持续更新我的游记《二十年游历分享》,介绍世界上主要景点。本篇文章共有 25 张照片(没有特殊声明的照片都是赵先生自己拍摄的), 0个音频,0个视频。赵先生写文章的目的很简单,纯粹为了记录这些年的旅游经历,文章仅在今日头条发表。如果在其他平台看到本文章,基本就能判断是抄袭。抄袭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波又一波,今年对于泰国旅游的热议就没有停歇过。年初时,泰国力排众议欢迎中国游客回归,博得了不少好感。不过待中国游客纷至沓来之时,负面的话题也随之而起,从贵到“玩不起”,到如今就连赴泰旅游人身安全能否保障,也成为了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第一财经记者向多位近日赴泰的中国游客询问,大家纷纷表示后疫情时代的泰国,安全形势并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