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人私信,问在泰国怎么交水电费和物业费。今天维灿就给大家讲讲这两个问题。
在泰国无论住公寓还是住别墅都需要缴纳物业费;公寓的物业费通常40-50泰铢/平米/月,(8-10块钱)档次越高的公寓物业费越贵。别墅的物业费要便宜很多,但别墅的物业费是按土地面积算。泰国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是瓦,一瓦等于4平米;
一般来讲10-20泰铢/瓦/月比较常见(2-4块钱)。
缴纳物业费
在泰国购买房产后,房主在交房过户时,就需要在物业管理处一次性缴纳1年的物业费。有些开发商会让缴纳2-3年的物业费,这个费用会跟过户时的尾款一起缴纳。
一般来讲,开发商为了鼓励业主尽早过户,都会承诺第一年的物业费是免费的。之后每年缴纳一次就行。每年年底或年初,物业会把账单寄到家里的信箱内。你可以拿着单子去物业处缴纳现金;也可以用手机银行扫描物业单上的二维码进行支付——前提是开通泰国银行账户。
如果人在外国,记得留一个物业人员的邮箱,来不及回泰国缴物业费时,让物业人员把物业账单发给你,在国内扫码支付就行!如果你没有泰国银行卡,你可以找人代你支付这个费用,或者你亲自去支付,如果你的房子是出租的,那么中介一般会协助你处理,就会比较简单。
关于泰国银行账户开户:
1,只要你在泰国置业,原则上来说你都可以去泰国任何银行开户,不管你的房子是否已经过户,过户了你就带着地契去银行开户,如果没过户你就带着购房合同去开户,目前泰国的盘谷银行(bangkok bank)和开泰银行对这方面的业务都很熟悉。
2,泰国银行不接受远程开户,比如盘古银行和开泰银行在国内都有分行,不过他们的业务是相互独立的,不可以直接在国内的泰国银行开设海外账户,你的泰国银行出了问题,去国内的分行也是无法解决的。
3,如果你没有在泰国买房,并且你持有的是短期签证,比如落地签或者或旅游签,原则上你是不可以在泰国开户的,不过目前在泰国有些中介是可以协助开户,他们会帮你做一份假的雇佣合同,然后带你去他们合作的银行,也能开户,不过这种方式是要付费的。
泰国有两大电力局,大都会电力局和泰国电力局,其中大都会电力局管理曼谷的供电,曼谷其他府则由泰国电力局管。电费的收费标准差不多,4.72泰铢/度(这是官方的说法,实际要到5泰铢)。
如果生活在曼谷,每个月的5号-10号,就会收到大都会电力局寄来的橙色电费单。
曼谷以外的地方,会在月底的24号25号左右收到泰国电力局的紫色电费单。
账单会寄到家里的信箱内。大家一定要记得按时交电费,如果连续3个月不交电费,电力局会断电,并且把你家里的电表拆走。
你重新申请的话需要等3周到1个月,而且重新安装电表要收3000泰铢(595块人民币)的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你不用电,每个月也会产生40.9泰铢的最低额度的电费!
缴纳电费
泰国交电费的方式有很多种,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最常用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需要手续费
如果你住的房子周边有711便利店,在收到电费单后,拿着单子去711便利店交给收银员,他会帮你缴费,你甚至不需要开口说话他就懂了。一般711会收取10泰铢的手续费。
你也可以拿着电费单去物业交;物业同样会收取手续费,并且要比711手续费贵一倍。
第二种:不需要手续费
银行app缴费
如果你开通了泰国银行的账户,可以下载一个该银行的app;每个银行app上都有“公用事业”缴费的功能。收到电费单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银行app的扫码功能,扫描电费单上的二维码,然后按照步骤缴费就行。
那么人在国外,没有收到电费单怎么办呢?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一个电表账号“ref”(电费单上第一个格子里的数字),在银行app上输入你的电表账户就会自动跳出你的电费账单,然后支付就好了。
接下来我以开泰银行app为例,教大家怎么操作。
no.1
点击payment,账单支付功能
no.2
然后点击:utilities,公共事业缴费
no.3
找到mea,也就是泰国电力局
no.4
输入自己的电费账户,账单会自动跳转出来,核对好房号和业主姓名以后就可以可以交费了
办理手机银行代扣
如果大家觉得上面的方法太麻烦,还可以去电力局申请绑定自己在泰国银行的账户,每个月电费自动扣款。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不过最开始的手续比较麻烦。
手机app缴费
除了银行app外,还可以在手机商城里下载一个“mea smart life”的app,这是在泰国专门用来缴纳电费的应用。需要泰国手机号才能注册,而且同样需要绑定手机银行使用。
no.1
no.2
no.3
no.4
电费可以在各大app上缴纳,但水费不行。水费是按照吨数unit乘以水费单价计算的,如果住在公寓,物业会把水电费账单送达公寓的信箱。
你只需要拿着水费单去物业管理处支付就行了。
不同的物业有不同的收费方式,有些物业是一个月交一次水费,有些则是三个月交一次。
我们上面提过,物业费是一年一交,但有部分小区会把水费和物业费合在一起,让你一起缴纳!如果住的是别墅,小区内会有一个专门抄水表的人上门告诉你,这个月你的水费用了多少钱,然后按照他给的水费单把钱给他就可以了。
注意哦,不用水的话就不会产生水费;不过泰国的水费非常便宜,就算半年不交水费物业也不会给你断水,顶多是提醒你该交水费了。
如果你的房子是出租状态,那么水电费都不用你管,会有托管房子的公司和租客来处理水电费问题。房东只需要每年交一次物业费就行了(就算不住公寓也要交哦)。
如果觉得上述的方法还是很麻烦,那你可以找一家靠谱的中介公司,让他们托管代交水电费和物业费,你只需要把钱打给中介就行!
与其它很多国家相比,美国的移民难度是比较大的,并且移民时间相对长,不过,美国梦的承诺仍然值得大家对美国趋之若鹜,以至于每年有数十万人申请美国移民签证。去年,总共签发了超过28.5万个美国移民签证。墨西哥公民获得的永久移民签证数量最多,有4万多人。美国的另一个邻国加拿大排名第43位,仅获得1464个签证。
网上有一份名单流传很广。上面记录着很多人的名字,比如:金城武、巩俐、吴尊、张智霖......是不是很熟悉?你多少都听过他们的歌或者电影吧,即便一个都没有海报广告上总该见过吧!他们出现在广告里、影视里、商演里、演唱会......我们无比熟悉。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黄色皮肤、黑色眸子、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我们都以为他们是自己人,可一看国籍才发现,他们早就加入了外国国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目的地之一。数百万人涌入美国,希望能够在这个国家找到更好的生活和机会。然而,我们不禁要问,美国到底有多好,才能吸引这么多人前来?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美国所拥有的优势美国以其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制度而闻名于世。这个国家给予人们广泛的言论、信仰和行动自由。无论种族、宗教或性别,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并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障。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繁荣稳定的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办理香港身份,以此为跳板申请其他国家签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让企业受益于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香港身份作为跳板呢?主要还是因为在各大移居热门国家有针对香港身份人士的宽松政策,比起内地户籍直接申请具有更大优势。
在东京街头采访:“我想去日本留学。”“教练,我想来日本留学,您觉得怎么样?”“我认为日本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对于中国人而言汉字更为有利。日语学习相对容易,文化和饮食也更相近。虽然历史问题存在争议,但日本对中国人比较友好,不会因肤色而有所不同。”“虽然大家不太关注立场问题,但日本的教育制度与中国相似。到日本留学需要先读语言学校,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因此在国内需要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
一路各种“闯关打怪”,“万里长征”终于到了最后的面谈阶段了,可以说是胜利在望了。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必须保持一颗非常清醒的头脑,才能“一招制胜”,一次性通过面谈拿到移民签证。但是也有不少申请人,因为面谈之前没有准备好,导致被要求补材料,甚至补完材料到领事馆之后,仍继续被要求补材料的。案例背景上个星期刚刚获得ir5移民签证的g女士,她在面签结束时,被领事要求提供新的无犯罪公证书、以及要求换新的联合担保人。
本文由拥有十七年美国律所背景的兆龙移民整理波士顿联邦法官20日听取控辩双方的移民案辩论,焦点是面临遣返的无证移民与美国公民结婚后,在申请合法身分期间是否应当留下。提控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表示,奥巴马政府的国土安全部准许美国公民的某些非公民配偶留在美国,和透过婚姻申请合法身分,这项2016年的政策开创了防止家庭分裂的特殊先例。
前言19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进一步开发西部,如火如荼地展开太平洋铁路建设,要说这条全长3000多公里的铁路贯穿整个北美大陆,甚至成就了现代美国的运输大动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铁路修建工作的主力军竟然是华人劳工,这一情况也深刻反映了当年中国底层民众的悲惨求生环境。清代末年,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不少民众被迫选择逃亡海外求生,更多的人是被卖往海外做苦工的,本人的主人公丁龙便是其中一员,他们有一个卑微的称号——“猪仔”。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中国移民美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这个话题可能会触动很多人的敏感神经,也可能会引发很多人的不同意见。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不是在做任何营销活动,我只是想分享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并且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
为解决新兵人数不足问题,美国军队正在招募合法移民,参军的移民将能够快速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据《纽约邮报》6月11日报道,美国陆军和空军正在扩大招兵宣传,以吸引合法居民入伍。他们到处发放宣传册,利用社交媒体来扩大宣传范围,并尤其使用与潜在参军人员有着相似背景的人事。上周新加入美国陆军预备役的女子比达里(esmita spudes bidari)就是通过熟人招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