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在平定了云南之后,朱元璋在云南实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即在云南地区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史称“移民实滇”。
应天府即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城柳树湾位于明故宫的东南角,地理位置是今南京市的蓝旗街和御道街一带,此地便是明朝初期南京移民的主要迁出地。
一,明朝南征军从“柳树湾”出发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出征云南,南京柳树湾正是部队集结和出发之地,洪武年间柳树湾一带为东城兵马司、羽林左卫、金吾前卫的驻地,南征军在此集结并接受检阅后出发,故云南汉民有“来自柳树湾”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民间百姓所述及史料记载,明初入滇的汉民,一是跟随傅友德、蓝玉、沐英南征云南留镇的军屯者,准确地说:明朝南征军以及谪成、充军者从柳树湾出发入滇,这才是“云南汉民来自柳树湾”的真正原因。
二,明政府的“移民实滇”
1,明朝南征军定居云南形成云南军屯。据《明通卷》记载:“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甲辰,诏颍川候傅友德,永昌候蓝玉班师,留西平候沐英率数万众镇滇中”。据《云南简史》记录云南军户约为16万户全部留在云南,实行就地屯垦戍边。
这些明初迁入的军屯移民有一部分在后来的发展中融入到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中,所以,世居云南坝区的汉族人家,绝大部分都有“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的说法。据考证平定云南的入滇部队后勤兵站也设在柳树湾,但是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西、浙江、湖广、河南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南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云南士兵与家乡联系多由兵站中转,经过时间的推移后人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
2,强制性移民形成云南民屯。西平候沐英本身就是从江南徙滇的(沐英为回民),是明朝百万移民入滇之一员,据《滇粹》记载,云南都督沐英和沐春父子曾两次回江南招募汉民入滇,对入滇的农民发给种子、资金,分给田地。《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略》说:“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沐英携江南江西人民250余万入滇,给予种子、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宁、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1392~1398年)再移南京人民30余万人入云南屯种。在洪武至永乐年间,明王朝曾多次将江、浙等地的豪族大姓强制性迁徙云南,同时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户中抽丁到云南屯星。二是发配罪徙者或招募流民迁徙云南。
三,“移民实滇”对云南的影响
明朝的“移民实滇”,是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内地汉民向边疆地区的迁徙。明朝中央政府向云南大规模移民,使云南民族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自明朝起,20万户江南世家屯田入滇,汉人自此兴萌。”汉族人数剧增,以致在云南总人口中占多数,汉族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彻底改变了云南明朝以前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以汉族人口为辅的民族分布状况。明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对云南开发和经营最为成功的一个王朝,屯民实边,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大大加强了明王朝对云南的统治,还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每年河南高考成绩出炉之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是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不高,愁的是在今年的高考人数突破100万,人数全国第一,这就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式更为严峻,所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逃出生天”,事先迁户口到别地儿,比如西藏、青海、内蒙古、东北、云南等。这么一波操作带来的好处很有可能是“在河南上个二本,在别地上个985”。
云南虽然很火,但是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没来过,你注意看哦,这里是到现在一次都还没来过哦,这确实让许多来云南很多次的人觉得无法想象,但这确实是个事实。许多人没来过云南,其实也情有可原,你管人家来没来过呢,碍你啥事?来了你给钱,你请吃饭啊,是不是?其实没来过的原因也很简单,有的是没钱,有的是没时间,有的是还没玩到这边来,有的是人家压根都不爱云南不爱旅游。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现在满族主要的聚居地。据了解,东北现在居民的大多数,是来自关内的移民,而满族人口并不占多数。而来自关内的移民中,普遍有一种传说;当年自己的先祖从关内移民到这里,然后“跑马占地”在某某地落户。笔者曾研究过明末清初这一段历史,对于上述说法非常的不认同,下面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六一八年(明万历46年)七月,后金努尔哈赤征明攻陷清河城后,整个辽东地方基本被后金控制。
2019年4月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实施“全国通办”政策! 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昆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3月29日组织全体窗口工作人员对“全国通办”政策进行培训解读,确保政策落地落实。4月1日,“全国通办”顺利起航,截止4月3日下午16时,全市共受理异地人员2292人次,占全市受理量人次6779人次的33.8%,其中使用“全国通办”政策申请的882人次,占异地受理量的38.5%,为异地户籍人员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地理知识之秦岭——淮河线一、自然气候我国南北纬相差较大,使得我国的气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我国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南沙群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秦岭——淮河是我国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以南地区则是温和少雨。
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东胶东地区对于各辖区进行了普查,根据普查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境内,居然有大量云南移民村落。例如,胶南县收录了全县1104个自然村,其中云南移民的村落高达342个,占据了村落总数的30%之巨。山东省胶州半岛胶县也就是如今的胶州市,收录了803个自然村落,云南村落有180个,占据了22%的比例,即墨县有1083个村落,而云南移民村落为231个,也占据了1/5的比例。
8月5日,云南省移民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作恒一行到盐津考察,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进行座谈。县委书记杨仕翰,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廷柱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的背景、项目概况、项目合作模式等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在平定了云南之后,朱元璋在云南实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即在云南地区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史称“移民实滇”。应天府即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城柳树湾位于明故宫的东南角,地理位置是今南京市的蓝旗街和御道街一带,此地便是明朝初期南京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一,明朝南征军从“柳树湾”出发
其实,并非是在宋朝后汉人接连被异族入侵中原,是早在隋唐之前,中原就已经被异族入侵。如果要从更为久远的时期算起,在东周时期,异族同样已经进入中原。中国大地上一直生活着多个民族。华夏民族本就是上游、中游的炎黄部族与东夷部族融合而成。华夏民族能生活在黄河流域,有着天然的优势,生活上远比游牧民族有保障。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生活艰辛,对于华夏民族自然有着天然的不满,南下侵袭掳掠,也就成了生存必需。
不是,这是对一部分人的统称。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政府发布恳招令,鼓励关内百姓移民辽宁。顺治、康熙年间移民到辽宁的人很多,据《清朝文献通考》户口篇记载,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奉天人口增加了20多万。在移民队伍中,来自“小云南”的居多,许多家谱都有这样的记载。“小云南”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