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部分的省份,民间都流传着一个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传说。
传说中,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桐县。他们大多是在元末明初因为战乱、瘟疫和饥荒的背景下,被官府通过押解的方式,强制迁移到了现在的居所。
在这则关于大移民的故事当中,被人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包括大槐树、老鸹(鹳)窝、解手、小脚趾甲有复瓣等等。
根据相关的统计,全国有18个省份,都有大槐树移民。通过这些移民的家谱、碑刻,墓志铭和老人口述,移民涉及的姓氏多达1230个。
在这一场大移民中,不只是把“百家姓”一网打尽了,还额外多出来上千个相对冷门的姓氏。
在绝大多数省份的民间传说里,大槐树移民事件的背景,与元末明初战争相关。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大致又演化出了三大类移民传说。
第一个故事,叫《胡大海复仇》。元末明初,胡大海在河南要饭,因为他长相丑陋,遭到当地人的欺负,所以恨上了河南人。
后来他投靠了朱元璋,屡立战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想要赏赐他,可是他不要赏赐,却提出了复仇的愿望。
朱元璋问明理由以后,同意给他“一箭之地”,让他去报仇。这个“一箭之地”就是说让他自己张弓射箭,以他站立的地方为中心,箭飞出去距离为半径,划出一片地方给他复仇。
普通的古代弓箭,至多能射出个二三百米。一个圈圈半径三百米,直径就是六百米,能有多大一片儿地呢?就让他在一个直径600米的地盘儿上乱杀人,也杀不了几个。
可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胡大海一箭射中了天上的鸿雁。那只鸿雁中箭以后,一直从河南飞到了山东。
接着,胡大海就领着兵,一路杀过去,把河南、山东两省的人屠戮殆尽。于是,朱元璋又下令,从山西的洪洞移民过去。
第二个故事,叫《燕王扫碑》。事实上,这个故事可能是“燕王扫北(打蒙古)”的历史事件演变而来的。相传明成祖起兵靖难,造成中原江北地区很多人死亡。
所以朱棣当上皇帝后,下令从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过去。有一些地区的类似民间传说里,还说中原地区闹“红虫”什么的。可能是因为燕王起义时,军队成员头上都戴着红头巾。
第三个故事,叫《三洗怀庆府》。这个故事说,元末时期“怀庆府”是个很大的行省,它的地盘包括了河南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当时朱元璋和元朝打仗,两边的军队打到了怀庆,都要求老百姓们在门口挂上拥护他们的牌子,否则杀无赦。有当地人图方便,在一块牌子的正面写着拥明,背后写着拥元。
有一次两军在这个村庄交战,有人家的门户牌子掉落下来,被常遇春的探子看到后报告给常遇春。常遇春又把这件事报告了朱元璋,后者一生气,就下令把怀庆地区的百姓杀光了。
许多的民间故事,其实都有映射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它们和移民的事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比如说《胡大海复仇》里面的“一箭之地”,故事原型可能是明初一则关于《刘伯温修北京城》的传说。
相传,刘伯温为了找到北京皇宫的地址,请徐达往北边射一箭,箭落在哪里,就在哪里修建北京城。
明朝迁都北京,是一个重大历史的事件,所以对祖上曾经在北京一带生活的人来说,印象非常深刻。后来这个故事就和山西移民故事结合在一起,被人杜撰出了一个《胡大海复仇》。
还有一些人,把故事里的胡大海替换成了常遇春,还说胡大海(常遇春)是人类父亲和一个母猿猴所生等等。
《燕王扫碑》的故事,是与移民的祖上生活在明成祖时期,或者经历过靖难之役有关。朱棣一生6次“扫北”,不过却不是为了杀中原人,而是驱逐元朝的人。
《三洗怀庆府》的故事,没有明确对应的历史大事件。但是从其相关的背景也看得出来,它是和元末明初战争的残酷性相关。
如此看来,洪洞县大移民显然是因为战争。移民的时间,主要是集中在元末明初朱元璋刚上台之时,以及“靖难之役”过后朱棣称帝之时。
但是,根据明朝万历年间修订的《洪洞县志》记载。在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洪洞县一共只有11900户,共计92872人。
到了朱棣在位的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洪洞县的人口下降到了87775人。成化八年(公元1472),洪洞县的人口,才又增长到了98240人。
如果这本县志的内容是真实的话,那么你会发现,从洪武二十年到永乐十年,当地人口只减少了5000余人。到了成化年间,还又增加了1万多。可见,当初移民的规模并不大。
但是,网上一直有人声称,移民规模达到了百万人。这两个数据,相差十分悬殊。大约有一些自称祖上是山西洪洞县的人,并非洪洞人,而是山西别的地方的人。
民国以前的《洪桐县志》中,原来是没有关于“大槐树移民”的相关记载的。到了民国六年的时候,才有人在《洪桐县志》里面增加了一条关于“大槐树移民”的记录。
这条记录中说,城北的广济寺北面有大槐树。永乐年间,山西人民移居到山东、河南和北平的时候,曾经在树下集结。
“大槐树移民”涉及姓氏,根据相关的统计,超过了1230个,人数达到了百万之众。然而,根据明朝万历年间的《洪洞县志》记载,事实上移出的人数,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
一些自称是“大槐树移民”的人,他们的家谱可能“说了谎”。中国民间修族谱,是从明朝嘉靖年间以后才兴起的。
当时嘉靖皇帝因为“大礼义”事件和文官对着干,于是颁布法令,允许平民开祠堂,祭拜自己的祖先。同时,民间在明朝中期以后才开始修族谱。
有很多自称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人,他们的族谱都是从“清朝”开始修的。民间可以修族谱,就要追宗溯源。很多人记不起自己祖上八代的事,只能通过老人的口述和附会、想象。
一些人只知道祖上可能来自北方,而另一些人有可能根本不知道祖上从何而来,当中还有一小部分,可能从前都还不是汉人。
为了替自己追宗溯源,所以干脆就说自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就这样,“大槐树”便成了这些人的“故乡”。
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和西南部,广为流传着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歌谣。并且在大家的认知里,明朝的大移民,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开始的,那么这个说法正确吗?清朝的洪洞且c清朝洪洞县城图其实任何新兴的事务都有一个探索、总结经验、扩大的过程。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反应的正是明朝时的一场规模空前的移民浪潮。乔楔亭曾经在《题大槐树拟古并序》记载说:“余尝游于豫、燕、晋、齐、陇间,每询姓氏祖籍,多以洪洞大槐树对”。直到今天,从东北到江苏,从陕西到山东,很多人的家谱中都会记载着老家是山西洪洞。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河南及中原地区流传已久的民谚。但是何时、何因从山西移民中原,众说纷纭,矛盾百出,在人们思想上已成了久悬未决的谜。20世界80年代地名普查中,因洪洞移民问题涉及舞阳半数以上村名的含义、来历和建村时间,促使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明清史志未找到依据。1983年以来...
在中国大部分的省份,民间都流传着一个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传说。传说中,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桐县。他们大多是在元末明初因为战乱、瘟疫和饥荒的背景下,被官府通过押解的方式,强制迁移到了现在的居所。在这则关于大移民的故事当中,被人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包括大槐树、老鸹(鹳)窝、解手、小脚趾甲有复瓣等等。
前言:“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歌谣,在我国流传甚广。不仅是山西省境内,就连千里之遥的安徽省以及江苏省都有不少人听过,甚至不少人说洪洞(tóng)县大槐树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过大家听过归听过,能够把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历史变迁讲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很多人在年幼时,听长辈们娓娓道来先祖的故事,得知山西大槐树的历史。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
当我们打开网页,随便一搜“山西洪桐大槐树”,便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槐树移民的文章。其中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明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不断开枝散叶,其人数早已接近了2亿人,而且范围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除此之外,在河南、山东、河北的很多家庭里,都会有一本代代相传的族谱,打开族谱就能发现,这些人大都是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后代。
当我们打开网页,随便一搜“山西洪桐大槐树”,便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槐树移民的文章。其中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明初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时至今日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不断开枝散叶,其人数早已接近了2亿人,而且范围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宝岛台湾。除此之外,在河南、山东、河北的很多家庭里,都会有一本代代相传的族谱,打开族谱就能发现,这些人大都是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后代。
最近很多人都被骗了,所以你也要敲响警钟。市面上有这么一波人,以所谓rinp试点项目,诱人去加拿大偏远小镇里买房,但那只是打分表上的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只在某些镇里可用,跟真正的购房一步到位移民,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为了卖房,而非移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更何况,现在加拿大根本不允许外国人买房!
8月5日,云南省移民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作恒一行到盐津考察,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进行座谈。县委书记杨仕翰,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廷柱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的背景、项目概况、项目合作模式等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