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烧烤、马面裙、纸翻花……中国文化出海原来这么酷
从“8d魔幻”的重庆,到网红美食众多的长沙,再到因烧烤圈粉的淄博,近年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自身特色迅速走红,甚至“出圈”海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新渠道。
中国城市的活力和感染力从何而来?中国城市青年文化建设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城市文化如何“向外输出”?近日,荷兰青年汉学家、《北京周报》编辑顾问潘妧纱(elsbeth van paridon)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刘江红做客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潘妧纱表示,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城市青年活力迸发。刘江红则提到,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具有好奇、开放和协作的特质,他们追求个性化消费,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之一。未来要继续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安居乐业,也让外国青年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淄博成为全中国最热门的网红城市。小白(潘妧纱),您如何看待淄博的走红?欧洲有过类似的城市吗?
潘妧纱:对西方国家而言,政治已经盖过了很多东西,他们将政治化叙事置于其他一切之上。提到中国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国家的14亿民众。但我“千禧一代”的朋友们都很喜欢看中国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好在现在淄博走红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纷纷涌向淄博,品尝当地烧烤,让淄博登上国际新闻头条。淄博的走红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仍然富有生机,无论是在时尚潮流、功夫,还是在像淄博烧烤这样的饮食文化领域。
至于人们一夜之间云集一地的现象,我在欧洲几乎没见过。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力量日益壮大所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
中新社记者:刘院长,您会怎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淄博?您认为中国的网红城市吸引外国友人的点是什么?
刘江红:我可能会用一句话,叫做“一座用烟火来治愈你的千年古都”,来概括淄博“出圈”的三个特点。
淄博是一座千年古都,除了烧烤,淄博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蒲松龄等名人的故乡。
“烟火”二字指出了淄博因烧烤而走红的特点。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们所谓的“烟火”不只是吃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间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品味人生。就如汪曾祺所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淄博烧烤就是中国人用热情好客创造的生活抒情诗,能够治愈人心。
中新社记者:曾经有一篇英文媒体报道,讲述了中国的手机应用让德国一座城市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的故事。刘院长,您认为中国的流行文化已经在向全球输出了吗?
刘江红:目前在短视频等新的媒体形式的帮助下,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流行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日常的文化娱乐。现在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多还是通过长城、熊猫这类经典的形象,以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麻将和武术等等。二是影视、文学作品。比如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三是“中国风”文创。例如被热议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还有很多已经融入衣食住行的文创产品。四是网络原生的文化产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原神》目前已经在150多个国家上线,在海外很受欢迎。五是网络文化。例如非遗“纸翻花”,通过外国博主的rap配音走红海外社交媒体。
中新社记者:从滑板到露营、从咖啡厅到艺术区,青年活动、青年社区正成为中国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二位觉得现在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何特点?中国城市中的青年文化近年来有哪些新潮流、新变化?
潘妧纱:关于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我认为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经济先发展带动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青年文化的发展,其实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是如何不断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当属“中国风”正式出现。“中国风”意味着中国从关注外部的全球品牌,转向关注内部。
刘江红:的确,中国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文化,也更有创新意识。
中国这一代的城市年轻人有三个特质:好奇,开放和协作。其中,“好奇”是说年轻人会通过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去学习,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开放”是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年轻人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体系;协作是形容年轻人非常愿意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一个项目。
基于这些特征,以“趣缘”为基础的城市青年消费潮流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年轻人消费和参与社交活动更多是出于对某事的兴趣爱好,而非其他。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如果说国外的年轻人喜欢通过涂鸦等方式表达自我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您认为中国青年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社区和文化的?和西方的年轻人有何异同?
潘妧纱:2022年,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流行起了“户外风”,追求一种去户外享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尚风格。2023年,结合了“户外风”和运动风氛围的都市风流行起来。这和人们亲近自然以及户外活动的需求紧密关联,也与刘老师提到的年轻人的新兴趣有关。
另外,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搭子”社交。它是指在网上寻找一起旅行、一起吃饭、一起八卦、一起打麻将的“搭子”。我认为这是另一种和人建立联系的尝试,也是中国年轻人跟随潮流并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一种方式。
从城市文化构建上讲,欧洲和中国的情况有些类似。年轻人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构建新的文化潮流,但中国的城市文化更新颖、更年轻。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您有许多外籍朋友。外国青年人在中国城市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们对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何看法?
潘妧纱:作为在华外籍人士,我们首先要适应的就是中国速度。中国速度太快了。这就好像是,在欧洲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完的事,在中国三天就完成了。比如,每天我骑自行车去上班的时候,都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很多朋友有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以北京为例,每天我们都能以骑车、走路或其他方式,在历史中穿行。
有时,我禁不住会停下来想,这里真是太棒了。这主要是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这里的时尚、美食、语言、“淄博现象”,以及网上各种爆火的事情,都让生活变得非常精彩。谁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呢?我喜欢住在这里,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样。
中新社记者:建设城市文化,不仅关乎潮流,更要传播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如何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让外国青年体味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刘江红: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两个核心点。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让城市“潮”起来,为年轻人所喜欢。比如现在很多城市有城市音乐会,还有改造的工业园区,给年轻人提供了社交休闲的平台。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让城市“酷”起来。我认为这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现在年轻人中的一个新潮流是博物馆“打卡热”,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网上博物馆”的功能,这也有利于帮助外国青年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
潘妧纱:城市建设必须让人感到真实自然,而非刻意营造。保持真实自然和方便参观是重中之重。城市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规划。(完)

其实人们也发现最近几年我国的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很多人会在空闲的时间到外地去旅游,甚至有很多网友也会选择到国外旅游。然而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却有网友发现有很多中国女人都嫁到了非洲,对于这件事很多人也表示非常的好奇。大家都知道在非洲附近环境非常的恶劣,而且有一些地区也是非常贫穷的,但是很多人也发现其实在非洲也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
(观察者网讯)“法国人殖民了我们132年,现在轮到我们殖民法国了。我们将终身殖民他们,直至死亡,直至时间尽头。” 在法国一穆斯林社区,被问及既然觉得法国种族主义相当严重,为何仍有数百万穆斯林移民蜂拥而至时,一名自称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男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进一步表示,全法近期因“警察射杀北非裔少年”爆发骚乱,其本质是法国种族歧视问题日趋严峻。
跟团赴欧洲12日游,结果深夜被扔在意大利街头,一群游客站在路边等候。近日,有游客发视频吐槽自己不久前跟团去欧洲旅游的不愉快经历,还称司机走错了路,导致他们行程中有的景点没去,有的景点特别赶,实际与行程计划严重不符。6月21日,众信旅游方面回应称,因为派车公司临时出现了问题,所以临时调配了车,结果司机不熟路,导致游客有很不好的感受。
我是移民哥,今年25岁。我出生在广西一个普通的家庭,毕业于普通大学,更没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可是,我遇到了19岁的达莎,一名来自乌克兰的美女。她比我小6岁,不要房子、车子,只谈感情。乌克兰的女孩个顶个的漂亮,她们谈恋爱喜欢跟着感觉走,金钱只是加分项。只要在一起舒服,租房子也愿意!很多人好奇,我们是怎么相遇的?
6月28日,《我在汴京等你》首映式在开封小宋城举行,这部公益电影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世界。据介绍,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王雪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回报家乡的真实感人故事,记录了40年来女主人公栉风沐雨,无畏寒霜,孜孜追求的心路历程。该片在开封创作拍摄,融和了很多开封元素,不仅展现了八朝古都开封的丰厚底蕴和旅游资源,更体现了开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大爱无疆的人文情怀。
世界事物瞬息万变,每一次的变迁都牵动着全球的目光与影响。近来,国际舞台上涌现出一系列重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瞩目与讨论。在这个错综复杂且动荡不安的时刻,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解读国际形势的变化。在7月31日下午,国际舞台传来了新的动态,这次,我们绝对不会手软,一招击中要害!禁止香港特首出席apec峰会,拜登闯了大祸,中美关系再无缓和余地
2000年宣布性交易合法化的荷兰,如今怎么样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做出这个决定呢?荷兰的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因为国土面积较小经常被其他国家欺负,后来虽然在罗马帝国的帮助下独立,却很快被西班牙统治。荷兰当然不甘心被人统治,所以曾爆发过长达80年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至17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
在美国当了32年乞丐的上海男人,回国和妻女抢房子,理直气壮——引言。一个男人该有多无耻,多没有道德底线,才会在抛弃妻女32年后,又跑回家里跟妻子和女儿抢夺房子的产权?接下来我们讲的这个男主人公,名字叫刘玉生,是地地道道的上海男人。徐峥曾被称为典型的“上海男人”通常人的印象里,上海男人都是十分顾家疼老婆的,所以,民间才会有“上海小男人”一说。
如今,全球移民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无论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教育和就业机会,还是远离战乱和政治不稳定,移民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究竟哪些国家成为了全球移民最多的目的地呢?1. 美国美国一直是全球移民的热门目的地。长期以来,美国以其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文化和经济机会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心态,即中国血统的海外华人应该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中国,不管他们身在哪里以及他们在那里有多少代人。然而,新加坡似乎是一个例外。在外交上,新加坡与美国联系非常紧密,甚至为了美国,不顾中国的利益。那么,尽管新加坡人的祖先是中国人,可为何新加坡与美国关系更亲密呢?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编委托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让他随机询问了几位新加坡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