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烧烤、马面裙、纸翻花……中国文化出海原来这么酷
从“8d魔幻”的重庆,到网红美食众多的长沙,再到因烧烤圈粉的淄博,近年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自身特色迅速走红,甚至“出圈”海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新渠道。
中国城市的活力和感染力从何而来?中国城市青年文化建设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城市文化如何“向外输出”?近日,荷兰青年汉学家、《北京周报》编辑顾问潘妧纱(elsbeth van paridon)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刘江红做客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潘妧纱表示,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城市青年活力迸发。刘江红则提到,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具有好奇、开放和协作的特质,他们追求个性化消费,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之一。未来要继续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安居乐业,也让外国青年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淄博成为全中国最热门的网红城市。小白(潘妧纱),您如何看待淄博的走红?欧洲有过类似的城市吗?
潘妧纱:对西方国家而言,政治已经盖过了很多东西,他们将政治化叙事置于其他一切之上。提到中国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国家的14亿民众。但我“千禧一代”的朋友们都很喜欢看中国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好在现在淄博走红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纷纷涌向淄博,品尝当地烧烤,让淄博登上国际新闻头条。淄博的走红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仍然富有生机,无论是在时尚潮流、功夫,还是在像淄博烧烤这样的饮食文化领域。
至于人们一夜之间云集一地的现象,我在欧洲几乎没见过。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力量日益壮大所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
中新社记者:刘院长,您会怎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淄博?您认为中国的网红城市吸引外国友人的点是什么?
刘江红:我可能会用一句话,叫做“一座用烟火来治愈你的千年古都”,来概括淄博“出圈”的三个特点。
淄博是一座千年古都,除了烧烤,淄博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蒲松龄等名人的故乡。
“烟火”二字指出了淄博因烧烤而走红的特点。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们所谓的“烟火”不只是吃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间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品味人生。就如汪曾祺所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淄博烧烤就是中国人用热情好客创造的生活抒情诗,能够治愈人心。
中新社记者:曾经有一篇英文媒体报道,讲述了中国的手机应用让德国一座城市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的故事。刘院长,您认为中国的流行文化已经在向全球输出了吗?
刘江红:目前在短视频等新的媒体形式的帮助下,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流行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日常的文化娱乐。现在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多还是通过长城、熊猫这类经典的形象,以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麻将和武术等等。二是影视、文学作品。比如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三是“中国风”文创。例如被热议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还有很多已经融入衣食住行的文创产品。四是网络原生的文化产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原神》目前已经在150多个国家上线,在海外很受欢迎。五是网络文化。例如非遗“纸翻花”,通过外国博主的rap配音走红海外社交媒体。
中新社记者:从滑板到露营、从咖啡厅到艺术区,青年活动、青年社区正成为中国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二位觉得现在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何特点?中国城市中的青年文化近年来有哪些新潮流、新变化?
潘妧纱:关于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我认为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经济先发展带动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青年文化的发展,其实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是如何不断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当属“中国风”正式出现。“中国风”意味着中国从关注外部的全球品牌,转向关注内部。
刘江红:的确,中国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文化,也更有创新意识。
中国这一代的城市年轻人有三个特质:好奇,开放和协作。其中,“好奇”是说年轻人会通过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去学习,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开放”是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年轻人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体系;协作是形容年轻人非常愿意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一个项目。
基于这些特征,以“趣缘”为基础的城市青年消费潮流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年轻人消费和参与社交活动更多是出于对某事的兴趣爱好,而非其他。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如果说国外的年轻人喜欢通过涂鸦等方式表达自我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您认为中国青年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社区和文化的?和西方的年轻人有何异同?
潘妧纱:2022年,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流行起了“户外风”,追求一种去户外享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尚风格。2023年,结合了“户外风”和运动风氛围的都市风流行起来。这和人们亲近自然以及户外活动的需求紧密关联,也与刘老师提到的年轻人的新兴趣有关。
另外,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搭子”社交。它是指在网上寻找一起旅行、一起吃饭、一起八卦、一起打麻将的“搭子”。我认为这是另一种和人建立联系的尝试,也是中国年轻人跟随潮流并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一种方式。
从城市文化构建上讲,欧洲和中国的情况有些类似。年轻人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构建新的文化潮流,但中国的城市文化更新颖、更年轻。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您有许多外籍朋友。外国青年人在中国城市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们对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何看法?
潘妧纱:作为在华外籍人士,我们首先要适应的就是中国速度。中国速度太快了。这就好像是,在欧洲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完的事,在中国三天就完成了。比如,每天我骑自行车去上班的时候,都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很多朋友有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以北京为例,每天我们都能以骑车、走路或其他方式,在历史中穿行。
有时,我禁不住会停下来想,这里真是太棒了。这主要是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这里的时尚、美食、语言、“淄博现象”,以及网上各种爆火的事情,都让生活变得非常精彩。谁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呢?我喜欢住在这里,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样。
中新社记者:建设城市文化,不仅关乎潮流,更要传播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如何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让外国青年体味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刘江红: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两个核心点。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让城市“潮”起来,为年轻人所喜欢。比如现在很多城市有城市音乐会,还有改造的工业园区,给年轻人提供了社交休闲的平台。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让城市“酷”起来。我认为这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现在年轻人中的一个新潮流是博物馆“打卡热”,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网上博物馆”的功能,这也有利于帮助外国青年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
潘妧纱:城市建设必须让人感到真实自然,而非刻意营造。保持真实自然和方便参观是重中之重。城市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规划。(完)

我们中国人喜欢称外国人为老外、歪国仁。那他们是如何称呼中国的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称呼都有所不同。有的以我国的朝代称呼我们,有的以民族称呼我们,还有的以畅销海外的产品称呼我们。这些具体的称呼到底是什么呢?中亚与东欧部分地区称呼中国为契丹。英语中也有cathay。cathay与汉语契丹的发音极其相近。
最近突然想查查华人在意大利有多少人,想了解一下华人在意的情况,其实华人在意大利并不是很多,占所有移民的比例只有5.97%。虽然占比少,但是意大利人数最多、最稳定的移民社区之一,在所有移民人数中排名第四,在非欧盟移民人数中排名第三。根据2022年意大利人口普查显示,华人在意大利登记的人数大概是30万左右,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没有登记的,没有登记的我们就无从考量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浩瀚的五洲四洋中,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食文化之一,以其深厚的饮食传统和独特的烹饪技艺,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哪些国外美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美食的神秘面纱。一、意大利披萨披萨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美食,以其松软的面饼、丰富的馅料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
曾经韩国有一位爆料者,称自己有一份清单,里面罗列了所有的交易对象,包括一些财阀大佬,ceo,政客等等,而被送去当礼物的大多是知名女星和当红小花,甚至连未成年的练习生都有,时常要被迫给各种大人物陪酒。在韩国当女明星到底有多难?成为明星是很多韩国女孩的梦想,韩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造星工厂,三大娱乐公司培养出来全球爆火的明星数不胜数,甚至全球各地想出道的素人都去往韩国追求一个能够出道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出道的竞争压力巨大。
烤鸡(grilled chicken),是一道中餐菜肴。主要原料有鸡肉、盐、味精等。制作者可依据自己的口味添加不同的调料制作各种口味的烤鸡。但烤鸡较为油腻,食用宜适量。即使不会做菜的你,也一定不会介意多学一个压身手艺。在你老公,老爸老妈或者亲戚朋友面前,不露声与色,秀下好手艺,收下赞叹与好评,谦虚深藏功与名...............
导读:据外媒报道,近日,中国一女子因经营赴美生子被美国法院判处10个月监禁。在听证会上该女子数次拭泪。想必是意识到错误。那么,在国外犯罪回国还坐牢吗?国外犯罪可以保释回国吗?美国《纽约邮报》12月17日报道一名中国女子被判处10个月监禁,此前她被控在美国加州经营生育旅游月子中心,并告诉中国孕妇欺骗美国入境当局,以获得签证赴美生子,从而使孩子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在刚刚过去的欧洲杯八分之一决赛被瑞士队爆冷淘汰回家,这两天,法国队两名球星又摊上事儿了。香港《南华早报》7月3日报道称,一段有关法国国家队员、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球星登贝莱和格列兹曼对话的视频近日在网上广泛传播,两人因涉嫌嘲笑日本维修工人引发舆论争议,一些网友痛斥他们“可耻”且“令人失望”。(2020欧洲杯球星奥斯曼?登贝莱(右)在视频中与安托万?格列兹曼(左)嘲笑亚洲酒店员工而陷入种族主义风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给中美关系带来一些积极的风向,并且布林肯还邀请我外交部长访美。我认为这是天大的好事,期待这日早点到来,对中美解决很多问题非常有帮助。但近日美法院审判两位中国公民并定罪,给中美关系蒙上了阴影。根据美方资料,此事与劝返“红通人员”有关,是13号人物,武汉原发改委官员徐进。2021年11月15日,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犯罪嫌疑人徐进贪污、受贿违法所得没收申请一案,裁定没收渔场780.67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徐进受贿所得的8套房产、3个车位及1辆奥迪轿车。
经济全球化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选择更多优质商品的机会。而中国制造的许多商品正凭借优秀的品质,被全球消费者青睐。例如,过去12个月间,中国制造的许多防护类商品在全球应对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可以通过此前多国纷纷派飞机到中国提货扫货的现象上说明问题,中国制造的口罩等商品一度成为全球经济硬通货。法媒形容当时形容,我们(法国)运送中国口罩就像是在运送黄金一样。
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人的识字率是97%,而美国人的识字率只有79%,你会相信吗?还是会认为这是在造谣。如果这是西方人说的呢?8月2日,美国《不同声音》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西方关于中国的谎言终究只是谎言》。在这篇文章中,重点介绍了一本书,英国“拒绝新冷战”运动联合创始人、“社会主义中国之友”网站联合编辑卡洛斯·马丁内斯的《东方依然红: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