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烧烤、马面裙、纸翻花……中国文化出海原来这么酷
从“8d魔幻”的重庆,到网红美食众多的长沙,再到因烧烤圈粉的淄博,近年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自身特色迅速走红,甚至“出圈”海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新渠道。
中国城市的活力和感染力从何而来?中国城市青年文化建设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城市文化如何“向外输出”?近日,荷兰青年汉学家、《北京周报》编辑顾问潘妧纱(elsbeth van paridon)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刘江红做客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潘妧纱表示,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城市青年活力迸发。刘江红则提到,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具有好奇、开放和协作的特质,他们追求个性化消费,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之一。未来要继续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安居乐业,也让外国青年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淄博成为全中国最热门的网红城市。小白(潘妧纱),您如何看待淄博的走红?欧洲有过类似的城市吗?
潘妧纱:对西方国家而言,政治已经盖过了很多东西,他们将政治化叙事置于其他一切之上。提到中国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国家的14亿民众。但我“千禧一代”的朋友们都很喜欢看中国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好在现在淄博走红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纷纷涌向淄博,品尝当地烧烤,让淄博登上国际新闻头条。淄博的走红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仍然富有生机,无论是在时尚潮流、功夫,还是在像淄博烧烤这样的饮食文化领域。
至于人们一夜之间云集一地的现象,我在欧洲几乎没见过。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力量日益壮大所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
中新社记者:刘院长,您会怎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淄博?您认为中国的网红城市吸引外国友人的点是什么?
刘江红:我可能会用一句话,叫做“一座用烟火来治愈你的千年古都”,来概括淄博“出圈”的三个特点。
淄博是一座千年古都,除了烧烤,淄博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蒲松龄等名人的故乡。
“烟火”二字指出了淄博因烧烤而走红的特点。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们所谓的“烟火”不只是吃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间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品味人生。就如汪曾祺所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淄博烧烤就是中国人用热情好客创造的生活抒情诗,能够治愈人心。
中新社记者:曾经有一篇英文媒体报道,讲述了中国的手机应用让德国一座城市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的故事。刘院长,您认为中国的流行文化已经在向全球输出了吗?
刘江红:目前在短视频等新的媒体形式的帮助下,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流行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日常的文化娱乐。现在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多还是通过长城、熊猫这类经典的形象,以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麻将和武术等等。二是影视、文学作品。比如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三是“中国风”文创。例如被热议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还有很多已经融入衣食住行的文创产品。四是网络原生的文化产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原神》目前已经在150多个国家上线,在海外很受欢迎。五是网络文化。例如非遗“纸翻花”,通过外国博主的rap配音走红海外社交媒体。
中新社记者:从滑板到露营、从咖啡厅到艺术区,青年活动、青年社区正成为中国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二位觉得现在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何特点?中国城市中的青年文化近年来有哪些新潮流、新变化?
潘妧纱:关于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我认为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经济先发展带动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青年文化的发展,其实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是如何不断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当属“中国风”正式出现。“中国风”意味着中国从关注外部的全球品牌,转向关注内部。
刘江红:的确,中国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文化,也更有创新意识。
中国这一代的城市年轻人有三个特质:好奇,开放和协作。其中,“好奇”是说年轻人会通过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去学习,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开放”是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年轻人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体系;协作是形容年轻人非常愿意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一个项目。
基于这些特征,以“趣缘”为基础的城市青年消费潮流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年轻人消费和参与社交活动更多是出于对某事的兴趣爱好,而非其他。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如果说国外的年轻人喜欢通过涂鸦等方式表达自我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您认为中国青年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社区和文化的?和西方的年轻人有何异同?
潘妧纱:2022年,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流行起了“户外风”,追求一种去户外享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尚风格。2023年,结合了“户外风”和运动风氛围的都市风流行起来。这和人们亲近自然以及户外活动的需求紧密关联,也与刘老师提到的年轻人的新兴趣有关。
另外,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搭子”社交。它是指在网上寻找一起旅行、一起吃饭、一起八卦、一起打麻将的“搭子”。我认为这是另一种和人建立联系的尝试,也是中国年轻人跟随潮流并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一种方式。
从城市文化构建上讲,欧洲和中国的情况有些类似。年轻人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构建新的文化潮流,但中国的城市文化更新颖、更年轻。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您有许多外籍朋友。外国青年人在中国城市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们对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何看法?
潘妧纱:作为在华外籍人士,我们首先要适应的就是中国速度。中国速度太快了。这就好像是,在欧洲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完的事,在中国三天就完成了。比如,每天我骑自行车去上班的时候,都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很多朋友有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以北京为例,每天我们都能以骑车、走路或其他方式,在历史中穿行。
有时,我禁不住会停下来想,这里真是太棒了。这主要是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这里的时尚、美食、语言、“淄博现象”,以及网上各种爆火的事情,都让生活变得非常精彩。谁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呢?我喜欢住在这里,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样。
中新社记者:建设城市文化,不仅关乎潮流,更要传播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如何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让外国青年体味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刘江红: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两个核心点。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让城市“潮”起来,为年轻人所喜欢。比如现在很多城市有城市音乐会,还有改造的工业园区,给年轻人提供了社交休闲的平台。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让城市“酷”起来。我认为这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现在年轻人中的一个新潮流是博物馆“打卡热”,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网上博物馆”的功能,这也有利于帮助外国青年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
潘妧纱:城市建设必须让人感到真实自然,而非刻意营造。保持真实自然和方便参观是重中之重。城市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规划。(完)

当初为什么要学武术?我觉得我肯定是傻了才去学的武术。初高中在练武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到了大学,我还在练武术,为了一个好的成绩。即使我很疲惫,我很辛苦,但还是在坚持。内心觉得纵使再累再苦,还有很多让我坚持下去的理由。也正是这些理由,让我我嘴上说着再累,也无法放弃武术。有人说: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创业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微时代”、一个“星座时代”、一个“自修时代”……
在西班牙准备长居的朋友,都将会有一张居留卡。这张带有个人信息,照片和一串外国人号码的小卡片就是本人在西班牙拥有合法居留的证明,受到西班牙移民局规范管理并且获得相应的外国人权利。根据来西班牙的途径和目的的不同,居留卡的类型也不一样,权利也有差别。比如持有学生居留的朋友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在西班牙完成学业但是不能够自由工作(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允许申请打工许可),持有老板居留的人可以在西班牙开公司但是不能为别人打工。
在一些正式或重要的场合我们通常会升国旗、奏国歌国歌唱出了民族精神斗志也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那么国歌的英文怎么说?和小酱一起来学习~1“国歌”不是national songnational song 是指“可以激起爱国情怀”的歌曲比如《我爱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另外,虽然country = 国家;song = 歌曲
来到老挝到今天已经有2个多月了,在这两个月老挝给我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老挝当地人对中国人太热情,今天刚认识就要请我吃饭,充分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当地人请我喝酒相比其他地方,老挝都有哪些特色呢?就比如有些国家的人讲究品牌,狂热的追求大众媒体上出现的各种品牌。我感受到老挝几乎没有那种文化,就比如买衣服,没有必要非去大商场或者是去国外买衣服,当地人多数在传统市场上买衣服,所以在这里不用太在意是不是穿着名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注意到去非洲的中国人与黑人女性结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但这并不仅仅是巧合。事实上,这背后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跨文化婚姻的发展和融合。文化互补,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日本街头,日本人一听说中国人来了,立马说中文!这服务也太好了(前言)日本,这个充满魅力与神秘的东方国度,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风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中国游客是日本最主要的外国游客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到日本旅游,体验这片国土上的美丽和奇妙。而在日本街头,一个让人称赞的现象逐渐成为游客们热议的话题:当日本人听说中国游客来了,他们会立马说中文,这样的服务真是太好了!
导读:据外媒报道,近日,中国一女子因经营赴美生子被美国法院判处10个月监禁。在听证会上该女子数次拭泪。想必是意识到错误。那么,在国外犯罪回国还坐牢吗?国外犯罪可以保释回国吗?美国《纽约邮报》12月17日报道一名中国女子被判处10个月监禁,此前她被控在美国加州经营生育旅游月子中心,并告诉中国孕妇欺骗美国入境当局,以获得签证赴美生子,从而使孩子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大家对于巴拿马运河应该都并不陌生,这个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是全球极具标志性的基础设施。但是提到巴拿马这个国家很多人却并不熟悉,巴拿马之所以被大家知道,就是因为这条巴拿马运河的存在,否则它也只是众多中美洲国家泯然众人矣的一个。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巴拿马的这条巴拿马运河不仅造福了整个国家,对巴拿马的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全世界经济贸易往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许多新兴城市都声称致力于打造成宜居城市,而根据《经济学人》旗下组织「经济学人智库」公布的2023年最宜居城市排名,历史悠久的维也纳再度拿下榜首。这份全球宜居城市榜单,2023年所涵盖的城市由140个扩大为173个,评分项目包括社会稳定、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以及基建5大方面,共30个细项。以下为全球前10大宜居城市
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的前列,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也面临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男多女少的问题,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现在中国适婚男性比适婚女性的人数多出几千万,很多适龄男性的婚姻大事也是受到影响。为了解决婚姻难的问题,国内找不到另一半的男同胞,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俄罗斯,乌克兰,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国人的关注,近年来,跨国婚姻成功的也不在少数,东南亚国家当中,越南女孩一直是和中国人通婚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有很多越南女孩通过各种途径嫁到中国,除了越南,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