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肤色各异的美国人迎来了一个伟大历史时刻——奴隶制废除150周年。
尽管这一天并是美国的法定节假日,但很多美国人,尤其是很多非裔人为自己能生活在一个黑人能担任总统的多民族国家,由衷地感到幸运。
在一派感激与祥和之下,很多人自动忽略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个非裔混血的事实,也忽略了这150年来“被解放”的黑人依旧遭受着如同奴隶一样的歧视,这与他们为之庆幸的废除奴隶制虚有其表有关系。
1860年年底,美国暗流涌动,在这一次美国总统大选上,因要怎样发展新开发的土地,美国内部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自1776年美国建国,美国的历史已经走过了将近百年,借着工业革命的东风,美国完成了最早领土的开发,甚至有了土地不够用的趋势。
于是,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美国人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进运动,杀戮、掠夺,美国完成了血淋淋的领土扩张。
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北美洲东海岸的“老美国人”,却因新扩张的土地“走什么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北方的美国人因距离欧洲较近,受到欧洲的影响较多,大机器生产的工商业较为发达;南方的美国人则因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两者看似没有冲突,甚至可以成为产业的上下游,但实际上,两者的矛盾重重。
北方的工商业产量大,产品完全占据了本国的市场,甚至还需要向国外销售商品,因此北方的工厂主不希望国内出现比本土还要便宜的外国商品,因而希望提高关税。
但南方种植园作为原材料的供应商,本国的市场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他们的业务范围包含国外,为了便于出口,他们是希望降低关税的。
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如果想要影响国家关税,必须经由立法机关国会通过。
国会的议席十分有讲究,参议院各州两席,众议院则按各州人口的多寡,按总数比例划给各州。
因此,新州走什么道路至关重要,从参议院角度看,多一个州走相同道路,有了共同利益,增加或减少关税提案的阻力才能减少。
从众议院上看,说法就多了。
客观上看,南方人口比北方人口多,但南方多出来的是黑奴,黑奴算不算人,成为了美国人议论的焦点。
南方人觉得虽然他们是奴隶,但依然生活在美国的土地上,应该是算作参众议院划分时的人口,并极力提倡新州实行奴隶制。
北方当然不干,于是,南北方坐下来和谐商谈了一下,决定以密苏里州的北纬36度30分边界为线,以北走北方道路,以南走南方道路。
靠着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南北势均力敌,但南方一直不满意,想要一劳永逸,解决南北纷争。
他们一边提议,让新州内布拉斯加州自己选择,一边暗中威逼内布拉斯加州选择奴隶制。
此举不出意外地泄露了,南北方和睦友好的局面一下子打破,两方剑拔弩张,隐隐有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架势,甚至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流血事件。
基于此等局面,南方奴隶主干脆不再故作姿态,用武力威胁分界线各州投入奴隶制。
1860年,北方党派支持的林肯成功当选总统,作为北方代言人,他自然而然地要取消奴隶制,瓦解南方奴隶主无本生意的根基。
没了奴隶,南方的种植园成本会大大增加,奴隶主的影响也会急剧下降。
当然,这种政治斗争并不会摆在明面上,林肯对外宣称的是,蓄奴不符合美国刚建国时“自由平等”的宗旨,打着贯彻“自由平等”的旗号,林肯收获了很多选票,但这也让南方非常不满。
可以说,林肯的上台激化了南北的矛盾,林肯成功竞选后,南方诸邦直接宣布脱离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美利坚联盟国,与北方对立,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的内战。
因为美国刚刚结束与墨西哥的美墨战争,经历了战火锻炼的南方军队,比北方军队骁勇得多,北方在战争初期可以说节节败退。
基于战争现状,林肯不得不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名义宣告通过废除奴隶制的法案,希望拉拢更多的黑人与北方一起抗击南方。
可以说,这是一记神来之笔,在林肯的眼中,黑人算不算人都无所谓,可对南方是致命的,南方越来越多的黑人临阵倒戈、起义,很快,南北战争就以北方取得胜利为结局。
按理说,南方负隅顽抗到最后的南方军总司令罗伯特·爱德华·李在战争末期应该会遭到制裁,可是他并没有遭到什么审判。
说是林肯的怀柔也好,说是他赢下美墨战争,功过相抵也罢,罗伯特不但没有遭罪,还成为了华盛顿大学的校长。
对罗伯特的处置态度,浓缩了美国政坛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兄弟阋墙没有隔夜之仇。
这就导致了战后的美国,出现这样诡异的画面:白人握手言和,黑人则用之即弃。
南方奴隶主想像以前一样风光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南方奴隶主本质上与北方资本家一样,都是资产阶级。
因此,南方奴隶主并没有被杀头或没收财产,只是经过战乱,加上失去奴隶,产业遭到重大打击。
反观黑人这边,北方资本家不允许奴隶种植园死灰复燃,留下内战的隐患,因此废除农奴制没有被取消。
黑人得到了自由,但那重要吗?黑人在白人眼里始终是低贱的,凭借别人施舍得来的自由显得尤为廉价。
当然,黑人也不是傻子,知道要为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争取利益,于是战争后期开始,美国进入了为废除奴隶制“擦屁股”的重建期。
在这期间,美国政治格局看似是围绕着“赋予黑人平等的权利”,又是让黑人当官员,又是立法案,彻底消除法律上黑人自由的后顾之忧,其实质则是披着“议法改法”的又一轮政治斗争。
甚至不少南方政客一改往日力挺奴隶制的政治面孔,转而当起了为黑人争取权利的“黑权斗士”。
不过,这样“利好”黑人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在南方资产阶级重新掌握了南方各州权利以后,他们就暴露了本质。
这些从前的“白人老爷们”在拿回权利的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展露出了对这些曾经的黑奴的厌恶。
利用你罢了,你还当真,这几乎是当时南方白人政客的普遍思想。
在这样的思想下,臭名昭著的吉姆·克劳法诞生了。
吉姆·克劳法,美国种族隔离制度下最著名的法律,一般的种族隔离制度是将不同种族在人群中分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同的种族,不能使用一样的公共设施或服务。
种族隔离看上去只是对人群的分割,但实质就是一种歧视,一旦出现,看似平等的分割中,必定有一方处于劣势。
而吉姆·克劳法,则是歧视界的“翘楚”。
它细致地规定了交通运输、教育、婚姻、运动、休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白人都要与黑人保持距离。
拿其中比较过分且奇葩的举例:
在白人公寓出租房间给黑人,和在黑人公寓出租房间给白人,都将遭25-100美元的罚款,或服10-60日的刑期,或罚款和服刑并行。
白人禁止与黑人通婚,且禁止与四代内有黑人血统的人结婚。
未婚男女,若肤色相异且同居,将处以最高12个月徒刑,或最高500美元罚金。
不许通婚还不算完,所有在公共场合向其他人表示支持跨种族婚姻的,不管是什么话,只要提及,都会酌情论罪。
而判定黑人的方式,就如同上述的法律条款一样霸道——只要你的祖上有过黑人,你的家族将永远洗不掉“黑人”的印记。
哪怕你现在有比白人还要白的皮肤,比白人还要白人的思维,你也只会在不表露身份时,享受白人的待遇,一旦查你的户籍,发现你的种族是“黑人”,那你依然将会受到最严苛的对待。
这就是美国的第一滴血原则。
当然,第一滴血建立在黑人和白人可以通婚的基础上,在19世纪70年代建立起严格种族隔离制度的美国南方,黑人白人结婚基本是天方夜谭。
第一滴血原则实际还是一种对黑人的歧视,但这已经是无数代黑人、人权组织努力抗争的结果。
在19世纪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尽管北方不如南方那么歧视黑人,但就像上文说的那样,不经过自己同压迫者的流血抗争,施舍的权利微不足道,北方对黑人的态度虽然是无所谓,但对“奴隶”的认知还是没有转变。
看见“奴隶”和白人并行,人们还是会忍不住地鄙夷他们。
时间进入20世纪,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
看着许多同样肤色的人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美国内部也随着这股浪潮,掀起了人权讨论,进而掀起了盛大的人权运动,其中最著名就是黑人人权运动。
二战后,最大赢家之一的美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量底层黑人投身国家发展建设中,黑人的地位问题,成为了这些“城市建造者”迫切渴望解决的。
经过若干年的抗争,黑人终于迎来了一位领袖,马丁·路德·金。
作为南方人,他只在教会中找到了一丝慰藉,成年后,他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温暖的宗教事业。
在传播信仰的过程中,他不断思考人权问题,呼吁教徒们平等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加上他刻苦好学,他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一些人权运动中逐渐显露头角。
1963年8月28日 ,马丁·路德·金组织了一场关于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权的盛大游行,超过二十五万的抗议者聚集在华盛顿特区。
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此后,黑人人权运动走向了高潮。
可树大招风,祸福相依,黑人运动招来许多种族主义者的厌恶,一些偏激的人在城市中掀起了针对黑人的报复袭击,尽管马丁·路德·金不断呼吁同胞不用使用暴力,但城市种族暴力还是在升级。
1968年,年仅39岁的马丁·路德·金被极端种族主义者暗杀,领袖的陨落,让黑人运动走向了歧途。
白人与黑人的仇恨加深,矛盾愈发不可调和,但这并不是说黑人运动是完全的无用功。
经过诸如马丁·路德·金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吉姆·克劳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但第一滴血原则还没有被破除。
2008年,奥巴马成功当选总统,其母是地地道道的白人,其生父是母亲年轻时交往的一位肯尼亚籍学生,后来其母为了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带着小奥巴马前往了印度尼西亚生活。
在那里,其母与一位当地人结为夫妻重组家庭。
如此复杂的身世,奥巴马仍旧被划归为黑人,但从奥巴马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黑人地位的提高。
反过来,奥巴马当选总统,并选择一位黑人为妻的表率作用,在美国社会也展露了出来。
奥巴马主政后,美国跨种族婚姻数据直线上升,在2015年已经到了17%,黑白结合在这些数据中占到绝大部分。
自2010年到2020年,美国的混血人种由800万猛增至3380万,其总数和增幅在世界上高居第一。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黑人与白人平权的路途依旧遥远。
想要彻底解决黑人受到歧视的问题,并不是和谈能够解决的。
在美国,黑人不受重视,教育水平普遍难以提升,到社会上又被歧视,黑人犯罪率直线上升,黑人形象被抹黑,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想要破局,要么美国出现一位极有魄力的总统,站在官方层面推动一代黑人受到高水平的教育,要么美国内部爆发一次不亚于南北内战的种族斗争,可这两种方式,哪一种都是极不容易实现的。
然美国大学会提供校园宿舍和校外公寓楼,但出于价格考虑和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很多同学或选择在校外租房。不过校外租房,可有不少的坑。人在异国,如何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房子?租房和签约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弘时艺术留学为大家带来一篇保姆级的租房攻略,为大家解答在美租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01- 租房前:确认居住需求在租房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住宿需求,包括租房区域、上下学的距离与时间、预算成本、是否合租等来选择合适的租房方案。
成龙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家,八十年代出名,九十年代达到事业的巅峰。作为香港电影的第一明星,他的电影成为了香港动作电影中的经典。更了不起的是,他还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明星!上世纪七十年代,成龙开始在电影界崭露头角。他的起步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超凡的毅力,逐渐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尊重。八十年代,成龙的电影事业开始腾飞,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创意和惊险的场面,让他在影坛上声名大噪。
移民、留学, 美国vs加拿大,何去何从移民、学习哪家好?美国还是加拿大?这是很多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今天就向您比较一下两个国家的异同(主要是不同之处),供您在未来做出生活的选择。1. 加拿大和美国面积大体相当,但加国人口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美国远超加拿大。有个说法,加拿大是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也从侧面反映出两国的关系密切。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有些人一边在国内反美,一边却想着移民美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强大而自由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移民。美国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国家,有着深刻的社会分裂和政治冲突,引发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和反对。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超级移民大国,汇集了世界各种不同文化。而在世界大学排名100强中,美国的大学的数量超过50多所,其中前十也是美国名校居多。而且美国教育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学校。另外,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发现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相信很多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个美国梦,无论是为了顶尖的教育资源,还是职业发展或个人追求,社会福利等,总之就是各种好处诱惑着你,踏上移民美国的路。美国也为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增加本土劳动力挖空了心思,推出各种惠利的移民政策与移民途径。当然移民途径虽然很多,但适合你的也不一定多。不过,在今年拜登政府推出的新移民政策之下,eb-1a美国杰出人才移民再次成为了香饽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930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90后,生于广东,如今在美国波士顿求学打拼。18岁的我,一句英语都不会,便来到了美国。谁知国外的生活荆棘更多。我从一个学渣,到成为美国一名在读研究生。我到底是如何踏平荆棘,走向成功的呢?不妨继续往下翻听听我的故事。(小时候的我)1995年,我出生于广东省,是家里的独生女。
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可能在2023年4月14日达到1425775850人,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全世界人口前两名。在海外,华裔和印度裔也是居住在世界各国,更是成为一些国家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当地时间周四晚(5月11日)开始,美国将取消“第42条”(title 42)的新冠卫生边境限制政策。该政策下,政府可立即将边境移民驱逐,而不提供庇护听证会。而曾在疫情前生效的移民法案“第8条”(title 8)将取代第42条,移民将可能再次有机会寻求合法途径进入美国。第42条是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3月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实施的卫生命令。
嘿,这里是辣条出国对于明星来说是小菜一碟,想走就走。他们大多会久居国外,体验一番别样的生活环境。有的可能不回来,有的时不时冒个泡,发发动态。52岁的王琳在西班牙与外国男贴身热舞今年年初雪姨王琳参加了一档游戏综艺之后,就没再传出她的动向了。没想到最近更新动态,她已经跑到了西班牙。视频中的内容是她和一位外国男子跳拉丁舞,还别说,远距离看还真如同少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