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历史上却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为了让黄河真的发挥母亲河的作用,滋养沿岸居民日常生产生活。
1954年,我国水利部门的负责人在听取了山东、河南等地民众的反馈意见,决定在黄河上修建一道大坝。这是中国在黄河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其意义非凡。
然而,这个耗资40亿建设的水坝,为何让陕西人民骂声不断,坚决要求拆除呢?
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便有着母亲河的美称。然而,这条河流却也是中国人的心中的一道疤。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让沿岸的居民苦不堪言。
自上游而来的滚滚江水夹杂着无数的泥沙,在经历三门峡等一系列奇险之后,水流放缓,泥沙沉积,造成下游河床不断的攀升。部分河段,甚至超过了城市的海拔水平。
古时,为了防止黄河水肆意泛滥,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数采取的是不断的封堵,抬高防洪堤的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防洪堤终有一日承受不住巨大水流的冲击,出现决堤的景象,黄河改道。这一事件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上均有记载,沿岸的人民苦黄河久矣。
黄河水灾不断,是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其中以三门峡、花园口一带水灾最为严重,发生得也更为频繁。
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日本侵略者西进,决定炸开花园口。
这一行为,造成当地瞬间沦为人间炼狱,由于洪水所淹没得土地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自1938年至1947年,超过40万人因洪水引发的饥荒而死亡。
建国后,黄河河套地区由于上游河水解冻而下游河水仍然处于冰封的状态,造成春涝,每年都需要人工的手段干预,以炸药等各种方式炸开冰封的河面。
如何应用黄河之水,让它真正造福百姓,成为新中国的水利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954年,在听取河南、山东等地百姓们的心声后,国家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并着手修建三门峡水坝。
此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且这一阶段前苏联对中国的经济大力援助。为了推进这一工程的稳健进行,中央委派周恩来总理同苏方进行协商,最终确定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属苏联对中援助的156个项目之一。
在双方一致同意下,双方对黄河沿岸12000余公里的河岸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最佳的建造地点,最终选定了三门峡,这一决定得到了当时苏联水利学家的认同,并表示这项水利工程的成功修建,将为黄河的下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门峡,位于黄河的潼关至孟津段,受到太行山脉的阻挡,水势陡然变急,最终以巨大的水力冲出山口,由于场面过于壮观,有惊天地、泣鬼神、撼人心的视觉冲击感,人们便以“人门”,“神门”以及“鬼门”来称呼这三道激流,三门峡也因此得名。
可以说,选在三门峡建造水利工程,是黄河中段水力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之一。
然而,这个看似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初便受到陕西人民的强烈抗议,甚至开始建设1年后,抗议之声仍旧不止。部分人群甚至主张一定要炸了它,为何这个被誉为“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在陕西人民的眼中如此不受待见,不顾国家耗资40亿的巨额资金,坚持一定要摧毁它呢?
之所以反对的声音如此之强,其原因就在于三门峡的修建于下游的河南,河北、山东而言,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但是对于上游的陕西人民来说,确实生产生活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门峡工程虽说是中央所作的一项重要决议,也展现出重要要根治黄河灾害的决心和勇气,但在修建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缓解黄河下游百姓几十万百姓在雨季到来时,免受洪涝所苦,这项工程自提出到正式开始投入使用,前后不到7年。
为了快速解决下游的洪涝问题,中央更是拨重款加紧赶工,前后耗资40亿元。
要知道,在当时中国百废待兴的局面下,40亿对于中国财政的压力。所幸,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项伟大的工程宣告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在修建的过程中,内部的水利专家们一致通过,但投入建设不久后,一位教授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便是来自清华大学的黄万里教授。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水利工程专家,他的意见本应当受到各方的关注,但是由于当时主要负责这一项目的苏联水利专家为了赶时间,且完成三门峡任务后,还有伏尔加河的水利工程等待着他去修建。
此时中国提出的三门峡水坝的修建任务,正好给他练练手。加上,前期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此时说放弃,根本就不现实。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黄万里教授的质疑石沉大海,再无回复。在后续三门峡投入运营后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让大家想起黄万里教授的警告,然而悔之晚矣。他所提出的问题,至今也仍然未解决。
根据黄万里等一众水利工程专家的意见,三门峡尽管是黄河上游水能资源最为丰厚的地方,却也是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河段。
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如果没有妥善处理泥沙,会造成大量泥沙的堆积。这里的河床将会抬升,届时垮坝、决堤便在弹指之间,整个渭河流域被迫为这一工程买单。
黄万里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这个推断在大坝建成后的第一年,便得到了验证。1960年,三门峡水坝开始蓄水,次年开始正式运转。但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渭河流域就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导致河床抬升。
这给富饶的渭河平原带来巨大的冲击,良田被淹没,由于泥沙沉积,水排不出去,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粮食歉收,人民生活没了保障,这种情况甚至威胁到了六朝古都西安。
面对这一情况,陕西人民不干了,连年的上访,人民代表数次到中央反馈情况。终于次年,中央开始有所动作。
第一,降低蓄水的水位,并且拆除原本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的小机组。让水流速度加快,带走泥沙,减少当地泥沙的沉积量。
第二,针对当地河床抬升,水排不出去的问题,通过打排水洞的方式,排泄泥沙。这样一来一往的折腾下,中央为了三门峡项目前后投入了百亿元的善后费用。然而,这只是开始。
三门峡水利工程的修建的当年,山东、河南两地的粮食迎来了大丰收,然而这却是陕西人民以牺牲自己生活为代价所换来的。
和他们的粮食大丰收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中平原、渭河平原一带,成为了土地盐碱化的严重受害者,粮食连年减产。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除了粮食减收以外,1961年下半年,原本自上游而来的15亿吨泥沙,由于水坝的作用,全部堆积在了潼关至三门峡的河道上,渭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道“悬河”。渭河沿岸的人民生活,岌岌可危,其中就包括了陕西的首府西安。
更加可怕的是,修建三门峡后的隔年,根据陕西省水利部门的统计,该地的洪涝灾害相比于未修筑前,整整多了一半以上。
这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为了逃避洪涝灾害,数万世代居住在渭河平原的百姓,不得已选择向更北的地方迁移,他们从原本丰饶的平原上,迁至宁夏缺水的地带,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项水利工程,对于下游的百姓而言,受益良多。但对于陕西来说,确实苦不堪言。在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陕西代表团提交了一份天,要求中央保证335米移民线以上的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以及生命的安全。
三门峡的修建之初,是为了科学利用的黄河水,并且根治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三门峡建设之初,便有一部分的水利工程和环保学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上游的综合治理水土,达到这一目的,并不需要耗资巨大,以达到这一目的。这一想法,在当时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中,逐渐隐没。
如今,三门峡依旧在黄河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后人对比了三峡和它所创造的效益,发现综合而言,这项水利工程仍然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仍然是渭河流域的心头大患。
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环保理念的普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黄河上游进行综合治理,近年来也颇具成效。
三门峡流域的泥沙淤积也正逐年减少,在未来的某一日,人们终将告别这个守护了黄河下游数千万,乃至数亿人民的水利工程,迎来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好,让黄河成为我们真正的母亲河。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历史上却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为了让黄河真的发挥母亲河的作用,滋养沿岸居民日常生产生活。1954年,我国水利部门的负责人在听取了山东、河南等地民众的反馈意见,决定在黄河上修建一道大坝。
致谢致敬老移民文/王新民 致谢致敬老移民 昨晚与同村的移民后代王劭华聚会,谈及他的父辈移民情况,久久难以平静,不禁想起20年前写作《渭河大水灾》一书时了解当年的移民历史。 20世纪50年代末,因为修建三峡水库,将大荔县朝邑和华阴、华县(今华州区)28万库区移民无条件无补贴无资助迁移到宁夏,所安排的地方,没有一户比得上他们梦寐以回的“北国江南”的故乡——渭南,有的地方可谓不毛之地难以生存。
犹忆当年移民时从1956年移民到现在,50多年时光倏忽而过,每当回忆起当初移民时的情景,那一幕一慕都历历在目,就象发生在昨天的事一样。01、移民缘起故乡是难以忘怀的,故乡王家庄位于大荔县境内的沙苑以南,渭河北岸,距渭河只有一两千米远,解放前属于华阴县宝积乡管辖,1955年划归大荔,相传村子是清朝时从渭河南岸的李村迁来,村庄周围滩地肥沃,林木苍郁,村中房屋鳞次栉比,典型的关中四合院,一家紧挨一家,远远望去,树罩烟绕。
随着澳洲技术移民的政策持续放宽,咨询问题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很多工程相关的朋友在技术评估初期总把握不好方向。很多朋友在实际工作中,其内容其实并没有太细节化,甚至经常游走于几个岗位之间因此,澳洲移民律师来和大家分享下几种在澳洲移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程岗位,以及各个职位之间的不同点和优劣势。anzsco133211工程经理engineeringmanagerea评估--工程经理负责企划、组织、指导、控制并协调公司的工程和技术作业;anzsco133111施工项目经理constructionprojectm
澳洲的移民配额是大家一直都很关心的话题!很多同学是出于想要移民澳洲计划留学就业的因此去澳洲留学。那么澳洲有哪些专业是可以更好地留澳工作或者移民澳洲呢?今天杨老师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护理专业提到移民,护理专业是大家都知道的留学专业了,护理专业在澳洲每年的移民配额中占据1万5千多名,当地对护士的需求十分大,职业缺口也很大。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国移民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家庭团聚等目的,纷纷跨足国界。然而,不同国家对于移民的政策和程序千差万别,涉及到的法律规定也各不相同。对于计划进行跨国移民的人们来说,了解目标国家的移民法律、政策和流程,对于顺利实现移民目标至关重要。移民涉及到国际法、国内法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法律问题。
美国为发达国家,不仅有较高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生活福利保障也非常健全,吸引较多海外人士进行移民。大多数国内的申请人对美国的移民政策没有十分了解,很多人可能停留在“只有有钱人才可以移民”的时代。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移民美国的费用因人而异,每个项目所花费的费用不同。一般来说,职业移民费用比较低,对申请人的资产也没有较高的要求。
“村民有楼住,出门开小车,喝着自来水,干活有钱收……”如今在兴宁区五塘镇只要提及六塘村维新坡,总会引来人们的交口赞叹。“我们坡是从横县移民过来的,迁移时49户213人,现在64户255人,家家户户都搬进了楼房,大部分人的房屋已经翻新两次了。”维新坡队长韦善海说道。六塘村维新坡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是上世纪60年代从横县西津水库库区整体搬迁到兴宁区的移民安置坡。
到雄安新区就可免费领房、领工资?假的!这是传销组织玩的一个套路,别中招!为了改变家族命运,为了子孙后代,欢迎来雄安排队,领永久居住证,领房,领工资。这次天上不仅掉馅饼,还直接掉下了房子,真的吗?嘘!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没事没事,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早就在很多微信和微信群里流传开了,我们来看看。
商艳光,牛江溶,施国庆 . 金沙江下游水库移民工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0, 12(4): 397-404.摘 要: 在国内,水库移民因工作难度大而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在世界范围内,水库移民也已经成为水电行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通过七年的参与式观察及访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