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no.1938-垦殖台湾
日前,中国台湾地区出产的菠萝查出有害生物,大陆方面当即选择暂停输入。此事在两岸舆论界持续发酵,台湾某名人发出了“每人每天吃十八公斤凤梨很难吗”的世纪之问,给两岸民众的茶余饭后增添了一点笑料。
世纪之问

台湾作为一个多山岛屿,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却有很多热带、亚热带农产品可以向外输出,可见其农业开发水平。
实际上,在几百年前,台湾还不能生产出足以养活本岛的口粮。经过数代先民的努力,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并远销岛外。其实都是前人披荆斩棘,留给后人的荫蔽。
闽海开疆
相对于中国的其他省份,台湾具有开发时间晚、陆域面积狭小的特点。全岛多山,适宜农业开发的平原地带只占很小一部分。明代以前,台湾一直人户稀微,且生产力落后。直到内陆汉人大批迁入之后,台湾才逐渐从荒芜之地变得物产丰饶起来。
其实福建和台湾都是多山少平原
两岸面对台湾海峡非常适合互通有无
而台湾更广阔的的平原也很适合福建缓解人口压力

早期的台湾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着南岛语系各族群。随着几次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东南沿海的原住族群逐渐消亡,或融入进汉族当中,也有的迁入台湾,与当地原住民一起谱写了台湾早期历史。建立了大肚王国等几个台湾原住民王国。
台湾承认的土著民族有30多个
其中平原的原住民汉化比较明显
现如今,原住民文化也是台湾省旅游创收的一部分
(福尔摩沙原住民文化村)

原住民时代的台湾,岛内没有什么农业文明可言,绝大多数土地属于未开发状态。史料记载“内山生番不知稼穑,惟于山间石罅刳土种芋苗”,说明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并不种植外来人带过去的农作物,而是在山间坡地上种植薯类为生。而在台东沿海的原住民,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事农业,以渔猎为生,靠天吃饭。这就是当时台湾原始农业的基本情况。
纵跨千年,薯类依旧是岛内颇受欢迎的食物
不过从饱腹担当成了零食担当

台湾农业文明的兴起,始于汉人大规模迁台。明朝中后期是中国东南海商的活跃期,由于官方并不支持,那一时期倭寇、海盗和私商兴起,在福建、浙江和台湾等地活动频繁。
也因为福建人很会造船
素有福船“高大如城,吃水一丈一二尺”

明末许多福建闽南地区的海商,以家族为单位在台湾海峡从事私人海上贸易。至万历年间,闽南海商已经在台湾沿海地带开辟了鸡笼(今基隆)、淡水(今属新北)等几处大的海港市镇。汉人在台湾逐渐形成较大的聚居区,有着不小的社会影响力。
明初并未对台湾地区建立强有力的管辖
反而是沿海私商、海盗、西方殖民者更加活跃
至荷西殖民台湾时期,基隆和淡水已经是大港口了

海盗势力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郑氏父子。郑芝龙、郑成功家族的经营,是台湾历史的关键环节。
从天启六年到崇祯元年,闽南地区连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郑芝龙趁机招抚了泉州数万灾民到台湾垦殖。这一举动,包含了郑芝龙很深的思考。
崇祯元年,郑芝龙由海盗身份被招抚为都督同知
也由亦商亦盗时在各方势力周旋的立场转为
明王朝抗击敌寇的精英水师

当时台湾还有很多原住民王国存在,以郑氏自身的力量无法对抗。而且荷兰殖民者已经将触角伸到了台湾海峡,郑芝龙必须迅速将自己武装起来,吸引更多汉人加入他的阵营,来准备将来可能的战斗。
此外,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倒逼海盗团伙们团结一致开发台湾。只要这些灾民跟了郑芝龙,就没有了回头路,回去也只能被大明当做反贼清算。
虽然灾民海盗愿意去投奔郑芝龙
但毕竟战斗力和装备都有限
郑家还是采用了很多欧洲技术和雇佣兵
在对荷战役中屡屡取胜

经过几年的经营,郑氏在台湾已有兵员3万、船只千余艘,是台海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同时,台湾岛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也不断吸引着福建沿海地区的百姓。汉人迁台就以这个事件为起点,如滚雪球一般,规模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
在日本人眼里
郑芝龙是个狠人,连“海魔”都劫

郑氏父子视台湾岛为自己的基业,郑芝龙北上被清廷控制以后,郑成功继续扩张其在台湾的力量。驱逐荷兰殖民者,打击并团结当地的原住民势力,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王朝——明郑。
位于台湾赤崁楼的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雕像
由此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统治

稻蔗丰产
从明郑时期,到后来台湾纳入清朝的管理体系,汉族移民不断迁往台湾地区进行拓殖垦荒。在此过程中,汉人带去了大陆先进的农业文明,并在全岛范围内进行传播。
最早得到开发的是台湾的嘉南平原。根据林谦光的《台湾府纪略》记载,“种植五谷虽与中土同,而一年唯秋季一收,阻饥之患所不能免,幸有薯芋之类足以果腹”。
后来又建了嘉南大圳
现在,嘉南平原是台湾最大的谷仓

这就是说,台湾同大陆所种植的农作物类型此时已经十分相似,都以水稻、粟、麦、稷等为主,但是一年只收成一季。然而一年一熟的作物熟制,产量无法保证民众的口粮,所以仍需要薯类作物来果腹。至于棉、麻等纺织手工业原料,则仍需要大陆方面来供给。
在右先方遗址
出土了台湾至今最古老的稻米化石

到清康熙年间,台湾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外加后来明郑降清,以及朝廷对台开发,都加强了两岸的交流力度。
澎湖战役之后,清军登台
台湾作为福建省的一部分并入大清版图
(清代台湾省行政厅西门)

除了嘉南平原之外,屏东平原和中部山地地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粮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在丰收年份还可以有余粮输送到大陆。借助台湾岛优越的水热条件,甘蔗种植产业逐渐兴起。康熙年间,台湾岛每年能向内地供应54000吨的蔗糖。
压榨甘蔗的石车
在当时,全台湾的糖廍能有1200多所

当时,台湾南部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已经可以一年两熟。北部地区开始出现麦类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大麦、小麦、荞麦均出现在了台湾北部居民的餐桌上。北部地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盆地和平原地区,包括台北盆地、兰阳平原、埔里社盆地等地。由于早稻、麦类混作,所以台湾岛在秋季的晚稻还未成熟的时候,也不用担心粮食供应问题。
现在台湾也不定期组织割稻趣味体验
大家一起来割稻

此时的台湾岛内,南部平原生产晚稻、蔗糖、油料作物和热带水果,北部盆地生产双季稻、麦类的农业地理格局已经形成。随着南北农产品交易日渐频繁,粮食生产在时间互补,使岛内逐渐脱离饥荒时代,走向相对丰裕的平稳发展时期。
台湾地区屏东热带农业博览会上的稻田艺术

原住民的退却
随着台湾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对于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耕地仅仅局限于南部平原和北部盆地,广大的中东部山地却没有被利用起来。
清朝中叶,台湾岛上大部分土地都还在原住民的手里。清代官方档案文献中,称台湾原住民为“番民”。按照汉化程度被分为“熟番”和“生番”。
从地形到生产方式,到“番民”界限,高度一致

如何对待和管理原住民问题,是清政府治台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后来北美针对原住民的血腥屠戮不同,那时尽管汉民和原住民偶有冲突,尽管移民也要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但是清政府及汉民始终保持了相对文明的做法。
清朝时期以狩猎为生的原住民

清政府对原住民及原住民土地的政策主要有三种,在不同阶段分别实施了劝垦番地、开山抚番和开禁招垦的政策。推动了台湾原住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化解族群冲突和促进民族融和起到了积极作用。
牡丹社事件让清廷的治理方针由消极转为积极
台湾作为边防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遂修建了三条贯穿台湾东西的横贯道路


到后期,汉人与原住民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双方都对彼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私下和原住民订立契约的私垦逐渐成为主流。这种私垦十分文明,双方在官府的督查下订立文书,番垦、组合经营、官督番垦的形式,在台湾全岛兴起。
为了防止私垦也出现矛盾
还立有《严禁匠民越界私垦碑》
以大山脊分水为界,山前归汉人,山后则属原住民

时间长了,双方也生出了难以调和的矛盾。移民数量越来越多,很多闽南地区的百姓携家带口陆续迁到台湾。所需要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且长期向原住民交租也难免有摩擦。地主和佃户之间的阶级矛盾,汉族和原住民之间的民族矛盾共同激化。
首位台湾本籍进士郑用锡
为此特作《劝和论》,文章中写到
人变得好斗,就是从划分族群地域开始的
而这在台湾很严重,特别是在淡水很严重

汉族移民利用自己人数上的优势,胁迫原住民将土地典卖给自己的事件屡禁不止。200多年间,原住民不断失去自己的土地,导致“番民世守之业竟不能存十一于千百”。这个过程中有经济纠纷,也有暴力冲突。
汉人在人数上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清朝时期,大武垅族主导的大庄事件
邵族头目主导的骨宗事件等都是原汉冲突

结果就是,汉人大规模迁台的300年间,原住民在分布上逐渐由台湾全岛向东部山地退却,人数上,至今,台湾人中闽南人占七成,客家人占两成,剩下一成绝大部分为解放战争后进入台湾岛的外省人。原住民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几乎降为0。
为安置迁台老兵兴建了大量村落
也就是现在被当作文化遗产的“眷村”

蒋氏父子时期,外省人一般被视为精英群体,掌控了台湾岛内的政治经济权力。而农业生产主要是闽南人在做,长期以来两个群体之间也生出了抵触情绪。今天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中,也有很明显的群体阵营划分。如闽南人八成支持民进党,客家人大多支持国民党,外省人和金门、马祖居民则是国民党的铁票仓。
原住民群体长期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不过随着台湾新一代“天然独”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原住民在政治上的地位有被拔高的趋势,相反外省人则慢慢在政治上被边缘化了。

参考文献:
1.《近400年来台湾地区农业地域差异研究》,赵桂芳
2.《清代台湾开发史上的个体开垦者》,周翔鹤
3.《试探福建移民对台湾的拓垦和开发》,何绵山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严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新加坡移民的方法。普通人移民新加坡最快的方式就是选择自贡移民!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自贡移民的优势。首先,申请门槛低,适合广大人群。其次,不需要考虑资金来源,对申请者更加友好。此外,没有语言和年龄的限制,一人申请,全家三代都能轻松移民。申请新加坡自贡移民的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公司管理经验...
据新加坡最新的人口简报,在2022年共有2万1537人成为新加坡的新公民,新移民如何融入新加坡社会,也是政府十分在意的,甚至是申请pr和移民的条件之一。在昨天(6月26日)举行的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成立35周年庆祝晚宴上,担任主宾的哈莉玛总统说:并非所有新移民都觉得有必要融入新加坡人的圈子,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圈里非常自在。
泰国不是移民国家, 对前往泰国定居的移民,泰国严格控制。对获准入境就业或投资考察,一般只发给非移民签证。 泰国政府允许中国公民每年向泰国移民200人。对希望移民至泰国的外国人,必须依照配额规定办理,且须在未人泰国之前在泰国使领馆申办。1. 亲属移民根据泰国移民法规定,中国公民需具备如下条件之一者,方可申请赴泰国移民定居:
移民到洛杉矶有哪些优势?如何申请呢?洛杉矶,是加州第一大城市,被称为“天使之城”,同样也是全世界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文化、娱乐和体育中心之一。拥有美国西部最大的海港,也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之一。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得众多投资移民投资者希望在这里投在地产行业,但洛杉矶移民申请需要一些条件。
在澳大利亚,蓝领工人不仅可以获得高薪,还可以获得许多移民渠道。木工是近年来最稀缺的技术职业之一mltsll(中短期职业名单)排名第一。他们可以申请各种移民签证,这很受欢迎。木工申请澳大利亚技术移民要花多少钱?澳大利亚木工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来,澳大利亚建筑业发展迅速,需求逐渐增加,工资也随着职业生涯的增长而增加。
如果你在台湾找人聊天,会发现在台湾的平均每10个人中,有7个人会说闽南语,1个人会说客家话,剩下的2个人可能来自四海八方。那么起源于福建的闽南语为什么会成为台湾的主流语言?台湾岛最早的原住民又是源自哪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福建与台湾的故事。台湾最早的人类时间回到1970年,在台南市有个郭姓人家,父亲和三个儿子都喜欢考古。
欧洲近年来开放移民大门,投资者可以通过房产投资的方式来获得移民资格,普遍申请条件简单,只需购买相应金额的房产,无语言、学历、居住等要求,并且理想状态下不到1年左右就能拿永居,相对于美国、加拿大、澳洲那些传统移民大国来讲,门槛可谓是降至冰点,无移民监政策更是锦上添花。2022年欧洲有8700万移民!可见欧洲的受欢迎程度~以前大部分给大家介绍的都是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常见的可移民欧洲国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鲜”的国家——意大利!
香港移民最近很火,一方面源于近年来本地人才的流失,香港需要源源不断地引进人才;一方面也是长期的需求都在,疫情影响下,各地都在抢人,特别是香港这样的国际化都会。从港府的施政报告不难看出,香港对于人才流失以及相关人才引进在做非常积极的努力。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实现香港移民?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优才),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专才)以及读书进修方式(可以是专上副学士、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博士)。
瑞典是众多移民目的地当中的翘楚,对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使得广大移民人士源源不断地前往。移民瑞典需要什么条件大概多少钱?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解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移民瑞典需要什么条件大概多少钱? 瑞典不但可以移民(几万瑞典华人都是移民过去的),而且移民难度和要求小于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瑞典创业没有雇员要求,永居和入籍也不需要语言要求,比起周边的德国荷兰英国也更容易获取身份。
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几十年以来一直是欧洲的经济引擎。而其高收入,高福利,高生活水平更是使得其成为很多小伙伴工作生活的理想之选。那么,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申请德国永居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什么是永居?永久居留许可niederlassungserlaubnis是允许外国人在德国长期居住和工作的一种居留许可证。
移民新疆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移民新疆,探寻西部的魅力与机遇,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