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我在一家不大不小的湘菜馆做厨师,15年下半年,我经老朋友介绍,来到非洲。
不会外语的我,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听老朋友说,塞内加尔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18~26℃。9~10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4~32℃。政治比较稳定,所以经济发展相对其他国家要好很多,社会治安相对很多非洲国家是比较稳定的。
原本还有点胆怯的我,看着钱包,还是下定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出来闯一闯。
还记得刚刚来到塞内加尔的时候,当时我老家湖南正是秋老虎最热的时候,一下飞机,达喀尔的20度左右的天气就非常舒适。
海边风景
公司宿舍就租在一个别墅区里,说是别墅,房子里的设施比起国内还是天差地别的。
客厅有个电视机,外面架着中国的“锅”,可以搜到国内的电视台。然后就是一个茶几,几把椅子。给我安排的房间就在一楼,只有一个床,别的啥也没有。我工作的厨房还算行,日常要用的都有。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海外厨师生涯,负责8个人的一日三餐。
除了公司的这8个人,还招了一个当地保姆,负责打扫洗衣、陪同采购这一块。
塞内加尔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一开始我是用翻译机与保姆交流,外出采购的时候,有些摊贩只会说当地的沃洛夫语,就要靠保姆翻译了,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去背一些单词,慢慢的不需要借助工具,我也能和保姆交流了。
塞内加尔没有自己的重工业,很多东西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虽然宿舍在首都,买菜方便,但物价还是比较贵,基本上同类物品比国内贵2-3倍。
当地人不吃猪肉,一般很难买到猪肉,平时购买肉类都是牛羊肉为主,价格不算高,常见的蔬菜有萝卜、洋葱、西红柿、土豆、茄子、生菜,带叶子的青菜除了生菜以外就几乎没有了。在首都达喀尔可以在超市买别的蔬菜,但是价格超级贵,一棵白菜都要三五十块。
在非洲,大口吃肉很常见,有品种丰富的青菜吃是可是在华人圈子里羡慕的事
好在宿舍院子里有一大块空地,上一任厨师在这里弄了很多泡沫箱子种菜,最开始只有生菜,长豆角、苦瓜、丝瓜、上海青、大白菜、葱、蒜苗这些,后来我又种了些韭菜、茼蒿、苋菜、……
塞内加尔盛产花生,没有蔬菜吃的时候,就会买点花生,自己发点花生苗,炒牛肉,还挺受大家喜欢的。
花生苗炒牛肉
蔬菜虽然少,但水果还是挺实惠的,当季的时候芒果15块人民币可以买一大盆,每次采购我都会买一些水果,做饭后水果拼盘,在医疗条件不好的地方生活工作,营养一定要均衡,增强抵抗力。
除了牛羊肉,做的最多的就是海鲜了,本地鱼类资源丰富,市区海边经常有钓鱼的人,简单到不拿诱饵,选好地方直接把鱼钩抛出去然后快速回收,就能钩住鱼上来,
当地鱼市
还有一些虾类以及近海礁石上获取的贝壳,佛手,生蚝,海胆等等。本地主要的食用鱼类有石斑鱼,鳎鱼,金枪鱼,海鲈鱼以及章鱼墨鱼海狼等等,价格比较亲民,再20-40块/公斤,所以大家平时吃鱼比较多,清蒸,蒜蓉,香辣。
塞内加尔的螃蟹不是很好吃,肉质松散,清蒸肯定是不行,做个爆炒还是能接受的。
每周天的晚上我就会列好一周的菜单发到群里,早上,把当天的菜单贴在门上。
到晚上的饭点,打开电视,放着央视新闻联播是大家共同的默契。
每过一段时间,我会准备好蒜蓉酱,院子里有烧烤台,大家一起动手,烤点牡蛎、鱿鱼,提前腌好的羊肉串、牛肉串这些。
在非洲工作生活,除了治安,最怕的就是生病了。
塞内加尔因为气候比较干燥,得疟疾的很少。这六年,我还是很庆幸自己没有生过病,每每打电话到家的时候,爸妈还不太信,觉得我是报喜不报忧。
但雨季9月份左右,蚊虫会比较多,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去年雨季的时候,我们跑销售的小伙,被当地人邀请回家吃饭,也不知道哪个环节没有防护好,回来就得了疟疾。
好在有中国的医疗队在达喀尔,小伙子没遭太多罪,我就做点清淡地等司机接他回来后吃。
今年因为疫情,我们有5个同事没能够回家,过年的时候,摘了院子里的韭菜,大家一起包饺子,看着春晚。
再过一个多月我就能回国休假了。想想这几年的经历,还是挺特别的。
年轻人,别担心,到塞内加尔的中国人很多,有顾虑很正常,但是总要自己迈过那个坎儿,勇敢一点去面对,然后等你真的有机会的时候,你才能抓住,真正迈出这一步后,你会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加油!
1877年8月的一天,正是初秋时节,阳光恬静,凉风送爽。坐在保定城直隶总督署书房里办公的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感到些许疲倦,起身伸了一个懒腰,走在窗口吹了一阵凉风,精神好了许多。“报!有急电!”当李鸿章正准备坐下来继续处理公文时,一名随从人员匆忙走进书房,迅速行礼后,双手递给李鸿章一份加急电报。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看电影系列第12集一部电影的成功,总离不开极为经典的人物塑造,尤其是黑白对手的塑造。电影《无间道》系列如此成功,也在于反面人物的塑造。萨沙认为3部电影中塑造最成功的就是倪永孝。听萨沙说一说吧。电影中的倪家,是香港油尖旺区最有实力的黑社会家族。倪家的当人家是老头倪坤。
据nextshark网站6月12日报道,上周六晚上,一位韩国女留学生在法国南部的尼斯乘坐有轨电车时,遭到一名法国白人男子种族主义攻击。据悉,这位韩国女学生在法国学习和工作了将近1年的时间。6月6日晚上9点30分左右,她与男友在尼斯乘坐有轨电车2号线回家的时,一位男性乘客错将她认成了中国人,于是开始了一连串的种族主义攻击。
欧洲华人企业面临持续用工荒,疫情结束加剧挑战随着疫情的结束,欧洲经济正迅速复苏,然而,欧洲华人企业却面临着持续的用工荒问题。在复苏的过程中,司机、厨师和缝纫车工成为了最稀缺的职位,这给企业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首先,司机的紧缺已经成为欧洲华人企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复苏,运输和物流业务需要更多的司机来满足需求。
“来来来,吃点这个,你够不着吧,我夹给你。”像这样热情的餐桌“礼仪”,在不少中国人的家庭都有。你不这么做,或许显得不礼貌不热情,还要给你扣上一顶“招待不周”的大帽子。长期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公卫科科长田福运认为,这个看似热情的主动可能暗藏着把疾病传染给他人的危机,看似友好的行为并不是代表“爱”。
在一档街头随机采访的节目中,主持人就问中国女生对日本的印象怎么样?中国女生或许是碍于情面,都说还可以,但是当问到她们愿不愿意和日本人谈恋爱时,这些女生都表示了拒绝,她们给出的理由非常一致,都是因为日本的男人太矮了,没兴趣,必须找一个比自己高的男人。看到中国女生给出的答案,日本人顿时觉得受到了侮辱,他们开始了反击,开始为自己申辩。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德国驻华使领馆官方网站消息,5月1日起,赴德观光旅游将恢复开放。 消息显示,针对从中国前往德国旅行人员的入境限令已全面取消。自2023年5月1日起,赴德观光旅游也将恢复开放。从中国入境德国的旅行者无需出示核酸阴性检测证明。 此外,由于德国驻华使领馆签证处人力不足,短期内无法提高预约量,预计2023全年都将无法避免较长的预约等待期。
有这样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甚至不到500平方公里,但却是旅游的极好去处,这个国家就是帕劳。在其兴旺的旅游业中,很大一部分游客都是中国人,可以说中国游客的光顾使该国的旅游业更加繁荣了。而帕劳不仅没有积极和中国搞好关系,反而将中国游客拒之门外,其拒绝的理由竟是因为要保护环境,令国人很是气愤,而帕劳做这一切却仅是为了讨好日本和美国。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当我们仰望星空它永远都是那个最显眼的存在。古人望月寄托思念之情,中国自古也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现在这个梦想看来马上就能实现了,2030年前中国将进行载人登月,将有中国的航天员真正踏上月球表面。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从来都是以事实说话,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到神舟五号中国人首入太空,再到嫦娥五号月球取样,中国空间站建设完成进入正式运营阶段,每一次前进都令人振奋不已!
能够进入到大学读书是很多学生的梦想,寒窗苦读十二年就是为了可以得到更好的学历,将来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很多家庭都已经升级为“小康家庭”,家长也可以给学生选择更多的路。家里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都会被家长送出国留学,学生出国留学回来后可以给自己镀一层金,在就业的时候给自己增加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