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曾让哈勃望远镜把目光投向宇宙的尽头,去寻找外星文明和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也许外星生命就在太阳系内。
在距离地球7.8亿公里的木星轨道附近,有一颗直径仅为地球四分之一,体积比月球还小的星球,它被天文学界称为木卫二,虽然它早在1610年就被伽利略发现了,但天文学界真正了解它还是在20世纪。
1979年,长途跋涉的旅行者一号来到了木星轨道附近,在拍下木星翻滚云海的同时,也拍下了木卫二的影像,天文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木卫二竟然长出了长长的“尾巴”,在漆黑的太空背景里上演着“怒发冲冠”,以至于很多人看到照片后都怀疑木卫二上有鲸鱼,那些尾巴就是鲸鱼们换气时喷出来的。
为了对木卫二进行更细致的了解,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在1989年被送上了前往木星的轨道,并于1995年12月泊入,此后数年时间里,有关木卫二的高清图像开始被源源不断传回地球,又一次刷新了天文学界的认知。
之前拍到的类似于鲸鱼换气的喷流,其实是木卫二冰层之下的海洋在高压状态下喷涌形成的羽流,而且由于木星引力的影响,木卫二表面厚达数百公里的冰层已经开裂出来许多条缝隙,内部封闭已久的液态海洋也有了和外部交换物质的机会。
目前对木卫二的研究表明,这颗体积比月球还小的星球内部的储水量达到了地球的两倍有余,也就是27.72亿立方公里,如果地球拥有这么多的储水量的话,海平面将上升5千米。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在比地球海洋深10倍的木卫二海洋里,很有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是大型生命。
因为地球生命最早就诞生于海洋,太古时期闪电击中海洋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以及整个地球海洋不断翻涌的分子汤,经历了数亿年的排列组合最终才在海底热泉附近完成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变。
而木卫二深达100多公里的海洋,最底层已经和星球内部的岩石地幔接触到了,在液态水和高温内核的不断碰撞下,木卫二海洋深处极有可能重演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在不间断的化学反应下组成生命分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被发现,nasa已经决定往木卫二发射探测器了,代号为“欧罗巴快船”的发射任务将在2024年进行,同时它也将成为继卡西尼号后的又一艘木星探测器,只不过这次的环绕对象是木卫二。
在更进一步的设想中,天文学家还会往木卫二上发射着陆器和深潜器,但由于钻透数百公里厚度的冰层难度太大,所以深潜器估计会从冰层缝隙里直接钻进去,以外来者的身份闯入木卫二的海洋中,到时候会在这片异星海洋中遇到什么,科学界还是很期待的。
虽然目前有不少人诟病天文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标准太过单一,不该把液态水和外星生命之间划上等号,但目前人类文明的远距离探测水平说实话也就这样了,能通过光谱发现一颗星球上有液态水就很不容易了,更细致更精确的方法对目前的技术来说还是太难了。
所以在未来,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仍将是主流,而且从交流的层面上来看,只有同样需要液态水的生命和文明才能被人类所理解,才可能成为宇宙中的朋友。
不然你能想象跟喝岩浆吃石头的硅基文明建立伙伴关系吗?
还是和虚无缥缈没有实体的星云文明和电磁文明做朋友呢?
一项科学研究将目光放在了水星是否存在生命体上,而研究的理论依据是混沌地形。水星是一颗表面温度足以熔化铅的行星,这可能显示的是曾经含有生命所需的成分。这个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新理论,是基于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上水星的一个特别混乱的特征,即所谓的“混乱地形”。在这里,破碎、不平、杂乱的地貌由断裂的岩石、不匹配的山峰和塌陷的火山口组成。
据天文学家估算,在可观测宇宙中,平均每颗恒星的周围至少存在一颗行星在围绕着它运行。而在整个银河系中大约就有2000~4000亿颗类似于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那么大家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天体,到底有多少行星和我们地球类似呢?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种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它的体积和我们地球体积非常类似,它就是比邻星b。
天文学家曾让哈勃望远镜把目光投向宇宙的尽头,去寻找外星文明和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也许外星生命就在太阳系内。在距离地球7.8亿公里的木星轨道附近,有一颗直径仅为地球四分之一,体积比月球还小的星球,它被天文学界称为木卫二,虽然它早在1610年就被伽利略发现了,但天文学界真正了解它还是在20世纪。1979年,长途跋涉的旅行者一号来到了木星轨道附近,在拍下木星翻滚云海的同时,也拍下了木卫二的影像,天文学家们惊奇地发现,
北京时间6月8日凌晨2时开始,美国宇航局(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获得的最新科学成果,最重要也是最惊人的一项是:好奇号在火星上的探测发现了重要的证据,或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在过去数年中,nasa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已经火星表面采集了大量数据,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通过在火星盖尔撞击坑进行钻孔作业探测数据,发现了古老的有机分子,好奇号检测的火星样本检测到的有机物是噻吩(c4h4s),这是一类小的含硫的碳氢化合物,被认为是组成大分子有机物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