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8日凌晨2时开始,美国宇航局(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获得的最新科学成果,最重要也是最惊人的一项是:好奇号在火星上的探测发现了重要的证据,或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
在过去数年中,nasa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已经火星表面采集了大量数据,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通过在火星盖尔撞击坑进行钻孔作业探测数据,发现了古老的有机分子,好奇号检测的火星样本检测到的有机物是噻吩(c4h4s),这是一类小的含硫的碳氢化合物,被认为是组成大分子有机物的原料。
2018年5月20日,好奇号抵达火星的第2057个火星日,好奇号在火星表面钻了一个约50毫米(2英寸)深的的洞,这是自2016年10月以来首次采样火星岩石样本。好奇号提取并加热采集到的样本,这一地区的土壤和岩石被认为可以追溯到大约三十亿年前。在这次测试中,好奇号揭样本中有大量含碳分子存在,包括噻吩、苯、甲苯和例如丙烷或丁烯一类的短碳链物质,这就像地球上的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岩。
作者和天体生物学家jennifer l . eigenbrode博士表示,这些有机分子可能来自于生命,根据测算,这些有机分子存在于火星表面的沉积岩中已达数十亿年,虽然这不能证明火星表面存在生命活动,但这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远古火星可以支持古生物的存在。
当然,有机分子包含有碳和氢元素,也可能包含有氧,氮和其他元素。虽然有机分子通常与生命有关,但有机分子也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被造出来,所以说这不一定是生命的指标。科学家指出,这一地区的岩石是由很多层,应该是一个古老的湖留下的,eigenbrode博士认为,有机材料可能是在远古时代或通过河流湖泊和风吹被带到这里,或者是存在于湖中的生命体产生的。
由于暂时没有足够的信息,关于这些分子的来源和变化不能进行更多推演,不过,根据研究者的说法,在火星上检测到的这些分子与地球上看到的这些分子的碳链侧链不同,这表明它们可能是较大有机分子的碎片。
虽然好奇号火星车尚未确定有机分子的来源,但能在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找到有机物分子意味着我们可能能在火星上的其他地方找到保存得更好的有机物质,尤其是一些可以不接触到大量辐射的地方,这些有机物能为人类提供了行星状况和过程的化学线索。
好奇号在三个火星年(相当于55个地球月)的时间里还监测到了火星大气中甲烷的季节性变化,它揭示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强烈的波动。范围能从十亿分之0.24-0.65之间波动,并且对应了火星的季节,在夏季结束时达到高峰。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的甲烷可能来自于地下,地下的水岩化学可能产生了甲烷,但科学家们也不排除来源于生物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好奇号的发现是让科学家兴奋的,此前,nasa科学家已经确认了火星存在液态水,现在还发现了有机物小分子和随季节变化的甲烷,关于火星上生命迹象的推论似乎呼之欲出,但要真正得出结论,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这需要在火星上更多的、更深的采集样本。
每一个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步骤,这些新发现已经给人类找出了新的谜题,它们和古老的火星生命有什么关联?火星上真的有生命的迹象?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耶表示,这目前还不能确定,但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对于火星的探索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颗如今很荒凉的火星,或许有着更大的秘密等待着人类去发现。
据报道,美国nasa毅力号火星车携带的机智号直升机(ingenuity)将于近日在火星表面进行首次飞行(目前已经到达起飞停泊点)。这是一项人类的科技突破,其独创性体现在于火星上进行首次旋转翼直升机动力控制飞行。这架直升飞机在地球上重约4磅(1.8千克),机身大小和纸巾盒差不多,是6年前开始研制的,试验的意义毋庸置疑。
看看新闻knews综合2021-08-11 15:28如果人类定居火星,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为寻求答案,美国航天局正在招募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在地球上模拟火星环境居住一年,为将来的宇航员火星探索任务做准备。招募计划从8月6日启动报名,9月17日结束。应征者需要满足年龄在是30岁至55岁之间,必须是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且身体健康,英语流利,已取得理工科硕士学位,或有至少1000小时的飞行记录等条件。
从马斯克2002年成立spacex以来,他移民火星让人类文明称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就没变过。按照最新的马斯克火星ppt介绍,他将在2060年之前往火星移民100万人,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spacex需要准备至少1000艘星舰飞船,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间周期性的运输航班,在人类移民到达之前先运送海量设备到火星,并用机器人完成火星基地前期的搭建工作。
据天文学家估算,在可观测宇宙中,平均每颗恒星的周围至少存在一颗行星在围绕着它运行。而在整个银河系中大约就有2000~4000亿颗类似于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那么大家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天体,到底有多少行星和我们地球类似呢?今天我们就来列举一种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它的体积和我们地球体积非常类似,它就是比邻星b。
移民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但如今看来已经不仅仅是梦想了,美国航天局早已规划在2035年左右让人类登陆火星,接下来会陆续把地球上的动植物带到火星上改造火星。但对此科学家有一个担心,考虑到火星上环境与地球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送上火星的生命体出现了异常进化怎么办?有一部科幻漫画连载名为“火星异种”,讲述的时变异的蟑螂和苔藓植物的故事,苔藓蔓延使火星表面黑化,黑色吸热使火星温度升高。
宇宙星空,浩瀚无垠,在如此广阔的宇宙中,有数不清的类似地球的行星。而行星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形态,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构成行星的物质不同,比如木星,我们都知道它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但是却很少知道它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其表面90%都是氢气。要不然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木星怎么能够被点燃呢,当然如果把木星放到地球的位置上,只怕也成为不了人类可以居住的星球,因为它本身就是气体构成的。
火星,这颗红色的行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拥有许多引人入胜的特征,如红色的表面、可能存在的水冰和潜在的生命痕迹。然而,要实现宇航员登陆火星,面临的挑战却是巨大的。探索火星的魅力与挑战火星,这颗红色的行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它位于地球与木星之间,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
现代天文学以及宇航技术的进步,让人们认识了太阳系空间,对我们的近邻火星也有了很多的了解,而且人类一直想登陆火星去看一看,更是一直有大规模移民火星的梦想,其实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火星的大气层是个问题,虽然火星大气层的成分和地球大气层相似,但火星的大气压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人类在上面呼吸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能改造火星的大气层吗?
在太阳系中,如果我们人类想要完成星际移民的壮举,火星可以说是第一选择了。今天的我们已经向火星发射了很多探测器,而更多的探测器也蓄势待发,“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甚至还放出豪言,要将100万人送上火星。看起来我们离真正移民火星并不遥远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看看火星的真实情况,大气层仅有地球的1%,平均温度为零下60摄氏度而且昼夜温差极大(-140到27摄氏度),没有液态水……
近年来,人类对于探索火星的热情不断高涨,众多宇航机构和科学家都致力于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壮举。2024年被一些计划标注为人类登陆火星的时间节点。然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并非易事。本文将探讨几个重要的火星探索计划,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挑战。第一部分:火星探索计划概述在探索火星的过程中,有几个主要计划受到全球瞩目,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登陆2024”计划、spacex的“星际飞船”计划以及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的“火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