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8日凌晨2时开始,美国宇航局(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获得的最新科学成果,最重要也是最惊人的一项是:好奇号在火星上的探测发现了重要的证据,或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

在过去数年中,nasa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已经火星表面采集了大量数据,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通过在火星盖尔撞击坑进行钻孔作业探测数据,发现了古老的有机分子,好奇号检测的火星样本检测到的有机物是噻吩(c4h4s),这是一类小的含硫的碳氢化合物,被认为是组成大分子有机物的原料。


2018年5月20日,好奇号抵达火星的第2057个火星日,好奇号在火星表面钻了一个约50毫米(2英寸)深的的洞,这是自2016年10月以来首次采样火星岩石样本。好奇号提取并加热采集到的样本,这一地区的土壤和岩石被认为可以追溯到大约三十亿年前。在这次测试中,好奇号揭样本中有大量含碳分子存在,包括噻吩、苯、甲苯和例如丙烷或丁烯一类的短碳链物质,这就像地球上的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岩。

作者和天体生物学家jennifer l . eigenbrode博士表示,这些有机分子可能来自于生命,根据测算,这些有机分子存在于火星表面的沉积岩中已达数十亿年,虽然这不能证明火星表面存在生命活动,但这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远古火星可以支持古生物的存在。

当然,有机分子包含有碳和氢元素,也可能包含有氧,氮和其他元素。虽然有机分子通常与生命有关,但有机分子也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被造出来,所以说这不一定是生命的指标。科学家指出,这一地区的岩石是由很多层,应该是一个古老的湖留下的,eigenbrode博士认为,有机材料可能是在远古时代或通过河流湖泊和风吹被带到这里,或者是存在于湖中的生命体产生的。

由于暂时没有足够的信息,关于这些分子的来源和变化不能进行更多推演,不过,根据研究者的说法,在火星上检测到的这些分子与地球上看到的这些分子的碳链侧链不同,这表明它们可能是较大有机分子的碎片。

虽然好奇号火星车尚未确定有机分子的来源,但能在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找到有机物分子意味着我们可能能在火星上的其他地方找到保存得更好的有机物质,尤其是一些可以不接触到大量辐射的地方,这些有机物能为人类提供了行星状况和过程的化学线索。
好奇号在三个火星年(相当于55个地球月)的时间里还监测到了火星大气中甲烷的季节性变化,它揭示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强烈的波动。范围能从十亿分之0.24-0.65之间波动,并且对应了火星的季节,在夏季结束时达到高峰。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的甲烷可能来自于地下,地下的水岩化学可能产生了甲烷,但科学家们也不排除来源于生物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好奇号的发现是让科学家兴奋的,此前,nasa科学家已经确认了火星存在液态水,现在还发现了有机物小分子和随季节变化的甲烷,关于火星上生命迹象的推论似乎呼之欲出,但要真正得出结论,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这需要在火星上更多的、更深的采集样本。
每一个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步骤,这些新发现已经给人类找出了新的谜题,它们和古老的火星生命有什么关联?火星上真的有生命的迹象?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耶表示,这目前还不能确定,但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对于火星的探索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颗如今很荒凉的火星,或许有着更大的秘密等待着人类去发现。

                            人类移民火星的概率有多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探索宇宙的渴望也日益增加。而在这些探索中,人类移民火星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人类移民火星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呢?首先要了解的是,人类移民火星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首先需要克服的是长达数月的太空旅行,这需要超越目前已有的宇航技术。其次还需要考虑到火星表面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压、温度、辐射等等。
                            从大小外形上看,金星更像;从气温环境地貌成分来看,火星更接近。现在人类似乎是已经遗弃了金星而宠起了火星,已经把火星当作了人类第一个地外殖民地,对火星的探测不断进行着,而且已经有了2033年左右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火星更受人类或者说科学界的青睐,就充分说明了火星环境更接近地球,或者说更符合人类移民的生态要求了。
                            从马斯克2002年成立spacex以来,他移民火星让人类文明称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就没变过。按照最新的马斯克火星ppt介绍,他将在2060年之前往火星移民100万人,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spacex需要准备至少1000艘星舰飞船,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间周期性的运输航班,在人类移民到达之前先运送海量设备到火星,并用机器人完成火星基地前期的搭建工作。
                            一项科学研究将目光放在了水星是否存在生命体上,而研究的理论依据是混沌地形。水星是一颗表面温度足以熔化铅的行星,这可能显示的是曾经含有生命所需的成分。这个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新理论,是基于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上水星的一个特别混乱的特征,即所谓的“混乱地形”。在这里,破碎、不平、杂乱的地貌由断裂的岩石、不匹配的山峰和塌陷的火山口组成。
                            虽然火星并不是理想的移民地,但在上面建立封闭式基地的话还是可以供一部分人生活的。而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将来向火星移民或将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当人类在火星上面长期生活之后,甚至经历了几代的繁衍之后,这些人类还能回到地球上生活吗?其实人类无论到哪里生存,都离不开人类需要的环境条件,将来到火星上移民生活...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14日发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题为《中国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2020年是执行火星任务的理想年份,因为今年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比较近。这样的机会每26个月出现一次,使我们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燃料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三个火星任务会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国“毅力”号探测器、阿联酋“希望”号探测器和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
                            据报道,近日,美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马斯克,在国际火星学会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目前飞往火星的飞船正在研制之中,若一切顺利,大约2024年仅从地球上离开,前往火星进行无人登陆实验,并且未来spacex还将在火星上建造人类的永久居住地,能成功吗?马斯克又在“吹牛”?提到马斯克,就不得不提他的火星移民计划,要知道,马斯克可是太空移民狂热分子,不折不扣的“太空发烧友”,而且从小到大,马斯克一直在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从事太空探索领域相关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在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的日子,我国公布了航天工程下一个里程碑式的任务——“天问一号”,即火星探测。而“天问”也成为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共同名称。从“天问”的任务标志看,未来中国的探测器不只将光顾火星,太阳系的其他大行星和卫星也将是我们的探测目标。 目前,大部分航天器主要工作在地球附近,已经能够直接服务社会生产生活,提供通信、导航、对地观测等服务。
                            为啥马斯克非要搞火星移民,占领火星的野心是不是快藏不住了?视频版链接:疯狂马斯克的火星移民之路这个号称全球最痴迷火星的男人,给自己整的像个偏执狂一样,计划把100万人送到火星,光送上去还不算完,还得在那住。这计划是挺宏伟的,但有人就寻思了 这是不是要占领火星的节奏啊,反正这个问题他自己没承认,咱也不敢瞎说。
                            从马斯克2002年成立spacex以来,他移民火星让人类文明称为多行星物种的目标就没变过。按照最新的马斯克火星ppt介绍,他将在2060年之前往火星移民100万人,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spacex需要准备至少1000艘星舰飞船,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间周期性的运输航班,在人类移民到达之前先运送海量设备到火星,并用机器人完成火星基地前期的搭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