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冠病毒纳入“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假期,2023年春运出行复苏得如何?我们用交通迁徙数据看了看全国和上海的情况。
成都位列返程热门迁入地第一
1月7日以来,全国发送旅客人次同比2022年增速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大年初五和初六的出行人数均同比增长了80%以上。
春运前21天,全国累计发送旅客7.9亿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了55%。因2019年未公开单日客流数据,我们将这一数据与2019年春运前20天累计发送旅客数据对比,预估春运数据恢复至2019年6成以上。
而从铁路部门的数据,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5017.4万人次,日均发送716.8万人次,同比增长57.0%,恢复至2019年的83.1%。
从全国发送旅客的单日数据走势来看,1月18日至1月20日是旅客出发的高峰。
以1月19日为例,百度迁徙数据显示,全国热门迁入地top5省份依次是广东、四川、河南、安徽和江苏,前三名均是人口大省。热门迁入地的top10城市则依次是重庆、成都、广州、西安、北京、周口、长沙、阜阳、茂名和武汉。
1月26日、27日(大年初五、初六)则开始出现返程高峰。1月27日,全国热门迁入地top10城市依次是成都、北京、广州、深圳、西安、上海、郑州、重庆、长沙和武汉。
上海六成出行人口前往江浙皖
春运前20天,长三角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超2964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148万人次。其中节前15天发送旅客2384.4万人次,日均发送159万人次;节中5天发送旅客580万人次,日均发送116万人次。
百度迁徙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以来,上海逐日迁出人口规模指数与2019年相差不大,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显著。
作为过年前的热门迁出城市之一,从上海出发的旅客都去了哪儿?
迁徙数据显示,从上海迁出的目的地前十大城市都集中在江浙皖三省,1月19日上海迁出人口的59%都去往了这三个省份。
城市方面,苏州、南通、盐城占据了迁出目的地的top3,安徽省的阜阳、合肥也进入前五。
来沪游客破千万,春节期间迁入旅客恢复快
春节期间来上海的旅客数量也不少。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日七天上海接待游客突破千万、达到100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
根据百度迁徙数据,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上海迁入规模指数同比增长了96%、97%、82%和78%。大年初三之后,迁入规模指数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
来上海过年的旅客中,长三角城市仍然占大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旅客来自一二线城市。
以大年初一的迁入来源地为例,苏州、南通、嘉兴等周边的长三角城市占据了来源地top3。除了长三角城市,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也排进了热门来源地的前15名。
根据旅游平台统计,目的地为上海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1%,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53%,跨省游订单量占比为55%。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2023年豫园迎新年(豫园灯会)、上海动物园、东方明珠等登上热门景区top5。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1912年到1949年的38年间 ,山东平均每年移民东北的数量达48万人之多,总量计一千八百多万,东北的移民中 80%以上的都来自于山东,现在东北人的族谱上大部分写着的原籍地是来自山东,为啥东北的山东移民最多?闯关东博物馆首先是耕地与人口比例失调。清初 ,山东人均耕地达 42.1亩,土地丰厚,农耕发达。
我去过大半个中国,对中国各地比较了解,中国人在移民的问题上,我总结了一下,喜欢移民的集中在三个片区:一、东部:包括东三省、江浙沪、山东、福建;二、南部沿海广东、广西、海南和广西;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四川的成都一带追求时尚也较喜欢移民,四川其他的地区移民较少。山西属于华北,部分地方受京津翼影响。
新手写作不易,请读者朋友们给我一个小小的点赞,这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大叔外迁上海南汇22年后为何直言不稀罕上海户口?大叔说“有苦难言”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叔怎么说,以下是我记录的和大叔的对话,你好大叔,你们这里有三峡移民你知道?我就是从三峡移民过来的,2001年来的,我那个时候就是拖家带口的从老家万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现在故乡就没有了。
迁徙到上海的广东移民,对于家乡有着很强的身份认同。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上海也慢慢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一原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宋钻友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山东蓬莱人,母亲是浙江绍兴人。但从1993年开始,他却花了十余年时间潜心研究旅沪广东人,并出版了《广东人在上海》一书,在学术圈里有“宋广东”之称。事实上,他与广东人的缘分自少年时期便已结下。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许多不同的城市,包括多伦多、温哥华和渥太华,其中一半或更多的人口是移民。由于教育和就业机会、高质量的生活和全民医疗保健,许多人移民到加拿大。如果您正在考虑移居加拿大,请查看这份今年加拿大最适合移民居住的 10 个地方的列表。以下是我们列出的最适合新移民在加拿大居住的 10 个城市。
秦宽,独立撰稿人,长期关注城市化、公民权利等议题“士绅化”(gentrification,指以将富裕移民迁入的城市升级策略)虽令大城市的面貌以旧换新,却也为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笼上了一层阴影——当一纸政令送到面前,他们无奈收拾家当、被迫从城市返乡,唯留下落寞的身影。这是当今中国大城市转型的一个侧影。只是,当打工者们默默还乡时,鲜有人关注这大规模的撤退的背后昭示着怎样的制度逻辑。
一块小小的店招,是一家商铺简单直观的“脸面”,也是一座城市包罗万象的“门面”。在上海,商铺户外招牌在符合相应技术规范和设置导则等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更加美观且富有个性,这一点将受到法规保障。9月22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其中一大亮点是针对户外招牌的设置优化,即在确保店招设置符合规范的情况下,赋予空间让设置者展示个性、追求创意。
当地时间6月26日,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的市长选举结果出炉,现年66岁的邹至蕙以37.2%的得票率获胜,击败其他101名竞争对手,成为多伦多首位华裔女市长。据央视新闻报道,邹至蕙由此成为多伦多第一位当选市长的有色人种女性,也是该市历史上第三位女性市长。邹至蕙(图源:路透社)据邹至蕙2014年出版的回忆录《我的旅程》介绍,她1957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一个中产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
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房价飙升,人口密度增加,交通拥堵加剧,但刚来新西兰的朋友认为奥克兰是首选。 奥克兰的魅力在哪里?新西兰由欧洲人、亚洲人、毛利人和拉丁美洲人组成。 70%是欧洲移民的后裔,15%是毛利人。 在奥克兰,少数族裔人数达到200人,其中40%为少数族裔,亚裔比例上升到23%。 街上到处都是印度人、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
2021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北京市“两区”办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两区建设与企业全球化论坛”(ccg第八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外联出国顾问集团董事长、ccg副主席何梅在以“数字经济新视野与服贸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我从事的是出入境服务行业,十几年来和国内外的各类企业、高校、学生群体都有着紧密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