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发现火星上也有了“文家市”!湖南这个红色小镇是如何“登”上火星的?
4月28日,根据我国月球与行星地名库(lpnd)发布的“天问一号着陆区附近地理实体命名”公告,其中有3个地方被命名为“文家市”。

文家市镇是浏阳市南部地处湘赣边界的一个历史小镇。有网友不淡定了,若遵循先到先得原则,火星上的中国地名是否就代表这块属于中国?如果能上火星,如何“玩转”这些中国名镇?听听专家怎么说。
火星上有22个中国地名
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于 2022 年 3 月 9 日正式批准了位于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以及可能的巡视区域内的22个正式地名,包括大家熟悉的平乐、西柏坡、文家市、窑店、天柱山、漠河等。
火星上以中国地名来命名的,是否就代表这个地方属于中国了?“‘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在着陆点及附近代表中国有命名权。”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肯定地表示,但不代表这个地方就属于中国。

△“着巡合影”。
从探索月球到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世界上成功的国家并不算多,“命名权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代表一种能力和荣誉。”
目前月球上的中国名达35个。iau于2021年5月24日公布,批准中国提议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的8个月球地貌的命名申请。这8个地貌名有天船地基、华山及衡山,还有中国著名人物裴秀、沈括、刘徽、宋应星及徐光启。
2030年后人类有可能登上火星
既然火星上也有了“文家市”,那么火星旅游和定居是否也能安排起来?为了便于理解,杨宇光先说月球。
中国、前苏联和美国都曾经从月球拿回过样本。如美国航天员6次任务共带回382公斤的月岩和月壤样品;中国嫦娥五号首次带回1.73公斤的月球“土特产”。
那么火星呢,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国家能从那拿回样本。为何?太远……
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8万公里,从地球发射飞船,最快4天能到月球。而火星与地球相距的平均距离却是2亿公里,最近点也超过了五千万公里。按照当前的航天水平进行计算,人类从地球发射飞船到达火星最近点,保守估计单程半年多。

△黑白图像。
目前人类在太空中停留最长的时间是803天,由前苏联/俄罗斯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创造。往返火星所花费的时间要超出这个记录,航天员所面临的心理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距离问题。再看成本,上述1.73公斤的月壤,已经花掉极大的投入成本。若把人送到火星,“登陆火星已极其困难,更别说从火星返回了。”杨宇光说。一些科普数据供参考,若完成一次往返任务需要3年的话,或光航天员的食物就得10吨起。
根据马斯克的星舰计划,他将在2024年派遣第一批志愿者乘坐spacex星舰前往火星。有人说,这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杨宇光说,没有回程的旅行,涉及道德伦理,国际上都还未开展讨论研究,所以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换个角度说,人类目前还未掌握移民火星的技术,所以本世纪内,人类不可能移民火星。但不代表——2030年后人类不可能登上火星。
建立定期轮换值守的火星科考站
如果说把大象放进冰箱分三步,那么人类要想登陆火星,也可以分这三步。

△火星彩色图像。
第一步解决成本问题。国际空间站投入已超过千亿美元,去火星登陆这件事,成本远超过国际空间站的所有投入。解决了钱的问题,就能有机会试验,就有可能实现火星短期访问。
其次是技术问题,含火星表面起飞技术、防辐射技术等。火星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又比月球大得多。火星表面起飞技术是首要关注的内容。目前送到火星最大的物体就是毅力号火星车,约1吨多点。送航天员的话,着陆火星的载人飞船至少几十吨以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从地球飞到火星、着陆火星……从技术上具备能载人往返火星的条件,一定程度上也等于可以“火星旅游”了。
最后一步,改造火星环境或建一个闭环的生态系统。“从气候看,火星表面温度很低,辐射严重,只有重建全球性磁场,才能防止辐射和大气流失。”杨宇光说,目前人类还没有能力掌握改造火星的技术。那么,改造火星环境行不通,闭环生态系统呢?
“生物圈二号”(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的失败,证明人类也没有能力在火星上建立闭环的生态系统。所以,人类在本世纪不具备移民火星的可能性。但是,杨宇光指出,人类应在火星表面建立长期有人居住的、定期轮换值守的科考站,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是很多人疑惑的一个问题。这些人认为,即便地球的沙漠改造,也要比火星容易百倍,为什么人类要舍近求远,不把地球好好经营,却要投出巨资开发远方的星球呢?这种想法是对宇宙及其生命认识的浅薄所致,是普通人与高瞻远瞩的科学家们的思维区别。改造好地球,让人类生活的更惬意,这是一个短期行为,当然这个短期不是人们认为的今天或明天,也不是100年200年,而是1000年甚至10000年、10万100万年。
自从nasa美国航天局好奇号不断传回火星的各种奇妙信息,特斯拉和spacex总裁透露了要让人类成为一个星际物种的计划开始,这颗红色星球的魅力就已经深深吸引了全世界人的注意。人类为什么要移民火星?然而,spacex并不是第一个有计划去火星的组织。事实上,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已经有人提出这样的计划了。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14日发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题为《中国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2020年是执行火星任务的理想年份,因为今年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比较近。这样的机会每26个月出现一次,使我们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燃料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三个火星任务会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国“毅力”号探测器、阿联酋“希望”号探测器和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
事实上,玛雅人并没有消失,仍然存在于世界上。人类学家发现玛雅后裔仍然存在。玛雅后裔继承了他们的物理属性,如丰满的嘴唇、直鼻子和宽阔的前额,这与玛雅雕像的物理属性非常相似。消失的只是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并不是一夜之间消失的。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她自身的一些原因,她失踪了。事实上它被打断了。玛雅人是指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的一群印第安人。
现代天文学以及宇航技术的进步,让人们认识了太阳系空间,对我们的近邻火星也有了很多的了解,而且人类一直想登陆火星去看一看,更是一直有大规模移民火星的梦想,其实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火星的大气层是个问题,虽然火星大气层的成分和地球大气层相似,但火星的大气压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人类在上面呼吸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能改造火星的大气层吗?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对未知的宇宙充满好奇,对星辰大海的迷恋与向往从未停歇。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那些闪烁的星星就像夜空中的灯塔,引领我们向着广阔的宇宙探索。从伽利略的望远镜,到阿波罗登月计划,再到如今的火星探测器和深空望远镜,人类已经走过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太空探索之旅。尽管我们已经有能力探索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但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梦从未止步。
你知道吗?在火星上看日出,太阳是蓝色的,配上粉色的天空,非常的梦幻,移民火星是每个心存星辰大海的人们的终极浪漫,但火星的自然生存环境比撒哈拉大沙漠还要恶劣百倍,你准备好了吗?为啥非是火星?到目前为止,我们暂时没找到比火星更合适的星球,月球虽然离我们更近,人类也上去过好几次,但月球除了运输成本占优,其他全部都是火星更合适...
我们常说地球像是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一样,上面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当然也有我们人类自己,在宇宙中疾驰飞奔。但是你知道吗?地球在宇宙中快速穿梭的过程中,路途是十分凶险的,有很多未知的风险无时无刻在威胁着地球,当然也有它上面的生命。在地球诞生生命的历程中,从大约5亿年前到今天,据我们所知地球上已经经历了至少5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都会造成至少60%以上的陆地生物被消灭。
最近,亚马逊雨林已经连续燃烧了三个星期,每分钟就烧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森林,这只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缩影,地球病了,用人类的话说,癌症晚期。只能暂缓地球环境恶化而不可逆转,当然,最后自食其果的只是人类自己,地球并不会消失,人类必须要自救。于是乎,各国心有灵犀的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造火箭运动,中国的长征九号,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nasa的sls火箭,spacex的bfr重型火箭,这些火箭的推力足以把人类送往火星乃至于更遥远的深空。
自从上世纪老美的载人登月任务收官后,人类再也没有迈出地球大气层一步。但人类航天事业没有止步,无人探测器已经深入到太阳系每个角落,对太阳系的状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近年来,载人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话题又热火起来,火星移民计划也已经摆上了日程。但许多人很疑惑:为啥一定要闹着星际移民呢?又凭什么把火星作为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