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神秘的、隐暗的、位于英国伦敦郊区农场下面的地窖。
某天,一位年轻男子突然出现,确定四周无人之后,他循着藏宝图的指示找到了地窖入口。
因为太久没有人来过,铁门上的铁锁已经生锈,于是他飞快砸掉铁锁,动作利落地反锁铁门,然后,在一片浓重的霉味中,用模糊的手电筒光线照出了地窖的轮廓。然后,他立马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
地窖用钢架梯式结构打造的约3000平方空间里,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摆满了箱子。
箱子里,历朝历代的瓷器、精雕细琢的玉器、工艺精巧的铜器、名家书画、皇家珍品、民间收藏的各种奇珍异宝,可谓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眼前的场景,让男子仿若置身于某个探险电影中的藏宝现场,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感觉如做梦一般。
“天哪!竟然有这么多宝贝!”
2年前,这位名叫赵泰来的男子,接受了姨妈临终前赠与他的遗产,其中有英国的几处房产,以及这个农场地窖里一些家传的宝物需要他继承。但他万万没想到,宝物的数量是如此之巨。
是坐拥巨额财富从此享受荣华富贵?还是淡泊名利泰然处之?到底如何处理这批庞大的宝物?赵泰来的做法却让人意想不到,又惊又叹。
说起赵泰来,他的家世可不一般。
他的外曾祖父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父母和爷爷都是中医师。童年时期的赵泰来,生活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顺遂宁静。
然而,14岁那年,赵泰来的人生遭遇巨变,父母、外公外婆等至亲相继过世。于是,赵泰来历尽千难万险,从老家东莞投奔香港的姨妈。
因为姨妈和张大千、黄君壁等画家相熟,赵泰来得以师从赵少昂,开始系统性地学起了绘画。
姨妈性情温和,谈吐不俗,待赵泰来视如己出,赵泰来很喜欢姨妈,也非常尊重她。但有一个问题却令赵泰来百思不得其解:漂亮高雅、追求者众多的姨妈,为何从不谈恋爱,而且终身不嫁?
直到后来,赵泰来才知道,原来,外公外婆曾立下一项家规:“凡是已婚的儿女,皆不能管理家族的宝物,只有未婚的子女才有资格保管。”也因此,已婚的母亲被取消了守护宝藏的资格,正是为了守护家族的珍品,姨妈才选择了单身终老。
1977年,身体有恙的姨妈第一次和赵泰来提到,她在香港和欧洲有一批遗产需要由他继承,并再三交代赵泰来:绝对不能对外泄露一个字!
1979年,姨妈去世。临终前,她将自己在香港和英国的遗产全部赠予赵泰来。同时,她还画了一张简单的藏宝图,告诉了赵泰来家传宝藏的事情,叮嘱他守护好这些宝藏。姨妈说,赵泰来为人忠厚,正直,他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人选。
1981年春天,赵泰来按照姨妈藏宝图的位置,找到了赵氏家族在80多年前购买的这座位于伦敦郊区一个农场的地窖,推开了两扇沉重的铁门。
而这一推,他后半生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了。
那么,这么多宝物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赵泰来的祖上是早期经营海上丝绸生意的贸易商。一战前,本来有一批文物要拿去英国参加文博会,结果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运输回国,因此这批文物一放就是80年。之后,经过家族几代人地不断收藏补充,传到赵泰来手上时,宝物已达6万件之多。
而经过近百年时间的沉淀,也让这些文物产生了巨大的历史研究和市场价值。
一开始, 赵泰来以为自己清点一下古董的数量和类别,花个十天半个月整理,应该就差不多了。
直到后来,随着箱子越挖越深,宝物越挖越多,从最初发现宝藏的狂喜中平静下来的赵泰来,开始陷入了巨大的苦恼:这么多文物,要整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让世人趋之若鹜的巨额财富,在赵泰来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当时,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为了这些宝物,他要做整整10年苦力,变成一个住着别墅的“超级乞丐”。
10年里,赵泰来的生命中只有一件事:整理宝藏。
为了保障藏品的安全,他不敢请人,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这个地窖。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同伴,他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孤独的煎熬,除去吃饭睡觉,他日日夜夜泡在地窖里。
然后像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件地将宝藏从仓库里清理出来,再一点一点地搬到房子里去。
一次,他被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砸伤了左脚,5个脚趾粉碎性骨折,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才康复。还有一次,嘴巴不小心磕碰到了古董,牙齿立马被磕掉了几颗。
最惊险的一次,是他在搬运木箱时,突然从箱底窜出一条银环蛇,把赵泰来吓得浑身冒冷汗。万幸赵泰来及时躲开,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此后,为了保障自己和文物的安全,赵泰来养了4条猎犬随身保护。
时间一长,如何处理这批宝藏成为了困扰赵泰来的一个难题。如果卖掉宝藏,无疑他将会成为一个富可敌国的富豪。可是生性淡泊的他却觉得,过多的金钱并不会让自己觉得快乐。
看着身边价值连城的藏品,赵泰来不止一次想起已故的姨妈。他常常在想:为了保守宝藏的秘密,而放弃自己终生的幸福,姨妈究竟值不值得?
如果继续保守这个秘密,那么他的人生,大概率也会像姨妈一样孤独终生。
想到自己家族几代人虽然收藏和守护珍品,但是外公外婆、父母,甚至姨妈,却都连看都没有看过这些宝藏一眼,就像个守财奴一样,空有一屋子的宝贝,却没有产生任何的实际意义,这让他觉得很可悲。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赵泰来决定:把文物运回中国,将它们捐赠出来,给老百姓欣赏。只有这样,这些宝藏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但是,要把数量如此巨大的宝藏从英国运回到中国,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首先就要清洁文物。
因为封存了近百年,很多铜器、瓷器、玉器上都铺满了灰尘,污垢已嵌入到了器具的纹理之中,需要一点一点非常仔细的清洁,加上有的物件庞大且沉重,耗时很长。
接下来,就是宝藏的包装。
英国的物价很高,用来包装文物所需要的泡沫和纸箱价格都非常昂贵。一块普通的泡沫板就需要3镑,相当于人民币40元,一个纸皮箱也要5-6英镑,需要近百元人民币,而包装一个箱子就需要用到6块泡沫板。
这样一来,光是包装这一项,就差不多花掉了他多年积攒下来的1000多万人民币。
无奈之下,赵泰来只能去附近的家具店,厚着脸皮去捡别人拆家具时扔掉的海绵、泡沫和包装箱,包括一些破破烂烂的纸皮,他也会拿回家,用来填塞瓷器中的空隙。
时间一长,很多当地人都以为,赵泰来是一个垃圾清洁工。同时他们又觉得很疑惑:这个人住着整个区最大的房子,为什么还要整天捡垃圾?
为了方便管理藏品,赵泰来在1992年移居伦敦,加入英籍,开始思索如何把宝物运输回国的问题。了解到海运费用非常高昂,赵泰来不得不卖掉了伦敦好几处环境优美的别墅,而自己却只能住在一间卖不出去、环境最差的郊区房子。
大大小小的藏品,装了整整40个集装箱,远渡重洋,回到祖国。
20世纪90年代,香港开始流行收藏热,一些明清时期的瓷器古董,成为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虽然赵泰来从来没有卖宝藏的想法,但他有时候也忍不住好奇:这些宝藏究竟价值多少呢?
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泰来香港一个收藏瓷器的朋友,问他有没有瓷器卖?
于是,赵泰来随意拿出一只从英国带回来的小碗,给对方。
朋友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然后问他:“你想卖多少钱?”赵泰来当时心想,这个碗最多值个1万几千块吧?嘴上却一本正经地说:“你看着给吧,合理就卖给你。”
“这样吧,都是朋友,我也不挣你的钱,给你18万。怎么样?”
赵泰来吓了一大跳,万万没想到,这么一个小碗,竟然值这么多钱。
之后,他才知道,这个碗可不简单,这是罕见的乾隆官窑珐琅粉彩春燕小碗。20年后,这样的一只碗,在香港卖出了一亿五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当时,赵泰来就意识到,地窖里尘封的古董价值惊人。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赵泰来开始一边整理文物,一边学习文物方面的知识。平时一有时间,他就往大英博物馆跑,不断研究、仔细观察里面展出的中国文物,并将这些文物的图片和说明资料拍下来,和地窖里的文物一一对照,做好标记
去了大英博物馆几百次之后,赵泰来对馆里的文物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去伦敦的旧书店里淘书,凡是看到和中国瓷器、文物相关的旧书,他都会全部买下来,回到家里反复细看,深入研究,全身心地沉浸在对历史文物的学习和了解中。
长期下来,他已经是一个资深的文物鉴定大师了。
继承姨妈财产和宝藏的事情,赵泰来没有告诉任何人,甚至连妻子也不知情。一是为了遵守姨妈的嘱托,二是担心妻子一旦知道太多秘密,泄露出去可能会危及她的人身安全。
因此,在做出了捐献宝藏的决定之后,赵泰来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可是,纸毕竟包不住火,尤其是通过舆论的散播,很快,家里人就知道了宝藏的秘密和他打算捐献的决定。
很多亲人都对赵泰来的这个想法感到不可理喻。不知道他为什么放着荣华富贵的好日子不过,偏偏要过乞丐一样的寒酸生活。
他们说他是“傻子,疯子。哪有人耗费10年青春,花费巨资把东西运输回国,却把藏品都捐赠出去,不留给家人的?”
还说他每天累死累活活该,别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他却连个小车也不买,守着那么多财宝,却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
赵泰来的大妹妹更是讽刺他“白眼狼”,说正常人都是手心向家人,这个哥哥却手心向外人。他们甚至放话说,如果赵泰来一意孤行,赵家所有亲人都会与他断绝关系。
好在,无论其他的家人怎么说,他的妻子一直坚定地站在他身边,支持他的任何决定。这让赵泰来非常感激,也不在意身边的冷嘲热讽。他认为,一个人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人生于世,最重要是无愧于心,至少睡觉也能睡得香。
多年来,赵泰来先后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新华社书画院、广州华侨博物馆等捐赠6万多件文物,估值达8个亿,他也先后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奖” 、第三届世界广府人“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
每次捐献藏品时,赵泰来都会向博物馆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不要提高门票的价格,这样就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文物,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广州宝墨园和南粤苑,还有专为他设立的“赵泰来艺术馆”和藏品馆,展出他捐赠的1万多件文物,供游客免费观赏。
每当看到游客们对文物发自内心地赞叹和欣赏时,赵泰来就会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满足。
赠人玫瑰,手有留香。对于内心丰盈的人来说,奉献远比拥有更有意义。
正如赵泰来说的:这些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浓缩,是无价的,我虽然继承了这些藏品,但它属于所有中华儿女。与其一个人独享,不如和大家一起开心共享。
新华社西安5月13日电 题:来中国留学是正确的选择——三名中亚留学生的在华生活新华社记者许祖华、蔺娟、张思洁“来中国留学是正确的选择”,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新华社记者采访了部分在华留学的中亚学生,他们来中国学习不同的专业,了解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他们的留学故事正是中国与中亚交流合作的缩影。从孤身一人来到中国求学,到三口之家扎根中国
目前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愈发频繁,而日本又是距离我国最近的发达国家,许多国人都愿意选择到日本留学或者打工,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选择到我国工作和生活。那么究竟有多少中国人选择在日本定居?又有多少日本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一、经济与人口流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往往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中日两国间的人口流动也同样如此。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尹哥聊基因尹哥聊基因身高焦虑几乎贯穿了近代中国人的一生,小时候会被爸妈拉着和玩伴比身高,长大后相亲市场会看身高,养娃后还得逐月盯身高……在这个人人“恐矮”的时代,和身高有关的话题,极易引发全民热议。这不,最近网上一则关于山东高中生的视频就火了。画面里的小伙子们平均身高一米八、小姑娘们平均身高一米七
海外移民需购房,这五点一定要注意如果你要搬到一个新的国家,找到一个喜欢的房子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通过这些在国外买房的五个技巧,降低法律陷阱和不良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许多出国旅行的人都感受到了在国外买房的诱惑。英国居民经常考虑在法国或西班牙等附近的欧洲国家购买海外房产;房地产经纪人经常在热门旅游景点附近向此类游客出售房产。
巴基斯坦购买679辆中国vt4坦克,可以说获得了高度认可。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发的坦克更是备受关注。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友好国家之一,也顺理成章地从中国购买坦克,这对于扩充其军备实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巴基斯坦购买679辆中国vt4坦克。一、坦克的基本介绍
thereis a way for foreigners to live in chinalong-term without dealing with yearly visa bureaucracy (for tenyears at least). you’ll need to be serious about staying inchina, and meet some stringent criteria. but if you do, you gain manyother benefits that
如果你细细推敲英国移民政策,会发现十年永居中 “长期合法居留” 的定义是非常模糊,这给申请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英国政府此次专门对长期居留规则进行修改。该政策的变化使得合法居留的定义更加清晰,更好地代表了长期居留途径的目的。注意英国永居政策新变化短期签证不再纳入 10 年永居合法居留时间:从 2023 年 4 月 13 日起,英国短期学生签证、旅游签证、季节性工人签证、因新冠滞留在英国的特殊保证签证(exceptional assurance)不再被计入 10 年合法居留时间。
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了,不说各地都有各地的名酒,就是酒桌上的位置也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的礼制文化。而这一点,在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山东地区,特别是鲁西南地区有着重要的体现,现在仍然是酒桌上的重要习俗,去山东做客的朋友千万不要做错了位置。下面就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首先,山东人的酒桌上是要严格区分请客方和宾客方的。
推荐语: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少部分富豪的手中。比如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居民,他们可能凭借着城里的一套房子,就拥有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富;那些把企业做大的人,甚至拥有了几百甚至上千亿的财富。
近日,英国政府针对严重工人短缺的行业,宣布放宽部分签证限制。“紧缺职业清单”中新增了瓦工和泥瓦工;屋顶工、屋顶瓦工和石板工;木工和细木工;抹灰工和其他建筑工人,以及渔业从业工人。从事紧缺职业的申请人只需达到该职业现行工资的 80% 即可取得技术工人签证,申请费也有所降低。申请人需要有雇主担保offer,且满足英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