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批舟曲移民搬迁到兰州新区,可以说从移民搬迁的政策提出,到遭受各方质疑,再到如今兰州新区承接一批批移民,让他们奔赴美好生活,甘肃这一轮的移民搬迁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也收获了不少肯定!
其实,自从8月7日开始,舟曲第一批移民安家兰州新区,自此舟曲拉开了移民搬迁兰州新区的序幕。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舟曲已经组织了多批搬迁群众,此前受疫情影响,过去的一个月没有移民,但是在疫情之后,兰州新区迅速启动,可以说移民搬迁为甘南州地质灾害移民搬迁探索新路。
01
此前舟曲移民代表也多次考察了兰州新区,考察后,舟曲向兰州新区移民也必将提速,加快受灾地区的老百姓向新区搬迁。对于移民搬迁,故土难离也要离,该搬迁时就得搬!
移民搬迁舟曲为啥最积极,一直以来,舟曲等地饱受自然灾害,大灾三六九,小灾年年有,很多地方房子建了就被毁,农田种了就被淹,老百姓根本没有稳定致富的根基。

陇东南的许多地区必须要彻底的搬迁才能脱贫致富,否则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几十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场暴雨和泥石流,搬到兰州新区也一劳永逸,彻底告别地质灾害,安心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奔小康!
因为搬迁到兰州新区以后,移民将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住上了漂亮的农家院,种上了水浇地,还可以去新区现代农业园区、养殖园区、中药育苗基地、产业园区和建筑工地打工赚钱,小孩也就近在新区二小和新区二中上学,有校车接送,再也不用担心自然灾害。

据相关报道,舟曲计划将4万多名地质灾害群众搬至兰州新区,彻底脱贫致富奔小康。搬迁到兰州新区后,移民也按政策分到了水浇地,兰州新区还提供人均5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和免费技能培训,以及组织就业招聘推介会,安排移民就业。
随着一批批移民搬到兰州新区,同时,也打消了此前的质疑、观望,如今不少移民已经下定决心搬迁兰州新区,可以说,甘肃下决心搞移民搬迁,给生活在自然条件落后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更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
02
面对质疑,个人真的想吐槽,甘肃每做一件正确的事真的太难了,就在移民搬迁开始之前,很多人对移民搬迁颇有微词,什么兰州新区条件恶劣、缺水?把移民安置到了穷山恶水?兰州新区没人,通过移民搬迁到处忽悠人?
还有一些例如:移民搬迁过来吃什么?移民去哪里工作?去哪里上学和就医?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孩上学由校车接送,同时移民过来以后,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很多移民还就地做起了小生意,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投入使用后,医疗更是不用担心。从目前移民的效果来看,甘肃移民搬迁是甘肃发展的千年大计,更是移民改变命运的千年大计。

其实,每一件事的开头都会受到一些质疑和非议,尤其是在甘肃,真正为老百姓做一件实事,做一件好事,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说什么是为群众办实事,那么移民搬迁就是给受自然灾害困扰,和发展滞后地区的群众办得最大的实事。甘肃是一个落后省份,要想发展,移民搬迁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彻底地搬迁出来,才能给各级财政松绑,让政府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搞产业,谋发展!未来,面对发展条件的滞后,甘肃就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该搬迁的地方要坚决搬迁,避免广洒“糊椒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五六年的脱贫攻坚期间,甘肃陇东南地区建设了7.1万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许多学校,但是彻底解决交通和致富问题吗?很明显没有,乡镇分散,村落严重分散、基础设施建设分散,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
但是如果甘肃将更多的人口集聚到陇中生态平原,学校、资源、社区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可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约使用,政府也可以将更多的资金集中到产业发展,实现甘肃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从最理性的情况来看,甘肃想要发展,有一件必做的头等大事,那就是在兰白区域建设陇中生态平原,加快全省的移民搬迁,彻底解决陇东南区域自然灾害频发,发展条件恶劣的现状,彻底改善搬迁老百姓的发展条件,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一句话:最需要解放的是干部的思想,只有大胆的行动,各区县放开限制,让想要搬迁的陇东南老百姓都搬迁出来,在兰州新区实现异地振兴是最好的选择。
03
其实,在向兰州移民搬迁开始以后,很多地方的群众在笔者的后台留言:我们啥时候可以搬迁?我们想搬迁但是没有指标?我们想搬迁但是新区不接收?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可以看出搬迁区域的老百姓对于搬迁政策是积极拥护和支持的。很多人想响应甘肃移民搬迁的政策,向兰州新区搬迁,但是苦于无指标,不了解政策,无法搬迁!
因此,对于移民搬迁,要多方面做工作,老百姓和干部的工作都要做,因为从甘肃整体的发展来看,继续让需要搬迁的群众留到山沟沟里就是财政的负担,老百姓不但无法致富,反而要因为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而担惊受怕。

可以说,移民搬迁将是促进甘肃发展的一个最好的选择,可以真正解决甘肃发展的痛点,可以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陇中区域势必也迎来新的发展,其次,对搬迁的老百姓来说,也能彻底改善教育、医疗、就业、商业和交通等发展的条件,儿郎们也比较容易娶到媳妇。
对于甘肃,只有彻底的移民搬迁才能解决奔小康的问题,所以不要犹豫,不要等靠要,坚决地搬迁吧!对于移民搬迁这样的好政策,笔者必须点个赞!
“拿到这个红本特别地高兴,让我们住得安心、舒心、开心,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感谢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领到不动产权证当天,来自开阳县冯三镇安坪村的搬迁移民陈连学笑着说。被群山环绕的构皮滩库区远眺图。近日,开阳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以下称“开阳政务不动产”)完成了1371户搬迁移民不动产的登记工作,让该县构皮滩库区的搬迁移民有了一份产权保障,收获“稳稳的幸福”。
在延安市任职副市长一年之后,吴群英再次回到陕西省属千亿国企。据陕西有色官网6月8日披露:6月7日上午,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以下简称“陕西有色”)在总部召开“双过半”专题会议。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群英主持会议并讲话,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此前的5月29日,在陕西省干部任职公示中显示,吴群英拟任省属大型企业正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可是事关农民进城落户以及城乡结合发展的大政策。如果说多个部门联合发布意味着政策重大,那么涉及如此大规模部门的联合发文,势必将引起新一轮的“搬迁热潮”,不少农民对此非常关心,下面我就来了解一下该《意见》,解读搬迁进城背后的内容。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筷子来进餐,少说也有30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筷子并不是有什么特定的人发明的,而是人类慢慢进化演变出来的进食方法,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在远古世代的汉族就已懂得用树枝夹取食物。筷子有许多种名称,在先秦时期称作“ 挟”, 也作“荚”,在商纣时期称筷子为“箸”。而在明代时期,“箸”与“滞”谐音,船家怕自己的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著”为“快儿”,意思是让船跑快一点,而流传久了,士大夫们也称之为“快儿”。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对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低劣等不具备生存条件和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贫困群众,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搬迁到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式移民,通过开垦宜农宜林荒山荒地,依托城镇和产业发展等易地安置。为什么要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是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实施的。
泰国清迈大学(chiang mai university)简称cmu,于1964年1月由普密蓬国王殿下批准创建的,有四个校区(其中三个在清迈市,一个在南奔府),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主校区位于泰国清迈市西郊。清迈大学是全市唯一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泰国北部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学校优势
927名舟曲搬迁群众入住新区务工、入学同步无缝对接 开启美好新生活搬迁群众抵达新区每日甘肃网9月16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15日,甘南州舟曲县2022年第五批230户927名避险搬迁群众搬出大山,乘坐“感恩号”专列抵达地域开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兰州新区,正式入住西岔园区新康村,开启美好新生活。
一直以来,在户籍制度的坚冰下,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户口绑定,但不能时间久了,就觉得这种局面理所当然。“生在河南,考去陕西”,“你决定不了你的出生地,但是可以改变你的考试地”……继高考移民之后,“回流生”的概念这两天火了,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以西安为例,所谓”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但又在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
在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国共有9899万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其中,有960多万人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一次移民搬迁,今天的“解码十年”,我们来看这场影响深远的搬迁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我国西南边陲,每当夜幕降临,怒江峡谷里福贡县15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热闹起来。
日前,兰州新区迎来了新一批搬迁群众。据了解,此次189户搬迁群众涉及舟曲县9个乡镇25个村组。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完成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5批次2491户9830人,其中今年完成8批次1641户6335人。据介绍,当地已解决前14批次搬迁群众随迁子女1100余人就学,在安置区举办了专场就业招聘会8次,联系了就业单位50余家,提供了就业岗位1万多个,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45期,培训3000多人次,解决了就业群众3400多人上岗就业,扶持了120余户家庭自主创业。
甘肃移民搬迁有哪些县乡村(探秘甘肃移民搬迁背后的故事,哪些乡村正在经历巨变)
移民搬迁房是否可以自行出租(在中国房子出租给非法移民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