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打满算我在莫斯科工作了差不多有一年,在这边我认识了不少华人朋友,与他们交流过程中,我也了解了一些当地华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下面就分享下我所了解到的当地华人生活。
在生活习惯上,俄罗斯人与欧洲人更为接近。许多中国人从东方文化的视角出发,会对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产生很大意见,甚至与其发生冲突。比如,经常让中国留学生感到困扰的是,室友或邻居的作息时间与他们有较大差异。俄罗斯学生通常晚上十一点左右开始做晚饭,锅碗瓢盆的嘈杂声、走廊里的说话声、房间里吵闹的摇滚乐或舞曲,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宿舍楼下还经常有人聚会到天明,他们开着汽车音响、抽着水烟、大声聊天,甚至互相飚车,引擎发出的巨大噪音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休息。
另外,在俄罗斯的大街上,经常会出现向陌生人索要香烟的情况。而在中国,大街上很少有人主动与陌生人进行这样的“互动”,最多就是“借个火”,当然,现在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这样的行为也越来越少见。因此,许多中国人在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知所措,很难理解,一些不抽烟的人士还会感觉不自在。在中国,女性烟民占全体人口的比重较低,但在俄罗斯,女大学生在楼道口吸烟、女白领在街上匆匆丢下烟头继续工作的情景并不鲜见,这最初也很让中国人不解。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如租房、砍价等,虽然不起眼,但着实也让莫斯科的中国移民们体验了一把文化差异,在中国,房子租出去之后,租客与房东形成了一种默契,若没有特殊情况,房东是不会到出租屋来的,有些房客还会更换锁芯,这样房东更是无法进入。但在俄罗斯,房东习惯随时到访出租屋,监督租户的行为,查看屋内设施的使用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这让华人很不适应。
在华人看来,房子租下来之后,就应该由租户自行使用,房东监督并无必要。当然,有些华人在做中餐时不太注意厨房的整洁,卫生习惯也不够好,这就容易引发双方矛盾。“砍价”文化在中国十分普遍,但在俄罗斯人眼里,这是不真诚、不信任的表现,不论是百货商店的柜台,还是地下通道的小贩,都奉行一口价成交的原则,绝不拖泥带水,在这一点上,华人们也会较难适应。
中国人有一种“吃请”的文化: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经常你来我往,互相请吃饭,体现关系上的亲密。但俄罗斯人更习惯aa制,除非在相当熟的朋友圈子中,才会“不分你我”,商量过后,由一人买单。一些中国人在与俄罗斯人交往的初期,为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经常请外国友人吃饭,后来却发现他们从不“回请”,便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认为俄罗斯人小气。在聚会方式上,中国人喜欢到餐厅或酒店大摆宴席,讲究排场和气派,而俄罗斯人则喜欢温馨隆重的家宴,享受制作美食和谈天说地的过程。
在与华人朋友交流过程中,当问到对俄罗斯人的性格有何印象时,许多华人都会回答一个字一一直。这不仅是指俄罗斯人说话不绕弯子,性格直爽,也是指他们行事直接,目的明确。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俄罗斯人会直接点出问题所在,不会像中国人一样考虑再三、心有城府。
中国人崇尚“中庸”,回答问题时喜欢说“无所谓”,这就容易让别人陷入两难境地,很难揣摩真实意图,而俄罗斯人一般会给出明确答案。中国人除了讲究含蓄、不轻易表露心事之外,还习惯于展现积极的一面,对陌生人“保持微笑和客气”,这有时却被俄罗斯人看作“虚伪”。
俄罗斯人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哭和笑都是真实的流露,很少故意遮掩。在行事风格上,俄罗斯人通常会选择更为直接的做法。就以“走后门”、“送礼”为例:在中国,“送礼”是门艺术,讲究如何用最恰当的理由,在最恰当的时机将礼送到合适的人手中,并使对方明白自己的需求;而在俄罗斯,程序就简单得多,只要将礼送给目标对象,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就可以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俄罗斯人的做事方式与中国人相比,缺乏灵活性,显得更为刻板,不知变通,这也导致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从机场海关,到机关办公室,“等待”成为了一种常态,这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
在物质和精神的衡量上,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偏好有所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物产丰富,在美食上颇有研究,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饥荒,“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使中国人将口腹之欲提到很高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国人面临多样化的物质选择,消费精神日益上涨,仿佛物质就是生活的动力和追求。相比之下,俄罗斯人对美食、金钱等物质的要求并不高,他们更重视精神上的富足。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当俄罗斯老师问中国留学生们,你们最骄傲祖国的什么?他们通常会自信地说出“中餐”。而如果问俄罗斯人同样的问题,他们则会平静地回答“俄国文学”。
俄罗斯气候条件恶劣,物产并不丰富,从古至今,不论是由于外敌入侵,还是帝王开疆扩土,战争接连不断。再加上饥荒等自然灾害,俄罗斯人民的生存环境实在算不上优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列宁格勒围困”事件,直到今天仍是强大的俄罗斯精神的象征。
当前,在与西方的政治博弈中,俄罗斯遭遇多重制裁。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的情况下,多数民众仍保持镇定,生活安稳,也足以证明俄罗斯人内心的强大俄罗斯民族天生带有一种自豪感,对其他民族总是区别对待。从彼得大帝微服去欧洲学习开始,历史上,俄罗斯人的目光总是“向西看”,欧洲文化一直是俄罗斯人的效仿对象,这也让俄罗斯人对欧洲各民族产生了好感,更愿意与他们交往。
反观俄罗斯的亚洲面孔,包括来自中亚的劳工,来自中国的商人,还有少量来自日本韩国的留学生和企业驻俄代表,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俄罗斯人的高傲。在笔者的访谈过程中,中国移民经常提到,俄罗斯人不照顾不懂俄语的外国人,也不屑于讲英语,而是固执地只用俄语交流,让他们感到很不友好。
俄罗斯人比较团结,一旦遇到群体性的东西,比如办一个活动,或者什么赛事的话,俄罗斯人在一块的话就特别感觉到他们那种团结的气氛。他们喊的口号不是“加油”,而是“俄罗斯前进”。他们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很强。
对女性的尊重也是俄罗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男士要为女士穿脱大衣,进出都要女士先行,主动为女士开门、提重物,下公交汽车时扶住女伴的手…这些行为在国内不是很普遍,所以有些中国男士到了俄罗斯,很长时间也无法养成以上这些习惯,有时会引来俄罗斯女伴的不满。
气候问题在华人们的适应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几乎没有访谈对象向笔者强调过气候不适应的问题,来自北方,尤其是东北的移民,会认为俄罗斯的气候与家乡类似,很容易适应:而来自南方的移民则对俄罗斯充足的暖气赞赏有加。
俄罗斯宽广的国土造就独特而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为移民们提供了新奇探索的机会。莫斯科不够分明的四季、过于漫长的冬天,确实让某些华人稍有埋怨,但这也正是俄罗斯气候的独特之处,华人们也学着慢慢适应,利用这段时间沉静下来。大雪冰封了许多纷杂与肮脏,带来的纯净和安宁让心灵有机会探寻更加深处的秘密,伟大的俄罗斯思想的诞生正与这气候密不可分。
“民以食为天”,俄罗斯饮食与华人们早已适应的中餐有着较大差别。但在访谈中,移民们表示这方面问题其实不大。移民初期,会对俄餐有些不适应,中国东北来的移民则对俄罗斯饮食较为熟悉,能够很快接受。第一次尝试俄餐,可能会觉得种类少,口味单调,但吃习惯了之后,会发现俄餐其实营养丰富,在能量补给上也较为合理,能够很好地契合在俄罗斯生活的需求。
一些移民甚至爱上了俄餐中的黑面包,将喝茶吃甜点、早餐做三明治的习惯带到了国内。还有的移民开始深入探讨俄中饮食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将“吃”置于很重要的地位,而俄罗斯人似乎满不在乎,吃得较为粗糙、简单。这背后除了历史、人口、自然物产等因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比于味蕾的贫困,俄罗斯人更害怕精神上的贫困。
我至今还记得刚到俄罗斯时的情景:“乘坐地铁,就发现地铁上大部分人都是手上拿着一本书或者一张报纸、杂志,在阅读,地铁里整个都很安静。只有我们几个中国人坐在那儿傻傻地看着他们,当时也没有手机。”俄罗斯人的阅读习惯世界闻名,书店数量多、种类全、管理先进,图书馆使用率高。部分移民也受此影响,开始买书,养成阅读的习惯。但由于语言能力不足、阅读目的驱使,大部分华人还是选择阅读中文书。
剧院和音乐厅对华人们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并不持久。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移民没有艺术品鉴的基础,只能从观赏的角度,对芭蕾、柴可夫斯基、以及一些话剧有一些表层印象,很多人仍将其作为俄罗斯“特产”,在有国内朋友到访的时候才一同前去观看,而没有使其成为真正的生活习惯。缺少专业知识和长年积淀,华人很难真正看懂芭蕾等舞台表演艺术,也就谈不上对这类艺术着迷,从而适应俄罗斯的文艺氛围。
各类博物馆也常充斥着中国人,但和剧院音乐厅一样,除了艺术专业学生、艺术品行业专家及爱好者,真正具有鉴赏能力的华人占少数。访谈中了解到,华人对俄罗斯古典绘画艺术较为熟悉,对主要画家和作品如数家珍,而且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功底深厚,注重传承,在结合东西方文明后,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风格。
野外烧烤可以说是俄罗斯的一项特色活动。五月左右,春天到来的时候,整个俄罗斯都活了起来:小河边、森林里,人们带上自家的烧烤工具、大肉串、各式色拉,与三五好友一同享受欢聚的时光,这一活动方式也受到了中国移民们的欢迎。
总的来说,俄罗斯华人日子过的还算可以,华人们千里迢迢来到俄罗斯,除工作外,还要适应这里的生活。俄罗斯与我国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人民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诸多具体的差异,移民们经过长年累月的生活打磨,从惊讶和不理解,到逐渐接受,并与之相融合,为进一步充实在俄生活打下基础。
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
我们有理由相信希腊仍然是众神三千年来休息的地方。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的国家,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和所有浪漫的开端。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它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历史上都有着惊人的辉煌文明。今天的希腊,虽然最繁荣的黄金时代已经消失了,但它仍然是人们心中的浪漫之地,神秘而广阔的爱琴海仍然是人们心中纯粹的渴望。
大家好呀,我们的东南亚自由行系类今天还是在泰国芭提雅,因为芭提雅大家的行程安排都比较紧凑大都安排在2--3天,当地又有大量的网红餐厅和酒店,小鹿就特地写了一篇芭提雅的网红店种草和拔草~ 网红店种草 | tourism tutu beach cafe图侵删这家店应该是大家只要搜索芭提雅就出得来的一家网红店;粉红色的沙发和粉红色的遮阳伞,真的是超级少女心了~是各位仙女一定要去打卡的一家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韩国总统尹锡悦的访日行程虽然早已结束,但其后续影响却在国内持续涟漪,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波。在访日风波的阴影尚未平息之际,尹锡悦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指责和指控,这似乎也为“青瓦台魔咒”的再次降临埋下了伏笔。新的改革方案,据环球时报披露,韩国政府在三月份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改革方案,意图将原本按周计算的加班时间重新改成按月、半年甚至一年为单位的计算方式,使得一周的最长工作时间可以高达69小时。
这是2012年1月19日,来自中国上海杂技团的演员蔡勇在第36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上表演杂技《男子艺术造型》。这是2015年12月21日,在摩纳哥游艇俱乐部,中国远洋航行第一人郭川(中)与摩纳哥游艇俱乐部秘书长伯纳德·德亚历山德罗(右一)等合影。新华社发(郭川团队供图)这是2018年9月6日在中国北京故宫拍摄的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
今天这篇关于移民加拿大行前准备的干货内容,是专门针对广大客户以及申请人而罗列的清单,从而帮助大家更高效、顺利地实现在加拿大安居乐业的梦想。移居加拿大,需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整理好所有必要文件移民是一个非常严肃、正式的过程。需要向移民局、海关等机构出示或提交许多申请者的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者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海关申报表和护照等。
9月12日,南都记者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官方微博获悉,驻柬埔寨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在柬求助有了新渠道,柬埔寨内政部专门增设外国人求助热线中文服务、柬副首相兼内政大臣韶肯脸书团队微信号,以便中国公民通过中文求助。据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近来,中国公民在柬埔寨遭网赌电诈集团绑架、限制人身自由等案件时有发生,中柬两国执法部门及驻柬埔寨使馆对此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大对网赌电诈集团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开展对求助中国公民的解救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海关发布消息,7月7日,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严格实施100%查验。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佛山市顺德区汇洋行百货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俗话说,音乐无国界,意思是音乐是人类间通用的语言,不需要用眼睛去看,而是专心用耳朵去聆听就可以了,即使语言不通,但是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仍然能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从心里深处,产生互动和共情。这就是音乐 的魅力。比如,我们国人听英文歌曲,虽然对英语不精通,根本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仍然能明白这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欢快的,忧伤的,还是抒情的,不同的歌曲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03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1999年出生的河南人。18岁之前,我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学业。高考后,我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学音乐、玩乐队、当主唱,活出自我。大学期间,做客服、助教各种兼职,继续努力赚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后来,我为了实现更大的梦想,暂别一切,成功考研上岸,现在被外派泰国做中文教师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