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冯小刚,去美国定居了?
这是10月27日一网友的爆料。视频中,冯小刚和妻子徐帆,在美国大别墅的家门口,迎接友人。
事情被热议几天后,冯小刚发文回应称:祖国对我有恩,我移哪门子民呢?我自己只是去送女儿上学,在那边呆了几个月,等女儿放寒假就回来了。
原来是闹了个乌龙。但闹出这个误会,背后是有原因的,冯小刚这些年的处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类话题。
看看他国内社交账号近期的动态,全部清空,以前他在账号上所发的种种感慨,也被设置了半年可见。
2200万粉丝的账号下,出奇地安静。
坐拥2200万粉丝,票房累计高达50多亿的大导演冯小刚,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这两年,冯小刚所在的电影行业,因为疫情的关系遭遇到了寒冬。
他很着急,作为商业电影昔日的领军人物,拍不了电影就挣不到钱,还要被大家扣上“江郎才尽”的帽子。
所以他放低姿态,转型了。
2021年,冯小刚拍了自己的首部网剧《北辙南辕》。
以前,拍网剧对于这些大荧幕导演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但冯小刚“能屈能伸”,年轻时就磨炼出的圆滑,深藏在骨子里,总能在关键时刻显露。
没想到的是,剧本没有按照冯小刚预想的进行。
《北辙南辕》开播后,差评如潮,哪怕影视圈的各种大腕给足了面子前来客串,也无法挽回该剧在观众心中的不良观感。
最终,冯小刚的首部网剧,豆瓣评分只有4.9分,都不及格。
这说明,冯小刚的拍戏理念,已经抓不住如今年轻观众的心了。
冯小刚电影中独有的“贫嘴式京嗑”,照搬到网剧中,却成为观众嫌弃的“啰里吧嗦”地凑数台词。
更重要的是,冯小刚这个人的形象,在网友心中已经逐渐走形。
转折点是几年前,一位叫小崔的人,因为电影《手机》和冯小刚有了嫌隙。
本来两人的恩怨已经被时间磨平,但冯小刚大张旗鼓要开拍《手机2》,结果引起小崔的强烈不满,随后下场“炮轰”冯小刚。
没想到事情的走向,超出了两个当事人的预期。
一地鸡毛之后,曾经红极一时的女星“范门冰氏”陷入风波,最终消失在娱乐圈。
从那以后,冯小刚的口碑也跌入谷底。
沉寂了一段时间,冯小刚敢不拍《手机2》了,捣鼓出了一部文艺片《只有芸知道》,票房惨淡。
这次他没有骂观众,也没有喷排片方,只默默地发了一段文字,诉说委屈。
冯小刚的文字中,难掩失落之情,一种“英雄老矣”的既视感油然而生,曾经“挥斥方遒”的小钢炮,像个落寞的老人。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看不下去的,您花了钱,骂几句出出气都应该。”,如果不了解冯小刚,会有一种“这人好温柔”的感觉。
但就在几年前,冯小刚因为票房不佳,还对着镜头大喊“垃圾观众造就了垃圾电影”呢。
可能真是他岁数大了,不想“盛气凌人”。
也许是他知道自己口碑崩塌,不敢“盛气凌人”。
在和小崔较量之前,冯小刚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在刚接触导戏那会,冯小刚认识了年轻貌美的徐帆,本有家室妻女的冯小刚,顾头不顾尾地陷入了“第二春”的漩涡之中。
离婚是冯小刚提出的,他的原配张娣,早就清楚冯小刚和徐帆的事情,但为了孩子,她没有接受丈夫的离婚要求。
就这么拖了5年。
这段时间里,冯小刚成为贺岁电影“鬼才”,徐帆变成他的御用女星,而夹在两人之间的张娣,处境尴尬,最终主动提出离婚。
离婚之后,冯小刚对着镜头大方认错:“我喜新厌旧,我不是东西。”
这事要是放在今天,够冯小刚吃一壶的。
但那个年代的吃瓜网友,真的很宽容。
在和徐帆结婚后,冯小刚的事业不但没垮,还越攀越高,成为电影圈的大佬级人物。
当然,徐帆也不是吃素的,她对待感情和婚姻的态度,曾让不少网友的“三观”碎了一地。
在某节目的访谈中,徐帆发表了自己的“护家宣言”——
“往冯小刚身上扑的女人太多了,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再说就算出什么事,男的又不吃亏!”
此前,冯小刚夜会女主持沈星,并将其带回公寓的画面被曝光,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徐帆的这番话,似乎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冯小刚也隔空力挺徐帆,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文称:女人就不该动老公的手机……有几个男人经得住老婆查?
文中那一句“糊涂点就白头到老了”,和徐帆的名言如出一辙。
如果那时候有pua这个概念的话,冯小刚应该是“个中高手”。
大多数人,可能多少都带点“利己主义”的味道。
只不过有人很简单粗暴地为自己争取利益,有人则伪装成另一种模样“利己”,有个专有名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冯小刚应该属于后者。
王朔的发小、导演叶京这样评价冯小刚:他最大的聪明,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
年轻时的冯小刚,脾气非但一点不火爆,甚至比同龄人圆滑得多。
转业后进了城建开发总公司上班,偶然机会下认识了大院子弟郑晓龙。
冯小刚早就心仪“大院”,有意结交郑晓龙,便隔三差五的请客吃饭,再加上冯小刚能说会道又能来事,郑晓龙很快给这个“小兄弟”介绍了一份和电影相关的工作——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
随后,还提携冯小刚当上了《编辑部故事》的编剧。
期间,郑晓龙还将自己的发小王朔,介绍给冯小刚认识。
很快,善于交际的冯小刚,和王朔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以一种“小迷弟”的姿态,和王朔形影不离。
冯小刚的一句名言,或许能体现自己上位的过程——“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你取悦别人的程度。”
王朔对冯小刚也很好,当初冯小刚追求徐帆,王朔的出谋划策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
后来王朔因为种种原因出国避风头了,冯小刚就开始琢磨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随后改名《甲方乙方》拍成了电影,结果一炮成名。
但拍摄《甲方乙方》时,冯小刚没有通知王朔,甚至影片中都没有署王朔的大名。
一年后王朔回来,一度过得很落魄,基本上是靠徐静蕾养着。而冯小刚靠着《甲方乙方》赚了近3000万,看到落魄的王朔,他自觉心中有愧,派人拿了5万块,送到王朔家中。
最终的结果,是王朔将钱和送钱人,扔出了自己的家门。
在王朔眼中,冯小刚这是在恶心自己。
两人友谊的小船,就这样翻了。
但此时的冯小刚,已经不再需要靠攀附他人而利己了,他每年固定在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也被冠以专有名词——贺岁喜剧。
当然,能在影坛成为头部导演,冯小刚肯定是有才华的。
抛开那些几乎无厘头的贺岁喜剧不说,冯小刚执导的优秀电影不少。
其中被低估的电影《一九四二》,直到上映多年后,才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准确来说,《一九四二》是对《唐山大地震》的修正,《唐山大地震》太过煽情,失去了真实触感,而《一九四二》中,用近乎戏谑的台词来讲述一段悲惨的过往,引人深思又不会让人不适,导戏手法确实有着过人之处。
也许随着年纪的增长,冯小刚逐渐对于没什么深度的商业片失去了兴趣,他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偏文艺题材的电影上。
《芳华》的成功,让冯小刚产生了一种“自己有让文艺片也能卖座的”错觉,随后的《只有芸知道》票房惨淡,冯小刚难掩失落。
随着疫情的持续,电影行业遭遇寒冬,冯小刚又竞争不过吴京、沈腾这样的导演,彻底失去了展现能力的舞台,随后转型网剧却再次折戟,备受打击。
不过好在多年前,冯小刚就在美国拿下两套豪宅,一套1400万,一套3200万,如今这两套豪宅的现价,已经过亿。
哪怕不拍电影,冯小刚转手卖套房,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成名史充满争议,私人生活也有不少槽点,后来被小崔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冯小刚差点身败名裂。
雪上加霜的是持续的疫情,行业的萎靡和转型失败,冯小刚已经很难适应今天的电影市场了。说得直白点,就是赚不到多少钱了。
读懂了冯小刚“名利双失”的处境,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被传“定居美国”的消息了。
——end——
在东京街头采访:“我想去日本留学。”“教练,我想来日本留学,您觉得怎么样?”“我认为日本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对于中国人而言汉字更为有利。日语学习相对容易,文化和饮食也更相近。虽然历史问题存在争议,但日本对中国人比较友好,不会因肤色而有所不同。”“虽然大家不太关注立场问题,但日本的教育制度与中国相似。到日本留学需要先读语言学校,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因此在国内需要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上期节目咱们讲到了,现在拉美裔人口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引起了美国社会很多人的担忧,那么美国人到底在担忧什么呢?这期节目咱们就接着聊这个话题。咱们在节目中讲过,长期以来美国的主流族群被称之为wasp,也就是撒克逊盎格鲁裔的白人新教徒。这些人最初的来源主要是英格兰人和德国裔,后来又把这个范畴逐渐的扩大到了来自欧洲的其它新教徒族群。
假结婚,真恋爱:3个孩子,法官网开一面来自中国的黄女士2004年通过和一位加拿大人假结婚获得了加国移民身份,一直工作到2008年,她因为怀孕,先后生下了3个女儿,开始专心做全职太太,这3个女儿都是和当年假结婚的对象所生,这些年二人逐渐有了感情,还共同开设了银行户口,她和丈夫及其家人一直同住一个屋檐下
十年前,国办引进了一对特殊的夫妇。女生端庄大方,长着一张好脸,是个大美女,而男生则是个胖老外。虽然现在异国情调似乎不寻常,但见到这样的男人还是有些新鲜,因为这个男人重达400斤,站在女生面前就像一堵墙。一个是东北人漂亮女孩,另一个是400斤的胖子。如此“截然不同”的情侣,让网友想起了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移民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中国,一个拥有世界第一人口数的国家,与排名第二的印度人口相差无几。然而,由于我国的出生率较低,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传言不断涌现。人口众多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助推器。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人开始渴望换个生活环境,移民到其他国家生活,而发达国家成为了首选目标。
最近,移民传来了2个大好消息。 一个《梦想与承诺法案》移民法案在众议院获得了批准。这意味着300多万的非法移民将有机会获得合法身份和公民身份。《农业劳动力现代化法案》也在同一天以247票对174票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将帮助另外100万农业移民工人及其家人合法留在美国。关于移民,拜登的目标是要让1100万非法移民获得绿卡。
前言:美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称中国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发达国家,但中国强调,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发达国家,为什么中国不愿意丢掉发展中国家的帽子呢?什么发达国家?提到发达国家,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呢?一般想到的是那个国家有钱,人民有钱!在定义上,只有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高的情况下才能称之为发达国家。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就意味着自此新冠“不走了”,然而这不意味着新冠流行的结束。对于孕妈妈们这一特殊人群,“感染新冠了,这个孩子能不能要?”“孕期感染新冠了会不会对宝宝有影响?”等等问题想必是每一位孕妈妈或准孕妈妈们关心及担心的问题。
gzh:移路通出国移民一直是塑造美国人口的驱动力。从早期移民到最近几十年,移民潮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时代。第一次重大浪潮发生在19世纪,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他们逃离贫困,在“新世界”寻找机会。这一浪潮极大地增加了人口,并塑造了许多地区的文化特征,特别是东北部。20世纪初见证了另一波移民潮,来自南欧和东欧的人为迅速发展的美国人口做出了贡献。
最近的新闻经常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太魔幻。什么泰国贵妃对皇帝“不忠”被废,天皇登基日本首相三呼万岁,都2019年了,看新闻感觉还活在1902年一样。不过,这些封建残余还不是最魔幻的,最近发生在墨西哥的几个新闻,简直让人感觉毛骨悚然。10月16号,美国的圣地亚哥市(不是智利那个,虽然同名),发现自来水厂的饮用水被污染了,一查才发现,原来是美墨边境处一个泵站被尸体堵住了,导致污水无法处理,就这么流入了圣地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