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更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参与机构最多、世界影响范围最广的排名之一。2023年6月28日凌晨04:00点,qs官方正式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为了适应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qs排名的评分标准也有一定更新。在最新的评分标准之下,今年的大学排名较去年有何变化?有哪些值得留学申请者关注的亮点?
01
排名指标变动
1. 学术声誉:占比 30%(下降 10%)
2. 雇主声誉:占比 15%(上升 5%)
3. 师均论文引用:占比 20%(不变)
4. 师生比:占比 10%(下降 10%)
5. 国际教职员工比例:占比 5%(不变)
6. 留学生比例:占比 5%(不变)
7. 国际研究网络:占比 5%(新增)
8. 就业成果:占比 5%(新增)
9. 可持续发展:占比 5%(新增)
可以看出今年qs 对排名方法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改善,引入了 3 项全新指标:可持续发展、就业成果和国际研究网络。
以往传统的6项指标也有一定微调:学术声誉参考权重下调10%、雇主声誉参考权重上调5%、师生比例参考权重下调10%。
这意味着,调整后的qs世界大学榜单更加强调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上榜院校备受企业雇主的认可。
02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
本次排名覆盖共1500所大学,排名是基于对1750多万篇学术论文和来自超过24万名学者与雇主的专业意见分析而得出。
在今年的排名中,前100名大学里美国高校上榜30所,英国高校上榜17所,澳洲高校上榜10所,中国大陆高校上榜5所,中国香港及台湾高校上榜6所。

03
排名亮点分析
随着排名标准的变化,院校排名发生了较大洗牌。
01
澳洲大学高歌勇进,成最大赢家
今年有3所澳洲大学进入qs前20:
相比之前长期无缘全球top20,今年澳洲大学真的是开挂了~不仅如此,进入全球top100院校数量也上升到9所,其中悉尼科技大学(第90名)更是比去年上升了 47 名!
02
英美稳中有升,诺丁汉大学成为黑马
英国院校今年进步也很明显,进入全球top100院校数量上升到17所,伦敦政经(45名)、利兹大学(75名)、杜伦大学(78名)相比去年都上升了十多个名次,诺丁汉大学(100名)更是上升14名、重回top100。其他学校像布里斯托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也有明显上升。
谢菲尔德大学(104名)今年则跌出top100,有些可惜,希望明年谢大能重振旗鼓~

美国大学“强者恒强”。尽管排名指标大改,麻省理工依旧稳居世界第一,榜首易主并没有出现;哈佛、斯坦福稳坐全球top 5,还出现了加州伯克利这样的“黑马”,入选top100的美国大学数量今年也增加到27所。
但在top100名开外,很多美国大学呈现下降趋势,有学校更是下降了100名……

03
加拿大进步显著
加拿大高校在今年的排名里取得了可喜的显著进步,多伦多大学(21名)、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34名)都上升13名,其他院校如滑铁卢大学、韦仕敦大学、卡尔加里大学等也上升了数十个名次。随着加拿大高校的强势发展,或许加拿大也将在未来成为更多同学的留学选择地。
04
港新地区整体下降
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依然是亚洲排名最好的高校,今年挺进全球 top 10,位于全球第 8 名,较去年上升 3 位。南洋理工大学近两年排名持续下跌,今年从第 19 名跌至第 26 名(与香港大学并列)。
香港地区则下降更为突出,除香港理工大学外,中国香港地区其他大学的世界排名整体下降,仅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进入世界top50之列。香港大学(第 26 名)今年下降 5 名,香港科技大学(第 60 名)更是较去年下降了 20 名。对于想要冲击高排名的同学来说,香港地区性价比整体不如从前。
05
中国大陆5所高校进入前100行列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唯一一所位于全球前 20 的院校,排名全球第 17 位,亚洲排名第2,较去年下降 5 个位次。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 25 名,是亚洲排名第3的学校,较去年下降 11 个位次。
浙江大学(44名)、复旦大学(50名)、上海交通大学(51名)的排名虽也有下降,但仍然稳居前列。

据分析,虽然中国内陆高校排名整体有所下降,但在学术声誉与师均论文引用方面有显著提高;排名下降则主要是国际化程度不足以及扩招的缘故;且就业竞争激烈,在雇主声誉指标权重上升的同时,有 46 所大学的雇主声誉指标排名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qs发布的总共1500所学校排行榜中,中国大陆高校进入此榜数量位列全球第三,共有 71 所高校上榜,仅次于美国(199 所)和英国(91 所)。我们期待未来中国内陆高校有更好的表现,继续冲击榜单前列。
最后vicky想提醒大家的是,排名不一定完整反映一所学校的水平,我们应当合理看待qs排名,作为留学选校的辅助参考即可,不宜过度依赖排名~
你对于最新的2024qs世界大学排名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禁止博士以下的国际学生携带家属赴英,禁止未毕业留学生申请工签。”英国政府日前官宣上述两项重大移民改革政策。此次改革主要是对持学生签证前往、并留在英国人士的收紧和限制,以期大幅降低英国的净移民数量。同时,通过防止英国移民系统被滥用,从而保护留学生给英国带来的经济效益。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英国政府允许研究生阶段的国际学生为其子女和配偶申请家属签证,共同赴英。
(观察者网讯)据《赫芬顿邮报》英国版当地时间10月16日报道,英国严峻的生活成本危机正迫使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重返工作岗位,他们的国家养老金已经无法维持生活,必须工作来支付愈发高昂的能源和食品账单。然而,找工作对这些老人来说并不容易,他们很难得到面试机会,甚至还有人遭受了“年龄歧视”。 报道截图 现年78岁的托尼·摩尔(tony moore)以前是一名卡车司机,他十多年前就退休了。
我一直都反对香港人移民英国!从去年三月开始,我在《坚料网》写了多篇文章都指出移民英国的问题,从经济、英文能力、生活成本,再谈到食物、天气及民族性,指出「在可见的未来五十年,东亚仍会是发展最快速之地,甚至可能登上最发达地区。同时,欧美等国治安恶劣、毒品横行,公立教育惨不忍睹,更糟糕的是,随着中国复兴,在欧美的华人成了中西冲突的磨心,处境必愈来愈差」。
为对抗《香港国安法》的实施,英国当局宣布1月31日起,持有bno(英国海外国民护照)的港人及其家庭受养人,可申请bno居留签证,在英国工作及读书。在英国居留满5年后即可申请定居,再居住12个月后申请入籍,也就是香港社会说的“5+1”入籍英国。英国政府预计,实施计划后首年将有12万至15万名港人以bno赴英,预计未来5年将有多达25万至32万港人赴英。
如果你细细推敲英国移民政策,会发现十年永居中 “长期合法居留” 的定义是非常模糊,这给申请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英国政府此次专门对长期居留规则进行修改。该政策的变化使得合法居留的定义更加清晰,更好地代表了长期居留途径的目的。注意英国永居政策新变化短期签证不再纳入 10 年永居合法居留时间:从 2023 年 4 月 13 日起,英国短期学生签证、旅游签证、季节性工人签证、因新冠滞留在英国的特殊保证签证(exceptional assurance)不再被计入 10 年合法居留时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 成倚贤编辑 | 成倚贤●—? 前言 ?—●“我对钱不感兴趣。”马云的这句话让多少人忍不住笑出了声,一个多次荣登世界富豪榜的人却对外宣称对金钱不感兴趣。近两年,卸任后的马云慢慢退出了大众的视野,在公开场合也很难再见到他的身影,他究竟去了哪里呢?
2023年5月23日英国日更重点有:● 英国发布最新工作签证统计数据,亚非移民激增,印度第一,中国第八● 人手短缺,英国酒吧员工一年内涨薪11.3%● 为削减成本,英国交通部考虑取消火车上的免费wi-fi服务● 英国nhs应用将增加私营医院就诊预约服务● 伦敦切尔西花展今天开幕,为期仅5天英国发布最新工作签证统计数据,亚非移民激增,印度第一,中国第八
最近的印度,可以说颇为膨胀。也不知道是因为老对手巴基斯坦,一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退让,还是因为最新采购的战机,法国达索的阵风战机抵达,让印度空军实力大增。三哥似乎真的以为自己已经为全球超级大国,完成“超中赶美”的宏伟目标了。最近,外国版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特别火热。是一名印度网友在外网进行的询问。因为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现如今印度崛起了,而英国却在山河日下,一如不如一日,脱欧问题更是闹成了一个笑话,介于这种情况,印度是否会让英国也沦为殖民地?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在二战结束后,英国成为了许多移民的理想目的地。战后的英国面临着重建国家和社会的任务,同时也急需劳动力来促进经济的复苏。英国政府积极制定了移民政策,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前来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移民社群日益多样化,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加勒比等地区的人们纷纷加入到这个多元的社会中。
如果你细细推敲英国移民政策,会发现十年永居中 “长期合法居留” 的定义是非常模糊,这给申请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英国政府此次专门对长期居留规则进行修改。该政策的变化使得合法居留的定义更加清晰,更好地代表了长期居留途径的目的。注意英国永居政策新变化短期签证不再纳入 10 年永居合法居留时间:从 2023 年 4 月 13 日起,英国短期学生签证、旅游签证、季节性工人签证、因新冠滞留在英国的特殊保证签证(exceptional assurance)不再被计入 10 年合法居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