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张友明一行13人来到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开展医疗援助工作,那是中国向非洲派出的第一支医疗队。
这60年来,湘雅二医院医院累计派出25批共60人赴塞拉利昂、津巴布韦以及阿尔及利亚开展援助工作,是湖南省参加援非工作最早、派出人数最多的三甲医院之一。
开拓:在最艰苦的地方救死扶伤
1963年,中国第一批援非医疗队赴阿开展援助,从北京、上海、湖南、湖北等地遴选了13名医疗队员,张友明作为妇产科专家,就是其中一员。
如今已90岁高龄的她,当年还只有30岁,刚刚晋升主治医师不久。当年5月,她作为援非的“开荒医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成功实施了上千台手术,帮助很多非洲孩子平安来到世界,被当地女性称为“最信任的人”。
85岁的骨科教授李贺君翻开厚厚的相册,用指尖抚摸着队员的合影,喃喃说道:“当时的弗里敦市,终年蚊虫滋生,疟疾肆虐,与糟糕环境相对应的,是十分稀缺的医疗设备和人才。当时,塞拉利昂医护人员只有几十人。”
这位老教授还清晰记得,在短时间内,医疗队们迅速将我国援建的全套医疗设备安装,包括手术室改建、手术床的安装、消毒准备等基础性工作。
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医疗队员们接诊的病人来自塞国各地,甚至还有来自邻国的病人。每当看到门诊台前那挤满的人群中,无数双眼睛满含对健康的渴求和对医生充满敬意,让李贺君和他的队友们感到一份职业的神圣和自豪。
坚守:“那份尊重和感谢,不只是对我,更是对我的祖国”
思念,是几乎所有援非队员必经的“心灵大考”。援非队员们却将这份“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
“每天看到医院门口伫立的国旗,顿感肩上的责任。”55岁超声诊断科的彭清海是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年龄最大的一名队员。作为“老大哥”,他也时常与队友谈心,还细心地统计了队友生日组织集体庆生,将医疗队营造凝聚出了“家”的温馨。
2012年10月1日,泌尿外科李益坚、骨科周政作为湖南第12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来到津巴布韦mutare市的一个偏远地区,顶着烈日,为当地300多名居民送医送药。
当得知当天是中国的国庆节时,当地官员和在场的群众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他们有节奏地喊着‘西努瓦、西努瓦’。我的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我听得懂,他们是在喊‘中国、中国’。我知道,那份尊重和感谢,不只是对我,更是对我的祖国。”周政至今回忆起那份尊重,都心潮澎湃。
在一代代医务人员的接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来到中国医疗队所在的医院,并康复出院。据不完全统计,湘雅二医院援非的医务人员中,医务人员在非洲医治了几十万名患者。在这里,他们是最受欢迎的人。
因“光明行”创新项目4次赴非的眼科教授李芸,至今记得一幕这样的画面:“他们在看到我的那一刹那,有的会对着我大笑、舞蹈,有的会对我竖起大拇指,有的会使劲和我握手,还有的站起来和我拥抱。”
使命:共抗疫情,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3月31日,塞拉利昂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塞友好医院又作为塞国主要定点收治医院。彼时湘雅二医院罗开忠、朱斌、杨卉、卢盛四位正在非洲,罗开忠是感染科医生,卢盛是感染科护士。原计划6月结束任务回国他们,也与队友共同决定延期回国,坚守塞国的抗疫一线。
疫情期间,兼顾个人防护的同时,罗开忠和卢盛带头开展防护培训、收治病人、指导民众正确对待疫情,消除恐慌。截至回国之前,中塞友好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77人,治愈72人,其中还包括当地3名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患儿。
与此同时,感染科副教授王文龙作为中国(湖南)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在非洲大陆驰行3600公里,走访72家机构和单位。“我们深入隔离病房与临床医务人员讨论病例,向当地民众普及预防知识,向政府高层建言献策、答疑解惑,提交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建议书》。”王文龙说,“新冠防控重点在防,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尤为重要,我把这个观念传递给了非洲的医护人员,很值得。”
不仅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医务人员也是国家“春苗计划”的志愿者,为海外的侨胞接种新冠疫苗。“共免费接种国产新冠疫苗约3600余剂次。”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放射科刘欢介绍,古巴驻塞拉利昂大使夫妇也对国产疫苗青睐有加,亲自前往中-塞友好医院接种。
造福: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6年2月和6月,湖南省向塞拉利昂分两批派遣了20名医务人员作为中国(湖南)第十八批援塞医疗队,其中8位都来自湘雅二医院。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高级临床工程师滕朝宇任队长同时兼任中塞友好医院中方院长,参与医院事务管理,协助塞方改进管理、创立特色科室,希望把这所医院建成“西非最好的医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滕朝宇和队友们都意识到,在这里,他们存在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完成了多少例高难手术,而更在于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教学演示、手术带教、技能培训……医疗队先后开展了30多次授课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传、帮、带”医疗教学工作,覆盖500多人,培训了40多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基本上都能够独当一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60年来,一代又一代援非医疗队员通过临床诊疗、防病防疫、药械捐赠、培训带教等方式,为非洲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可能会好奇,国产手机能不能带到国外用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好好聊一聊!国产手机想要带到国外用,主要考虑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网络方面很多全网通的手机在国外压根就没有信号,主要还是频段“缺斤少两”。4g 用户主要看 b2/b4/b5/b12 这几个频段。旗舰机的 5g 频段都很全,中低端机一般容易阉割 n40、n79 频段。
以前都写的是发达国家出国务工情况!今天就开始聊聊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出国务工之旅,很多没出过国的朋友都会问去不发达的国家打工能赚钱吗?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像国内再不发达的城市也有住豪宅开豪车的人!今天就用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国家举个例子,很多朋友一听这个国家名字。都会想这是一个非洲国家吧?其实巴布亚新几内亚,
阶级章日本警察中除了警察厅长官和警视总监佩戴肩章外,其他级别警察都佩戴左胸口袋上的阶级章。阶级章将日本警察的警衔和警号识别合二为一。下面为警衔标志,上面半圆前面为两个字母,后面为三个数字,字母代表所属都道府县警察部门,数字代表个人警号和职位。警察厅长官:警察厅长官是日本警察厅的最高负责人。警察厅长官由日本首相批准,国家公安委员会任命,是日本警察组织的最高级别,但根据日本警察法规定,警视厅长官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警察级别,属于日本警衔之外。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中国人总是能够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克时艰。在洪水中救出孩子。群众驾驶大型货车,自发参与救援:子弟兵不畏艰险拔山涉水运送物资。灾区群众为救援人员准备食物自发修补救援船只。群众自发参与运输物资。为救援人员敬礼他们什么都不怕,只怕失去自己的战友。
我,江西人,在非洲娶妻生子生活8年,真实的非洲与想象中的不同自古以来,非洲就是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似乎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我作为一个江西人,在非洲度过了近8年的生活,亲身经历了这片土地的种种,我发现,真实的非洲与我之前的想象有着许多不同。初抵非洲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
说起非洲蜀黍们射击,很多读者老爷们可能会想到这张图或者这张但实际上,非洲毕竟是英法的传统后花园,在军事实力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那么今天,战甲菌就来跟大家聊聊非洲国家中那些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吧。.2019年评选出来的非洲十大最佳特种部队可以说是非洲最具成就的军事单位,拥有非凡的战斗记录、训练和装备。一个国家的特种部队通常是刀锋上的剑刃,被训练来执行最困难和最具挑战性的军事任务。
在张雪峰劝退当代年轻人,不要报考新闻专业时,河南都市频道的一名女记者,用行动告诉大家:一个人足够热爱,一个普通的新闻记者也能在时代的逆流中,发光发热。缅北是什么地方?是一个中国人闻之色变的地方,是一个去了,就没有腰子的地方。缅北的“噶腰子”传闻,就像童年时的鬼故事一样,深入人心,令人恐惧不已。国内民众强烈呼吁,中缅联合出兵,一举荡平缅北。
中国农民去非洲打工一年所挣的钱往往要比在国内挣得多,但很多人回到国内后就不愿意再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也曾经在非洲打过工,我想,也只有真正去非洲打过工的人才知道真相吧!中国农民去非洲打工一年能挣多少钱?因为职业不同,所以去非洲打工的每个中国人所挣的钱也是不一样多的,但可以确切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人去非洲打工,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万以上的工资收入,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收入,假如你的工作能力表现突出,能够混个部门主管的职位,那么一个月挣个两三万是没问题的,我总结了一下,去非洲打工的中国人,如果省吃俭用的话,一年大概
9月12日,南都记者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官方微博获悉,驻柬埔寨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在柬求助有了新渠道,柬埔寨内政部专门增设外国人求助热线中文服务、柬副首相兼内政大臣韶肯脸书团队微信号,以便中国公民通过中文求助。据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近来,中国公民在柬埔寨遭网赌电诈集团绑架、限制人身自由等案件时有发生,中柬两国执法部门及驻柬埔寨使馆对此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大对网赌电诈集团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开展对求助中国公民的解救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图为非洲人在中国北京开设的非洲式发廊。图为来自刚果的高级理发师,高级设计师,她叫露丝。图为刚刚为客人做好的发型,据悉在这里最贵的非洲小辫,辫下来的费用大概要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