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6日晚,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揭晓。
法国作家安妮·艾尔诺(annie ernaux)摘得这一桂冠。
安妮·埃尔诺是谁?
安妮·埃尔诺,当代法国文坛上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1940年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代表作有《空衣橱》、《位置》、《一个女人》、《单纯的激情》、《耻辱》、《事件》、《占领》等。长篇小说《悠悠岁月》获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2009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
自传体小说 《位置》和《一个女人》分别创造了五十万和四十五万册的销量,引起了法国文学界的关注。其中,《位置》荣获了1984年雷诺多文学奖。
2021年11月,获得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
颁奖词的肯定
这次诺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她出生于1940年的法国滨海塞纳省,在诺曼底的小城度过了少年时光。虽然家庭贫困,但父母拼尽全力供她读书,希望她能获得成功。
她善于观察生活,从自己的经历与回忆中去探索人的内心世界。透过她的作品,我们也能窥探到法国社会下层人民真实的生活情况以及两性间不平等等社会矛盾。
她每一次发布新作品,都会引起法国文学界不小的争论。1984年,她凭借小说《位置》获得法国雷诺多文学奖。2008年,她又以小说《悠悠岁月》荣获法国杜拉斯文学奖。可以说是颇受肯定。
在她的创作中,她从不同的角度,始终如一地审视了一个在性别、语言和阶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她的创作道路漫长而艰辛。
中国网友买光库存
网友们反应很快,在京东网上,去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悠悠岁月》的库存很快被抢光。
《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靠前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很熟悉的内容和很清晰的记忆。
《悠悠岁月》的译者是吴岳添(1944—),江苏常州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有专著《法国小说发展史》和《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译著《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和《社会学批评概论》等。
去年金狮奖影片改编自她的原著
在诺贝尔奖官网www.nobelprize.org上,有一个投票选项:你读过安妮·埃尔诺的书吗?投票人数不算多,633人当中,有85%选择了no。
这位第16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的作家原著你也许还没来得及读,但是和她有关的电影你也许看过——
她是去年金狮奖电影《正发生》的原著作者以及编剧。
《正发生》原计划于2022年2月2日在法国院线上映,后提前至2021年11月24日。电影讲述了在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年轻女学生安妮怀孕后想要堕胎的心路历程和行为举动,将女主人公安妮的无助、痛苦、决绝等复杂情绪展现在观众面前。从“4周”到“10周”,随着影片中的数字不断增加,观众也随之一起经历了这场持续近三个月的“战斗”。
安妮·埃尔诺的《事件》中的故事情节并非虚构,作家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自传体的形式回忆了自己在1960年代堕胎的经过。作家曾于1974年在第一部小说《空衣橱》(les armoires vides)里间接描绘过这段经历,但是没有详细展开,直到2000年,她出版了《事件》。埃尔诺在访谈中表示,多年来,这段记忆一直如影随形,紧紧萦绕在她的心头。在接受《人道报》的访谈中,安妮·艾尔诺提到当年自己加入了堕胎和避孕解放运动,但是她没有在《343荡妇宣言》上签字,是因为当时她嫁给了一位官员,公开宣布曾堕过胎就好像一颗炸弹。安妮·埃尔诺也直言,堕胎的经历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改变了她的生活,以至于1964年1月20日至21日的夜晚对她来说已经成为某种纪念日般的存在。
在《事件》一书的扉页,安妮·埃尔诺引用了米歇尔·莱里斯(michel leiris)的话:“我有两个心愿:事件变成写作,写作成为事件。”
这个月底三本新书和中国读者见面
对各位喜欢法国文学的读者们来说,很快就能看到安妮·埃尔诺的新书在国内出版了——《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女孩的记忆》这三本安妮·艾尔诺的自传体小说将于10月底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
《一个男人的位置》: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两个月后父亲去世了,安妮·埃尔诺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先是当农民,然后在工厂做工,后来成为诺曼底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直到1967年去世。他自我克制,勤奋工作,谨言慎行,努力维持着一个男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滑落回下层社会的恐惧。
作者用冷酷的观察揭示了困扰她父亲一生的耻辱,以及因阶层限制带来的父女之间的疏远和痛苦。这本父亲的传记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女儿背叛的故事——背叛她的父母、她的成长环境,在亲情和耻辱之间,在归属和疏离之间的分裂。
《一个女人的故事》:这是安妮·埃尔诺对母亲和女儿、青春和衰老、梦想和现实的感人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令人生畏的时光倒流之旅,她试图捕捉真正的女人,那个独立于女儿而存在的女人,那个出生在诺曼底小镇、死在巴黎郊区医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她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将她们分开的疏远的世界,以及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爱之人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在这部平静而有力的致敬作品中,埃尔诺想要为她的母亲争取最大的公平:将她描绘成她自己。正如作者所说:“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
《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法国骚乱的情况。截至7月1日,因为法国警察对一名非洲裔青年的暴力执法而酿成的骚乱,已经进入第四天,法国警方巴黎等全国多个骚乱城市抓捕了1300多人,同时骚乱据说也有向邻国比利时扩散的风险。在木叔看来,警察暴力执法当然涉嫌种族主义,这是酿成骚乱的根源之一,但只要有暴力执法就有大规模骚乱,而且越来越频繁,这就不仅仅是警察的问题了,而且涉及到法国移民政策的问题。
德国是欧洲发达国家,备受境外人士的关注。因为丰厚福利、高质量生活,每年都会迎来很多境外人士。那华人在德国的真实生活如何呢?一、“生活质量普遍很高。”美世生活质量调查对全球231个城市进行了排名,以帮助政府和公司将人员分配到国际任务中,德国城市一直位居世界前25位。慕尼黑是德国评分最高的城市,排名第四...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74位真人的故事我叫小丫,全名yannick benichou,37岁。一个有幸拿到了中国“绿卡”的法国男人,在中国定居十多年,汉语像母语一样地道,现居“春城”昆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喜欢孔夫子的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021我在玉龙雪山雪莲峰攀登过程中看日照金山)作为巴黎理工综合大学核能专业,清华硕士优秀毕业生,
2021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新晋诺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也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一名非洲裔英国移民作家,也是当今著名的后殖民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结合自身经历,以非洲人的视角书写殖民历史,其作品聚焦于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等主题。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法国骚乱的情况。截至7月1日,因为法国警察对一名非洲裔青年的暴力执法而酿成的骚乱,已经进入第四天,法国警方巴黎等全国多个骚乱城市抓捕了1300多人,同时骚乱据说也有向邻国比利时扩散的风险。在木叔看来,警察暴力执法当然涉嫌种族主义,这是酿成骚乱的根源之一,但只要有暴力执法就有大规模骚乱,而且越来越频繁,这就不仅仅是警察的问题了,而且涉及到法国移民政策的问题。
希腊粉卡可以入籍希腊吗?会给我申请公民身份的权利吗?什么是希腊粉卡?希腊永居卡也称为粉卡(因为是粉色,俗称粉卡,也可以称希腊绿卡),是所有在希腊进行投资移民的申请者完成移民手续的最后一步。拿了希腊永居卡,就可以随意出行和往返于所有的欧盟申根国家,享受希腊免费公立教育等各项福利。粉卡解读:以下图申请人拿到永居卡为例(因涉及隐私,个人信息均覆盖):
巴黎7月21日(王琴明)本周五,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发表了讲话。马克龙在讲话中提到了计划进行的移民法改革和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等工作内容。【马克龙今日讲话要点,移民法改革讨论提上日程】继周四宣布了新上任的部长名单后,今天的部长会议前,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发表了讲话,讲话中他对几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做出了回应,并且为依然由总理博尔内领导的新政府指明了方向。
说到移民很多人认为移民就是更换国籍,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尤其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可以做到“移民不移居”,享受当地高福利的同时可以保留中国国籍,优势显而易见。那你知道移民欧洲的居留卡、永居卡、欧盟永居等身份有什么不同,各自能享受哪些福利吗?no.01 居 留 卡居留卡就是居留许可,各个国家政策不同,居留卡期限也不同,持有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满足相应要求进行更换和续签。
法国,一直被称之为“浪漫之都”。这一称号的来源,便是来自于人们在互联网上所看到的各种别致的景色和建筑和充斥着艺术气息的法国人文风情。但是网上所报道出来的资料,往往都不是最为现实的,他们只会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不会让大众们看到法国真实的一面,那便是现今法国的各地,因为移民的到来,早就不像以前那样的纯粹。
法国被黑人“占领”,80年前,引进大量黑人,现已沦为黑人殖民地戴高乐是法国军事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他被法国人尊称为戴高乐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在纳粹德国闪电战中,仅仅支撑了几个月便被纳粹德国亡国。而戴高乐在逃离法国后,便开始号召全国人民和殖民地黑人继续抗战。在整个战斗过程,有32.5万的黑人为了法国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