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74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小丫,全名yannick benichou,37岁。一个有幸拿到了中国“绿卡”的法国男人,在中国定居十多年,汉语像母语一样地道,现居“春城”昆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喜欢孔夫子的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2021我在玉龙雪山雪莲峰攀登过程中看日照金山)
作为巴黎理工综合大学核能专业,清华硕士优秀毕业生,万卷书点亮了我的青春,沉淀了我的学识,让我的精神世界日渐丰厚。行万里路,我的心胸和眼界变得高远,广博。
从法国到中国,之后定居中国十几年。从一个人的跋山涉水,变成了父子三人的其乐融融。对我来说,幸福就是疫情散去,带着两个娃娃满世界跑!

(2016年带孩子们爬法国阿尔卑斯山)
说到与中国的缘分,要从我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上本科时讲起。在法国,小孩子在学校有两门必修的外语,上大学后我突然不想继续之前一直学的德语了。机缘巧合之下,我去旁听了一节中文公开课,老师是一位毕业于北大的博士,精通中国文化,致力于华夏文化传播。
尝试一个月后,我发现这个语言很有趣。它和法语完全不是一个语系,字形更是千变万化,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千差万别,简直太有魅力了!我对这门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字,越来越有兴趣!从每天花1个小时,再到每天花2个小时。从每周校内的四节课,再到每周增加校外6节辅导班,我花在汉语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痴迷。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校旗及学生制服)
中国的朋友可能不了解,我上的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在法国理工大学中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工科类的课程很紧凑,比如数学、物理很耗脑力,而我又选了一门传说中“世界上最难学”的外语。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就掌握了1500多个汉字,我的信心大增。
按照学校的要求,如果选修的语言比较难学,要在毕业前去那个国家进行实地演练。2005年夏,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一个月,又去安徽马鞍山的一家法企实习,做社会实践调查。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山川风景让我印象深刻,这次短暂的中国之旅在我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2005年第一次到中国实习时和弟弟妹妹周末游上海)
海明威曾经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儿,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这句话换成中国更符合我当时的心境。巴黎的美让人沉醉,而中国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召唤。

(2021年出差北京,重游故宫)
2006年我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毕业,那时已经想好接下来的路,就是继续回到中国深造。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实力和口碑加上优异的专业成绩单,我顺利申请到了清华大学核能和新能源院的研究生资格。
入学后我发现同学们都是来自各高校的学霸精英,只有我是移民哥,生活在一个全场景沉浸的语境里,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跟我讲法语。

(2008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与同学合影)
课堂上,清华园里那些神仙级的教授们在黑板上的板书,更是龙飞凤舞,潇洒飘逸。比如有个老师,写“正交”两个字,一笔完成。那就一个绝!对于我,一个只认识印刷体汉字的外国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一节课下来,满眼都是线条乱飞!
好在理科专业的内容翻译成汉字后,很容易认出比如“核”、“原子”等,关键的专业术语掌握后,使用率特别高。经过两年熏陶,加上自己勤学苦练。我的汉语说话和写作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在生活学习中应对自如。
很多人都问我是移民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很喜欢汉语,每天都会去练,去使用它。汉语的语法很简单,最难的是四个声调的发音,经常闹笑话。我会先读后写,把难写的字放在最后去学。直到现在我仍然会到网上去研究一些汉语的生僻字,进行挑战。

(2008年与同学和表弟登野长城)
我很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平时会去看法文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看中文版的《鲁迅全集》、《明朝的那些事儿》等。对清朝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会去研究清朝如何从康乾盛世的转折没落,然后再对比中法两国历史的异同,很有意思。
2008年,清华毕业,我和新婚的中国妻子回到了法国。回法国工作三年后,第一个孩子也出生了。刚好有一个中国的工作机会,我们举家一起迁回中国。
孩子有中国血统,回国很容易就办理了他的中国籍身份。作为父亲,只能以外国人身份办理工作签证,我还开玩笑说在中国我的孩子都比我有身份。

(2012年,我和妈妈、大儿子在邯郸)
只有拥有“绿卡”,我才能长期在中国居住,而且在工作地点、时间的选择,不再和能否续签捆绑,可以更好照顾家庭,从容的工作生活。拿到中国的“绿卡”,就成了我那时奋斗的重要目标。
中国“绿卡”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自2004年开始发布办理,直到2014年,中国对外发布的绿卡全世界仅不到7300人。而同时期的美国“绿卡”发放数量已经达100万张。所以中国“绿卡”又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

(我的中国“绿卡”)
对于近百万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口来说,能获得中国绿卡资格的只是凤毛麟角,不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不拿一个cba总冠军,没有杰出贡献,机会很渺茫。
2018年,中国成立了移民管理局,对外管理政策也在逐年放宽,我的申请条件也刚好满足。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几百页的申请资料提交后,又等了九个月。2008年11月,我的中国“绿卡”终于到手了!从此我在中国也是个“有身份”证的人了!
拿到证件那天,我兴奋地发到社交平台上,得到了我中法家人和朋友的祝贺!到现在为止这条信息的点赞数,依然是我单条信息评论和点赞量的天花板。获得绿卡后,不仅代表着我在中国居留期限将不受限制,不需再行办理签证,而且从心理上感受到中国对这个外国朋友的认可。
闲暇时,我会经常约上我的法国朋友,一起聚餐、聊天。而在他们中,我是移民哥,除了工作原因之外还有两点原因。
一是因为云南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四季如春,特别适合旅行。有喜马拉雅的雪山,有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还有高原湖泊,以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对我这种喜欢户外运动,到处旅行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堂。
另一个原因,昆明房价比北上广深便宜太多了,很宜居。我买了一套180平米的房子,足够我那两个小崽子随便撒欢,跑跳。平日只要不出差,在家里我都会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协助穿衣,一起做游戏。开学时,还陪着孩子看了“开学第一课”。在昆明,我有了家的感觉和安居乐业的归属感。

(2018年,我和两个孩子坐上了新买的三轮车)
我是移民哥,距离比利牛斯山很近,小时候,父母经常带我去那里登山。遇到长假,全家就开车去东部著名的阿尔卑斯山滑雪。所以,从小养成了户外运动的兴趣。
有人说,一个人生命延续的三种方式: 旅行、读书和健身。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选择的是全都要。

(我小时候在法国和家人在一起)
来到中国之后,除了求学和工作时间,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在旅行上,走遍中国的绝大部分省份。探访过新疆的喀纳斯湖,在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露营,欣赏过东北的长白山天池,攀登过北京八达岭长城,拜访过河南的嵩山少林寺,游览过湖南的张家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的秀丽山川。每年也会抽出时间出国,就近去东南亚、中亚的一些国家旅行。

(2013年背着一岁半的老大登上张家界)
世界上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不从众,不畏惧,虽千万人吾往矣!对我来说,到处旅行就是我最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世界最舒适的相处方式。

(2019年,带孩子爬野长城)
我想把这种幸福感和喜悦分享给最爱的人。两个孩子在我的带领下也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但去的最多的还是云南、四川,因为比较近,而且温度适宜。西藏和宁夏风景也很独特,只是对外国人的限制较多,只去过一次。

(2019年带孩子们穿越滇越铁路)
我很享受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运动的时刻。回法国时,也会带哥儿两去阿尔卑斯山徒步、露营,一待就是半个月,就像小时候,我的父母带我一样。
一开始带孩子没有经验,状况也是很多的,要带足补给,还要保证休息,有时还要把他们扛在肩膀上走一段。孩子累了瞌睡了喜欢闹情绪,但是带他们出去的次数多了,经验丰富了,提前做准备,掌握好节奏,这些都不是问题。

(2017年带两个孩子去缅甸徒步遇上雨季)
2017年暑假,我带5岁的哥哥和2岁的弟弟去缅甸旅行14天,其中三天是徒步。因为是雨季,路上全程都是泥巴,弟弟太小不能自己骑马,只能骑在我脖子上。
我每天会驮着他在泥巴路上走上8个小时。哈哈,那种“酸爽”的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这些旅行的故事,一起跋涉的时光,都变成了他们珍藏的记忆。

(2021年,和孩子在内蒙古巴基丹林沙漠露营)
2018的春节,我们去印度旅游了两周,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在沙漠里过夜。当时没有带帐篷,只有一个毯子,一个垫子。我们就幕天席地,躺在星空之下的沙漠上,聊天、嬉戏。
假期结束回到昆明,六岁的老大就画了一幅沙漠星空图,画面中有沙丘、骆驼、我和他们在一起,天空中有星星闪耀。当时看到这幅画时,我知道那次沙漠露营给他留下了深刻美好的记忆。那一瞬间,我觉得把他们带出去原路、旅行、看世界,一切的辛苦和跋涉都值得!

(2018年春节在印度沙漠中与孩子嬉戏)
孩子们上学后,旅行就压缩到了寒暑假和周末。老大上的是昆明的一所国际学校,作业相对也可以接受。老二上的是国内的公立学校,作业多得能写到哭。最近两年减负好了很多,作业量也少了。

(孩子旅行途中不忘补做作业)
即便如此,为了带他们出去玩儿,我也是用尽十八般武艺。实在赶不完就带上作业,走到哪儿做到哪儿。
很多父母觉得带孩子出去旅游会很辛苦,但对我来说,与获得的快乐和满足相比,一切的辛苦都值得。我愿意做孩子们的榜样,通过旅行、徒步、攀登这种方式,从行为和精神上做他们行动和精神上的引领者。

(2021年和孩子们一起在甘肃藏区)
户外旅行在孩子眼中并不全是享受,他们也会畏惧,会退缩。
2021年,我带他们去挑战昆明的最高峰雪岭火峰,海拔有4344多米。我们早上六点钟天还黑乎乎的就出发了,结果刚走出大本营帐篷,6岁的弟弟就叫着肚子疼,也可能是害怕。
我只好把他留在营地,带着9岁的哥哥出发了,结果到集合点一看,其他朋友家带来的孩子都没来,只有哥哥一个孩子参加了我们这次的登顶挑战。

(2021年,带9岁老大徒步挑战昆明最高峰)
整个攀登的过程很痛苦,因为是高原,又高又冷,还有些缺氧,高原反应明显。我们两个戴着手套,穿着登山服,背着装备,一步一步攀住绳索,几个小时后抵达山顶。我两一起钻到厚厚的睡袋里躲了二三十分钟,哥哥说那是他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回到营地我们一边大快朵颐地吃烤全羊,一边听周围大人们对哥哥的夸赞。哇!那种感觉太棒了!哥哥特别骄傲,就觉得别的孩子没有做到的事情,只有他一个人做到了,很了不起!我认为,用行动结果获取的真诚赞赏,才是滋养一个孩子自信自尊的基石。

(成功登顶雪岭火峰父子留影)
这个阶段,兄弟俩不再像以前,需要我鼓励才愿意跟着我出去,而是经常央求我带他们出去旅行。与身边的孩子有了对比,他们慢慢明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他们一样,天天有爸爸带着满世界跑,于是,他们更加珍惜出去的机会。
但他们不会去和同学们炫耀,觉得自己有多不同。在学校里他们依然是黄皮肤,黑眼睛,说汉语的中国孩子,平时在班里和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只有回到家和我在一起时,我们才会去讨论属于我们父子间的美妙时光。

(参与孩子们的钢琴演奏会)
孩子身上的中国基因过于强大,以至于我把他们带出去。看到一个外国人带两个中国小孩儿还挺受关注。
有一次,我带他们去玩滑索,老大有些紧张,旁边一个中国小伙儿为了安慰他,说:“你看你叔叔......哦!是叔叔?还是爸爸呢?”我儿子开心地笑,说:“是我爸爸!”哈哈,这样的事情还真很有趣呢!
除了外貌,在日常生活中,我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经常忽略自己是个外国人。只有在电子支付个人信息审核失败,刷脸不成功的时,我才想起来自己是个外国人。如果单凭声音,那我妥妥的一口中国腔。

(接种新冠疫苗后卫生院的奖励)
有段时间云南疫情政策宽松,我周末带孩子去一个宜良古村玩儿。当地人看到我是移民哥,解释半天都不行。后来,我打了昆明的市z热线,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朋友们还开玩笑说,效率这么高,一定是因为你是个外国人。其实,电话里,接线员一直以为我是移民哥,长途旅行管控比较严,我们大部分时候都会选择在云南省内走走。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碰到一些像我一样长住在云南的外国人。

(我和法国朋友william)
在普洱,我遇到唯一定居当地的法国人william,娶了傣族的妹子,并把云南的普e茶卖到了欧洲。在偏僻的布朗村,碰到长住在那里的法国艺术家,他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创意艺术品、体验活动,超级棒的体验。
在西双版纳景洪,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棒的民宿,周边生态环境特别好,有各种各样的树种,头发花白的店老板gerard竟然是瑞士前外交官、生物学家。机会难得,让孩子们跟着他好好学习各种树种的特性,生物间的生态关系等,这是也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旅行。

(瑞士前外交官、生物学家、经济学家gerard)
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感受到中国的安定和包容,中国文化里的家国情怀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如果你到法国,法国人会说:“我欢迎你的到来!”,强调的是个人的诚意。但如果到中国来,中国的朋友会说:“中国欢迎你!北京欢迎你!”,会把国家放在个人之前。中法文化中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差异,但现在,他们在我的言行中能自洽相融,毫不违和。
现在,我的家庭、工作、孩子都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也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我身上有法国人的浪漫,更多的是顾家,喜欢孩子,享受生活。

(2017年带孩子们在缅甸徒步时的休憩,爬树)
我对幸福的定义就是,有一份有发展空间的工作,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剩下的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生活,感受生命中的精彩瞬间。再者,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善良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底色更加饱满!

(2021年组织昆明10组家庭组成虎跳峡亲子游)
我是移民哥,这是一个公益协会,在昆明,我们长期致力于做慈善活动。最近就在进行筹款,针对云南偏远地区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儿童,免费为他们进行治疗。会员们为了筹款,不辞劳苦,甚至有时候车费食宿都要自己解决。很荣幸,在中国,与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一起,完成一项又一项善举。

(我们扶轮社在昆明的公益活动)
我喜欢中国,也喜欢法国。喜欢法国大餐,也喜欢中国美食。喜欢中国的长城,也喜欢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作为中法两所知名高校的双硕士毕业生,长期居住在中国的法国人,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两国高校文化交流的盛事。我在法国时担任清华大学法国校友会的秘书长,在中国又是法国综合理工大学的中国校友会负责人,作为两国学子的桥梁和纽带,尽心尽力为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至今,我还能想起,2011年在中国驻法大使馆举办的“中法青年交流年”活动上,我作为法国青年的而发言:“愿每一位说中文的法国人都喜爱中国,每一位说法语的中国人都喜爱法国,两国青年共同构筑起反对偏见、消除误解的长城,架起两国人民友好的桥梁”。

(2020年登顶玉龙雪山雪莲峰,海拔5290米)
因为疫情原因,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去看我的爸爸妈妈,还有九十多岁的奶奶,他们年龄大了,特别想念两个小孩。期待今年疫情可以好转,能回去一趟,满足长辈们的愿望。
作为举家定居在中国的外国人,我希望中国的国际关系更加和谐,这样我们的生活的更踏实,更心安。

(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大文豪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已经把中国作为第二故乡的法国人,惟愿中法友谊长存!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274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我感觉自己是法国人。」一个叙利亚女孩被 paul talyor 询问到身份认同的时候回答。「我爸妈都是叙利亚人,但我既出生在法国也在这里成长,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法国人。但是身边的法国人有时候觉得我不是法国人,特别是我说得一口漂亮英文,法国人多半不是这样的。」周末晚上,塞纳-马恩省河上的船屋 flow 正在举办 paul talyor 的脱口秀,一开场就谈到敏感的身份话题。
                            在刚刚过去的欧洲杯八分之一决赛被瑞士队爆冷淘汰回家,这两天,法国队两名球星又摊上事儿了。香港《南华早报》7月3日报道称,一段有关法国国家队员、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球星登贝莱和格列兹曼对话的视频近日在网上广泛传播,两人因涉嫌嘲笑日本维修工人引发舆论争议,一些网友痛斥他们“可耻”且“令人失望”。(2020欧洲杯球星奥斯曼?登贝莱(右)在视频中与安托万?格列兹曼(左)嘲笑亚洲酒店员工而陷入种族主义风暴)
                            在日本留学毕业后,如何能获得日本永驻权?今天就来超详细解说一下。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工资高待遇也不错,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比较完善,因此不少赴日留学的同学在毕业后想长期(5年以上)留在日本,想要长期留在日本要么选择归化(入籍)要么取得日本永驻权(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绿卡),但咱们国家和日本是都不承认双国籍的,我想不会有人选择放弃自己的祖国国籍吧,所以只能争取早日拿到日本永驻权。
                            法国在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对世界有重大影响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途径方法:一、出生移民法国国籍法中,无论父母是否为法国人,只要孩子出生在法国,孩子从11岁其至少在法国生活5年,即可获得法国国籍。(需缴纳法国健康医疗保险)
                            如何才能移民法国?途径详解法国在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对世界有重大影响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途径方法:一、出生移民法国国籍法中,无论父母是否为法国人,只要孩子出生在法国,孩子从11岁其至少在法国生活5年,即可获得法国国籍。
                            法国不能申请永居你知道吗?按照政策18个月后申请家属,月入两个w。法国能否申请永居?答案是不可以的。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法国工签政策。法国是非移民国家没有永久拘留证,只有长期拘留证。法国的绿卡一般只能就是长期拘留。按照当前的政策出师在法国居住5年以上,就可以申请法国的10年的长期拘留。10年以后可以继续签发法国公签,申请配偶和孩子。
                            23fall入学申请季快接近尾声啦~小伙伴们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法国各个高校的offer那么已经收到录取信息的同学要做好赴法学习生活的准备喽~今天小度给大家盘盘法国留学租房的小知识,新手小白看过来~关于法国房源类型基本上留学生在法国可以租的房子有三种:1、résidence étudiante(学生公寓)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30日报道,法国政府周五晚间宣布,从中国前往法国的旅客在出发前必须提交新冠病毒核酸阴性证明,落地实施随机筛检,并要求航班内的所有旅客都必须戴口罩。12月30日,欧盟过去几天密切磋商,欧洲疾病预防管制中心(ecdc)29日表示,目前在欧盟范围内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强制采检“不合理”,称欧盟民众的免疫力高于中国“正在流行的变异株或后来取代它的变异株”。
                            今年上半年爆火的电视剧《狂飙》为平台狂赚17亿?竟然一个奖都没拿到!《狂飙》黄瑶说实在的,高启强诧异的怀疑到人生,居中的扮演者黄瑶可以说是真人不露相,因为大家最后都没有料到送高启强进监狱的,竟然是这位瘦瘦小小的女性。20年的养育之恩,瞬间化为乌有;杀父仇人,不共戴天!高启强式的小恩小惠罢,把黄瑶全家都毁了,一点点福利能收服得了从下生根发芽的仇恨内心?
                            本文首发“恒星通讯社”,作者守常授权推送同志们,今天我们来谈谈法国最近的大规模骚乱事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和带给我们的启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会,那就是认为法国政府对移民过于宽容,从而造成今天的矛盾激化。事实上,这是把问题的结果当成了原因来分析。这种看表象的分析方法不利于我们得出真正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因此我们还是要沉下心来认真梳理。
                                上海外国人永久居留新政策(在沪有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数量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