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1949年11月14日,江姐被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
牺牲前她给丈夫的前妻谭正伦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饱含了一位母亲对儿子彭云的浓浓亲情和殷切期望。
那时候,年幼的彭云由谭正伦抚养。谭正伦得知江姐牺牲后,万分悲痛,下定决心要把江姐留下来的遗孤抚养成才,继承烈士遗志。
那些年里,谭正伦历尽千辛万苦,不仅让彭云上了最好的学校,还让他有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然而,学业有成的彭云却没有继承母亲遗志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反而长期留在美国担任计算机教授。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质疑。
那么,作为江姐的遗孤,彭云为什么选择终身留在美国,背后有怎样的隐情?
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江姐的革命之路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自贡。
彼时,正值军阀混战,作为一个农民家的孩子,江姐自小就饱受战争和贫困带来的磨难。
1928年,四川地域又遭遇几十年一遇的旱灾,很多农民颗粒无收,不得不外出逃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8岁的江姐和母亲还有弟弟从自贡来到了重庆避难。
一路上江姐看到饿殍遍地,很多人都在卖儿卖女。然而,那些军阀和富人却坐着小轿车,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惨状深深刺激了江姐。
在重庆,为了生活下去,母亲带着年幼的江姐和弟弟去工厂里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勉强能吃上一口饭。
后来,看到孩子们实在可怜,在重庆的舅舅把姐弟俩送进了当地的孤儿院,在那里,姐弟俩终于能吃饱饭了,而且还能接受基础教育。
在孤儿院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江姐经常会接触一些外面来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有学校的学生,也有社会上的各种善心之人。
那时候,社会上兴起了很多新思想、新思潮,那些志愿者们也把革命思想带进了孤儿院,虽然年幼的江姐不太理解什么是工人阶级,什么是革命,但他们讲的为穷人谋解放的思想却深深印在了江姐脑海里。
几年后,江姐凭着自己的努力,考进了高中。在学校里她对革命思想有了更深刻理解。
当时,蒋介石倒行逆施,不仅发动对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而且奉行不抵抗的抗日政策,这引起了很多爱国青年的强烈反对,江姐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声讨国民党倒行逆施的错误行径。
在参与学生运动中,江姐的革命思想越来越成熟,1939年,她在一个暗室里秘密加入党组织。
当她举起右手向鲜红的党旗宣誓时,就开始了她充满危险的革命之路。
最开始,上级安排江姐潜伏在学生中,一边组织学生运动,一边暗中开展地下情报工作。
江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传递情报中胆大心细,从来没有出过错误,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也让她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磨炼。
正是因为她的成熟稳重,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为“江姐”。
1943年,23岁江姐完成学业,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此时,正值抗战最艰苦的时刻,但蒋介石依旧没有放弃对我们党的打压排挤,尤其是重庆地区的地下党组织经常遭到特务们的冲击,开展地下情报工作格外危险。
为了加强重庆地下情报工作,上级派遣彭咏梧主持工作,同时安排他和江姐搭档。
那时候的彭咏梧已经和谭正伦结婚并育有一子,然而,为了革命工作,彭咏梧义无反顾的来到重庆。
谁知道,从那之后彭咏梧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妻子和孩子,她们在战乱中失去了音讯。
内心里虽然时刻牵挂着妻儿,但彭咏梧还是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在重庆,和国民党的斗争处于白热化状态,为了确保情报工作安全,上级命令彭咏梧和江姐以夫妻名义开展工作。
期间,江姐多次催促彭咏梧去寻找谭正伦母子,可战乱年代,根本没有任何消息。在多次寻找无果后,彭咏梧以为她们已经在战乱中遭遇不测,因此只能暂时放弃寻找。
1944年冬天,江竹筠在外执行任务期间,突然被特务发现。为了确保安全,她不得不暂时离开重庆,并在组织的安排下,撤到成都,进入四川大学学习。
然而,此时的彭咏梧因为缺少江姐的掩护,随时有暴露的危险,因此,1945年上级组织不得不再次安排江姐回到重庆。
同时,为了洗脱嫌疑,让她和彭咏梧正式结婚,用夫妻关系掩护情报工作。
其实,江姐在工作中也深深爱上了彭咏梧,只是以前碍于彭咏梧已经结婚的现实始终没有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
1946年,江姐怀孕并顺利生下一个男孩。
此时抗战胜利,蒋介石再次倒行逆施发动内战,身处重庆的地下党员更加危险了。江姐在生完孩子后,并没有过多休息,立即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她和丈夫彭咏梧一起积极组织学生运动,抗议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同时创办《挺进报》,积极宣传我们党的政策主张。
就在他们紧张的开展革命工作时,有一天彭咏梧却突然在重庆街头碰到了自己的妻弟谭竹安。
原来,彭咏梧的原配妻子谭正伦并没有在战乱中遭遇不测,他们从失去联系哪一天起,谭正伦就一直在寻找丈夫。
这次彭咏梧碰到妻子的弟弟,只能如实说出了自己已经和江姐结婚的事实。
她直率的向谭竹安表示,自己和彭咏梧结婚是为了更好开展情报工作,等革命胜利一定把彭咏梧还给谭正伦。
江姐的直率最终赢得了谭竹安的谅解,而且,谭竹安也在重庆加入了革命工作。
照顾遗孤,彰显大爱
随着解放战争推进,重庆地区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上级命令彭咏梧和江姐在敌人腹地积极组织武装暴动,策应其他战场的军事行动。
1947年10月,彭咏梧和江姐奉命到川东地区组织群众力量发动暴动,如此一来,不满周岁的孩子就必须留在后方。
可重庆地区仍是国统区,特务们更是丧心病狂的追捕地下党员,如此紧张的形势下,必须找个安全可靠的人来帮助照顾孩子。
经过反复思考,他们决定让彭咏梧的前妻来照顾孩子。
心胸宽阔的谭正伦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只是,她没有想到,这次和彭咏梧的分别竟然是永别。
1948年元旦后,彭咏梧按计划组织暴动,可是没想很快就遭到大批国民党军队的镇压,暴动遭遇失败,彭咏梧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残暴的敌人为了震慑反抗力量,把彭咏梧的头颅砍下来挂在城楼上示众。
听闻噩耗,江姐异常悲痛,组织让她休息几天。可江姐坚定地说,一定要继承彭咏梧的遗志,坚决和反动派作斗争。
就这样,江姐心怀悲愤继续在川东地区联络群众,继续发动起义暴动。
在路过重庆时,江姐都会尽量回到家中看一眼孩子和帮她照顾孩子的谭正伦。
1948年6月14日,江姐在重庆地区活动时,却被叛徒出卖,被特务们抓捕了。
在渣滓洞监狱,江姐挺过了一此次残忍的酷刑,始终没有背叛党组织。
1949年11月,国民党已经全面溃败,但丧心病狂的特务在撤离前残忍的杀害了江姐。
江姐牺牲前曾经给谭正伦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是对儿子彭云的牵挂,其中有一段话这样说,“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建设新中国,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
从得知江姐牺牲的那一刻,谭正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替他们把彭云抚养成才,让他继承父母的遗志。
在江姐牺牲的16天后,重庆终于获得解放。
谭正伦终于不用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国民党部队彻底被打败,街上再也没有特务的身影。
更让谭正伦欣慰的是,党组织很快就找到了她,第一时间帮她解决生活困难。
不久之后,当地政府又安排谭正伦去机关上班。可谭正伦为了更好照顾彭云,向组织提出去彭云就读的幼儿园做保洁员。
在谭正伦的精心照顾下,彭云健康成长,很少生病,身体也比同龄孩子健壮不少。
在谭正伦看来,照顾好、培养好彭云既是对江姐和丈夫的承诺,更是她的使命和责任。
在彭云成长的十几年里,谭正伦担心再婚会对彭云的成长有影响,因此始终单身一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照顾彭云上。
在谭正伦的培养和国家的照顾下,彭云从小学到高中都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而彭云也很努力,无论在那里读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然而,直到上小学五年级,彭云还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就是感动亿万国人的烈士江姐。
那一年,学校组织观看话剧《江姐》,重点讲述了江姐在监狱里和敌人斗争的故事,江姐被敌人反复折磨,用尽了各种刑具,但江姐始终没有屈服。
这部话剧对彭云造成了强烈触动,他既痛恨残忍的国民党特务,更为江姐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感动。
回到家,彭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了谭正伦,让他想不到的是,母亲竟然掩面痛哭。
彭云从未见过坚强的母亲如此激动,他也隐约知道背后一定有重要隐情。
在彭云的追问下,谭正伦只能告诉彭云真相:话剧中的江姐正是你的亲生母亲。
听到母亲的话,彭云呆住了,他从未想到过伟大的江姐竟然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那天,谭正伦详细向彭云讲述了他的父亲彭咏梧和江姐的革命故事。听完母亲的讲述,彭云抱着谭正伦大哭一场。
从那之后,彭云把亲生父亲母亲的故事埋在心底,把母亲临终留下的遗言印在脑海里,立志继承母亲的遗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成长过程中,他从不和同学攀比,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上中学时,彭云不仅门门课程名列前茅,而且还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捧回了无数奖状。
青少年时期的努力,为彭云日后大放光彩打下了坚实基础。
栋梁之才,被困美国
1965年,19岁的彭云高中毕业,他以优异成绩成了四川理科状元,迅速引起了清华大学的注意,招生老师几次上门找到他劝他报考清华大学。
没想到,彭云果断拒绝了,他一门心思继承父亲母亲的遗志,想要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一个月后,他成功被哈军工录取,然而到了体检环节彭云却被卡住了。原来哈军工要求学员体重要达到50公斤以上,彭云的体重不足,不仅如此,彭云的近视竟然高达600度。
因为彭云体检有多项不合格,他被刷了下来。
当得知这一消息,彭云心情非常失落,接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然而,彭云不知道的是,此时哈军工院长刘居英偶然发现了彭云的档案,当得知彭云竟然是江姐的后代后,马上决定破格录取他。
就这样,彭云如愿进入了哈军工学习。
几年之后,彭云从哈军工毕业进入沈阳一家工厂工作,后来又调到了北京一家电子研究所当工程师。
在此期间,他的养母谭正伦和儿子彭炳忠一直生活在四川成都。
1974年,彭云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彭云便想把养母谭正伦接到北京生活一段时间。
谭正伦也发自内心的高兴,她心里始终牵挂扎彭云,也想到北京帮他照顾孩子。1976年春节前,正准备动身去北京的谭正伦却突然脑溢血去世了。
这让彭云异常悲痛的同时,也深深感到遗憾,后来他曾说过:“妈妈早年颠沛流离,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我们兄弟俩都长大了,妈妈可以在我这里享受到天伦之乐了,妈妈却过世了,这是我终生遗憾。”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彭云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几年后,彭云因为成绩突出,获得了一个公费留美的留学名额。
在美国深造期间,他始终没有忘记亲生父母的嘱托和养母谭正伦的教导,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期望有朝一日报效祖国。
留学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在很多科技领域也都有重大突破。
1987年,学业有成的彭云开始筹划回到国内报效祖国,没想到却遭到了美国相关方面的无理阻挠,并且给他扣上了“终身教授”的帽子。如此一来,彭云就变相被美国政府软禁了起来。
无力反抗的彭云只能采取拒绝加入美国国籍的方式来表达抗议。从那之后,他始终以中国国籍的身份在美国大学里担任教授。
虽然定居在美国,无法顺利回到国内,但彭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培养儿子彭壮壮身上,希望让儿子替自己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
赓续血脉,报效国家
小时候,彭云的儿子彭壮壮一直在国内生活,大多时间由外婆照顾。
在彭壮壮的印象里,父亲母亲整日忙于学术,虽然缺少对他的照顾,但父亲母亲向来很温和,很少发脾气。
彭云只要和儿子在一起,就经常给他将爷爷奶奶的革命故事,因此,也让彭壮壮从内心里对爷爷奶奶非常崇敬。
由于爷爷奶奶的革命精神的激励,彭壮壮从小就刻苦学习,经常在班里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父亲在美国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因此便把他接过去生活。
在父亲母亲的培养下,彭壮壮得以进入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学习。或许是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彭壮壮对理科格外感兴趣,在哈佛大学攻读数学。
在哈佛大学毕业后,彭壮壮又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攻读博士。
虽然美国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优越,但彭壮壮内心里却始终牵挂着祖国,他既怀念那里的亲人和朋友,更想回到国内报效祖国。
因此,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彭壮壮毅然做出了回国的决定,但有很多人劝他,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工作环境都不如美国,留在美国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彭壮壮去意已决,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回到国内后,彭壮壮在一家著名企业担任战略研究员,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彭壮壮还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整理爷爷彭咏梧和奶奶江姐的历史资料。每到周末,他就四处走访曾经的老前辈,向他们打听江姐的故事和经历。
在走访中,彭壮壮碰到了一个特殊人物,这个人叫何理立,曾经是江姐的中学同学,她们不仅一起参加革命,还同时被国民党抓进了监狱。
当何理立看到江姐的孙子站在面前时,她激动的热泪盈眶,让她想起了往日和江姐一起战斗的情景。
彭壮壮也从何理立身上看到了奶奶江姐的身影,感到格外亲切,他经常想,如果奶奶还活着,也会向何奶奶一样享受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何理立家里,彭壮壮经常会见到他的孙女仲琦,两个人在接触中,互相爱慕,逐渐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没多久,他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几个月后,一场热闹的婚礼在北京举行,很多当年和江姐一起奋战的英雄前辈都到场参加他们的婚礼。
结婚之后,彭壮壮和妻子的第一件事就是专程到重庆,追寻江姐那些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
尤其是江姐遇难的渣滓洞监狱,给彭壮壮极大触动,他很难想象奶奶一个女流之辈是如何挺过那些酷刑的,更痛恨国民党特务的残忍和反动。
站在渣滓洞历史博物馆里,看着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彭壮壮有种穿越的感觉,他觉得奶奶就站在面前一样。读着墙上的一段段文字,他的内心翻涌,格外心酸。
参观完重庆渣滓洞博物馆后,彭壮壮第一时间和父亲通了电话,父亲也格外有感触。
就在他们通话后的几个月之后,彭云坐飞机回到了国内,和儿子一起再次来到重庆悼念江姐。
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江姐那些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无论彭云还是彭壮壮,他们成长中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所幸血脉传承,遗志永续,这也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参考资料:
解放军报,地下党江姐的工作及爱情堪比《潜伏》
中国新闻网,江姐的爱情:“假夫妻”生情愫 为革命坚持做绝育
重庆政协报,红色记忆 | 彭咏梧江竹筠烈士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故事
广州女性,百年辉煌 女性故事 | 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江竹筠
文化川大,江竹筠烈士的孙子彭壮壮先生在江姐纪念展开幕式上的发言
事实证明,38岁定居美国、宣称永不回国的凤姐,已活成了一个笑话近日,关于凤姐的新闻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据报道,如今38岁的凤姐已经定居美国,并宣称永不回国,然而事实证明,她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凤姐一度因为一些争议言论而走红网络,她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直言不讳的言论吸引了大量粉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她的热情逐渐降温,许多人开始怀疑她的真实性。
首先,点进来的小伙伴们,恭喜您决定移民美国!在开始您的移民之旅之前,您需要了解移民美国的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和您必须支付的费用以及如何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答以下9个问题:1.您需要“移民”还是“非移民”签证2.有哪些类型的移民签证?3.绿卡申请有什么条件与要求?4.移民申请流程是?
近期“排期加快”、“配额增加”等字眼出现在大众眼前,有意向移民的群体都想要去验证到底是真是假。但是要怎么验证?第一手的消息到底是否可靠?相信很多伙伴都会有这种疑问,但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查询真相,也不知道如何查询,可能会错失较多利于自己移民的消息。那么今天就手把手带你操作美国移民局官网和查询想要知道的信息!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何中国富豪纷纷选择美国作为移民目的地?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不就是为了享受美国的高质量生活,享受美国的自由民主,享受美国的法治保障,享受美国的教育资源,享受美国的资本市场,享受美国的……好吧,我承认,这些都是很有诱惑力的理由。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对老年夫妇近日购买彩票后,赢得高达4.10亿美元的巨额奖金,这既是该州今年以来的首次大奖,也是该州一年以来最大的奖。这对老夫妇的中奖在互联网上引起关注:他们是怎么中的?怎么领的?怎么花的?由此更是引起了中美彩票之间异同的讨论。美国老夫妇中取4.1亿美元彩票相同一:中美彩票领奖都可以匿名
大家好,我是,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我一个朋友在美国生活的一段经历,他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让我们看看绿卡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为什么要去美国?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小城市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去美国看看。他觉得美国是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最先进的科技,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地方。
移民美国的利与弊。美国作为热门的移民国家,很多移民争相前往,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虽然近几年美国的移民政策不断的完善,但还是有很多移民申请表在申请的过程当中十分迷茫,有时甚至会无法提供有效的资料,降低了审批的成功率,这对于移民并不是有利。今天我们就说美国移民的问题帮助您做一些最基本的解释,希望和你可以一路畅通。
我在美国居住了将近4年时间,如果加上2013年来美国做志愿者一年的时间,大约5年的时间。我来美国不久,就赶上了疫情,社交活动停了,没有那么密集地参与整个社会的运作。加上我现在在美国的事业也刚刚起步,卷入度没有那么高,所以我只从生活和一些职场的角度来说说。因为我是移民哥,更喜欢从文化角度去感受这些差异。
入籍美国的华人,为何去的多回的少?近600万美籍华人,究竟是不想回国还是无法回国?移民美国已经开始变得不香了?之前移民美国最主要的一大储备群体,在美留学生,如今8成以上都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根据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2019年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显示:截止当时除去正在学习和研究的人员,已经完成学业并选择回国的人员比例已经达到86.28%,如今3年过去了,这一比例仍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毫不犹豫的选择回流。
表a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eb-1,“c”,无需排期eb-2,停留在2019年4月1日eb-3,前进一个月到2018年4月22日eb-3,非技术劳工,停留在2012年6月1日eb-4,“c”,无需排期eb-5,停留在2015年11月22日,区域和非区域中心合并排期其中3200张签证预留名额属于单独排期类别,目前无需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