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圈刷屏了一篇文章:“我今年27, 现在慌的一比”
在朋友圈鲜少有人转发文章的今天,看到这样大面积的刷屏,我确实惊了一下。迅速读完文章,我还真慌了:“完蛋... 我今年也27,我居然淡定的一比,是我出问题了吗?”
转眼我在荷兰已经五个年头,不知不觉的,我和国内打拼的朋友们也有越来越不同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在想,在荷兰呆了五年,我后悔吗?
答案应该是:不后悔。
不说这个国家哪里好或者哪里不好,不后悔的地方在于,这里经历的一切改变了年轻的我许多“奔三”路上的思考。
☉
年轻人的工资,多少才是够?
27的我在荷兰公司上班,挣着平均工资。有时候和国内朋友聊到工作,我总是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有追求,太安于现状了。
他们一个月挣两万的工资,都很焦虑,而我在荷兰拿的差不多,但却没那么多顾虑。我一直在想其中的原因。
可能是我总是想到:我上司的工资扣完税,和我的也没差太多?其实,荷兰的高税收,让全国上下不管什么工作、什么年龄的人拿到手的工资不至于相差太远。
这里也没有高到离谱的房价,年轻人拿着永久合同就可以贷全款买房,一对工作的小情侣可以在荷兰买到不错的住处。
在荷兰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就能过一份不错的生活。也许是这样橄榄型的社会,让我少了许多年轻人的浮躁和爱比较。
☉
年轻人的工作,怎么样才算好?
许多人不开心,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工资不如预期,工作内容无趣,或上下级关系难处理。一周五天的工作,一辈子要做几十年的事情,仿佛一开始没有占对坑,接下来的日子就毁了。
可是二十几岁,真的一定要决定自己的方向吗?有多人会在二十岁就骄傲于自己的事业?
在荷兰,我发现很多人对待工作是用“排除法”:不停的试,不断的换,慢慢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不要什么,也慢慢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什么。
每一个尝试,都是有用的经历。身边这样的人特别多,也一直在影响我对工作的看法。
上周和一个客户见面,电话里感觉是一个能量满满的工作狂。见到面,我真的惊了几分钟。一个瘦高驼背,头发花白,像是即将进入退休养老阶段的老头出现在我面前。老爷子拿起 macbook ,二话不说开始介绍自己的公司和产品。
开完会我实在没忍住,问出了盘旋我脑中的问题:“那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老爷子一笑,仿佛猜到我一定会问的样子:“我70了!这是我手上的第三个创业公司,我还有两个公司,一个是关于新能源的,我在研究可以替代煤的新燃料,因为我对环保越来越感兴趣。另一个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因为我在这方面有几十年经验。”
嗯,听到这样的答案,我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人生这么长,就算70岁才知道自己做什么都不晚。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实在太多,把生命看得太短,把生活定义得太窄。在荷兰,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年龄和工作的关系。
☉
年轻人的车子,多好才是豪?
作为一个还没买车,骑自行车到处跑的人,我曾经也想过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宝马奔驰。
然而,随着我在荷兰的日子越来越长,这个想法已经变成:什么时候去买个经济实用的二手车。
在荷兰,买新车或买suv的都是少数,车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代步工具,二手没所谓,牌子不重要,环保好用就行。
☉
年轻人的结婚,多晚才不算晚?
在无限逼近30的路上,催婚的号角也越发响亮。不过因为在荷兰,我总归还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选择。身边的荷兰朋友三十多了还在享受恋爱的味道,四十多了才要一个孩子。这种节奏虽然我不是完全认同,但至少周围人并没有给我太多要结婚的紧迫感。
每周一次和父母的视频,一定绕不开终身大事的话题。但毕竟视频还是视频,少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助攻,我依旧保留着和父母慢慢沟通的余地。
谁谁谁要结婚了,谁谁谁要买房了,谁谁谁要生小孩了,这些消息对我来说都停留在朋友圈点赞的层面,并没有时时刻刻溜进我的耳朵。所以,烦恼也少了很多。
☉
年轻人的圈子,多大才不孤独?
很多人说大城市的生活很孤独,尤其在奔三的路上。陪你浪的朋友一个个结婚,进入全新的轨道,最后能约的朋友越来越少。
其实在国外也很孤独,但是不一样的感觉。这里的圈子本身就很小很小,我们要适应的不是朋友逐渐变少,而是朋友一直就很少。
我来荷兰的第二年经历过极大的“没朋友孤独症”。因为一起读书的朋友大多回国,而通过工作也没认识太多新朋友。周末除了宅在家里,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事可做。不知道给谁倒苦水,不知道找谁出来吃饭才不会尬聊。
后来搞了几场下一站荷兰的线下活动,让我慢慢认识了很多散落在荷兰的有趣灵魂。我们不在一个圈子,但都在寻找有趣的朋友。
现在我的朋友圈依旧很小,朋友也没有很多,但不会觉得孤独。在国外生活,朋友圈大多是一个过滤后的版本。虽然小,但纯粹简单,我觉得挺好。
☉
在奔三的路上,我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别慌啊,还是要好好享受生活。等你30岁的时候,回头看发现27岁的忧虑都没发生;等你40了,回头看看30岁的烦恼也没那么严重。
在国外的孩子,最大的顾虑不是自己,是我们远在国内的父母。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适应、享受生活。但远在国内、日渐老去的父母,才是每一个海外孩子的牵挂。
说到这,你问我五年了,你来荷兰后悔吗?我的答案可能是: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后悔。但想到父母,我总是动摇我的答案。
好了,该你了。你来荷兰几年?你后悔吗?
这几年的移民市场最hot的无疑是欧洲移民,可选择非常多,价格不一,但并不是花钱多就成功率高。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是先拿居留卡,再申请永居或入籍的,你要明确自己为了成为真正的欧洲人需要付出什么?1,葡萄牙移民成本:50万欧房产永居要求:持有葡萄牙合法居住身份满5年提供生活保证证明在过去五年中没有犯罪记录,没有单独或累计处以一年以上处罚
章节一:荷兰首相吕特因移民政策分歧宣布辞职荷兰首相吕特宣布他和联合政府将辞职,原因是四个执政党在移民政策上的分歧难以调和。吕特表示他将向国王递交辞呈,并解释政府辞职的原因。这一消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对荷兰政治局势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章节二:移民政策分歧引发政府辞职本届政府于去年1月宣誓就职,这是吕特担任首相后的第4次组建政府。
搬家之前,我觉得西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进步的、新鲜的、美好的。欧美人生活很好,互相尊重,和蔼可亲,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考虑到这一点,他们被邀请到荷兰工作并最终搬家。最初的几个月很困难,因为搬家比三场火灾更糟糕,尤其是搬到另一个国家。所有文书工作就绪后,公寓就出租了,生活开始改善。这对夫妇通常沿着漂亮的街道散步,去海滩,在他们家附近的公园野餐,并开始学习语言。
荷兰媒体《忠诚报》(trouw)报道,近日有500多名获得居留的难民和新移民收到罚单,原因是他们没有在3年时间内通过融入考试。荷兰难民组织vluchtelingenwerk nederland 的负责人dorine manson 在nos电台新闻节目中说:“这是相当严厉的,其实,有些情况是不能指责当事人。
德国移民方式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德国在创新领域排名第一。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最大经济体,欧洲四大经济体之首,也是欧洲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申根协定、七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德国全球宜居排名第四名,当地的房产购置贷款利率低至1.2%,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欧洲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之一,荷兰,作为欧洲发达国家和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荷兰的生活水平啊,那是相当的高,高质量的医疗条件和教育水平,高工资以及低犯罪率,让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想要来到这里生活。01荷兰简介荷兰王国( 荷兰语 :koninkrijk r der nederlanden ;英语:the kingdom of thenetherlands),简称“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与德国、比利时接壤。
很多人都知道,永居分为两种,一种是荷兰的普通永居(荷兰语:regulier onbepaalde tijd),另一种是荷兰的欧盟永居(langdurig ingezetene)。两种永居都要求申请人在荷兰连续居住满5年,通过融入考试并且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但是要说到两种永居的具体区别,相信很少有人能答得上来,而且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新移民朋友们。
很多人独自在荷兰奋斗多年,勤勤恳恳工作,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拿到荷兰的永居卡,然后通过家庭团聚来帮家人申请来荷兰办居住,那申请荷兰永居需要什么条件呢?无论你是通过哪种方式申请永居,有几个条件都是一定要满足的1、有有效的护照和荷兰旅行证件2、无犯罪证明3、来到荷兰后,必须要做肺结核检查,对于中国公民有三种免检情况a:拥有合法的荷兰居留b:出生在荷兰并且一直居住在此c:6个月内已经接收过肺结核检查
英国,先拿永居,累计5年;申请入籍前五年内离境累计不超过450天,先拿到永居且满1年后可申请入籍。爱尔兰,先拿合法居留权,9年累计居住满5年;取得合法居留权后的第9年可以递交申请,第五年需要连续居住满12个月。德国,先拿永居,连续居住满8年:连续居住满5年申请永久居留身份,永居后连续居住满3年可递交申请入籍,通过德语b1水平考试
一份最新调查显示,欧洲多地前往荷兰的火车票比飞机票更贵。“荷兰新闻”网站日前报道称,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欧洲多地往返荷兰的火车票价是飞机票价的1.5倍。资料图该调查分析了8条欧洲城市往返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国际航线。以欧洲最频繁的短途国际航线伦敦—阿姆斯特丹线为例,调查发现,往返这两个城市的火车费用是飞机费用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