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圈刷屏了一篇文章:“我今年27, 现在慌的一比”
在朋友圈鲜少有人转发文章的今天,看到这样大面积的刷屏,我确实惊了一下。迅速读完文章,我还真慌了:“完蛋... 我今年也27,我居然淡定的一比,是我出问题了吗?”
转眼我在荷兰已经五个年头,不知不觉的,我和国内打拼的朋友们也有越来越不同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在想,在荷兰呆了五年,我后悔吗?
答案应该是:不后悔。
不说这个国家哪里好或者哪里不好,不后悔的地方在于,这里经历的一切改变了年轻的我许多“奔三”路上的思考。
☉
年轻人的工资,多少才是够?
27的我在荷兰公司上班,挣着平均工资。有时候和国内朋友聊到工作,我总是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有追求,太安于现状了。
他们一个月挣两万的工资,都很焦虑,而我在荷兰拿的差不多,但却没那么多顾虑。我一直在想其中的原因。
可能是我总是想到:我上司的工资扣完税,和我的也没差太多?其实,荷兰的高税收,让全国上下不管什么工作、什么年龄的人拿到手的工资不至于相差太远。
这里也没有高到离谱的房价,年轻人拿着永久合同就可以贷全款买房,一对工作的小情侣可以在荷兰买到不错的住处。
在荷兰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就能过一份不错的生活。也许是这样橄榄型的社会,让我少了许多年轻人的浮躁和爱比较。
☉
年轻人的工作,怎么样才算好?
许多人不开心,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工资不如预期,工作内容无趣,或上下级关系难处理。一周五天的工作,一辈子要做几十年的事情,仿佛一开始没有占对坑,接下来的日子就毁了。
可是二十几岁,真的一定要决定自己的方向吗?有多人会在二十岁就骄傲于自己的事业?
在荷兰,我发现很多人对待工作是用“排除法”:不停的试,不断的换,慢慢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不要什么,也慢慢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什么。
每一个尝试,都是有用的经历。身边这样的人特别多,也一直在影响我对工作的看法。
上周和一个客户见面,电话里感觉是一个能量满满的工作狂。见到面,我真的惊了几分钟。一个瘦高驼背,头发花白,像是即将进入退休养老阶段的老头出现在我面前。老爷子拿起 macbook ,二话不说开始介绍自己的公司和产品。
开完会我实在没忍住,问出了盘旋我脑中的问题:“那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老爷子一笑,仿佛猜到我一定会问的样子:“我70了!这是我手上的第三个创业公司,我还有两个公司,一个是关于新能源的,我在研究可以替代煤的新燃料,因为我对环保越来越感兴趣。另一个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因为我在这方面有几十年经验。”
嗯,听到这样的答案,我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人生这么长,就算70岁才知道自己做什么都不晚。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实在太多,把生命看得太短,把生活定义得太窄。在荷兰,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年龄和工作的关系。
☉
年轻人的车子,多好才是豪?
作为一个还没买车,骑自行车到处跑的人,我曾经也想过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宝马奔驰。
然而,随着我在荷兰的日子越来越长,这个想法已经变成:什么时候去买个经济实用的二手车。
在荷兰,买新车或买suv的都是少数,车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代步工具,二手没所谓,牌子不重要,环保好用就行。
☉
年轻人的结婚,多晚才不算晚?
在无限逼近30的路上,催婚的号角也越发响亮。不过因为在荷兰,我总归还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选择。身边的荷兰朋友三十多了还在享受恋爱的味道,四十多了才要一个孩子。这种节奏虽然我不是完全认同,但至少周围人并没有给我太多要结婚的紧迫感。
每周一次和父母的视频,一定绕不开终身大事的话题。但毕竟视频还是视频,少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助攻,我依旧保留着和父母慢慢沟通的余地。
谁谁谁要结婚了,谁谁谁要买房了,谁谁谁要生小孩了,这些消息对我来说都停留在朋友圈点赞的层面,并没有时时刻刻溜进我的耳朵。所以,烦恼也少了很多。
☉
年轻人的圈子,多大才不孤独?
很多人说大城市的生活很孤独,尤其在奔三的路上。陪你浪的朋友一个个结婚,进入全新的轨道,最后能约的朋友越来越少。
其实在国外也很孤独,但是不一样的感觉。这里的圈子本身就很小很小,我们要适应的不是朋友逐渐变少,而是朋友一直就很少。
我来荷兰的第二年经历过极大的“没朋友孤独症”。因为一起读书的朋友大多回国,而通过工作也没认识太多新朋友。周末除了宅在家里,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事可做。不知道给谁倒苦水,不知道找谁出来吃饭才不会尬聊。
后来搞了几场下一站荷兰的线下活动,让我慢慢认识了很多散落在荷兰的有趣灵魂。我们不在一个圈子,但都在寻找有趣的朋友。
现在我的朋友圈依旧很小,朋友也没有很多,但不会觉得孤独。在国外生活,朋友圈大多是一个过滤后的版本。虽然小,但纯粹简单,我觉得挺好。
☉
在奔三的路上,我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别慌啊,还是要好好享受生活。等你30岁的时候,回头看发现27岁的忧虑都没发生;等你40了,回头看看30岁的烦恼也没那么严重。
在国外的孩子,最大的顾虑不是自己,是我们远在国内的父母。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适应、享受生活。但远在国内、日渐老去的父母,才是每一个海外孩子的牵挂。
说到这,你问我五年了,你来荷兰后悔吗?我的答案可能是: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后悔。但想到父母,我总是动摇我的答案。
好了,该你了。你来荷兰几年?你后悔吗?
荷兰媒体报道,根据欧洲职场的“新指导意见”(nieuwe europese richtlijn),荷兰的雇员拥有了更多的权益。首先,老板不可以“简单粗暴”地阻止雇员为第二个老板工作。此规定的目的是可以让人们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工作。一个国际公司的律师ay?egül avci解释道:“之前的雇佣合同里往往写着不可以做第二份工作,但是现在不同了。
很多人独自在荷兰奋斗多年,勤勤恳恳工作,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拿到荷兰的永居卡,然后通过家庭团聚来帮家人申请来荷兰办居住,那申请荷兰永居需要什么条件呢?无论你是通过哪种方式申请永居,有几个条件都是一定要满足的1、有有效的护照和荷兰旅行证件2、无犯罪证明3、来到荷兰后,必须要做肺结核检查,对于中国公民有三种免检情况a:拥有合法的荷兰居留b:出生在荷兰并且一直居住在此c:6个月内已经接收过肺结核检查
暑期出游大幕开启你准备好出去玩了吗?携程签证平台预测今年暑期出境签证办理量有望超越2019年同期不过,井喷的签证需求却受到一定限制“很抱歉,目前没有可预约时段”欧美热门国家签证预约一号难求“以前申根签证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办理是绰绰有余的。今年的情况是最好要提前三个月以上准备。”准备什么?就是越早预约签证日期越好,尤其是欧美热门国家签证预约现在已经是一号难求。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参与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制裁,荷兰这个欧洲小国的出镜率相当高。不过正在近日,荷兰自己制造了一个大新闻,其首相吕特突然宣布,由于各党派在移民政策上的分歧,他所领导的联合政府将集体辞职。集体辞职,对吕特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早在2021年1月份,吕特领导的联合政府就进行过辞职,但随后又通过大选重新获得执政地位。
移民到荷兰?总要找一份事情做,工作或者创业。跟随我们的这篇文章,可以把您在荷兰更容易找到工作。在荷兰找工作不仅仅是翻译你的简历那么简单。 要在荷兰工作,你需要了解对外国工作者的要求(如荷兰签证规定和荷兰工作许可),当前的就业市场,以及如何和在哪里找到荷兰的工作。这份指南涵盖了在荷兰找工作的所有主要方面,涉及的主题包括:
小编按:一网荷兰近期开设了侨网精华栏目,专门编选来自中国侨网的跟海外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稿件,受到网友欢迎。也有网友提出:小编,具体到荷兰,情况怎么样?因此,借鉴中国侨网的经验与做法,特开设一网精华,用显浅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在荷兰各种基本生活常识,比如说居留、置业、退休、保险,及至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章节一:荷兰首相吕特因移民政策分歧宣布辞职荷兰首相吕特宣布他和联合政府将辞职,原因是四个执政党在移民政策上的分歧难以调和。吕特表示他将向国王递交辞呈,并解释政府辞职的原因。这一消息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对荷兰政治局势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章节二:移民政策分歧引发政府辞职本届政府于去年1月宣誓就职,这是吕特担任首相后的第4次组建政府。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大小岛屿散布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尤为壮观,因而号称“万岛之国”。由于国土被汪洋大海阻隔得支离破碎,因此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形成了一百余个的不同人口种群,并随着种群的分化而产生了多达两百多种以上的不同语言。种群、语言如此复杂的国度,在经历了荷兰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直到二战后才被人为地整合构建为一个国家。
内阁希望市政当局能够将所有自住和出租房屋的一半分配给已经居住在该市的人。市政当局还必须优先考虑关键职业人员,例如教师和护士。一项相关的法律修正案已于今日提交给众议院。内阁指出,职业刚起步的人往往无法在自己的居住地找到经济适用的住房。“因为价格大幅上涨,甚至老年人也无法在自己的城市找到合适的公寓。”内阁认为,人们留在自己居住地的可能性“对于该地区的宜居性和活力”很重要。
搬家之前,我觉得西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进步的、新鲜的、美好的。欧美人生活很好,互相尊重,和蔼可亲,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考虑到这一点,他们被邀请到荷兰工作并最终搬家。最初的几个月很困难,因为搬家比三场火灾更糟糕,尤其是搬到另一个国家。所有文书工作就绪后,公寓就出租了,生活开始改善。这对夫妇通常沿着漂亮的街道散步,去海滩,在他们家附近的公园野餐,并开始学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