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地摊儿文化在中世纪已经扎根了。近代以来,荷兰是欧洲通往世界的门户——向南连通非洲大陆,向西跨大洋就是美国,向东通往亚洲各国。历史闻名的海上马车夫和强大的国内/国际物流体系早在几世纪前就带动了荷兰的地摊儿经济。
今天,作为被定性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荷兰,地摊儿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在严格的管理中繁荣兴旺。摊主们在服务大众,自己丰衣足食的同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税收。
阿姆斯特丹的河边儿花市,鹿特丹的开放市场,各城市街头的炸薯条、炸鱼、奶酪、鲱鱼都快成了世界知名的标志。
今天我们就聊聊荷兰成功的地摊儿经济,希望能起到一些借鉴参考的作用。
(一)几个花样的市场
先带大家转转几个有特色的地摊儿市场。
阿姆斯特丹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老阿姆人都知道,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个日进斗金的市场。那并不是宝格丽、爱马仕等大牌云集的名店街,而是纯纯的地摊儿街区——鲜花市场。
鲜花市场的荷兰语是bloemenmarkt(中文为直译),但在英语里有个更浪漫的名字:floating flower market(漂浮的花市),因为这个市场位于运河河畔,所以他国的旅行者们给它取了这个英语名字。
这个市场声名远播,对尼德兰王国的国家形象和经济建设贡献超大。当年“中国好歌曲”冠军杭盖乐队也在这个花市录过mtv。
作为欧洲面向全球海上贸易的最重要港口和门户,鹿特丹也有着世界驰名的开放市场:markthal rotterdam/鹿特丹市场大厅!
这是一个非常炫酷的现代建筑,设计师winy mass的团队还设计过阿姆斯特丹prada商店和备受好评的天津滨海图书馆!
市场内有各种生鲜
这个以半开放大厅形式呈现的市场位于市中心,里面有摊位、超市、店铺、餐馆和酒吧,环抱大厅的建筑部分住着居民,是个本地人和外国游客都喜欢去的地方。
这个大厅前的露天广场在每周二和周五也都有规模很大的开放市场,人气爆棚。
阿姆斯特丹以西20公里左右,守着出海口的小城镇beverwijk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巴扎。起初,从世界各地回来的船只上的成员会在这里摆摊设点卖东西,后来很多在荷兰的外国人把屯来的,甚至偷来的东西也在这个地方卖。
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大巴扎,每周六日开放。巴扎并非荷兰语,政府起这个名字是为了凸显它的异域风格。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占地7万5千平米,有着2000多家商户的欧洲第一大休闲市场了。
日常的开放市场一角
笔者也曾经在这个巴扎上租赁过摊位,体验过两周小业主的生活。
除了这些知名的市场,各个城市每周二、周六或周三、周五都会在指定地点安排两天open market(开放市场)。这个开放市场类似国内80、90年代的那种自由市场或是农村的赶大集,家里种的,海里打的,自己造的,只要有卫生许可,吃穿用啥东西都能在这卖,通常价格会低于市价。
疫情期间各市场在显要位置标明
人与人应相距1.5米
(二)采访职业摆摊儿者,
详解荷兰摆摊儿的规章制度
荷兰的地摊儿规模宏大,种类繁多,分布在各个城市的许多角落,极具生活气息。这还不算,荷兰摊位的管理还非常规范,基本不影响交通和附近居民起居。
也就是最大程度的便民,最小程度的扰民,同时还增加了国库的税收。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采访了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滑铁卢广场市场摆了14年摊儿的老板,带来了一些详细解读。
● 摆摊儿资格
荷兰这个摆摊儿,其实也是很严格的。它们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地摊儿,都是在kamer van koophandel(荷兰总商会)注册的正规公司,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甚至是一人公司,都是纳入国家纳税系统的公司才能在市场上去工作,学名叫market work(市场工作)。
开放市场一角
在荷兰各个市场上摆摊儿的人只能是荷兰公民或长居/准长居,外国的留学生、工作人员都不行。
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人只要先注册了公司就可以去当地市政厅领取一个市场工作卡号了。
那您说,我不是荷兰人/长居,就绝对不能在荷兰摆摊儿了吗?也不是,凡事都有特例,就连荷语英语都不会的游客也有机会摆摊儿,我放后面儿讲。
传统荷兰人一般都是骑自行车在市场买菜
有些政要也是如此
● 摊主排序
重点来了。这个工作卡号制度有着极强的先来后到原则。比如a先生在2020年1月份拿到了一个卡号是1号,b女士在2020年3月拿到了一个卡号是20号,那么a终生都对后拿卡号的b有领先19个位置的优先权。
卡号一经申领便伴随终生,如果该卡号的持有人亡故,管理部门也不会把这个号转让他人。
这个制度抽象上类似于中国的论资排辈儿,辈分越高,权力越大。
这个所谓的权利就是:如果有啥好事儿,好摊位啦,管理部门会先照顾排名靠前的卡号;而如果有啥坏事儿,削减摊位啦,那肯定从排名靠后的开始删减。另外,卡号越靠前,摊位费的折扣也越大。
比如上文提到的鲜花市场,您如果没个30年以上的资历,甭想在那摆摊儿。
另外在各大城市的重要位置、区域,有卡号的人排队等摊位等上十年八年都很正常。但是,这里绝无找管理者走后门的可能。当然了,位置偏的地方或居民小区里的市场,排队等摊位的时间就要短很多。
普通小区内的摊位
这是2020年3月中旬疫情焦灼时的照片,小区内摊位的供应依然充足
● 摊位费
摊位费则根据市场、摊位的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各异。在阿姆斯特丹,各个市场的摊位费大概每月七、八欧到一千多欧不等。如果在允许的摊位面积之外搭出了额外面积,也是要另算摊位费的。
● 收益
那么,普遍来说,市场摆摊儿的人收益咋样呢?
受访者表示,从业十多年,认识那么多市场工作的人。大多数摊主基本是丰衣足食,生活小康的多,大富大贵的很少。当然,依然受穷的也极少。
在每个市场上,
都可以买到荷兰人喜闻乐见的鲱鱼
● 摆摊儿环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工作艰辛,环境艰苦。
荷兰是个大风大雨大冰雹说来就来的国度,令大多数国家闻风丧胆的十四级妖风在低地王国那都不叫事儿。
在荷兰的市场里闲逛,那一张张摊主的笑脸背后可谓是摊儿摊儿都有本难念的日志……
● 终生事业
对尼德兰人来说,摆摊儿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终生的事业。很多人十六七岁时在某个摊位,六七十岁也依然在那里。摆摊儿成了一场滴水穿石的人生之旅。
这和荷兰人的性格有关。在长距离滑冰项目(就是围着冰场滑无数圈儿)中,荷兰常年包揽世界冠军。德国邻居评论道,只有荷兰人才会把这么枯燥无聊的滑行坚持到底。
(三)摆摊儿在哪儿都是江湖
讲几个真实的小故事。
我朋友有次在阿姆斯特丹住家附近街市的花铺买的芍药后来没开花,她跟店家说明了情况,店家二话没说直接补她一束紫红色芍药。
当然,朋友在其他花铺也遇到过质量没那么好,店家也不愿意补偿的情况。
有一次街市的果农老板看到朋友在拍视频,他开玩笑说拍他铺子要5欧。他说他的摊位有insta账号可以加关注。这样的摊主在荷兰很有代表性,就是总能给人一种市井生活的“烟火气”,而不是冰冷的钱货交易。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吃醋嫉妒,鸡零狗碎等等也就都是正常情况了。
在一些核心区域的露天市场,由于同行间竞争激烈,各种耍手腕儿,下绊子,举个报,拆个台,抢个位置,挤兑人甚至下蛊诅咒人的行为也都在波澜不惊中上演着。
肯定有朋友会好奇下蛊咒人是怎么回事?
是被我采访的那个朋友因为生意太好,有几次看见邻摊儿买差不多东西的摊主总是攥着一块黄宝石盯着我朋友念咒儿。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一种吉普赛咒语,类似于邪术,让你出门儿就摔跤的那种。
人生艰难,绝大多数事业都离不开竞争和争斗,都需要智慧与勇气。
马斯克在火箭上天之前经历过无数痛苦的挣扎,一个摊主在站稳脚跟,土豆、胡萝卜大卖之前同样也是如此。
听了这些摆摊儿的故事,屏幕前的您想不想来荷兰尝试一下呢?
之前提到,即便你只是来这里短期旅游,荷兰语英语都不会也可以通过特例合法在荷兰摆摊儿。
这个特例便是国王节了。
每年4月27日是荷兰人庆祝君主的日子,这一天是现任国王亚历山大的生日。
说是给国王庆日,其实就是这个国家的人跑上街头自己土嗨。
在这一天,所有在荷兰的人都可以合法摆摊儿一天。理论上,只要不影响交通,哪儿都可以摆;只要东西不违法,啥都可以卖。如果您在旅荷期间赶上国王节,是可以出来摆摊儿体验一下的。
(观察者网讯)在中国生活了3年后,今年夏天第一次回到家乡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安东尼·威廉·唐纳德·阿纳斯塔西(anthony william donald anastasi)却感受到了强烈的生活差距——来到中国前把车卖了的他,如今回到公共交通系统覆盖率极低的美国几乎“寸步难行”。 7月22日,安东尼的经历刊登在港媒《南华早报》上,他呼吁美国应该学习中国投资建设发达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国便捷的地铁系统和广阔的铁路网络让汽车变成非必需品,让探索中国变得容易。
中国有富人喜欢去买国外的房子,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闻了,富人对财富的认知,要比一般人更透彻一些。这就好像,普通人往往把钱、把现金钞票当作财富的主要载体,认为现金存款多,就是有钱人,追求存款数字变大,把钱视为目的。而富人,往往更看重钱的工具属性,也就是钱所能带来的一种驱动力,驱动其他人、资源为我所用的驱动力。
手臂粗的皮皮虾你吃过吗,印尼人赶海他们是这样抓斑马皮皮虾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不断升级,各种奇特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海鲜类食材一直备受瞩目,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罕见而又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手臂粗的皮皮虾,同时揭示印尼人赶海的独特捕捞技巧,他们是如何抓斑马皮皮虾的。
小越讲华人历史之缅甸佤邦佤族(华人)特区之前小越给大家讲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汉人特区果敢逐渐被缅化的状况,今天给大家讲讲缅北另一个特区佤邦佤邦地图分为南北两地佤邦在缅甸行政区划上是一个特区,全称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但是因为佤邦认为他们不属于掸邦,称这里是佤族和华人也主的地方,所以对外均自称佤邦,并要求缅甸承认他们的省邦地位。
近年来,因为政策的支持,很多人顺应投资潮流来到了柬埔寨。他们有的开餐厅、有的开工厂、有的开超市.....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化工制造,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在柬同胞奋斗的身影。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是其中一员,不过他没有实体店铺,也没有职业头衔,只是默默无闻地开三轮车做着本地人的生意。◆ ◆ ◆20万人民币投资 靠摆地摊日赚$2000
泰国有没有996?打工人是不是一样苦呢?维灿只能说中国打工人看完都泪目了!1,全世界你都找不到像我们国内这样住着最贵的房子,还着最高的房贷,吃着最毒的食品,干着最长的工时,拿着与付出完全不匹配的薪水。2,泰国人就是及时行乐,你还想职场cpu,别闹了,分分钟他们炒了你,但凡明天能有口吃的,是不可能来你这里上班的,很多工人今天拿了工资明天就去逍遥了,后天又回来了。
据日本共同社日前报道称,日本多次要求探视被抓捕的日籍男性高管,在获得中方允许后,日本大使馆人员19日在北京探视被抓的日本间谍。这是其被逮捕后首次对外直接会面。日方随行的医务官检查了其身体情况,没有啥问题,日本大使馆人员还向嫌疑人转达了其家人的问候。今年三月份,中方依法逮捕了一名在华的日本企业高管。中方回应称,日本在华公民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抓捕,日方应当加强对日本公民的教育。
泰国总理亲自出面澄清了,他说泰国环境很好,网上关于泰国种种旅游不安全甚至是危险的言论,都是谣言!希望广大网友,特别是中国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不杞人忧天,人云亦云。放心去泰国旅游去,去泰国工作,还泰国形象一个清白!欢迎中国朋友去泰国旅游工作吧,很安全的,机票又便宜!泰国总理真是为了泰国百姓着想,为了泰国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不惜放下身段,亲自出面澄清谣言,也是煞费苦心了。
穿着迪拜是一个守礼仪和传统文化的地方。在公共场所,请遵守适度保守的着装要求,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对于参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女性需盖住头部并穿着长袖长裤或长裙。礼节迪拜是一个尊重礼仪的地方,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非常重要。请尊重当地人民和宗教,避免对宗教和政治话题进行敏感讨论。禁忌在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商场和酒店等,禁止饮酒和吸烟。
先不说我自己的观察,先上图。这个图是国际调查公司的调查统计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人居然比柬铁还喜欢我们,比那个华人占75%的新加坡还喜欢我们。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这也是我长期逛油管发现的,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印尼人对中国非常崇拜,非常友好。估计有些网友看过一个嫁到中国的印尼华人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