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这个词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方言中有着“冲突”,“争斗”之意,于是,南方一些身份的地方史之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此字眼的特殊方言型地方术语,而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853年,发生在台湾台北的一些大规模斗殴——“顶下郊拼”。
19世纪以来,中国人地矛盾尖锐,福建等大陆居民移居台湾速度加快,很快台湾地区资源也呈现紧张之势,这些移民通常以乡土或纽带集结在一起,抱团与其他团体争夺资源,这便是“分类械斗”,而清政府在台湾公权力不彰,使得台湾府成为全中国最混乱的一个府。
台湾械斗多发区域
台湾北部地区也是如此,乾隆、嘉庆之后,台湾对面的福建泉州府大批居民移居台北艋舺,此地渐渐大盛,产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称,这里的“府”即台湾府城,在今天的台南地区,台湾岛最开始开发的都是南方,这里距离大陆较近,而且是台湾的平原区,适合开发;“鹿”指的是鹿港,台湾第一个由汉人开发的城市据点。其发达肇因于1784年(清高宗乾隆49年)清朝政府仿鹿耳门及厦门模式设立专员管理,开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所属蚶江口”与“台湾府彰化县鹿仔港”来往通商。此后行郊云集、商务发达,迅速成为中部第一大港;而此时,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也渐渐崛起。
清代台湾主要市镇
但是,有移民就会有争斗嘛。
当时的艋舺,移民于艋舺的,有两大族群,一为居于八甲庄的福建泉州同安籍移民;另一派则是泉州三邑(晋江、惠安、南安)人,这其中三邑人比较多,来的也比较早。这其中同安人主要和厦门一带的人做生意,于是他们居住地方被称为“厦郊”,后传为“下郊”;而泉州三邑商人,则称做“顶郊”,多与泉州、福州等地贸易。
这些不同乡土的人住在一起,自然有不少冲突,有的是利益纠葛,有的就是文化冲突,1738年,艋舺的三邑人因为北台湾有瘴疠之气,瘟疫死者甚众,于是奉祀由原籍晋江县泉安龙山寺分香而来的观音菩萨香火,建成艋舺龙山寺。于是后来此寺庙称为三邑人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当然,这个体系中同安人的下郊是被排除在外的。
艋舺龙山寺
19世纪,艋舺移民渐多,同安人为主的下郊,与三邑人的顶郊的冲突升级,最关键的利益是艋舺码头的泊船权利;而同安人也有自己的信仰——乡土神霞海城隍,双方也经常因信仰不同而开打。
终于在1853年,冲突总爆发,被称为“顶下郊拼”或“四县反”(反为方言中大规模叛乱之意)。
事件起因说法不一,地方志的记载如下:
“因码头力伏口角而引起之分类大械斗, 俗称顶下郊拚。 同安人聚居之八甲庄被焚掠,双方损失颇不赀。而艋舺市街自经此次人为之浩劫后,元气大伤。”——《台北市志》
也有说法是双方争抢收割稻谷、或者是因为同安县地处泉州府、漳州府两府(意即比起偏北的三邑,同安地理上较接近漳州;今日同安隶属厦门市)交接,台湾的同安人于18世纪末开始的台湾泉漳械斗中,立场过于中立,并不援救同属泉州府的三邑人,使得三邑人想报复等。
当然,这不重要,总之双方积怨很久了。同安人对于顶郊三邑人霸占码头与艋舺龙山寺深感不满,蠢蠢欲动,而三邑人有所察觉,在寺庙里开会,决定主动出击,八月,械斗开始。
不久设于艋舺的新庄县丞署,海山堡潭底公馆等两官署,遭两方人马焚毁。
这不是一般的打群架,这是战争规模的械斗,三邑人虽然人数多,但他们所居的龙山寺与旧街(今西园路),蕃薯市街(今贵阳街)三地与同安人所居之八甲庄,正好隔着安溪人所建的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且池沼遍布,三邑人难以大规模攻击,于是他们向中立者泉州安溪头人白隆发借道,威逼利诱,欲毁安溪人信奉的祖师庙,以便攻进八甲庄,并承诺事成之后,会帮助安溪人重建庙宇,白隆发被迫同意,将清水祖师神像徙出,任三邑人烧毁庙宇(但三邑人在械斗事件后却毁约)。
三邑人一边进攻,一边将同安人房屋全数焚毁。而败逃之同安人,不得不放弃艋舺码头的地盘,由同安大老林佑藻率领,逃往大稻埕另辟商埠,后来并在大稻埕建了霞海城隍庙,奉祀从顶下郊拼中救出的霞海城隍神像(至今该庙侧殿旁祀殉难于顶下郊拼的38位同安乡勇壮丁,并以“义勇公”称呼之。)
三邑人进攻方向(黑)与同安人败走方向(红)
三邑人胜利了,得到了大部分地盘,但他们并未依约帮助艋舺祖师庙的重建工作,白隆发责问三邑人,三邑人只捐献了一对龙柱,略表意思,白隆发也无可奈何,只好向安溪人募款重建。
不过三邑人好景不长,后来艋舺河沙淤积,不易停泊,船只大多改停大稻埕。大稻埕于是逐渐取代艋舺,成为北台湾的商业贸易中心,大稻埕同安人反而得到了利益,真是阴差阳错。
不过这事情使得双方彻底对立,经19世纪末期两族群许多地方士绅努力,才渐次有所改善。不过到如今,族群纷争仍多少还是受其影响。
在之前的历史印象当中,近500多年的近代史,是西方海外扩张的历史,也是中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历史。实际上随着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国民间不但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而且还产生了大规模的移民。当时海外华人移民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政治难民、经济移民,以及华裔的再移民。其中迫于经济与人口压力,经济移民是主流。
“期待早日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6日,台湾武打动作演员陈竹音在微博宣布,自己已经准备着手办理把台湾户籍迁入大陆,放弃台湾健保。陈竹音微博截图陈竹音在台湾曾做过舒淇、陈意涵的替身,2013年到香港发展后也做过乐基儿、胡定欣、薛凯琪、陈庭欣、陈自瑶、朱晨丽等女演员的替身。为什么要在此时宣布准备着手入籍大陆、放弃台湾健保,7日上午,环球网记者电话采访了陈竹音。
国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竞争压力之大,想必大家都懂。考取一个好的学校,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因为它是未来的就业、薪资甚至是寻找人生伴侣的重要考量条件之一。不同的省份,被211大学和985大学录取分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而真正能进入这些高等学府的人究竟占有多少比例呢?先看看录取比例的数据: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127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生于1988年,台湾人,祖籍广东饶平。我曾在上海管理三家餐厅,后来又到长沙打拼,至今已经11年。这期间,我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发现,在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方面,台湾跟大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而这也是我喜欢的。我祖先根在大陆,以后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做喜欢的事,见证更多精彩的故事。
一直以来,移民是广东歌创作中的重要主题。许多作品虽然不会贴上移民标签,但还是能够引起部分群体的共鸣,比如许冠杰的《日本娃娃》表露了香港人对97年的忧虑情绪,岑宁儿的《风的形状》以离家游子的视角鼓励听众接受未知、克服恐惧。张敬轩今年的第一支派台作品《隐形游乐场》也是如此。三月下旬,这首歌在英国伦敦演唱会尾场上首唱,也是轩仔和wyman想要送给伦敦观众的礼物,由张敬轩亲自操刀作曲、wyman深夜送词、编曲侠johnny yim不足24小时完成。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海报:新华社公告具体内容:一、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二、实施内地居民申办赴港澳地区探亲、工作、学习证件“全国通办”。
这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香港大学生来沪实习。从6月初到7月底,200多位香港大学生来到上海,用50多天的时间了解这座城市,感受这里的职场,进而思考自己的未来。采访中,这些“00后”告诉记者,香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把握这一优势,香港青年的人生舞台会更大,选择会更多。图为大成律师事务所导师张尔婳指导郑仲宏。
台湾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如何统一台湾也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大陆都秉持着和平统一台湾的思路,不断推动两岸的融合发展。即使蔡英文上台后,这条路线依旧没有改变。而在岛内社会中也早就有关于大陆统一台湾的模型推演,四方学者各显神通。国民党智囊苏起曾经预设了五种思路来模拟大陆可能实行的统一策略。而如今的台湾航运大王彭荫刚也提出了解放军可能采取的统一战术,借此来呼吁岛内民众尽快认清形势,重新让两岸关系回到正轨上来。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127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生于1988年,台湾人,祖籍广东饶平。我曾在上海管理三家餐厅,后来又到长沙打拼,至今已经11年。这期间,我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发现,在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方面,台湾跟大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而这也是我喜欢的。我祖先根在大陆,以后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做喜欢的事,见证更多精彩的故事。
央视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5月11日发布公告,自5月15日起,对4项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行调整优化。具体包括,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实施内地居民申办赴港澳地区探亲、工作、学习证件“全国通办”;调整在澳门就读的内地学生逗留签注有效期,以及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恢复“全国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