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henleypartners发布了关于国际居住和公民身份的独家报告,报告预计到2022年底,富人净流出最多的10个国家/地区是——俄罗斯、中国、中国香港、印度、乌克兰、巴西、英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富人们真的要润了吗?会润到哪里去呢?
图为henleypartners预测富人净流出最多的10个国家
前段时间,有媒体在中国进行了移民国家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移民国家是——新加坡,其次是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马尔代夫、瑞士、新西兰等。
事实证明,这项民意调查还是比较贴近实际的。国际移民组织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的移民人口占比最多,达到43.1%,几乎占国家总人口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移民国。
大家为什么喜欢新加坡?主要有3个原因:
第一,护照指数高(出国容易)
新加坡是全世界面签程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是日本),拥有新加坡护照,可以免签去192个国家,简直是行走自如。
第二,人类发展指数(hdi)高(生存条件好)
人类发展指数主要包括预期寿命、教育、收入三项子指标,新加坡这一项评分排名并列11,说明新加坡有优质的教育,人们寿命长(饮食起居资源优质),并且有高端的产业让高端人才创造财富。与此同时,新加坡的hdi分数和欧洲、澳洲、美国、加拿大等移民热门国家分数也相差不大。
图为2020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第三,脆弱指数(fsi)低(国家经营好)
在脆弱国家指数(主要包括政府控制能力、人权、治安、经济等子指标)方面,新加坡是最不脆弱的第15名,治安好、税收低、法律完善、市场化水平高……表明在新加坡生活,总体还是比较安全、自由、有清晰增长空间的。
图为各国脆弱指数排名
又自由,资源又好,生存环境还不错,那么本文的结论就是新加坡吗?不是。
本文的结论是——不移民。
实际上,移民并不是富人们的必选项。
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chrystia freeland对全球富豪做过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其在著作中多次强调过富豪的无国界性:
“巨富们生活在无国界的世界,对他们来说,世界只分成富人和穷人,而他们聚合的巨富族群,自成一国。”
——《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
对于富豪而言,移民其实跟度假没什么区别;对于中产富人而言,移民可能只是一项分散风险的生存投资。
所以,移不移民、移去哪里,不过是富人们审时度势的一次决策而已。但要做好这个决策,我认为还应该回答好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移民国的环境适合你发展事业第二春吗?
《巨富》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2012年,福布斯亿万富豪榜上有1226名富豪,其中840名属于“白手起家”类,占比68%。
我又查了一下,2021年福布斯亿万富豪榜上有2755名富豪,其中白手起家类有1975名,占比71.68%。
这难道是证明了:富豪都是草根奋斗出来的?
不不不。这几十年恰好也是互联网爆发、数字经济启动的岁月,白手起家奋斗成富豪的,一定不乏“颠覆式创新”的引领者,这些富人不是光炒股就能炒出来的,而同样是辛勤工作、聪明才智和运气成就的(即使是炒股,也得辛勤研究),他们是新时代的经济精英。
所以,现在的大多数移民,无论是富豪还是中产,移了民,也还是需要工作的。对于这些富人而言,移民其实也是在找更好的发展和生存机会,这就必须要考虑移民国的环境,如果你移民了,你能不能在新的环境中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评价一个国家的经营发展条件是否优厚,可以参考各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世界银行在《营商环境报告》中的评价指标有12个,可以划分为三类,包括创业发展、贸易开放度、富人被保护程度:
最近一次排名中,top 4分别是新西兰、新加坡、丹麦、中国香港。
仔细看看可以发现,排名前20个做生意的最佳国家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广泛采用电子系统;
(2)有网上企业注册流程、电子纳税申报平台;
(3)允许在网上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4)有电子化的施工许可证申办程序.
可见,受到富人们追随的,其实是更高水平的信息化。
还有一项数据值得注意,《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发现,营商便利度得分提升最大10个经济体为:沙特阿拉伯、约旦、多哥、巴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科威特、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
而且,技术的总体趋同在一定时期内总是必然的。到2020年,“低收入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做生意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估计很快就会和“高收入经济体”持平了:
从营商环境的优化趋势来看,要不要移民到营商环境top国家,经济精英们其实还应该综合考虑考虑别的因素和风险。
第二个问题:移民国的人足够“丰富”吗?
不管富人们想要移民去哪里,总要解决两个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社交问题。二者都离不开“人”,要想拿到快速增长的经济红利,还是得有很多有用的人才行。
一来,企业经营需要人,你需要适合的员工;
二来,产品消费需要人,你需要充足的下游市场,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
三来,日常生活需要人,你需要社交。
除此之外,对人群的结构还要进一步考量。比如老龄化水平、出生率、劳动人口素质,以及人群迁移的稳定性、种族冲突频率。
如果你是一个新兴技术领域的富人,不小心移民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老年人口过多的国家,你产品和服务很可能就卖不出去;如果你是教育领域的巨头,但是移民国的小孩越来越少了,那么你的市场很可能就要陷入瓶颈。
还是以新加坡为例,一个移民几乎占一半的小国,2020年-2021年人口骤降,不管走的23万人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对当地而言都不会是个太好的消息。
所以,选择移民国,要选择人群足够丰富、足够稳定的地方。
第三个问题: 你是移民国政府最想要的人吗?
像新加坡这样的移民国,真的无条件欢迎富人们移民过来吗?并不是。
任何一个国家,永远只会无条件欢迎有益于本国发展的人,什么样的人是有益于当地国家发展的人,这是移民国政府说了算的,而且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以新加坡政府为例:
新加坡虽然是移民占比最高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很小的国家。71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只有1/9的上海大;545万的人口却有上海总人口1/5多,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排名全球第二。近几年,全球动荡,包括中国在内,东南亚、印度、欧美等想要移民到新加坡的高净值富豪越来越多,但是,新加坡移民局每年批准的人数只有3万左右,而且还得挑,按照移民申请批准易难程度:
技术移民 自雇就业移民 投资移民
2020年,投资移民的门槛大大提高,比如投资移民的gip计划,以前企业只需要达到营业额2.5亿元/年就可以申请移民了,现在调整到10亿元/年;再比如投资移民的家办13o/u计划(通过设立“投资管理基金”移民),申请者的净资产需要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图为新加坡家办13o/u政策变化对比
新加坡政府为什么要限制高净值富豪移民进入?
一是因为新加坡人已经太多了,更多的有钱人移民过来,意味着贫富差距拉大,底层人民更苦;二是因为如果高净值富豪太多,资产就容易泡沫化,实体经济一旦被打击,久而久之,新加坡经济就会失去活力。
二是因为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是要照顾到形形色色的老百姓的。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就业、稳定物价、照顾民生更重要。很明显,新加坡政府现在已经不想要只会炒高价格的富豪了,能刺激本地就业市场的企业家可能更受欢迎。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营收10亿元/年的企业,或者你有10亿元的资金,移民人口密度世界第二的新加坡,真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第四个问题:你的各方面条件还适合移民吗?
移民,要么是为了小孩教育,要么是为了守护财富、创造更多的财富,当然不排除有那种“在一个国家住腻了,想换一个国家住住”的自由富人,但我相信,大多数富人移民大抵就教育、经济增长这两种原因。
先来说说经济增长。如果你的家庭,有80%甚至100%的收入都是你一个人创造的,那么你今年几岁了?你的身体足够好吗?你或者你的企业有没有可持续的竞争力?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比如说,年过半百了,你的身体足够好吗?
如果身体不够好,那么设想一下,你的家人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是否有在移民国长期生活的能力?除你之外有没有可信任、可靠之人接替你的工作、守护你的家庭和财富?如果有,可以移。
如果身体足够好,你的赚钱能力还足够好吗?你确定你和你的企业在新兴市场有充足的竞争力吗?你是否有能力带领家庭一起完全适应移民国的政策、环境、制度、文化和其他规则?你有举家稳定或者举家灵活搬迁的信心吗?如果有,可以移。
有人问,如果已经财富自由了,不需要再追求经济增长,只想去养老呢?可以,只要你能成为移民国政府想要的申请者。
再来说说教育。很多富人移民是希望子女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这个目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达到的。但是,也不能不警惕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尤其是在国际关系混沌不堪的情况下。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基于历史编写的日本名著——《白夜》中的哈利家族。
日裔移民哈利一家在美国奋斗,长子、长女寄养在日本姨母家,接受日式教育;二世子女出生在美国,除了种族,几乎可以算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然而,在中美关系破裂以后,日裔移民虽为美国公民,但却没有逃掉排挤和集中营“安置”的狼狈命运,后来,哈利家族父亲胜治病死,哈利一家失去经济支柱,在美国无以为继。无奈,母亲带着全家回了国,然而,日本长大的长子长女无法跟“美式亲弟弟”融洽相处,美式弟弟哈利被迫重新适应日本环境。
图为日裔美国人二代
有学者戳破移民者虚幻的愿望:那种双重生活、兼容的文化心理,其实很难实现。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为了子女教育而移民,必须三思而后行。
第五个问题:地域冲突的可能性大不大?会不会让你一夜之间身陷囹圄?
华人移民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地域冲突、两国关系,在很多时候,两国关系恶化会直接摧毁移民者所有的安全。
举个例子,日裔移民在美国过的日子,也一度被“美日关系”一锤定音。
美国人对日本的看法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否定日本(二战后初期)
第二阶段:肯定日本(1960年开始)
第三阶段:以日本为榜样(1970年开始)
第四阶段:敲打日本(1990开始)
第五阶段:忽略日本(1995年开始)
这五个阶段覆盖了两国关系从冷到热再到冷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关系中,日裔移民也同样经历了跌宕起伏。
比如在冷关系时期,二战后,美国否定日本,日裔移民过去的奋斗和贡献轻易就被一笔勾销了。大量的日裔移民被敌视、解雇、隔离甚至拘禁。带着后代逃回日本的移民,由于孩子在美国出生或者在美国长大,回日本后又无法适应日式教育、生活习惯,和日本的亲人朋友还产生文化冲突、价值对立,归属感和安全感很容易就被消耗掉了。还有一点,如果移民家庭的经济支柱没了,移民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生存危机。
图为日裔美国人在珍珠港事件后被美国集中安置
再比如蜜月期,日裔移民是不是就如日中天了呢?的确是,但好景不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综合国力增强,美日关系缓和,一大批日本人移民美国,名利双收。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全面腾飞,眼看某些高科技领域就要超过美国,此时美国又开始遏制、打压,直到日本政府迷惑性地签订了《广场协议》,1990年后,日本经济遭遇重创。自此以后,移民美国的日本人就开始下降。值得注意,也同样是1990年后,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暴增。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在美华裔增至514万人。而如今,中美关系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尽管历史不一定会重演,我也不建议此时移民。
有人问,像新加坡这样多次强调“中立”的国家,地域冲突的可能性会不会小一点?不好说。芬兰和瑞典也曾经宣称自己是永久中立国。
再说了,富人移民的目的如果是挖掘造富机会,持续创造财富,那么作为“世界公民”的富人们其实没有必要非得现在移民,综合考虑各类风险,眼下“墙内开花墙内香”的模式其实也不错,符合主流。
最关键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容纳,其实是很复杂的,绝不仅仅是“穷富”之分、“认知高低”之分:
所以我认为,眼下最好不移民,也希望奋斗的尽头不是移民。
全文总结:
(1)移民要考虑“持续增长”的问题:有更大的增长机会、更优质的增长环境才值得动身;
(2)移民要考虑“人”的问题:有宽容的、同等层次的、层次丰富且规模较大的人群结构才值得动身;
(3)移民要考虑“年龄”问题:还能拼搏的年纪可以考虑,只为养老的话,慎重动身;
(4)移民要考虑“未知的冲突”问题:地域关系“蜜月期”可以考虑,“剑拔弩张期”、“针锋相对期”、“言语不和期”甚至眼下的“中立期”都不建议动身。
(5)当前局势不建议移民。
本文参考的资料有: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好的经济学: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行动方案》
chrystia freeland:《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
李新:《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1997.《财经研究》.第9期)
俞耕耘 :《二战期间的日裔美国家庭史:挣扎在两个世界的缝隙之中 》(2021)
《“中国人看世界”年度民意调查:在中国人眼中,美国重要性跌至第三》
国际移民组织:《2022世界移民报告》
最近很多人都被骗了,所以你也要敲响警钟。市面上有这么一波人,以所谓rinp试点项目,诱人去加拿大偏远小镇里买房,但那只是打分表上的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只在某些镇里可用,跟真正的购房一步到位移民,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为了卖房,而非移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更何况,现在加拿大根本不允许外国人买房!
8月5日,云南省移民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作恒一行到盐津考察,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进行座谈。县委书记杨仕翰,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廷柱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的背景、项目概况、项目合作模式等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
随着澳洲技术移民的政策持续放宽,咨询问题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很多工程相关的朋友在技术评估初期总把握不好方向。很多朋友在实际工作中,其内容其实并没有太细节化,甚至经常游走于几个岗位之间因此,澳洲移民律师来和大家分享下几种在澳洲移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程岗位,以及各个职位之间的不同点和优劣势。anzsco133211工程经理engineeringmanagerea评估--工程经理负责企划、组织、指导、控制并协调公司的工程和技术作业;anzsco133111施工项目经理constructionprojectm
大家平时谈论美国很多,关于美国的新闻也很多,下面这些关于美国的十五个冷知识,你知道吗?美国国旗的设计师贝奇·罗丝betsyross可能根本没有设计第一面美国官方国旗,没有任何证据支撑,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传说。没有证据证明美国第一面国旗出自贝奇·罗丝之手美国国歌《星条旗thestar-spangledbanner》的旋律原本是一首英国酒吧歌曲。
法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以其风光秀丽、文化优雅、精神自由而闻名于世。但是,法国也是一个移民大国,有着庞大的移民群体和复杂的移民问题。移民问题给法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困难?法国又如何应对移民问题呢?<h2class="pgc-h-arrow-right"data-track="3">一、经济方面:就业竞争、福利滥用和财政压力</h2>法国经济在欧洲和世界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关于加拿大对外籍人士政策的友好大家听说的也不在少数了,其中对于本地大学或者college毕业的学生发放毕业工签算是非常诱人的一个政策了,这在几个欧美移民国家是完全找不到的,也是留学生毕业必申的一个签证,不需要找到工作,没有任何额外条件就可以申请三年开放式工签。但因为最近审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要将近六个月的时间,所以有些毕业生们就会选择去边境换取毕业工签,因为边境是当天出工签,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近年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移民海外。新加坡距离中国近,治安稳定,教育实力在全球名列前茅,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更重要的是,拿到新加坡身份后,无论是在学习、考试方面,孩子都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一、为何让孩子移民新加坡读书1.分流教育体系新加坡吸收了东西方教育的优势,在沿袭英式精英教育的基础上,提倡因材施教。
近年来,随着日本对外来人口的开放,日本成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日本生活了几十年的黑人数量也越来越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对待黑人的呢?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么,日本政府是如何处理黑人问题的?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呢?日本人不欢迎黑人日本人的排外心理非常严重,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更是非常明显。
2023年6月份美国移民排期更新!非技术劳工类别表a前进139天,表b前进61天,其他类别原地踏步。值得注意的是,eb-5签证预留项目仍处于无排期的状态,现在仍是走eb-5无排期通道快速拿身份的黄金窗口期!2023年6月职业移民排期表a–最终裁定日(fad)?eb1(杰出人才)排期为2022年2月1日,无变化;?eb2(高等学位专业人才)排期为2019年6月8日,无变化;?eb3(技术类专业劳工)排期为2019年4月1日,无变化;?非技术劳工排期为2015年9月1日,前进4.5个月;?eb4(特殊人员)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