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这个因“诺基亚”而闻名世界的北欧国家,被认为是全球最清廉的国家之一。在监察贪腐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的清廉国家榜单上,芬兰一直名列前茅。
虽然大家都承认“诺基亚”是一个传奇一般的存在,但很多人对于“最清廉国家”这一称号就不是这么信服了。毕竟“清廉”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概念,而“透明国际”也并非万能且绝对客观的权威组织。
那么,就从这个“最清廉的国家”芬兰开始说吧。
芬兰从各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
从人类文明史看,芬兰地区直到青铜器时代,才开始出现少量农业聚落。可能是因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就连横行北欧的维京人也未曾在此建立聚落。目前有很多学者认为,芬兰在11世纪前,虽有聚落,但其状态仍然与“荒漠”无异。
而从国家史看,芬兰长期以来也都扮演着“被统治者”的角色:
11世纪,基督教传入芬兰,同时基督教政权也开始了对芬兰的征服:瑞典、丹麦、诺夫哥罗德、条顿骑士团。最终在1249年,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占领了芬兰,自此芬兰进入了长达600多年的瑞典王朝统治时代。
直到1809年的芬兰战争,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击败瑞典军队,占领芬兰全境。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将芬兰直接吞并,而是亚历山大一世自己兼任芬兰大公,并把权力下放给了波尔沃议会,芬兰在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自治大公国。这便是持续109年的芬兰大公国时代。
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主持波尔沃议会的开幕
芬兰大公国时期,芬兰开始逐渐向工业国转型。虽然直到二战之后,芬兰仍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但实际上矿业、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已经打下。
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芬兰宣布独立,苏俄、德国等国承认了芬兰的独立。但在独立之后,芬兰陷入了短暂的混乱:1918年,反对社会主义的“白军”与支持社会主义的“红军”展开了一场持续数月的内战。
内战结束之后,芬兰经历过短暂的王政复辟,最终在1919年,建立了存续至今的芬兰共和国。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保王思想,甚至法西斯思潮都曾在芬兰国内流行,但每一种思潮也都未能长久地独占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而所有这些思潮,最终给予芬兰人民的是对于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愿望。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愿望,芬兰共和国在成立之后,未曾真正加入过欧洲的“站队”:
芬兰曾被苏联入侵,也曾入侵苏联,双方还曾签订过友好条约,但芬兰从来不曾加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
芬兰曾经和纳粹德国有过军事合作,甚至一同对苏作战,但芬兰从未真正加入轴心国,并在二战后期将纳粹德军从芬兰领土上驱逐了出去;
“白军”统帅曼纳海姆举行内战结束的阅兵仪式
在二战后,芬兰拒绝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与北欧理事会、欧共体有很多协议,但芬兰很晚才真正加入这些组织。
芬兰在战后并没有迅速崛起,反而因为国内缺少工作岗位,导致了民众大规模向瑞典等国移民。但随着欧共体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芬兰开始向美国和西欧派遣留学生。
留学生带回的先进的技术,加上芬兰国内的工业基础,使得芬兰开始从一个农业国向制造业国家转型。虽然原材料、能源和部分工业组件都需要进口,但芬兰凭借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造纸、木材等“森林工业”,实现了经济腾飞。
上世纪70年代,芬兰的国民收入已经和英国、日本并肩;上世纪80年代,芬兰的国民储蓄率位居世界第一,达到了8%。
而今天的芬兰,除了“森林工业”之外,还有以造船、汽车制造、工程产品为主的“金属工业”。同时也通过电子产品、石油、电子游戏领域的发展,实现了产业多元化。至今也依然是生活品质极高的发达国家:2018年统计,人均gdp达到52422美元,基尼指数仅有0.262。
但如此发达的芬兰,也曾深陷贪腐泥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芬兰的政府规模也逐渐扩大:1970年~1990年,芬兰的公务人员数量增长了两倍左右。
权力滋生腐败,随着公务人员数量的增加,芬兰的腐败案件也开始逐渐增多,大型腐败案件几乎都集中于城市规划、市政采购等部门,甚至有些案件也涉及到了国会议员。80年代,芬兰的腐败犯罪达到顶峰,整个国家内部腐败横行。
正是因为曾经深陷腐败泥潭,芬兰才开始了坚定的反腐败建设。有些文章说,芬兰人普遍鄙视贪腐行为,因此芬兰才能成为清廉国家。但从更多的资料来看,芬兰并没有把反腐寄托在人民群众的道德上,而是选择了法律和制度先行:
芬兰法律中,构成腐败罪的起点较低,且惩罚严重。不仅仅是金钱贿赂,珠宝电器、免费旅行,甚至荣誉头衔也同样被视为贿赂,且足以构成刑罚条件;
制定公务消费规章和财产申报公示制度,所有公务消费都有严格的规章,并由专门的管理人员代理执行,而且公职人员必须申报财产和收入来源,公众和媒体可以查阅官员的财产、收入、纳税状况;
设立独立的监察专员制度。监察专员独立于行政、立法、司法之外,其监察范围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各级法院、警察和军队系统以及芬兰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时还有严密的税收监管,广泛的社会监督,将权力牢牢地锁在笼子之中。
不仅仅是对于政府,芬兰的法律和制度对于私人企业也施加了强有力的监管:
比如说,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政府和企业一同协作。在欧美等国,往往采取政府与企业谈判协商,最终落实成为法律。但是谈判协商有时既影响了效率,同时又留下了寻租的空间,这就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芬兰采取的方式是,建立公开透明的组织通道,在制定法律法规之前,通过组织通道获知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综合各方面的诉求,最终形成一个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法律,形成标准。这种政府为主导治理、社会组织协调配合的良性管理格局,在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权力的同时,也减少了权力的滥用。
在制度层面遏制了腐败之后,才是清廉文化的建设。芬兰人的廉政教育,不仅面向公务员群体,更是面向全社会人员:中学就设有基础法律教育课程,培养公民的守法观念,让公民倾向于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而非行贿。
芬兰的崇尚廉洁,鄙视贪腐的文化氛围,不是所谓“芬兰人的天生性格”或是什么“民族精神”,也不是一天就普及开来的信条和原则。而是芬兰人民在见证了腐败问题对国家的危害之后,决定自我革新,长期坚持反腐败斗争的结果。
严刑峻法,再加上道德文化的约束,两者相辅相成,才使芬兰成为了“世界最清廉国家”。
芬兰的廉政建设确有其独到之处,但答案是不能照抄的。
芬兰早在19世纪就已经打下了优秀的工业基础,因而得以在后来的工业化浪潮中实现本国的大发展和经济腾飞;且芬兰国土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52万人,人口密度仅为18人/平方公里,说是地广人稀也不为过。
芬兰的人口密度图
高经济总量,低人口规模,贫富差距小……这些优良的条件,现如今一些前工业化的国家都不具备。照搬答案,并无益处,甚至可能有害。
并且近年来,芬兰学者们发现,在芬兰市镇一级政府部门,“老友圈”式的腐败问题越来越普遍:一些市镇公职人员,往往把一些工程、任务交给朋友圈中的某些熟人承包商,而出现质量问题后,用“承包商的选择具有偶然性”来推脱责任;
同时,市镇一级的工作人员,也因为互相之间较为熟悉,导致发生类似行为之后,往往选择无视。甚至有时因为惧怕遭到报复而选择逃避检举责任。
这种“老友圈”式的腐败问题,说明芬兰的廉政体系也不是完美无缺,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但是,芬兰的反腐经验,又确实是值得学习的。比如健全法律制度,将权力牢牢锁在笼子里,防止权力的滥用;建立合理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作用,又杜绝官商勾结。
而芬兰的众多措施当中,最值得学习的,则是将反腐举措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
芬兰改革了罚款制度,将罚款金额与受罚者收入相挂钩——中低收入者罚款金额相对较低,高收入者罚款金额相对高昂。以超速罚单为例,大学生的罚款金额约在几百欧元上下,而如果是企业管理层这类高收入群体,罚款金额在几千到一万欧元左右。
这种罚款制度,既给予违法行为以严厉的惩治,对后来者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社会各群体的公平。
而芬兰的廉政教育,也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健全法律体系和制度,从公民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塑造守法、反贪的观念,将“托关系”“走后门”等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对公职人员,从进入政府的第一天起,就应明确告知相关的规定,依法严格管理,通过“严刑峻法”使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各社会团体监督政府的同时,也极度重视对内监督,对组织、团体内部的腐败人员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清理。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天生廉洁高尚的民族”,只有对腐败深恶痛绝的人民。腐败曾经严重拖累芬兰的发展,是芬兰人民痛定思痛之后,进行自我革新之后,才建设了“世界最清廉国家”。即便这个称号有几分虚假,但芬兰人民的精神也值得学习。
同样,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杜绝腐败的完美方法”。即便是“最清廉”的芬兰,近年来也面对着“老朋友圈”式的腐败。而值得学习的是,芬兰人民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坚持不懈地与贪腐行为作斗争,对于贪腐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法律制度的改进。
芬兰在反贪腐方面的精神和成就,应该予以承认。但是他国的经验是不能生搬硬套的,只有结合本国实际,批判性地学习优秀经验,才能站在巨人肩上,进行真正有效的反腐革新。
去过厄瓜多尔才知道,当地的治安真的很乱。去过厄瓜多尔才知道,实现水果自由很简单。去过厄瓜多尔才知道,这个国家并不适合移居。。最近看到很多人说,厄瓜多尔是一个非常适合移居的国家,可作为一个曾去过厄瓜多尔的人告诉你,厄瓜多尔真的不适合移居。2018年,在外贸公司上班的我,曾经在厄瓜多尔短暂的居住了半年,让我来告诉大家为何厄瓜多尔并不适合移居。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不断调整和变化。截止到2023年3月14日止的最新移民政策,我将对他的优缺点一一介绍。一、澳洲移民政策概述澳大利亚是一个极受欢迎的移民目的地,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移民前往工作和生活。澳洲移民政策的设计旨在吸引高素质、有贡献、合法和适应澳大利亚文化的移民。根据目前的政策,澳洲移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好处和坏处:移民加拿大的好处和坏处。移民加拿大的这期视频给大家讲讲,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先说好处:移民政策友好,比如自雇移民,留学移民,雇主担保移民等。治安好:加拿大的素质普遍较高,犯罪率很低。福利好。小孩每月可以领取牛奶金。老人有养老金、流浪汉,每天会发放食物。定期发救济金,全民免费医疗。大病小病,住院费手续费,甚至连护工费都不花钱。
当地时间11月18日,芬兰边防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芬兰计划自2023年起沿芬俄边界修建带铁丝的防护栏。据美联社11月19日报道,18日,芬兰边防军公布了自2023年起沿芬俄边界修建带铁丝的防护栏的计划。根据计划,首段3公里将在芬兰东部城镇伊马特拉的过境点处修建,并最终延长至200公里。今年10月,芬兰总理马林曾表示,议员们达成了关于修建防护栏的共识,这一项目预计将耗费3.8亿欧元,计划于2026年完工。
如果境外人士正在寻找教育机会、新工作甚至是退休的地方,那新西兰绝对是您的首选。但是,在您选择一个新的国家作为家之前,了解当地生活的利弊非常重要。新西兰也不例外。黎湾在本文中详细介绍老移民在当地生活的利弊,看完后再考虑是否移民新西兰也不迟!一、移民新西兰的好处1、生活成本低新西兰人享受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高品质生活的完美结合,尽管与大多数国家一样,生活成本因您计划搬到的城市或地区而异。
我们现在对种族、阶级、宗教和性别如何构建移民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有了很好的了解。但正如南希·格林(nancy green)近二十年前指出的那样,研究移民的学者必须关注移民哥了解?国家补贴的移民数量和程度对英国公民身份和国籍法的起草产生了公认的影响,以移民控制的悠久历史为中心可以帮助解决
现在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子女考好大学使尽浑身解数,没办法,我国的教育资源有限而且分布不平衡,高考移民现在是我国教育资源配合不平衡的一个凸显现象,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主要表现在一些高考考生竞争激烈省份的考生通过迁移户口的方式流向以下地方:高考移民擅长钻空子1,内蒙古,贵州,西藏,青海等省份,
每个打算移民的人大概都是对新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的吧特别是计划移民、移居到新加坡的人肯定也是被新加坡各种美好之处吸引来的但无论移民到哪个国家都是有利有弊的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把移民新加坡的利弊捋一捋住宿新加坡的大部分房屋都是高层公寓或套房即使是那些住在独栋住宅里的人也很少有后院的不过新加坡有很多绿地和公园就是了
(央视财经《国际财经报道》栏目)为了吸引外国投资,沙特阿拉伯开放了永久居住权,但申请者首先需缴纳较为高昂的费用,除了支付高额费用外,申请人还必须年满21岁,有偿付能力,无犯罪记录并有健康证明。沙特移民政策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来听听cnbc财经评论员陈茜在新加坡带来的分析。众所周知的是,中东海湾国家非常的依赖海外劳工...
根据2023年全球居留计划指数和全球公民计划指数,许多欧洲国家在最新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马耳他连续第八年成为全球公民计划指数第一,葡萄牙再次跻身全球居留计划指数第一,显示出欧洲强大的吸引力!欧洲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繁荣的大陆,吸引了许多家庭选择移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移民到其他国家,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