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旅法华人团体和个人千方百计从中国购买口罩,支援当地的一线医护人员。
6月23日,巴黎大区议会主席佩克莱斯(valérie pécresse)考察77省碧西圣乔治市(bussy-st-georges)时,感谢大区内华商、华人为当地抗疫做出的贡献。她向记者说,华人社团为大区政府捐赠和协助购买了2亿只口罩,这让巴黎大区抗疫工作非常从容。

巴黎大区议会主席佩克莱斯(中)称赞华人为巴黎抗疫做出了贡献 孔帆摄
巴黎7区区长达蒂(rachida dati)在电视节目中曾说,如果没有佩克雷斯,大巴黎的民众不可能及时获得口罩。有媒体把她的话发了推特,记者在这条消息下回复说,没有华人社团的协助,大区主席也不能迅速筹集到这么多口罩。

巴黎7区区长达蒂(rachida dati)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法国政客,都像这两位女士知道感恩。
7月6日的法国《世界报》 发了好几篇和中国有关的文章,其中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一些法国朋友受到了中国特别的关照。

《世界报》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一些法国朋友受到了中国特别的关照。
乍一看,还以为要对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表示感谢呢。但是,我们又错了! 中国人民的抗疫成功,中国人民的坚韧善良,再一次成为一些媒体攻击的目标。
文章作者雅克·福洛鲁(jacques follorou)援引法国情报机构说,疫情期间,法国的一些城市比如南希、第戎、斯特拉斯堡或贝桑松等都受到了中国的特别关照,中国之所以特别关照这些城市,是为了寻找支持,以便宣传中国的卫生政策。
文章说,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的慷慨大方有着另一个面孔:根据法国情报机构,在疫情大爆发期间,中国驻巴黎的大使以及中国的各位领事们,接到命令,要他们在捐赠口罩和医疗设备时更多关注“他们的法国朋友”。

法国国内安全局(dgsi)
不论是法国国内安全局(dgsi),还是法国国土情报中央局(scrt)或者是法国对外安全局(dgse),这三个机构都向法国总统府报告了类似的信息。他们的报告表示,中国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寻找支持,以便传播中国在新冠疫情上的卫生政策,以便加强对法国的华人社团的控制,并奖励中国在法国的最忠实的支持者。
法国高级情报官员说,中国挑中的是大东地区的一些城市,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地区的一些城市,法国海外领地以及巴黎。

东部华人自发捐助当地医院防疫物资
这篇文章写道,中国大使馆的“介入”出现于4月5日,这一天,两名华人社团侨领在巴黎16区被拘捕,警方发现他们有 1万多个说是留给医护人员的口罩。根据巴黎警察局的消息,这两人与中国大使馆有联系,他们说他们希望为华人社团服务。这两人还将因此受到法国司法的传唤。

旅法华人收到家乡的捐助,除了用于华人自保,还捐给了当地医院
其实,这条新闻完全是《巴黎人报》的歪曲报道,记者@孔帆巴黎 就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当时,华侨华人会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4月初,协会收到了浙江省温州市"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捐赠的抗疫物资,16万个外科口罩。这批物资除了用于浙江籍侨胞抗击疫情,协会还将用于捐赠给巴黎抗疫一线,如医院、警察局等单位。事实上,日前,协会已经向一些机构捐出了部分物资,而新的一批的捐赠,也在筹备之中。

旅法侨团当地时间向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捐赠20万只防护口罩
这位负责人说,问题出在了口罩分发的过程中。华侨华人会在收到这些救援物资后,马上分发给了各相关协会。
4月5日,法国浙江同乡会一名副会长在向同胞分发口罩时,被警察发现,并扣留了口罩。随后,法国浙江同乡会会长高敏铿被传至警察局询问。由于是华侨华人会负责物资的总分发,该协会也遭警方搜查,将剩余的一万多枚口罩收缴,并将协会主席任俐敏带至警局问话。

巴黎人报使用虚假照片抹黑华人
然而,《巴黎人报》对此进行了歪曲报道,法国华人律师协会会长、伯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亚松对记者说,他也看到了《巴黎人报》的相关报道,非常的不公正。
首先,华人协会并没有在出售口罩,而是分发给同胞,这一点非常关键,而该报一直在强调“出售”;其次,这个报道存心歪曲事实,报道中的图片标明了口罩价格2欧元,还写着ffp2规格,一看笔迹就知道不是华人所写。
并且,华侨华人会分发给同胞是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也不是什么ffp2口罩。该报故意用一张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图片,误导了读者,也抹黑了华人。
如果说,《巴黎人报》只是一个为了吸引眼球、没有下限的小报,那么,法国国内安全局和《世界报》为什么要相信这种小道消息?为什么不去展开调查?
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8日发表声明称,此事事发时,使馆第一时间向法国警方表达了关切,并通过法律渠道为当事人提供必要支持。目前两人均已被释放。上述两位负责人系应浙江省“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要求,协助向急需防疫物资的旅法中国同胞免费分发口罩的,其中一部分还捐给了法国医院、警察局等一线抗疫机构。
《世界报》的这篇文章报道说,两天后,三名中国裔学生在上塞纳河省分发健康包时被拘捕,健康包中有n95级别的口罩,而这时,法国禁止向公众出售口罩。 警方表示,这三名学生也是在中国大使馆的指使下才这么做的,中国大使馆随后为三名学生被释放进行了干预。

中国驻法使馆向留学生发健康包
根据法国内政部,中国大使馆警务人员联系了内政部的国际合作部门,以及内政部长的外交顾问。中国大使馆说,第一个案子,是“华人协会完全合法地免费分发口罩”; 就第二个案子,中国大使馆没有否认,说三名年轻学生是应大使馆的要求这么做的,为的是造福“中国学生”。
中国驻法大使馆在声明中表示,有关媒体报道7日中午3位中国留学生因协助中国驻法国使馆发送留学生“健康包”而被警方扣押事,我馆在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派员前往警局交涉。3位学生已于当天下午被释放,“健康包”被退还。
《世界报》的这篇文章报道还说,有很多华人居住的巴黎十三区区政府向世界报表示,自法国开始实施封闭措施以来,十三区区政府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收到了25万个口罩。十三区区长办公室说,这些口罩是由当地的华人协会捐赠的,并发誓说和中国大使馆没有任何联系,还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被要求就中国做正面的宣传。

巴黎13区东南亚华侨向区政府捐赠口罩
十三区区政府冤枉啊,收了华人捐赠的口罩,就被认为是中国政府要求他们“做正面宣传”;十三区的东南亚华侨更冤,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购买口罩,支援当地医院,还没法国情报部门说成中国政府的指使!
法国情报部门是特么干什么吃的?情况不了解,也可以问问@孔帆巴黎 啊。从开始募集善款,到买口罩,捐口罩,每个环节我都跟踪采访了。这些买口罩的善款,是十几个微信群的乡亲、商家和国内企业共同捐出来的啊!

巴黎13区东南亚华侨向区政府捐赠口罩,并由区政府转给医疗机构
4月17日,巴黎13区政府举办了“印支华侨抗疫物资捐助团“首批25万只医用口罩和2万n95医用口罩的捐赠仪式。
“法国印支华侨抗疫物资捐助团”发起人、法国环亚旅游董事长丁启裕介绍说,短短几天时间内,在广东会馆周吉庆会长、柬华群乐会吴松本会长、史丽娟女士、薛伟涛先生等推动下,聚集了46个单位成立了“法国印支华侨抗疫物资捐助团”。在“法国印支华侨抗疫物资捐助团”精心筹备和组织下,46 个单位捐献了爱心,捐助团将这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在中国购买口罩。资金到位之后,相关负责人在中国找到了专业的生产商,一些国内的企业捐助了大批口罩,32万个口罩(30万只外科囗罩、2万只n95口罩)捐助13区医院和有关部门。

巴黎十三区区长(左)感谢华人的捐赠
每一只口罩,每一分钱,都能查到来源。你法国的情报部门,为什么怀疑是中国捐口罩,让十三区政府为中国做“正面宣传”呢? 十三区宣传中国文化,从来也没提过钱啊,每年的春节、中秋节、元宵节,区政府都会大搞活动,难道,这都是中国政府指使呢?情报部门真实连脑子都没有。
这个数据,没有人统计。在法的华人为医护人员捐赠口罩,是为了回馈当地,是同情那些奋战在一线却没有任何防护的工作人员。法国政府部门,现在不反思当初医护人员为什么缺乏防疫物资,现在却开始调查中国人捐赠口罩的“背后动机”。

法国医护人员感谢华人的爱心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民抗疫成功,为世界争取时间,这些流氓国家,不说感谢,反而诬陷中国封闭信息;这就和我们捐赠了口罩,解决了他们的危机,而他们却开始调查我们的“动机”是一样。

北方华人协会想当地医院捐口罩
再讲“农夫和蛇”的故事,就有点太客气了;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面对的,就是流氓啊。
面对无赖,我们很难讲好自己的故事,他们也不听,我们只能以我们的实力,让他们服气。
我们中国人喜欢称外国人为老外、歪国仁。那他们是如何称呼中国的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称呼都有所不同。有的以我国的朝代称呼我们,有的以民族称呼我们,还有的以畅销海外的产品称呼我们。这些具体的称呼到底是什么呢?中亚与东欧部分地区称呼中国为契丹。英语中也有cathay。cathay与汉语契丹的发音极其相近。
有一个说法,认为单眼皮才是纯粹的中国人,这事儿你敢信?现在双眼皮似乎成为了主流审美标准,而单眼皮则被认为“不好看”,而我国古代画像中更是清一水的单眼皮。那么,我们的祖先真的都是单眼皮吗?单眼皮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都是单眼皮眯眯眼这种刻板印象。那得从1913年,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撰写的傅满洲系列小说开始说起,随着小说的走红,其中黄皮肤高个子咪咪眼的傅满洲,这个大反派给外国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此,亚洲人就被贴上了眯眯眼的标签,而这也更像是变相的种族歧视。
如何才能移民法国?途径详解法国在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对世界有重大影响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途径方法:一、出生移民法国国籍法中,无论父母是否为法国人,只要孩子出生在法国,孩子从11岁其至少在法国生活5年,即可获得法国国籍。
时间可真快啊,不知不觉已经在新西兰呆了三年,新西兰的生活环境和国内的不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入乡随俗很重要嘛。以下几条具有新西兰特色的生活习惯,来看看你“中招”了几个?1.喝自来水这是大多数朋友最有同感的一条!从小在国内长大的朋友都记得爸妈教导过不要喝自来水,会拉肚子等等之类的。但到了新西兰就不一样了,新西兰的自来水都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因此完全可以直接饮用而不用煮沸纳凉后再喝。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15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四川移民哥,现在做进口贸易。2011年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之后,我放弃了父母为我选好的路。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带着梦想,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来到了墨西哥,成为第一个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做翻译的四川人。(2011年大学毕业参加聚会)
12月11日,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驻普吉领事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一名从国内赴泰国普吉岛旅游的女性游客,名为yang yu(音),在当地死亡。领事馆方面表示,死因尚未明确,亦无法判断是他杀或是自杀,警方已经联系上死者的丈夫及妹妹。据泰国普吉岛当地媒体报道,12月8日下午,泰国普吉岛警方在sakhu区发现一名中国女性游客的遗体,用一块白布吊死在榴莲树枝上。
中国游客去朝鲜,是一定会被带到平壤地铁参观的,导游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是朝鲜人民自力更生的结果,是自己设计建设的。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游客偶尔会回忆到,当年有亲戚朋友参加了朝鲜地铁的建设,更有人说,地铁就是中国建造的,就连地铁站的石英钟都是上海牌的。那么,到底朝鲜的地铁,是不是咱们援建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没有明确出现一些报纸电视上,但在多年前的一份材料上就曾明确过。
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
小越讲华人历史之缅甸佤邦佤族(华人)特区之前小越给大家讲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汉人特区果敢逐渐被缅化的状况,今天给大家讲讲缅北另一个特区佤邦佤邦地图分为南北两地佤邦在缅甸行政区划上是一个特区,全称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但是因为佤邦认为他们不属于掸邦,称这里是佤族和华人也主的地方,所以对外均自称佤邦,并要求缅甸承认他们的省邦地位。
最近,晓岚和一群老外去芬兰旅行,我的旅伴里有芬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韩国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却玩得挺投缘,我常常用自己蹩脚的英文跟他们介绍自己的国家,以及我所生活的重庆!他们对我们的地大物博充满好奇以及浓厚的兴趣,他们当中来过中国的只有2人,而且也只去了一个城市,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电视、网络或ins上热门的旅游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