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597位真人故事
我是移民哥,我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也不喜欢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那样太压抑,太枯燥。
于是,十几岁的时候,我就离开家,独自去了寄宿学校,去过西藏和其它地方旅行。
2017年,我又来到俄罗斯求学。没曾想,短暂的留学生涯,竟然让我遭遇了疫情、战争。孤独的心,无依无靠。
幸亏命运的眷顾,让我邂逅了浪漫的爱情。我也没想到,在俄罗斯,竟然会被美女倒追。现在,她就是我眼里的西施,我要把她带回国。
(我和爱琳娜)
我是移民哥,2000年出生于东北大兴安岭。
我有一个姐姐,从小到大,家里人对我都很好。父母从来不鸡娃,对于我的决定,一般都是支持的态度。
父母是做生意的,他们不怕吃苦,生意做的挺好。所以,我的成长环境比较舒适,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比较富足。
我老家在黑龙江边上,对面就是俄罗斯。那时,每天遥望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想不到有一天,我也会踏上他们的国土。
小时候,我很不爱上学,一说要上学就感觉像上刑一样难受,学习成绩却不算差。不过,小小年纪,我除了上学还能干啥?
十三岁那年,我离开父母,一个人去外地上了寄宿制学校,算是独立生活的开始。
(小时候的我)
人们都说小孩子聪明,记性好,学得快,我却恰恰相反。那时候,我特别笨,学什么也记不住。一是老师不会教,二是自己也没兴趣,志不在此。
现在长大了,记忆力反而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聪明。这不,还学会了俄语,考上了俄罗斯的文学系本科。
时间是最好的工匠,它不言不语,却可以磨去人的棱角。和之前的高冷范儿相比,现在的我也改变了很多,热情了,外向了。
其实以前我也不是高冷,只是比较腼腆内向,又喜欢安静,所以跟同学们有距离感。
我的心里好像住着一只鸟,始终关不住。从小到大,如果让我长期在一个地方待着,我会受不了。后来我喜欢上了旅行,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故事,这才有意思。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独自一人去过很多地方了。我享受过南方的艳阳天,也感受过北方的冰世界。我见过东部的大海,也看过西北的沙漠。
(安静的美男子)
回到属于我的轨道上来,很多事情,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比如高考。高考对于很多人而言,简直是命运的转折点。而在我这里,它就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我没有考过,也没想考过。
对于未来,我也不担心。我就是想趁着年轻多走走、多看看,增长一些阅历。
来俄罗斯,我觉得这是命运使然。上高中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这个想法,2017年就来了。
我这个人就是这种性格,想起一出是一出。想去什么地方,第二天一起床就去了,想学什么立刻就开始学,想做什么事立刻开始做。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家里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来俄罗斯之前,我一直比较喜欢听俄语歌啥的,当然也比较喜欢俄罗斯美女。还有各种风格的苏联建筑,都让我觉得很有吸引力。
(开心的笑,开心的玩)
然而,当我真正在这里生活之后才发现,俄罗斯的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虽然没有给我太大的落差,但是,跟国内真的没法比。
刚来的时候,竟然还要落地签。我心里忍不住笑,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个东西?
如果不住宿舍的话,学校是不给做落地签的。租房子的话,房东一般也不给做。只能自己花高价去买,有时候贵的离谱,一年落地签就得4000块钱。
只能说,光这一项就让我觉得很无语了!好在,我只是来上学,并不会经常往来,否则真的忍不住吐槽。
来到俄罗斯,对我来说,首先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来之前我只是听一些俄语歌曲,并不会说俄语。当时为了尽快学好俄语,我真的是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
(孤身在外,内心深处也会想家)
每天早上,我五点钟就起来学习,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背不完的单词和语法,看不懂的一本又一本教材,与其说有老师教,不如说我自学的功夫更多一些。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实践更重要。死记硬背没有用,得多交流。好在我适应能力比较强,脸皮也厚,经常跟班里的俄罗斯女同学聊天。
你别说,这样一来,我的俄语水平直线上升,只用了三个月,我就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但是,学习的过程十分痛苦,有一种看不到尽头的感觉,甚至会觉得很煎熬。
即便如此,我也没想过放弃。路是自己选的,我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气,碰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最终,突破重重艰难,我用一年半的时间,坚持到了预科毕业,后来才顺利进入莫斯科大学。
(美丽的校园街道)
我就读的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简称莫斯科大学。这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院校,相当于国内的清华北大了。
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从学校影响力来看,莫斯科大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俄国第一。许多世界知名人士以及俄罗斯政界、科学界的要人都毕业于此,这里还诞生过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然而,越是优等学府,入学条件也就越严苛。按照要求,作为留学生,我必须先学满一年半的预科,合格毕业后才可以继续考入莫大。
这里的学校,上课很轻松,老师不会要求太多,但是考试的时候非常严格。哪怕差半分,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老师也不会给任何人格外开恩。
这样一来,光想着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所以,在学习方面,我也始终没有松懈,几乎每个学期都名列前茅。
(努力学习到深夜)
当时学校提供了宿舍,可我喜欢安静,室友太多的话,事情也多,我受不了就搬出来住了。
不得不说,俄罗斯物价真的不便宜。为了有一个好点的居住环境,我在环线上租了一个70平米的公寓,房租高达6000块。
毕竟,如果休息不好的话,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力。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反正我是移民哥,没有任何娱乐消遣,生活实在枯燥乏味。每每此时,我都无比想念国内的一切。
直到爱琳娜的出现,我灰色的生活才有了色彩。
和爱琳娜的相识,实属意外。那是去年10月份,她要去火车站,结果车坏了。大冷天的,她一个小姑娘在路边无助又焦急地等车。
(父母给我买了车)
命运就是喜欢安排这样的桥段。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出现了。当时我正好开车路过,爱琳娜伸手拦住了我的车。说明原因后,我没有犹豫,直接让她上车,把她送到了火车站。
在车上,我们做了简单的交流。爱琳娜很温柔,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下车的时候,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她不停地对我说感谢的话,还说以后再还我的人情。
后来,我们在网上聊了一段时间,算是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原来,爱琳娜和我是移民哥,不过她已经毕业了,现在是一位英语老师。
聊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爱琳娜主动约我去海洋馆。这可把我激动坏了,有美女主动相约,岂能拒绝?于是我也精心梳洗了一番,穿上帅气的服装,兴致勃勃地赴约了。
(漂亮的爱琳娜)
到了约定地点,远远的,我看见爱琳娜在那里东张西望,好像在找我。那天,她穿着一件棕色大衣,高挑的身材,金色的长发,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
刚开始,我反而比较害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倒是爱琳娜落落大方,一直在找话题。她还给我听了一首歌,叫《拥抱》。后来,我把这个歌曲设置为铃声,每天起来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她。
爱琳娜真的是个好女孩。我还记得,我俩第一次出去吃饭时,她不想让我花钱,只点了最便宜的菜。
而且她很温柔,每天都会主动和我聊天,有事离开也会跟我说一声。她性格非常开朗,善良又单纯,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爱琳娜就是我眼中的西施。
(没想到爱琳娜早就喜欢上我了)
其实,爱琳娜早就看上我了,之前她约我去海洋馆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真正的目的是想见见我,和我一起散步聊天。那次我们一直在外面溜达到了晚上才各自回家。
后来,她还邀请我去家里做饭。她的家人对我也很好,关于我们的事,他们并不反对。我们交往了大概一个半月,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确立关系,主要是三观一致。
爱琳娜给我一种很有安全感的感觉,她不会像别的女生那样忽冷忽热。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很踏实。
我是移民哥,骨子里就有一股虎气,这也是爱琳娜喜欢我的地方。我做事情不会唯唯诺诺,前怕狼后怕虎的,想干什么,立刻排除万难就去干。否则,我也不会十五六岁就一个人去西藏了。
(和同学们一起玩)
而且,我比较有上进心,不会每天混日子。平时除了学业比较用功,有时间还做一些小生意,赚点小钱。
但是,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钱越来越难挣,物价反而一路高涨,原来五块钱的东西,现在变成了十块钱。一瓶普通饮料都要一二十块钱,去趟超市,花上几百块钱根本买不了多少东西。
打车出门的话,10分钟的车程也要三四十块钱。中餐馆一道菜都要百儿八十,两个人吃顿火锅,花五百块钱很正常。而他们俄罗斯当地餐馆不仅菜价贵,一份菜的量少的离谱,我都怀疑这些大块头的俄罗斯人是怎么吃饱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强制征兵。国家让去参军就必须得去,不然就蹲监狱。我有个同学怕被抓走,跑到哈萨克斯坦躲着去了。
(将来带爱琳娜回国)
现在,我只盼着战争早点结束。今年我就毕业了,计划带着爱琳娜回国。
回国后,我不打算上班,上班不适合我的性格,太约束了,而且挣不了多少钱。我想着根据市场需求,自己做点生意。
我想,年轻,就有无限可能。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可以多一些尝试,让生活更美好。
据环球网8月4日报道,7月29日,5名中国公民拟驾车自哈萨克斯坦经阿斯特拉罕州卡拉乌泽克口岸入境俄罗斯时遇阻,被注销旅游签证、拒绝入境。8月2日,使馆了解到,俄边防人员对其进行长达4小时反复审查。根据使馆领导部署,使馆相关部门分别约见俄罗斯外交部、联邦边防总局、联邦安全总局等部门提出交涉,明确指出俄方在此次事件中出现的野蛮执法、过度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与当前中俄关系友好大局不符,与两国日益密切的人员友好交流趋势不符,要求俄方立刻查明事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消除恶劣影响,并保证此后不再发生
“着火了,着火了!”听闻同事的惊呼声,陈兵赶忙下楼查看,这才发现鞋厂的员工宿舍屋顶和工厂前的空地上已是一片火海。3月14日那晚,在缅甸仰光莱达雅工业区的工厂里,陈兵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离死亡那么近。当晚8点,大约20至30个人出现在陈兵工作的工厂门口,他们首先用棍棒砸毁工厂门前的两个监控设备。紧接着,有10多人将点燃了的、装满汽油的玻璃瓶扔到工厂前的空地和员工宿舍屋顶上,瞬间火光冲天,整个过程持续了20多分钟。
2017年3月23日,被押解回国的杨幸在拘留通知书上签字。12月4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逃往津巴布韦的“红通”人员南京市税务局原副局长杨幸福一审宣判。杨幸福因犯受贿罪被南通市中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80万元。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杨幸福逃往津巴布韦时已退休,出逃仅两个月便被押解回国,成为出逃后在最短时间落网的职务犯罪嫌疑人。
了解一对一私人订制英语口语技能训练课程,请带着学习目标私信我。为什么我说中国人学英语,是学英语的巨人,用英语的矮子?就我为什么这么说?我刚刚上了一堂口语课,然后我想真的很想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这个学生自己是个博士生,然后他是找我想要在几个月里面实现全英文交流,找我来训练口语的。然后他跟我描述是这样子,开始口语的基础就是我四级考了多少多分,六级考的也蛮好多了多少分。
//前言//来到澳洲打工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向往了,毕竟澳洲最低工资水平全球第一,也有不少澳洲打工人分享经验说澳洲工作时薪非常可观,真的是听上去就非常让人心动了!澳洲有能够合法打工的签证的,但是真的想要来澳洲做一名打工人,在寻找中介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最近就有一群上海的家政阿姨因此被骗了不少钱…#01: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军队。无论是在抗洪救灾的壮举还是应对各种挑战的坚毅姿态,中国军队的事迹让全球各国的民众都为之敬佩。然而,有一幕场景在外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羡慕。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不拿枪不受指挥引导,纵身一跃,为大部队提供充足的灾区信息。
她,一个中国女孩,23岁时嫁给一个58岁的美国老头。多数人会以为这个女孩是一个羡慕富贵的,才去这么舍身一嫁。其实,这个女孩叫陈香梅。她可不是什么穷人家的女孩。陈香梅出身名门,外祖父是有名的外交家廖凤舒,当过中国驻古巴、智利、巴拿马、马尼拉等多国多地的总领事,后来辞职经商,发了大财,不缺钱。廖家也不缺地位。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意大利裔美国人马意骏,在中国已经生活了23年。在这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马意骏看到了怎样的中国? “意,意大利的意,骏,骏马的骏。” 在中国的23年间,马意骏在不少地方生活过:一开始在成都,后来去了上海,结婚后与妻子到海南生活了几年,之后再到上海和杭州,现在定居沈阳……走遍中国的马意骏,每天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
韩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拥有5200万人口,互联网使用率接近92%。根据2020年的一项调查,在20至39岁之间的受访者中,约有94.7%的受访者在去年通过互联网购买过商品和服务(包括预订)。这表明许多韩国在线购物者是千禧一代或z世代。随着年轻人口的增多,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也随之提高,这使得韩国在线消费者中的移动购物变得普遍。
阅读前先点关注,以便您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比心??这是地球人物纪讲述的第298位人物!她叫温姐,来自河南,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儿子在巴基斯坦生活,儿子有点特殊,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她留在巴基斯坦打拼,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她在巴基斯坦做生意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给儿子娶了巴铁媳妇,儿媳妇视力不是很好,小时候被火烧的,但是不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