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高清本,1989年出生于河南,当过兵、干过导游、做过计调,现在在肯尼亚从事贸易相关的工作。2017年6月24日,我和肯尼亚当地的一名卡伦津部落姑娘ruth结婚了。今年九月份,我们的女儿满一周岁。目前,我们一家三口在肯尼亚第五大城市埃尔多雷特定居。
我从小在河南长大,父母是面点师,家里有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二。来肯尼亚之前,我先后在河南、上海、甘肃、新疆读书、生活或工作过。那时候的日子,悠闲而迷茫,打死我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定居非洲跟一个非洲姑娘结婚生子。
2011年-2013年,我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兵役。非洲的生活枯燥且危险,在部队学到的东西很多都能派上用场。两年后退伍,我去了上海读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可能天然地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心强。这些经历为我后来去非洲打下了基础。
我个人也特别喜欢旅游。这是2014年5月,我在厦门旅游时的留影。当年,肯尼亚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旅行目的地。恰好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教汉语,极力邀请我去肯尼亚看看。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气候、居住环境、安全情况之后,我最终决定前往肯尼亚待一段时间。我父母年轻的时候也出过国,有海外的工作经历,所以接受过程快一些,也没有反对。
刚抵达肯尼亚的时候,我到处游玩。我的英文不错,与本地人沟通没什么障碍,就到处找人聊天。肯尼亚人总体上比较热情,也非常灵活。我尤其喜欢肯尼亚的气候,冬暖夏凉,跟春城昆明非常相似。我之前在上海,夏天可热了,而同时期这里的晚上还需要盖被子。
大约两个月后,我面临着要不要回国的选择。那个时候,我的朋友已经回国了。我想到我才25岁,我不想过那种完全可以预料到的生活,我的性格可能更擅长和不同的文化交流。
虽然肯尼亚的经济发展上没有中国那么快速,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但就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很安心。我甚至有了定居的想法。幸运的是,在肯尼亚工作的中国朋友帮我找到了一份工作。我也决定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留出更多思考的空间。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中国游客做导游,借此,我看了震撼人心的动物大迁徙。肯尼亚有非常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哪怕是在首都内罗毕,都能看到长颈鹿、猴子、狒狒、疣猪等动物。
肯尼亚的治安依然存在问题,晚上不宜出门,一些本地人对华人存在偏见。有一次,我刚打上一辆出租车,正准备系上安全带,几名警察围过来,指责我没有系安全带,并要罚款。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司机建议用小费打发他们,否则的话要跟他们去警局,那样会更加麻烦。我只好给他们5美金,才逃过他们的纠缠。
不稳定的治安因素,加上贫瘠的娱乐活动,我开始犹疑要不要继续留在这个国家。
在这期间,我和朋友共同成立了新的旅行公司。做了一年多,我们旅行业务的开展并不想象的那么顺利。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我们考虑雇佣会说中文的本地人。我把招聘发到了华人圈里,希望他们能推荐一些合适的肯尼亚人。很快就有人来应聘了,其中就有ruth。那时,我也想不到她会成为我未来的老婆。
我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内罗毕的一个商场,ruth带闺蜜来应聘。她大概有170cm,长得很苗条,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ruth曾在肯尼亚的中国企业担任过会计,第一次见面,她说了一口流利的中文,我当时都震惊了。
面试聊得不错,我请她们喝咖啡。我当时没有现金,手机里的m-pesa(线上支付工具)里也没有余额。ruth看到后,帮我付了钱。当天下午,我回到办公室,就线上转账给了ruth,而且还多给了一些。
我承认,她的信任及付款行为让我对她有了些好感。后来我主动约她一起去教堂。我们约好8点在商场门碰面。在我等待的过程中,一对男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女孩问:“你在等谁呀?”我回答说:“我在等我的女朋友。”
8点过了,我也没有看见ruth的出现。这时候,ruth给我拨了电话,我才恍然大悟,刚才那个女孩就是她!那天她没有化妆,我居然没有认出来(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她妆画得太浓了)。跟她一起的男生是她的哥哥,她们要一起去教堂祷告。正是那句“我在等我的女朋友”让ruth知道了我的心意。于是,我们开始了更多的互动,彼此的好感也增进不少。
ruth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子,她的父母也支持她接受教育。她一直读到内罗毕大学,那是肯尼亚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在大学期间,ruth在孔子学院学汉语。她的语言感知能力特别厉害,半年就能掌握基本的汉语。后来,又在中国建筑公司工作长达五年。也因此,她对中国人并不排斥,也习惯中国的食物。
如果我们正式谈恋爱,那会怎么样?
在当地,很多偏保守的肯尼亚人,会自动把黄种人归类为白人。他们对白人殖民的矛盾心态也会同样地投射到“中国白人”身上。简单来说,跟中国人谈恋爱,就是跟白人恋爱。她的爷爷年轻时候就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因此对“白人”有很多的怨恨。在他的理解范围内,没有亚洲人、欧洲人和美国人的区别,都是白人。
我从来不觉得肤色和人种是个问题。但比肤色更加难以调和的是文化和观念。
随着双方好感度的提升,ruth直言对和中国人恋爱的担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一些中国人在这里只恋爱不结婚,影响了当地女性对中国男性的看法。我的中国朋友知道我和当地女孩谈恋爱后,他们起初也以为我只是玩玩而已。
ruth喜欢小孩,但又怕婚后被束缚,说自己的愿望是做“单亲妈妈”。那时我才知道,在当地,约有1/3的已婚女性是单亲妈妈。当地男人不够负责,女方怀孕后,男人会找各种理由离开。ruth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憧憬拥有一个完整健全的家庭,但又极度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一个好妻子和妈妈。
这个阶段其实挺困难的,如何打动一个想做“单亲妈妈”的女孩呢?
后来,我想到了将中国的这种家庭观念潜移默化给她。回国探亲时,我主动给ruth发了我和父母的合影。回到内罗毕,我特地给ruth带了一部iphone手机。
后来,随着对我的信任的增多,她决定带我去见她的家人。她的老家在西部城市埃尔多雷特,所以就带我去见她在内罗毕的姐姐。我们一起去酒吧喝酒跳舞,非洲人民真的是有舞蹈天赋,在酒吧动感的音乐下,ruth主动教我非洲的舞蹈。我们玩得很开心,到结束时已经凌晨2点多了,我就厚着脸皮“赖”在她姐夫家里住了一晚。
在我们都对彼此产生了认同之后,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我们开启了二人自驾旅行。为了打消顾虑,我和ruth约定:在结婚之前,我会一直保持彼此的距离。我们一起开车游玩了一周,去看肯尼亚各地的城镇、村庄,还有一些部落。肯尼亚的西部地广人稀,有点像我国西北地区,当地人也是饲养牛羊。
在即将回到内罗毕的那天晚上,我们的车爆胎了,此时距离镇上还有一些路程,根本找不到修理人员。我们只好在附近找了一个住宿的地方,那晚我们住在了同一个房间。但我也遵守了我的承诺。
在相处半年后,我跟ruth提出结婚想法。她那会儿其实还是游移不定的,“我非常希望有一个混血儿,因为基因隔得远,混血儿会很聪明。而且,小孩子不需要买假发。”她表面上先应承我,带我见了她的“妈妈”。过后我才知道,那个“妈妈”是假的妈妈,其实是她姑姑。
这是肯尼亚路边很常见的场景,一个姐姐在给妹妹编头发。后来我才知道,非洲女孩的头发长得特别慢,质量很差,而且不直,掉头发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她们洗个头都必须要去理发店,我从来没见过她在家洗头。肯尼亚有很多理发店,没钱人家的孩子,就自己买一些假发回来自己打理。她们一般两周换一个发型,当然,经济富裕的家庭人家更换的频率更大。
我的父母虽然没有明确反对我和ruth在一起,但那段时间他们会在微信看很多关于非洲人的文章。在那些文章里,非洲人都是笨笨的,不会算术,而且好吃懒做。
我家人第一次见ruth的那天,我爸爸就出一些数学题考她,加减乘除,写了满满一张纸,ruth没花几分钟就做完了。第二天,我爸又出了题目,这回是写汉字,然后ruth又很准确地写出来。
实际上,我爸妈就是要图个安心,想确定未来的儿媳妇是个聪明的人,也想考验一下她究竟学了多少汉语。ruth表面上毕恭毕敬,积极配合,但是私下里对我发火,说我父亲在考验她的智商,是种族歧视。
最后,可能是想抱孙辈的愿望超越了对于跨种族婚姻的担忧,他们还是接受了。我和ruth也就正式开始筹备婚礼了。
在肯尼亚,当地人结婚的彩礼平均大概是5头牛,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这对当地人来说已经是一笔较为高昂的花费。作为国外人,我给的彩礼钱是15头牛。
与中国不同的是,这里付完彩礼才可以办婚礼。彩礼可以分期付款,可以领证结婚,可以生孩子,但只要没有付完彩礼钱,婚礼仪式就不能举办。ruth告诉我,他们当地有一个老人,70多岁了才举办婚礼,就是因为他的彩礼“牛”一直没有给够。这时候的他已经子孙满堂了,说是需要趁女方父母都在,才勉强把彩礼钱付完。
婚礼,其实应该叫做女方婚礼,在女方家里举行,主题是女方离开家,与亲朋好友和教堂告别。图为ruth(中间)与她的闺蜜们。
正式的婚礼应该是有了孩子,付清彩礼后举行的,由夫妻双方来决定一切,可以邀请父母一起来参加,但不是必须的。有不少夫妻岁数都很大了也没有举办婚礼,有时候他们的孩子们可以给他们张罗举办婚礼。
这是双方家长在婚礼上见面。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举办正式婚礼,而且我的家人根本理解不了他们这种婚礼文化,所以我就把它暂且作为正式婚礼来办,邀请了我在肯尼亚的华人同事和朋友,帮爸妈订了机票,让他们也一起热闹热闹,见证一下我们的跨国婚姻。
本地人非常注重传统的婚礼,必须要有见证人在场。我们的见证人是他们的村长。双方的家长坐到一起,各派出一个主持人,也可以说是发言人,将各自家庭的意见传达给对方。其他人是不允许说话的,主持人会问一些问题,双方是怎么认识的,在一起多久了,感情是不是认真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男女双方的爱情在亲朋好友面前得到见证。双方的发言都有记录员进行笔录,而且最后双方还要对笔录进行签字画押,以防违约。
最后,女方家人给我们每一个参加婚礼的中国人都准备了一份叫mursik的礼物,是用葫芦装着的自然发酵的牛奶,那是卡伦津民族表达尊重的重要礼节。
结婚后,我的生意开始好做多了。很多肯尼亚的生意伙伴知道我娶了当地人,都把我当成可以信任的人。而很多华人觉得我家里有个肯尼亚老婆,应该很能处理一些与本地人的纠纷。就这样,我和妻子都成了中国和肯尼亚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这也确实是我乐意做的。
当然,我也渐渐地发现,两个人的恋爱或结婚带来的挑战是不一样的。我们彼此之间有太多的文化和观念需要磨合。比如他们有个习俗,父母不能住在已婚儿女的家里,所以无论多晚,父母都要出去外面住,要么是酒店,要么是其他未婚儿女的家里,这在中国人观念里面是难以想象的。
很快,我们的中肯爱情有了结晶。ruth怀孕期间,身体反应很强烈,背疼腰疼。我就每天给她做按摩,特意去学习本地的饮食,比如ugali(肯尼亚最常见的主食,通常是将玉米面加到沸水中加热制成的,直到变成致密的玉米面糊块),我尝试做过很多次,虽然味道可能没有很正宗。
2018年9月,我们的女儿娜娜出生了,肤色偏黑色多一些,很可爱。在育儿上,我们一样存在分歧。比如,小孩子跌倒了,她们的观念里,就不会去扶,会让孩子自己慢慢爬起来;而我们中国老一辈就会马上扶起来,还会跺两脚地板,嘴里还念叨几句!
埃尔多雷特位于肯尼亚西部,非洲大裂谷在这里直穿而过。这里的华人很少,大家相互之间都会相互照应。跨国婚姻也很少,大家好奇也乐意向我打听一下明里暗里的习俗和规则。
这是我与ruth的家人在娜娜的周岁宴上。虽然在这边成家立业了,但我现在还是租房子住。不过我已经在郊区买下了一块地,大概有两亩大小,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把房子建起来,真正安个家。
中肯关系时好时坏,但整体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大的环境不变,我还是希望能在肯尼亚长久地呆下去。我老婆也支持给孩子上中国国籍、学习中国文化,如果有一天我们不想在肯尼亚了,我们可以全家一起回中国,那也是不错的选择。(完)
「非洲真实故事」邀请到有意思的非洲本地人,留学中国的非洲青年人,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由他们讲述、写作、创作自己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接地气、全面、细节的真实非洲。
据环球网8月4日报道,7月29日,5名中国公民拟驾车自哈萨克斯坦经阿斯特拉罕州卡拉乌泽克口岸入境俄罗斯时遇阻,被注销旅游签证、拒绝入境。8月2日,使馆了解到,俄边防人员对其进行长达4小时反复审查。根据使馆领导部署,使馆相关部门分别约见俄罗斯外交部、联邦边防总局、联邦安全总局等部门提出交涉,明确指出俄方在此次事件中出现的野蛮执法、过度执法行为严重损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与当前中俄关系友好大局不符,与两国日益密切的人员友好交流趋势不符,要求俄方立刻查明事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消除恶劣影响,并保证此后不再发生
越南是目前东南亚热潮中,有最多工作机会的地方。不论纺织、制鞋、化学、电子制造还是茶饮店加盟,都在越南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中国人在越南工作的职位可分成两大类:市区或厂区。传产制造业的工作大多都在厂区,周一到周六上班,宿舍可能就设在办公室楼上。发展较好的大型中国企业会有各项的娱乐设施,健身房、游泳池等,但相较而言,因为生活圈小,较容易与当地产生隔阂。
根据报道,中国男子齐勇戈(音译yongge qi,英文名henry)持有留学生签证被欺骗至澳大利亚。他原本以为可以享受承诺的免费食宿、机票和优厚的薪资待遇,但事实却是他被当作了廉价劳动力。他被迫在一家工厂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负责着两三个人的工作量,而时薪却只有5澳元(约合人民币24元)。
关于尼泊尔,曾去过两次,也写过不少相关的旅游文章,包括它的“幸福指数”。很多人说,尼泊尔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在2018年的“世界幸福国家报告”中,尼泊尔并不在内。可见,尼泊尔的“幸福指数”有另番定义。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换句话说就是最穷的国家之一。穷与幸福是否对等,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前言2018年,一则惊天噩耗传遍了中朝两国各大媒体:一辆满载中国游客的大巴车,在朝鲜黄海北道上坠毁,32人当场死亡!朝鲜最高领导金正恩得知后,立即亲赴一线坐镇救援,并积极与我国取得联系。整场行动尽显两国友谊。
十年前,国办引进了一对特殊的夫妇。女生端庄大方,长着一张好脸,是个大美女,而男生则是个胖老外。虽然现在异国情调似乎不寻常,但见到这样的男人还是有些新鲜,因为这个男人重达400斤,站在女生面前就像一堵墙。一个是东北人漂亮女孩,另一个是400斤的胖子。如此“截然不同”的情侣,让网友想起了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
##心动的瞬间##最像你心中的初恋##时尚上头条#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我们国内的网红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不少颜值身材都非常不错的女生,在接着短视频的风口成功走红。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来介绍一位国内的网红,她在ins上的id是sonukeenn,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的id是孙妮可。目前孙妮可的人气不算高,在ins上有8万多粉丝,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也有几万粉丝。
在非洲这片还未饱和的市场,处处埋藏着商机。建筑业、采矿业显然是炙手可热的“多金”行业,但大隐隐于市,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小店铺年利润也能达到百万以上。下面就由小编带各位客官盘点一下中国人在非洲经营的四大利润丰厚的行业。01餐馆中餐厅、唐人街这些事物并不陌生,遍布全球,非洲自然也不例外。最早一批来非洲淘金的中国人把厨艺也引入了这片大陆,四川火锅、广东粤菜、东北大锅炖、 西北拉面、河南烩面......应有尽有,虽说在非洲打工的条件艰苦了些,但家乡的味道还是能在中国餐馆寻到,卖小笼包、油条、煎饼果子的小小早餐店也逐
在生活中,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不过有一些国家因为在生活有一些相似之处,得到了很多人的热议,那么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把意大利称为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呢?一名意大利女孩在分析了两国的情况后,说出了一些原因。虽然意大利和中国距离非常远,不过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中国非常相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两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有家庭观念,在意大利人看来,家庭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意大利人通常会在成年以后,继续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这一点和中国人非常相似。
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人的识字率是97%,而美国人的识字率只有79%,你会相信吗?还是会认为这是在造谣。如果这是西方人说的呢?8月2日,美国《不同声音》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西方关于中国的谎言终究只是谎言》。在这篇文章中,重点介绍了一本书,英国“拒绝新冷战”运动联合创始人、“社会主义中国之友”网站联合编辑卡洛斯·马丁内斯的《东方依然红: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