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08位真人故事
我叫李忠学@才思敏捷的田舍翁,1969年出生于云南西双版纳,现定居温哥华。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深山发电厂当了一名监控技术员。后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带着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干过汽配厂电工、油砂电工、污水处理厂电工,还卖过水机,送过外卖......
这种生活老婆根本无法适应,于是带着孩子回了国,最终因长期两国分居,导致感情破裂而离婚。
18年来,我的移民生活真可谓是一波三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现在的我)
我家兄弟姐妹六个,我是移民哥,父母亲都是西双版纳国营农场的职工。父母老家在湖南,1960年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来到了西双版纳,在景洪农场开荒垒梯田,种植橡胶,生活很艰苦。
我小时候都在农场的子弟校读书,从小学读到初中,童年无忧无虑,在广阔天地里和小伙伴们滚铁环、玩“打仗”。像弹弓、橡胶枪之类的玩具,我们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其乐融融。上高中的时候,我才去农垦中学上学。由于我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数学特别好,就分到了重点班成为重点培养的高考生。
1987年高考,我以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在保定读书时,置身繁华的都市,心无旁逸,我潜心苦读,特别喜欢学英语。那时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原则上是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苦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我又回到了云南省。
(上大学路过昆明时留影)
我先被分配到了滇西电力局下属的一个试验场,实习期间跟着师傅调试设备,三个月转正成为了电业局正式职工,每月能拿到二百多元的工资。
因为实验场正在搞基建,工作有些繁杂,和专业不太对口,干了两年,我就被调到了一个发电厂干监控,对电厂设备、运行,以及大坝的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工作看似单纯,但责任重大,忽视了任何一个异常变化,都会造成重大损失。
发电厂在临沧与大理之间的澜沧江上,地处高原山区,条件非常艰苦。抬头见大山,低头看江水,除了发电厂,就是山和水。工作之余,我喜欢学英语,和同事们下下围棋。工会也会组织一些拔河、打篮球之类的体育比赛,我有时也会去参加。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点为自己担忧,婚事成了大问题,常年处在这种地方,到哪里去找另一半呢?单位的几个珍稀女同胞,早就名花有主了,真后悔当初读大学时,没谈过一次恋爱。
(和姐夫外舅女在一起,左一是我)
我最高兴的是,每个月有10天的休假。时间一到,犹如放风一般,坐上交通车,来到电厂建在大理下关镇的生活区,尽情享受放飞心情的快乐。当然,最重要的是想找个老婆。
为此,我还在生活区里购买了一套单位为职工修建的福利房,决心筑成爱巢。可是,每次10天的假期,都无缘遇上心爱的女郎,只好又回去上20天的班,焦急地等待下一个10天的到来。寻寻觅觅,不知过了多少个10天,眼看都26岁了,我还是光棍一条。不料,穷途末路时,竟然柳暗花明了。
那天,我和同事到洱海去玩,路上碰上两个女孩和马车夫争吵。我们凑上去一听,原来是为车费的事。当时交通不便,到洱海游玩的人都坐当地人的马车到洱海边,女孩是两姐妹。妹妹指责马车夫不诚信,上车讲好了价,下车又要加价,马车夫说什么也不让他俩走。当时看见妹妹漂亮又有气质,灵机一动,我就对马车夫说:“好了,你放他们走吧,差多少钱,我来补上”。
(和父母姐姐、二哥在景洪原始森林公园留影,前左一是我)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一起游玩了洱海,离开时她给了我一张名片。她是云南洱源人,在下关镇上开了一家复印店,我每次休假时都去找她。
我请她吃饭,一同到大理古城去玩,一同爬鸡足山,又带她到我工作的发电厂游览参观。谈了半年,我用60天的假期搞定了婚姻。1997年,我们结了婚。
当时,我们的结婚仪式都是在电厂举办,由领导主持的,洞房也是职工单身宿舍。结婚后,我带她回了西双版纳见了父母亲,他们为儿子成家立业而万分高兴。
1999年,儿子诞生了,我正好30岁。
房子、妻子、儿子都有了,老婆经营复印店,我在发电厂上班,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要是没有那次出国考察,也许我和国内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在单位里等着升职,然后退休,然后拿养老金含饴弄孙,无忧无虑地过完一辈子。
(我儿子)
我们厂的监控系统,都是南京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设计、安装、维护的。南京来的人经常和我们聊起移民美国的事,因为他们那里有好几个都定居美国了,我非常感兴趣。恰好当时厂里的计算机监控设备要改造,就派我到美国去考察。这趟经历让我大开眼界,回来后就动了移民的心思。
但移民到美国比较困难。办技术移民,美国需要的是高科技人才,我一直都在看监控,显然不行;办投资移民,要在美国买房子,得花好几百万,我又没那么多钱。于是我就把目光锁定在了加拿大,相比较而言,移民加拿大比移民美国更容易一些。
2000年,我就开始着手移民准备了。我先在网上查了移民加拿大的相关政策,提交了申请,然后到昆明去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提交了各种材料和公证书,交了24000多块钱。一直等了4年,我才拿到了签证。
(和儿子、前妻在大理合影)
2004年,我带着老婆、儿子,从大理飞到北京转机,然后又从北京飞到加拿大,落地了多伦多。我在多伦多找到了大学时的班主任,他带我到了一个别墅区。我们租了一个房间安顿了下来。
人生地不熟,首先要过语言关,我就先去语言学校学英语,一边学习一边找工作。老婆一点都不懂英语,只好窝在家里带五岁的儿子,负责全家的吃喝拉撒,非必要不出门。由于我在国内有空都在学英语,在语言学校进步很快,只是听说能力差一些,但靠“指手画脚”交流找工作还算过得去。老婆不出门,靠整天和家里人打电话消解寂寞。
找来找去,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我不喜欢的工作。我从国内带来了20元万人民币,是我和老婆的全部积蓄,虽然有吃有喝,不至于流落街头,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呀。我心里毛焦火辣,老婆也没给好脸色,刚到加拿大日子真不好过。
(在加拿大一个公园玩耍时)
后来听说电工很吃香,收入很高。这是我的老本行,于是就去找电工的活干。谁知道,在加拿大干电工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的电工不但要有职业大学的文凭,还要通过政府经专业测评后发的资格证,才能当上电工。我只好又去职业大学上学。可喜的是,学习期间能得到待业补助款,生活不用发愁。学习了一年半,我获得文凭后考取了电工证,然后就去汽配厂找了一份电工工作。
我辗转在几家汽配厂干活,来回奔波,不过工资倒还行,每小时能挣30加元。我每天乘公交、轻轨电车上下班,因为要到不同的几个汽配厂干活,不太方便,我就学车考了驾照,花几千元买了一辆二手车代步。我在这个汽配厂干几个月,又到那个汽配厂干几个月,就这样来回跑,因为有收入,也挺乐意。
可是,时间一长我就受不了。汽配厂生产时,大型冲床响声震耳欲聋,耳朵一直嗡嗡地响,此外,做电焊和喷漆时,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整天脑袋嗡嗡作响,气味熏得人昏昏欲睡,觉得长期干下去身体难免出问题,我就辞去了汽配厂的工作。
(在加拿大公园留影)
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我看到加拿大北部的阿尔伯塔省的油砂企业需要技术人才,就来到了油砂厂当电工。
油砂厂都是比较大型的石油企业,电工分为电工建设和维修电工两种。在外铺设电缆,进行线路维护的,称为电工建设。负责厂内电线电器维修维护的叫维修电工。我干的是电工建设,为油砂厂安装电缆盘柜、仪表,并进行测试。这份工作工资高,每小时48加元,比汽配厂的工资高了不少,但是很辛苦。
阿尔伯塔地处加拿大的中西部,冬天冷得要命,我们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铺电缆,架电线,寒风如刀,冻得手脚冰凉,常常是搓搓手哈哈气又接着干。实在受不了,就到屋子里暖和一会儿又干。
在油砂厂干了几年,有一些钱后,我就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把儿子送到市区读书,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但没想到老婆因为适应不了气候,又不懂英语,总感觉各种不便,受不了,就回国了。
我在油砂厂上班,离市区太远,老婆走后,儿子就自己煮饭吃。因为我买的是一套公寓房,租了间屋子给几个中国朋友住,就拜托其中的一个焊工朋友帮忙照看儿子。
(我与妈妈、二哥、姐姐的合影)
没过多久,老婆就把儿子接到了国内去读书了。由于长期分居两地,我和老婆的感情逐渐冷淡最后破裂,2013年,我们就和平分手了。
离婚后,我经常到温哥华去游玩,想着碰碰运气再找一个老婆。有次我去中国人开的水果店买蓝莓,向老板借了一个筐子,第二次我特地带着筐子去还给她。其实一个筐子还不还无所谓,老板觉得我这个人值得深交,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她见我离婚后还单着,就把认识的一个女子介绍给我。
第一次见面,我请她在咖啡店里一起喝咖啡,我向他谈了和老婆离婚的事情,她也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她是北京朝阳人,同朋友一起来加拿大闯荡,自己开了一个服装店,年龄还比我小十岁。之后,我每次到温哥华都去找她玩,一起吃饭,一起游玩,帮她买衣服、首饰。本以为我比她大10岁,没戏。没想到交往一段时间后,她觉得我人不错,会体贴人,年龄不是问题。我也觉得她挺能干的,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于是我们就领证结了婚。
(和朋友在加拿大的合影)
结婚时,因为我买的房子在阿尔伯塔,我想把家安在我这边,但这里的冬天实在太冷,她无法适应,再说,她卖服装的老客户都在温哥华,不可能到新的地方从头做起,重新开发客户资源。经过一番商量后,我决定将就她到温哥华去。于是,2015年,我卖掉了阿尔伯塔的房子,到她这边来买了一套房子,我们就在温哥华定居下来了。
我又去污水处理厂找到了工作,这个厂处理温哥华全市的污水,规模大,正在扩建,我在工地上班。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工作辛苦,但工资却不高。工作了一年,扩建工程做完,我被辞退了。温哥华做电工,比起阿尔伯塔来,工资太底不说,而且也不好找工作,我就不打算干电工了,决定去做飞机修理。
(我在旅游时的留影)
按加拿大政府规定,每一个行业的技术人员,都要有相关的职业大学文凭,我不得不再一次走进校门,尽管都四十好几的人了,为了生活,不得不这样。在航空大学上了一年半的学,拿到毕业证后,我又去考取了飞机维修的技工证。
遗憾的是,我拿到了证却找不到修飞机的工作,原因是每年的毕业生太多,僧多粥少。我只好找其他的活儿干,再也不追求专业特长,碰见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只要有收入就行。疫情期间,为了多增加一些收入,我和老婆一道卖起了水机。
这种机器是日本生产的,能把自来水处理成碱性水,保证饮水健康。我们销售机器,上门安装、调试,进行售后服务。卖出机器后,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由于我们做的时间不长,销售量不大,收入不是很高。但是,我仍然坚持着和老婆一起做,因为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2020年,疫情来了,工作就更难找了。
(和老婆孩子在一起)
最近两年,我又找到了电工工作,仍然干起了老本行。现在,我收入稳定,生活也安稳,和老婆共同经营着家庭,盼望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会越过越好。
辉煌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靠奋斗就能成功的。我的经历说明,不是移民到国外就能百分之百过上很富裕的生活,到任何地方努力打拼,除了自己的努力奋斗,还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自己不是特殊技术型人才,不是高科技人才,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国内打拼奋斗吧,或许生活会更美好。
我们移民美国后能否让父母一同前来呢?如果你已经成功获得了美国绿卡,那么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可以让父母来到美国。第一种方法是为父母办理美国b类签证,以与子女团聚为目的。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年的最长停留时间只有半年时间。如果你想解除这个时间限制,通常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为父母办理投资移民,申请美国绿卡,以快速获得入境美国的权利。
金星,人类梦破碎的地方金星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开发,这是人类经历了幻想、探测和失望的真实体验。金星在各个文化里被人类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中国很早便叫它启明、太白星,西方也用爱与美丽的女神维纳斯来命名。上世纪的科幻小说里,但凡是关于星际移民和星球殖民的,有一半都把金星选择了目的地。因为从表面看来,金星的情况的确非常合适:
“每天我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生活……物质是极大地丰富,生活设施是异常方便。”——移民美国,就会享有这些吗?01前几天,有朋友转发给我余杰近期的两条推特。余杰是曾经在大陆风靡一时的青年作家,出版了好几本评论文集,广受好评。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变成了“恨国者”,信了基督教,移民美国,并且,成功移民以后咬牙切齿地说:今后将毕生致力于分裂、搞垮中国。
在美国,卡车司机是华人圈里香饽饽,月薪4千美元,但入行需谨慎*卡车司机是一种在美国非常普遍的职业,也是一种在华人圈里非常受欢迎的职业。据统计,美国有近400万名卡车司机1,其中约有10万名是华裔2。为什么卡车司机在华人圈里如此香饽饽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卡车司机的收入相对较高。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禁止搬运/抄袭,发现必追究!美国的部队遍布世界各地,组成人种也非常复杂。在140万的美军士兵中,其中包含2万的华裔。很多人不理解,身为中国人,为何要去美国当兵,为美国政府卖命。而更加关键的是,当中美两方开战之后,是打还是不打?
在我的判断中,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中美之间的这场战争,将会奠定世界未来100年的格局。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所谓世界老大的地位,这对美国而言是绝不可能允许的。美国人希望我们继续当他们的奴隶,继续为他们生产大量的衬衣和鞋袜,继续用上亿件衬衣去买一架他们的运输机,可我们能干吗?我们拥有着5000年的历史底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闯,文章的主人公是老姚,从宁波乡下到美国洛杉矶,横跨东西半球是源于自己一段长达15年的美国之梦,而当梦想照进现实,抵达之后的他和家人究竟过得怎么样?孩子是否适应美国的教育模式?▎绵延15载,一个未竟之梦老姚生于浙江宁波的乡下,童年时除了快乐的乡间玩耍,最让他难忘的是母亲 “男儿志在四方” 的谆谆教导,想要拥有更高的视野、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当时,北京无疑是众多年轻人的“朝圣之地”。
b-3 专业技术人员绿卡eb-3绿卡是第三优先移民签证类别(绿卡),适用于需要技术工人(需要在特定领域取得学士学位的职位)和非技术工人的职位。这是一种受欢迎的绿卡选择,因为资格要求不如eb-1和eb-2类别严格。与通过劳工认证的eb-2绿卡流程类似,eb-3绿卡流程要求雇主通过perm流程并证明在所提供的职位上没有最低限度的合格美国员工。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前言你敢相信吗?一个技校毕业的电焊工竟然在加拿大工作实现了年入百万,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君,是一个80后。前段时间,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的他在加拿大当电焊工,一天最多
你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热门但很敏感的话题:美国绿卡申请难度增加?这个话题可能会让很多想去美国的朋友们感到焦虑和沮丧,毕竟美国绿卡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和目标。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政策的变化和移民数量的增加,导致了美国绿卡申请难度增加,尤其是对于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者来说。